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的思想来源及其新文学教育实践
1
作者 李占京 《关东学刊》 2024年第3期138-152,共15页
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在新文学史研究和新文学教育研究中备受瞩目,但其思想来源却少有人论及。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思想来源和他的新文学教育经历及实践密不可分。他在铭贤中学时期、燕京大学求学时期所受的新文学教... 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在新文学史研究和新文学教育研究中备受瞩目,但其思想来源却少有人论及。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思想来源和他的新文学教育经历及实践密不可分。他在铭贤中学时期、燕京大学求学时期所受的新文学教育经历,奠定了部分思想基础;而他在山西两所学校的新文学教学实践,促成了这部著作的诞生。王哲甫和他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既是新文学教育的产物,又反向哺育了新文学教育与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哲甫 《中国新文学运动史 新文学教育 铭贤中学 燕京大学
下载PDF
对新文学知识的再传播:《中国新文学运动史》生成论
2
作者 金鑫 《文学与文化》 2022年第2期104-110,共7页
《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是较早的一部新文学专论,其前身是王哲甫在山西省立教育学院的授课讲义。与作家授新文学不同,王哲甫作为普通教员,讲授新文学主要依靠在铭贤中学、燕京大学学到的新文学知识。因此,《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中不简单割... 《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是较早的一部新文学专论,其前身是王哲甫在山西省立教育学院的授课讲义。与作家授新文学不同,王哲甫作为普通教员,讲授新文学主要依靠在铭贤中学、燕京大学学到的新文学知识。因此,《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中不简单割裂新旧文学的观念、对翻译文学的重视以及体例结构等,都受王哲甫学到的、接触到的新文学知识的影响。透过《中国新文学运动史》的生成,可以看到新文学的另一种传播方式:先作为学生学新文学,再作为教员教新文学,直接将新文学作为知识接受,再作为知识进行二次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哲甫 《中国新文学运动史 新文学知识 再传播
下载PDF
论周扬文学观的“变”与“不变”——以《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对五四新文学的阐释为例
3
作者 崔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8-107,共20页
身兼文艺家和政治家,周扬的文学观经常会带有某种复杂性。他有时会在现实允许的情况下坚持文学个性;有时则会因外部因素影响而“调整”自己的观点。倘若将周扬延安时期未公开发表的《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与其前后见诸报端的文章相比... 身兼文艺家和政治家,周扬的文学观经常会带有某种复杂性。他有时会在现实允许的情况下坚持文学个性;有时则会因外部因素影响而“调整”自己的观点。倘若将周扬延安时期未公开发表的《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与其前后见诸报端的文章相比较,可以明显发现这一现象。其中关于五四新文学与“斗争”“现实”“大众化”关系的论述明显延续或发展了周扬此前的认识;又如受《新民主主义论》影响,他不仅采用了评论文学的新方法,而且对五四新文学的认识、评价也与之前有所区别,甚至还有一些新提法;再如他同时期或稍晚时候公开发表的文章对五四新文学与中西方文化关系的理解,对郭沫若、胡适等人物的评价,都与这篇讲义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扬 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 五四新文学 文学
原文传递
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本提纲为未定稿,仅供编者在鲁艺讲授之用) 被引量:31
4
作者 周扬 《文学评论》 1986年第1期20-32,共13页
这里发表的是周扬同志一九三九——四○年间在延安鲁迅文学艺术院授课的讲稿,至今未曾在报刊上发表过。文化大革命中被作为“黑材料”存入周扬专案中,一九八二年才重见天光。此稿是四十五年前的原稿,为了保持当时的原貌,本刊编辑部对讲... 这里发表的是周扬同志一九三九——四○年间在延安鲁迅文学艺术院授课的讲稿,至今未曾在报刊上发表过。文化大革命中被作为“黑材料”存入周扬专案中,一九八二年才重见天光。此稿是四十五年前的原稿,为了保持当时的原貌,本刊编辑部对讲稿的内容、文字未作改动周扬同志是我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位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功过得失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这份讲稿,为我们研究周扬同志提供了一个很难得的史料。它反映了当时中国批评界所能达到的历史高度和思想水平,也反映了周扬同志本人的作为文学批评家的风格、批评观念和批评方法。但这篇讲稿毕竟是周扬同志年轻时的作品,他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否准确仍然可以斟酌、讨论。周扬同志这份讲稿,是一篇主要从社会历史角度着眼的批评文章。这种批评方法在我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曾起过很大的作用,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成为我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流。如何评价这种批评的功过得失,也是我们应当研究的重要课题周扬同志纯熟地应用社会历史的批评方法来看待以五四为轴心的前后几十年间的文学发展历史,把这段时期的文学现象放在当时中国社会的整体系统和动态系统中来加以考察,从而以极简洁的笔墨勾勒出这段文学发展史的基本轮廓,表现了一种文艺社会学研究的宏观气魄这与后来被庸俗化了的社会学批评是很不相同的。这份讲稿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社会历史批评的特点和优点,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科学的社会学批评与庸俗的、机械的社会学批评的区别我们只是反对庸俗的社会学批评,科学的社会学批评当然是好的。目前我们正在更新文学批评的观念和方法。我们将继续把这种更新深化下去。在变革中,我们将同时探讨现代观念、现代方法与传统观念、传统方法的正确关系,继承和发扬我国革命文学、进步文学的优良的批评传统。我们的探索决不应当割断历史。周扬同志这篇讲稿,作为一种严肃的、有见解的史论结合的论文,其探讨的气魄与作风,对我们今天的研究工作仍然是有意义的。发表这份讲稿,将有利于我们认识历史和推动现代、当代文学批评的前进。这份讲稿,已完成的部分有“引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只写成一部分。本刊这一期先刊出“引言”和第一章,下一期刊出第二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运动史 梁启超 资产阶级 现代文学批评 新文 外国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 鲁迅 周扬 新学
原文传递
欧洲汉学中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发端--传教士文宝峰的《新文学运动史》
5
作者 黄云霞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5-178,共14页
就既有史料来看,比利时传教士文宝峰以法文撰写的《新文学运动史》应当是欧美汉学界最早的一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专著。该著出版于1946年,著中较为详尽地描述了中国文学从晚清转型,到五四新文学的发生,再到各个社团的不同主张与文学... 就既有史料来看,比利时传教士文宝峰以法文撰写的《新文学运动史》应当是欧美汉学界最早的一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专著。该著出版于1946年,著中较为详尽地描述了中国文学从晚清转型,到五四新文学的发生,再到各个社团的不同主张与文学活动展开的历史演进轨迹,对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也给予了概括性的分析。作为传教士,文氏的解读有其特定的宗教视角,尽管如此,他毕竟让欧洲读者首次从宏观层面全面地了解了现代中国文学的整体概貌;就近年欧美汉学界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日趋高涨的热潮而言,文氏早期著作的开创与奠基之功是应当首先予以充分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宝峰 .汉学 新文学运动史 传教士
原文传递
试评叶圣陶“第一个十年”的创作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6
作者 万嵩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89-97,共9页
叶圣陶在中国新文学运动的“第一个十年”中,先后写下了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散文集《剑鞘》(与俞平伯合著);童话集《稻草人》;诗歌则有收在《箧存集》第一辑中的部分诗歌等。这些作品以简洁... 叶圣陶在中国新文学运动的“第一个十年”中,先后写下了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散文集《剑鞘》(与俞平伯合著);童话集《稻草人》;诗歌则有收在《箧存集》第一辑中的部分诗歌等。这些作品以简洁朴素的笔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圣陶 短篇小说 重要地位 新文学运动史 中国新文学 创作方法 封建主义 现实主义作家 鲁迅 五四
下载PDF
茅盾的新文学思潮流派观
7
作者 秦亢宗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17-23,共7页
茅盾是找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在他的一生中,不仅始终关注着新文学运动中各种思潮流派的变革和发展,亲身参加五四以来各个时期的文艺思想战线上的斗争,并且提倡过由“为人生”的文学到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张,积极... 茅盾是找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在他的一生中,不仅始终关注着新文学运动中各种思潮流派的变革和发展,亲身参加五四以来各个时期的文艺思想战线上的斗争,并且提倡过由“为人生”的文学到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张,积极介绍外国文学思潮流派以促进我国新文学的发展。探讨茅盾对新文学思潮流派的观点,对于研究我国现代文学的思潮流派的发展,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推进社会主义文学事业,都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思潮流派 茅盾 新文学运动史 现实主义文学 创造社 现代文学 为人生 文学流派 五四以来 唯美主义
下载PDF
从学科史考察早期几种独立形态的新文学史 被引量:6
8
作者 温儒敏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32,共10页
本文是现当代文学学科史研究的一部分。回顾 1 93 0年代前期出现的文学史写作热潮 ,以及在这股热潮中 ,新文学是如何以“史”的形态逐步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的。探讨最早出现的独立形态的新文学史 ,主要是陈子展、王哲甫、王丰园和吴文祺... 本文是现当代文学学科史研究的一部分。回顾 1 93 0年代前期出现的文学史写作热潮 ,以及在这股热潮中 ,新文学是如何以“史”的形态逐步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的。探讨最早出现的独立形态的新文学史 ,主要是陈子展、王哲甫、王丰园和吴文祺等所写的几种 ,评述他们的论史框架、研究视点、内容特色 ,及其所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制约 ,特别注意到唯物史观开始介入新文学史写作的现象。考察初期的文学史写作者如何形成对新文学的“历史想象” ,又如何把新文学的历史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进行初步的梳理编织 ,并转化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 研究视点 内容特色 唯物 现代文学学科 文学写作 新文学运动史
原文传递
王哲甫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朝平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33,共8页
本文钩沉了新文学史家王哲甫的数则佚文及生平事迹,由此大致绘出他人生的轨迹及著述情况;并重点梳理了《我对于新文学的意见》与《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之间的内在关联,描述了《中国新文学运动史》及其引发的反响。
关键词 王哲甫 人生历程 《我对于新文学的意见》 《中国新文学运动史
下载PDF
回归与拓展:对新文学史研究历史的思考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修己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9-89,共11页
1922年胡适撰写《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该文最后部分记述了新文学发生的历程。如果把这篇文章看作尚不完整却是最早的新文学史著作,则新文学史著作的出现,至今正好70周年了。这70年间,研究家们编纂出版的各类新文学史著(含文体史、地... 1922年胡适撰写《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该文最后部分记述了新文学发生的历程。如果把这篇文章看作尚不完整却是最早的新文学史著作,则新文学史著作的出现,至今正好70周年了。这70年间,研究家们编纂出版的各类新文学史著(含文体史、地区史、阶段史等)约150多种(不包括许多高校内部使用、交流的教材)。成绩还是可观的,其中也有一些影响较大,得到行家和读者好评之作;但同时,不满之声时有所闻。不久前一位作家就说过:“已有的几本中国新文学史都陈旧了,都有缺点,都‘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 研究历 新文学运动史 文学 文学 文学革命 总结历经验 文学研究 新民主主义论
原文传递
略论“人的文学”与“为人生的文学”——鲁迅与周作人文学思想比较研究札记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福康 《鲁迅研究动态》 1988年第6期33-39,共7页
在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人的文学”最早是由周作人提出来的,而“为人生的文学”则与鲁迅及茅盾、郑振铎等人的文学主张与活动不可分离。这两个文学口号有什么关系与异同?在周氏兄弟——鲁迅、周作人——各自的文学思想的演变中起了什... 在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人的文学”最早是由周作人提出来的,而“为人生的文学”则与鲁迅及茅盾、郑振铎等人的文学主张与活动不可分离。这两个文学口号有什么关系与异同?在周氏兄弟——鲁迅、周作人——各自的文学思想的演变中起了什么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文学思想 为人生 文学主张 鲁迅 新文学运动史 不可分离 郑振铎 比较研究 茅盾
下载PDF
关于鲁迅的笔名及其他
12
作者 赵彝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7年第2期94-96,共3页
鲁迅一生用了不少笔名和别署,虽在近世作者中似乎还不能算是最多的,但也总要列在极多之列了。关于他究竟用了多少笔名,哪些是他的笔名而哪些并不是,以及这些笔名的含义究竟是什么,现在已经有不少专著可以供研究了。 我这里只想谈几个被... 鲁迅一生用了不少笔名和别署,虽在近世作者中似乎还不能算是最多的,但也总要列在极多之列了。关于他究竟用了多少笔名,哪些是他的笔名而哪些并不是,以及这些笔名的含义究竟是什么,现在已经有不少专著可以供研究了。 我这里只想谈几个被关心这一问题者所忽略了的问题。 一 关于这一问题的发生,大约在《阿Q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笔名 《阿Q正传》 许广平 生用 鲁迅先生 林语堂 《两地书》 小刺 新文学运动史
下载PDF
陈衡哲小说的世界
13
作者 陈敦行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151-152,共2页
陈衡哲(笔名莎菲)是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第一位女小说家,也是《新青年》杂志上仅有的两位白话小说家之一。如果说显示文学革命实绩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先生一九一八年的《狂人日记》。
关键词 陈衡哲 文学革命 白话小说 鲁迅小说 狂人日记 新文学运动史 新青年 小说家 短篇小说 莎菲
下载PDF
书与人漫抄(五)
14
作者 高信 《编辑之友》 1988年第5期75-78,共4页
G.不可忘却的孙伏园几个月前,几位正在编一部现代散文鉴赏文库的朋友,约我写一篇鉴赏孙伏园散文作品的文字。琐事猬集,直到日前才完稿付邮。按一般情况来说,文债结清,未曾爽约,是应该轻松一点了罢。然而,我却并无轻松之感。对于孙伏园,... G.不可忘却的孙伏园几个月前,几位正在编一部现代散文鉴赏文库的朋友,约我写一篇鉴赏孙伏园散文作品的文字。琐事猬集,直到日前才完稿付邮。按一般情况来说,文债结清,未曾爽约,是应该轻松一点了罢。然而,我却并无轻松之感。对于孙伏园,似乎还应该再说些什么。这是在浏览鲁迅《〈城与年〉插图本小引》一文后产生出的念头。在这篇《小引》结尾,鲁迅先生讲了句朴实而令人深思的话:“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伏园 鲁迅研究 新文运动 副刊 总编辑 晨报 新文学运动史 京报 现代散文 编辑家
下载PDF
丁玲的笔名
15
作者 叶孝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56-58,共3页
研究作家所用的笔名,是研究一个作家生平及其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全面研究一个象丁玲这样的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搞清她使用笔名的情况,更是十分必要的。查《鲁迅日记》、《鲁迅书信集》、《中国新文学运动史》(王哲甫著)、《中... 研究作家所用的笔名,是研究一个作家生平及其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全面研究一个象丁玲这样的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搞清她使用笔名的情况,更是十分必要的。查《鲁迅日记》、《鲁迅书信集》、《中国新文学运动史》(王哲甫著)、《中国新文学史稿》(王瑶著)、《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刘绶松著)、《作家与作品》(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编印)、《中国文学家辞典》(北京语言学院编)、《馆藏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介》(东北图书馆编印)、《中外文学家辞典》(顾凤城著)、《丁玲传》(白云著)等资料后得知,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丁玲笔名的至少有以下二十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笔名 中国新文学 鲁迅日记 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新文学运动史 中国文学 代表作 图书馆
下载PDF
周作人反戏剧情结
16
作者 张涛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40-42,共3页
周作人是以他的《人的文学》、《思想革命》等一系列具有人道主义思想的文章,富有实绩的创作奠定了他在新文学运动史上的重镇地位。从根本上说,周作人是一个受过西学熏陶的传统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有着不可分离的精... 周作人是以他的《人的文学》、《思想革命》等一系列具有人道主义思想的文章,富有实绩的创作奠定了他在新文学运动史上的重镇地位。从根本上说,周作人是一个受过西学熏陶的传统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有着不可分离的精神渊源。然而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群体中,周作人又算是一位最为复杂的人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反戏剧 思想革命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人的文学 人道主义思想 新文学运动史 传统戏剧 中国传统文化 “大团圆”结局
下载PDF
论郑振铎的文学遗产思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福康 《学术月刊》 1987年第12期48-54,共7页
在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第一个提出“整理旧文学”口号的,我认为是郑振铎。一九二○年秋,郑振铎作为核心人物,在北京开始酝酿组织我国现代第一个最大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并被推选为会章的起草人。该会章开宗明义地提出:“本会以... 在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第一个提出“整理旧文学”口号的,我认为是郑振铎。一九二○年秋,郑振铎作为核心人物,在北京开始酝酿组织我国现代第一个最大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并被推选为会章的起草人。该会章开宗明义地提出:“本会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将“整理中国旧文学”与“研究介绍世界文学”、“创造新文学”并列作为工作任务,这在新文学运动史上是首次;在整个新文学社团史上,将这三者同时作为宗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振铎 中国文学研究 文学遗产 外国文学 新文学运动史 整理国故 世界文学 整理研究 古典文学 文学研究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