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旧之争中的诗歌立场——陈三立的诗歌新旧观论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薇
孙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8-141,共4页
近代新旧之争中,陈三立在政治、文化、诗歌上都持保守主义的立场:对于传统,有着强烈的依恋感,强调变动中的历史延续性和渐进性。不过他也不因此盲目维护传统,而是表现出近代理性区分意识。这一立场落实于诗歌上,他对新诗的崛起甚表忧虑...
近代新旧之争中,陈三立在政治、文化、诗歌上都持保守主义的立场:对于传统,有着强烈的依恋感,强调变动中的历史延续性和渐进性。不过他也不因此盲目维护传统,而是表现出近代理性区分意识。这一立场落实于诗歌上,他对新诗的崛起甚表忧虑,却决无排斥新诗的意图。相反,在新诗与旧诗的结合上,进行了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对新文学革命与建设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观
新
诗
同光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若论新旧转茫然——论陈三立的文化新旧观
2
作者
周薇
孙老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3-137,共5页
近代有着“新旧”理念的激烈冲突,陈三立持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具体分析新与旧中合理性成份,并坚持文化保守主义立场,发掘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对传统“忠、孝、礼”作了客观的心理分析,对家庭制与宗法制辩证其存在的合理性,表现...
近代有着“新旧”理念的激烈冲突,陈三立持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具体分析新与旧中合理性成份,并坚持文化保守主义立场,发掘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对传统“忠、孝、礼”作了客观的心理分析,对家庭制与宗法制辩证其存在的合理性,表现出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的典型特征。其思想文化资源,成为最富迷魅的人文思想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观
文化保守主义
根本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冯友兰哲学的新旧观
3
作者
张收
张美玲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27-130,共4页
作为一个生活在新旧交替的历史时代的哲学家,冯友兰对新与旧的矛盾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冯友兰哲学的新旧观包括"旧瓶新酒"和"旧邦新命"两部分。通过阐述冯友兰哲学新旧观的丰富意蕴,揭示社会变迁、时代变革对文化...
作为一个生活在新旧交替的历史时代的哲学家,冯友兰对新与旧的矛盾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冯友兰哲学的新旧观包括"旧瓶新酒"和"旧邦新命"两部分。通过阐述冯友兰哲学新旧观的丰富意蕴,揭示社会变迁、时代变革对文化思想的决定性作用,对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新旧观
旧瓶
新
酒
旧邦
新
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新旧、中西之间:近代知识分子群体对“他”字的改造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莉莉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3,共3页
在中国传统词汇中,"他"字为通性代词,即其本身并没有性别色彩,是女性、男性、中性的三位一体。在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群体创造了"她"和"它"字,将女性与中性色彩从"他"字中剥离,"他"...
在中国传统词汇中,"他"字为通性代词,即其本身并没有性别色彩,是女性、男性、中性的三位一体。在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群体创造了"她"和"它"字,将女性与中性色彩从"他"字中剥离,"他"字渐渐从一个三位一体的通性词代词,蜕化为与西文"He"相对应的中文代词,由此,"他"字浸染了浓重的男性性别色彩。但是为了避免应用的繁杂,新知识分子群体并没有彻底清除"他"字的通性含义,因此"他"字在中文里,又残留着三位一体的通性余韵。男性性别色彩与通性余韵,这两个相互矛盾的面兼具于"他"字之中,使得现代中国书面语言实际运用过程中出现指代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
新
知识分子群体
新旧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旧之争中的诗歌立场——陈三立的诗歌新旧观论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薇
孙虎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
苏州科技学院中文系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8-141,共4页
基金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性项目
项目代号:04STD750003
文摘
近代新旧之争中,陈三立在政治、文化、诗歌上都持保守主义的立场:对于传统,有着强烈的依恋感,强调变动中的历史延续性和渐进性。不过他也不因此盲目维护传统,而是表现出近代理性区分意识。这一立场落实于诗歌上,他对新诗的崛起甚表忧虑,却决无排斥新诗的意图。相反,在新诗与旧诗的结合上,进行了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对新文学革命与建设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新旧观
新
诗
同光体
分类号
I2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若论新旧转茫然——论陈三立的文化新旧观
2
作者
周薇
孙老虎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3-137,共5页
基金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04STD750003
文摘
近代有着“新旧”理念的激烈冲突,陈三立持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具体分析新与旧中合理性成份,并坚持文化保守主义立场,发掘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对传统“忠、孝、礼”作了客观的心理分析,对家庭制与宗法制辩证其存在的合理性,表现出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的典型特征。其思想文化资源,成为最富迷魅的人文思想遗产。
关键词
新旧观
文化保守主义
根本精神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冯友兰哲学的新旧观
3
作者
张收
张美玲
机构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27-130,共4页
基金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资金资助硕士重点项目(YJSCX2017-039HLJU)
文摘
作为一个生活在新旧交替的历史时代的哲学家,冯友兰对新与旧的矛盾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冯友兰哲学的新旧观包括"旧瓶新酒"和"旧邦新命"两部分。通过阐述冯友兰哲学新旧观的丰富意蕴,揭示社会变迁、时代变革对文化思想的决定性作用,对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冯友兰
新旧观
旧瓶
新
酒
旧邦
新
命
Keywords
Feng Yulan
philosophy of new and old
New Wine in an Old Bottle
Serving the Favoring Appointment with the Old Country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新旧、中西之间:近代知识分子群体对“他”字的改造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莉莉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3,共3页
文摘
在中国传统词汇中,"他"字为通性代词,即其本身并没有性别色彩,是女性、男性、中性的三位一体。在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群体创造了"她"和"它"字,将女性与中性色彩从"他"字中剥离,"他"字渐渐从一个三位一体的通性词代词,蜕化为与西文"He"相对应的中文代词,由此,"他"字浸染了浓重的男性性别色彩。但是为了避免应用的繁杂,新知识分子群体并没有彻底清除"他"字的通性含义,因此"他"字在中文里,又残留着三位一体的通性余韵。男性性别色彩与通性余韵,这两个相互矛盾的面兼具于"他"字之中,使得现代中国书面语言实际运用过程中出现指代的困境。
关键词
“他”
新
知识分子群体
新旧观
分类号
G275.1 [文化科学—档案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旧之争中的诗歌立场——陈三立的诗歌新旧观论
周薇
孙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若论新旧转茫然——论陈三立的文化新旧观
周薇
孙老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冯友兰哲学的新旧观
张收
张美玲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在新旧、中西之间:近代知识分子群体对“他”字的改造
王莉莉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