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感觉小说“梦幻田园”的精神取向
1
作者 毕金林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7年第7期48-50,共3页
从20年代的现实主义的乡土文学始,到30年代周作人、废名的自然浪漫,再到新感觉小说的都市田园轻歌,"田园"被文学家用作表达对现代文明自觉不自觉的反思、质疑、否定和背离的文学元素。在缤纷的上海画卷中,以都市文学的审美差... 从20年代的现实主义的乡土文学始,到30年代周作人、废名的自然浪漫,再到新感觉小说的都市田园轻歌,"田园"被文学家用作表达对现代文明自觉不自觉的反思、质疑、否定和背离的文学元素。在缤纷的上海画卷中,以都市文学的审美差异、情感取向和多元的价值态度为审美视角,用都市人的生存困惑为底色,闪念着田园的梦幻,书写着安宁与平静的祈愿,找寻着回归初心的精神救赎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感觉小说 梦幻田园 精神取向
下载PDF
穆时英新感觉小说叙述模式的创新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彤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5期71-76,共6页
穆时英是新感觉派的重要作家,曾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收辑在《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和《圣处女的感情》集中的作品,代表了新感觉派的艺术风格。穆时英的小说主要接受欧美和日本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包括欧美意识流和心理分析... 穆时英是新感觉派的重要作家,曾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收辑在《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和《圣处女的感情》集中的作品,代表了新感觉派的艺术风格。穆时英的小说主要接受欧美和日本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包括欧美意识流和心理分析小说、日本新感觉派小说以及弗洛伊德主义,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本文试图论析穆时英小说在叙述视角、叙述时空、叙述结构上的创新,探讨他在小说叙述模式的发展与都市文学的开拓中所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时英小说 叙述模式 日本感觉 新感觉小说 叙述结构 叙述视角 人物视角 感觉小说 小说艺术 弗洛伊德主义
下载PDF
穆时英新感觉小说的变异修辞艺术探析
3
作者 辛海苗 梁龙飞 李文玲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9-52,共4页
文章在变异修辞理论观照下,阐述穆时英小说是如何突破语言的常规,通过搭配变异、辞格变异、符号变异实现其语言陌生化的,并进而分析文学语言应如何增强摇撼人心的艺术表现力,使文本散发出奇峭而浓郁的馨香。
关键词 穆时英 新感觉小说 视觉 语言 变异 修辞
下载PDF
从《公墓》看穆时英新感觉小说的表情技巧
4
作者 戴剑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119-120,共2页
穆时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争议的作家,也是文艺评论界很少注意到的作家。然而,作为中国新感觉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他尽管没能象鲁迅、茅盾等文学大师那样以丰富、震世的思想内涵,使作品发出奇光异彩,却因其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全新的... 穆时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争议的作家,也是文艺评论界很少注意到的作家。然而,作为中国新感觉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他尽管没能象鲁迅、茅盾等文学大师那样以丰富、震世的思想内涵,使作品发出奇光异彩,却因其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全新的现代派艺术形式,深深地吸引过读者,并一度产生过“穆氏小说”轰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时英 《公墓》 新感觉小说 中国感觉 抒情小说 姑娘 作家 情感节奏 景物描写 初恋
下载PDF
新感觉派小说的自恋品性
5
作者 毕金林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6年第12期38-39,2,共2页
新感觉派小说通过对都市人生的荒诞性体验,将表达的初心回掣到都市人情感的本我,形成了审美性的自恋及诸种相关的生命形态,在对生命的各种图式的关联、影响、渗透与反制中,将现代小说对人类广泛的生存关注移植到对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和... 新感觉派小说通过对都市人生的荒诞性体验,将表达的初心回掣到都市人情感的本我,形成了审美性的自恋及诸种相关的生命形态,在对生命的各种图式的关联、影响、渗透与反制中,将现代小说对人类广泛的生存关注移植到对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的拷问上,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悯情怀,表达了对社会民生的普泛化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感觉小说 荒诞性体验 自恋品性
下载PDF
作为公众话语的身体——论新感觉派小说的身体想象 被引量:2
6
作者 耿传明 李国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71,共7页
身体是一种动态的、复杂的话语体系,它处在一个永恒的流变当中。同时,两性身体作为一种想象体存在,通过"阅读"能指的身体符号所呈现的活动方式、症状等,便能发现它背后隐含的所指意义以及意义的变迁过程。所以,身体的意义总... 身体是一种动态的、复杂的话语体系,它处在一个永恒的流变当中。同时,两性身体作为一种想象体存在,通过"阅读"能指的身体符号所呈现的活动方式、症状等,便能发现它背后隐含的所指意义以及意义的变迁过程。所以,身体的意义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人际关系中建构出来的。新感觉派小说对身体的想象与描写其实是对身体意义的再建构:一方面,这种对身体想象的再建构与五四文本相比体现了由理性追思的个体性向感性享受的公共性的转变轨迹,体现了相对应的身体作为公众话语的特性;另一方面,与上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的作为革命式公众话语的身体想象相比,新感觉派小说表现出了作为消费式的公众性话语身体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话语 身体 感觉小说 身体想象 现代性
下载PDF
新感觉派小说与现代派诗歌的互动与共生──以《无轨列车》、《新文艺》与《现代》为中心 被引量:8
7
作者 葛飞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4-178,共15页
关键词 感觉小说 现代派诗歌 期刊 中国 《无轨列车》 文艺》 《现代》
下载PDF
论新感觉派小说的隐性视觉形态 被引量:3
8
作者 盘剑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3-108,123,共7页
本文从镜头角度、视点、景别、运动、蒙太奇等方面具体讨论新感觉派小说创作对电影手法的运用,指出其"仿像"所创造的隐性视觉形态不仅改变了传统小说的表现形式、改变了世界的非视觉构想和把握方式,而且以与后现代主义的逻辑... 本文从镜头角度、视点、景别、运动、蒙太奇等方面具体讨论新感觉派小说创作对电影手法的运用,指出其"仿像"所创造的隐性视觉形态不仅改变了传统小说的表现形式、改变了世界的非视觉构想和把握方式,而且以与后现代主义的逻辑联系,适应和推动了中国文学和文化现代化的进一步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小说 隐性视觉形态 仿像 内视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新感觉派小说叙事艺术论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进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5期53-57,共5页
新感党派小说的叙事艺术,以新、奇、怪的特点给新文学带来了新鲜的感觉,探讨新感觉派的叙事艺术,对正确认识新感党派小说的艺术价值、风格、特点具有较大的作用。本文即力图从叙事入手,分别从叙事角度、叙事时空、叙事结构三方面进... 新感党派小说的叙事艺术,以新、奇、怪的特点给新文学带来了新鲜的感觉,探讨新感觉派的叙事艺术,对正确认识新感党派小说的艺术价值、风格、特点具有较大的作用。本文即力图从叙事入手,分别从叙事角度、叙事时空、叙事结构三方面进入小说的阅读空间,来捕捉并体味这种“新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小说 叙事艺术 叙事角度 叙事时空 叙事结构
下载PDF
中日新感觉派小说创作之异同 被引量:3
10
作者 靳丛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2年第2期70-75,共6页
由于历史与文学观念的差异,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创作虽受日本新感觉派影响却有所不同。前者重在表现殖民色彩的都市罪恶,作家描摹畸形社会人的变态心理时常带温情;后者则怀揣冷漠描写资本主义社会荒谬的现实。前者常观念前行,表现观念下的... 由于历史与文学观念的差异,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创作虽受日本新感觉派影响却有所不同。前者重在表现殖民色彩的都市罪恶,作家描摹畸形社会人的变态心理时常带温情;后者则怀揣冷漠描写资本主义社会荒谬的现实。前者常观念前行,表现观念下的感觉;后者则感觉先入,表现感觉中的观念。前者强化感觉的表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者则趋向于象征的表现。心理分析小说则相似而流向有异:前者趋于展示变态心理和双重人格,后者趋于表现情死;而泛性论地图解历史人物的失误却是当今文学创作应引之为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小说 日本感觉 变态心理 异同 小说创作 资本主义 心理分析小说 中国感觉 历史人物 泛性论
下载PDF
都市的兴起与空间体验的“感觉化”——都市景观中的新感觉派小说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纳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1-25,共5页
伴随现代都市的兴起,城市化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都市空间重组、都市生活方式以及都市生活体验的变化促使文学艺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都市空间经验的感觉新奇性和感官刺激性,生成了现代都市文学"感觉化"的表达方... 伴随现代都市的兴起,城市化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都市空间重组、都市生活方式以及都市生活体验的变化促使文学艺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都市空间经验的感觉新奇性和感官刺激性,生成了现代都市文学"感觉化"的表达方式。作为都市空间经验的表达,新感觉派小说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都市文学的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景观 空间体验 感觉小说
下载PDF
论新感觉──心理分析派小说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晓宁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52-57,共6页
论新感觉──心理分析派小说李晓宁纵观本世纪前半叶至80年代之前的中国小说的发展脉络,现代主义始终未能形成强大的潮流。五四时期作为先驱者的现代文学之父鲁迅曾在其以现实主义启蒙文学精神为主导的小说中对现代主义有过开放性的... 论新感觉──心理分析派小说李晓宁纵观本世纪前半叶至80年代之前的中国小说的发展脉络,现代主义始终未能形成强大的潮流。五四时期作为先驱者的现代文学之父鲁迅曾在其以现实主义启蒙文学精神为主导的小说中对现代主义有过开放性的借鉴和尝试。创造社艺术派的浪漫抒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小说 新感觉小说 心理分析 感觉小说 施蛰存 穆时英 刘呐鸥 中国感觉 日本感觉 都市文学
下载PDF
新感觉派小说中都市女性的疾病隐喻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欣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4-119,共6页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出现了中国近代以来最早的一批职业化的现代都市女性,这些女性或为生计所迫、经济独立;或为追逐奢靡、满足享乐的欲望而出入社交场所,最终被异化为"没有了灵魂的人",成为十里洋场上盛开的"恶之...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出现了中国近代以来最早的一批职业化的现代都市女性,这些女性或为生计所迫、经济独立;或为追逐奢靡、满足享乐的欲望而出入社交场所,最终被异化为"没有了灵魂的人",成为十里洋场上盛开的"恶之花",在她们身上呈现出都市女性特有的种种病态特征。新感觉派小说家对此做了形象的描绘,通过对都市女性疾病的隐喻书写,新感觉派小说家表达了对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与人的错位关系的深刻思考与批判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小说 都市女性 疾病的隐喻 海派文化
下载PDF
幻灭:新感觉派小说的情爱世界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元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6-78,共3页
新感觉派写有大量情爱题材的小说,这些情爱小说可以分为三类:古典感伤型、都市扫描型、精神分析型。三类小说各有侧重:古典感伤型表现了一种寻梦意识,都市扫描型则体现了一种批判意识,精神分析型则突出了对命运和人性的深层挖掘。三类... 新感觉派写有大量情爱题材的小说,这些情爱小说可以分为三类:古典感伤型、都市扫描型、精神分析型。三类小说各有侧重:古典感伤型表现了一种寻梦意识,都市扫描型则体现了一种批判意识,精神分析型则突出了对命运和人性的深层挖掘。三类小说虽然各不相同,但贯穿了一个共同主题,即幻灭感。古典感伤型是梦幻的破灭,都市扫描型是现代文明的破产,精神分析型是悲叹命运的莫测和人性的滑落。幻灭感可说是新感觉派小说最突出的精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小说 古典感伤型 都市扫描型 精神分析型
下载PDF
新感觉派小说成因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颖红 《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6期96-98,共3页
新感觉派小说代表作家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人的创作手法 ,反映了这个文学流派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 ,由此可解析创作者精神上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共通之处。
关键词 感觉小说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创作手法
下载PDF
试论新感觉派小说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志坚 郝建国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88-290,共3页
新感觉派小说的出现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又一种全新的模式,它在题材领域、表现手段和技巧方面、语言方面都有创新和开拓,主要取材于洋场都市—上海,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和日本新感觉派小说创作的经验,通过感觉、意识活动等来表现都... 新感觉派小说的出现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又一种全新的模式,它在题材领域、表现手段和技巧方面、语言方面都有创新和开拓,主要取材于洋场都市—上海,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和日本新感觉派小说创作的经验,通过感觉、意识活动等来表现都市,结构多样,语言华美丰赡,灵动简约,极具表现力,成为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又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当时乃至以后的文学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小说 都市题材 叙事角度 表现方法 表现技巧
下载PDF
论新感觉派小说的抒情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远川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14-18,共5页
新感觉派小说家继承了 2 0世纪 2 0年代都市浪漫抒情小说的传统 ,通过自我抒情形象的塑造 ,对短篇小说结构模式、形式技巧和叙事话语的诗化改造 ,反映了现代人对都市生活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 ,显示出强烈的抒情性 。
关键词 感觉小说 抒情性 短篇小说 结构模式 叙事话语 穆时英 叶灵风 施蛰存 情节
下载PDF
消费社会中产阶层生活想像——新感觉派小说文本的欲望化叙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石勇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5年第4期100-103,共4页
多种欲望符号的创造,满足了读者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欲望。作家虚构了中产阶层们以出入都市高档的消费娱乐场所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伴随着在以高档的时髦商品所构筑起来的性爱浪漫故事,虚构了都市男女以欲望为支点的性爱关系。整个文本... 多种欲望符号的创造,满足了读者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欲望。作家虚构了中产阶层们以出入都市高档的消费娱乐场所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伴随着在以高档的时髦商品所构筑起来的性爱浪漫故事,虚构了都市男女以欲望为支点的性爱关系。整个文本为读者构筑了一个关于中产阶层的生活想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小说 消费社会 欲望化 中产阶级 叙事
下载PDF
试论新感觉派小说的流派特征和个人风格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岩泉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6-38,76,共4页
新感觉派小说指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人为代表的小说流派。其作品以现代都市人的生态与心态的描摹为重心,在感觉印象的捕捉与深层心理的发掘方面见出特色,标志着新文学中现代主义思潮从诗歌领域... 新感觉派小说指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人为代表的小说流派。其作品以现代都市人的生态与心态的描摹为重心,在感觉印象的捕捉与深层心理的发掘方面见出特色,标志着新文学中现代主义思潮从诗歌领域向小说园地的延伸,与当时以茅盾为代表的左翼都市小说一起促成了中国城市文学的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小说 都市 现代主义 流派特征 个人风格
下载PDF
论中国新感觉派小说的审美追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彦斌 《集宁师专学报》 2005年第1期31-36,共6页
中国新感觉派的小说借用现代主义学说搞创作,无论在作品内容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表现出一种特异的审美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观念。新感觉派小说对城市病态生活的暴露、对下层社会不幸的同情及对封建思想的批判,表现了与时代进步潮流的... 中国新感觉派的小说借用现代主义学说搞创作,无论在作品内容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表现出一种特异的审美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观念。新感觉派小说对城市病态生活的暴露、对下层社会不幸的同情及对封建思想的批判,表现了与时代进步潮流的贴近,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对中国小说的现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其作品在叙述方式、审美情趣、抒情理念等方面都显示了独特的审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小说 叙事模式 审美情趣 抒情理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