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1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唯物史观的中国逻辑 被引量:7
1
作者 任平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7,199,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具有风格鲜明的哲学自觉,谱写了唯物史观中国逻辑的新篇章,实现了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超越西方资本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具有风格鲜明的哲学自觉,谱写了唯物史观中国逻辑的新篇章,实现了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旧中国的现代化尝试、苏联式现代化等而彰显“本质之新”,是因为其中贯穿一条红线,即唯物史观的中国逻辑。它深刻揭示和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出场的必然性,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从实践创新到理论创新,进而展现为体系化、学理化形态。它在新时代新征程肩负以思想引领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强国道路的神圣使命,进而创新发展为新时代唯物史观的中国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独特世界观和历史观 新时代唯物史观的中国逻辑
原文传递
唯物史观视域下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性
2
作者 王让新 王静 《宁夏党校学报》 2024年第4期26-35,共10页
唯物史观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理解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视角。在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以下五大突出特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的高度统一、主体活力与社... 唯物史观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理解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视角。在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以下五大突出特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的高度统一、主体活力与社会合力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高度统一、全人类共同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统一。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加自主、自觉、自信地创新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时代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逻辑及创新性贡献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雷声 杭州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6,F0002,共11页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关键在于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逻辑可以分为外在的理论逻辑和内在的理论逻辑两个基本方面。从外在的理论...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关键在于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逻辑可以分为外在的理论逻辑和内在的理论逻辑两个基本方面。从外在的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六个必须坚持”继承、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内在的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体现为“三个统一”,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实践观、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统一;统领性要素和功能性要素的统一;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提供了体系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提供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方法,实现了内容创新、体系创新、路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和方法论 理论逻辑 性贡献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内涵、特质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1
4
作者 沈江平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7,F0002,共14页
“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从哲学高度认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映现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双重功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深刻领悟和切实掌... “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从哲学高度认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映现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双重功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深刻领悟和切实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而言,可从自然观、历史观和方法论层面领会和把握其深刻内涵,从鲜明的阶级立场、深厚的中国底蕴、科学的创新意识、宽广的世界情怀总结其鲜明特质,在路径探源、价值指引和方法拓新中全面厘定其实践逻辑和创新实践路径,将党的创新理论贯穿治国理政各领域全过程,切实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领奋进新征程、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世界观和方法论 内涵 特质 实践逻辑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的逻辑条件、基本原则及现实路径
5
作者 王丽华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13,共8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现实的高职生是逻辑起点,理论内容的通俗化是逻辑前提,传播渠道的畅通是逻辑手段,社会实践是逻辑中介,全面发展的高职生是逻辑终点。应坚持尊重高职生主体地位、通俗化但不庸俗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现实的高职生是逻辑起点,理论内容的通俗化是逻辑前提,传播渠道的畅通是逻辑手段,社会实践是逻辑中介,全面发展的高职生是逻辑终点。应坚持尊重高职生主体地位、通俗化但不庸俗化、传播渠道与高职生相适切、理论联系实际并指导实践、服务高职生全面发展等基本原则,建立高职生分众体系,重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内容体系,打造校内校外协同的传播队伍,建立畅通的传播体系,构建实践应用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和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大众化 逻辑条件 基本原则 现实路径 高职生
下载PDF
涵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的三重逻辑
6
作者 张家杰 王玉云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及以“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优秀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行为的先导。涵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及以“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优秀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行为的先导。涵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对于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的构建、政治文化的建设和执政规律的探索具有现实性意义。文章通过“历史—理论—现实”的三重逻辑分析方法,考察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特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命题中创新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的话语体系;剖析各种错误思潮对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的冲击挑战,并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斗争以涵养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探索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增进价值认同、承担多场域身份责任的实践进路,激活政治价值观涵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中国共产党人 政治价值观 涵养 逻辑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形象传播的话语实践逻辑
7
作者 刘丹凌 匡贝茜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46,共14页
新时代对中国形象传播的话语实践逻辑提出了新的诉求,主要体现为五个面相:一是中国形象的内涵和价值诉求革新,对话语资源的开掘提出新要求;二是媒介化拓展了中国形象话语实践的主体、形式和时空疆界,对跨媒介叙事、多文本交叉验证和多... 新时代对中国形象传播的话语实践逻辑提出了新的诉求,主要体现为五个面相:一是中国形象的内涵和价值诉求革新,对话语资源的开掘提出新要求;二是媒介化拓展了中国形象话语实践的主体、形式和时空疆界,对跨媒介叙事、多文本交叉验证和多向互动的手段与渠道提出新要求;三是智能化为中国形象话语实践带来了主体构成、内容生产传播流程、传播环境的新变化,对精准性、场景化提出新要求;四是视像化重塑中国形象话语实践的文本生产流程、信息传输的视觉渠道和信息接收的视觉效果,召唤体验性、代入感;五是风险化导致中国形象话语实践在传播主体、生产内容和传播流程发生变化,召唤中国形象话语实践注重“叙事理性”,积极利用风险议题进行修辞发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中国形象 话语实践 文化逻辑 修辞策略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新时代青年历史使命的三重逻辑探析
8
作者 邓茜尹 郭荣浩 《北京青年研究》 2024年第4期42-50,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青年指明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方向。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新时代青年历史使命蕴含深邃的历史逻辑、科学的理论逻辑与独特的实践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新时代青年历史使命是中国共产党...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青年指明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方向。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新时代青年历史使命蕴含深邃的历史逻辑、科学的理论逻辑与独特的实践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新时代青年历史使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求索现代化百年奋斗历程的生动写照。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青年观、革命性的五四精神、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新时代青年历史使命的理论根脉。从实践逻辑来看,新时代青年践行历史使命是走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通衢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青年 历史使命 中国式现代化 逻辑体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的生成逻辑
9
作者 林敏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文化使命”在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自己初心和使命的时刻正式出场,不仅体现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文化自信,而且突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所肩负的推进文化发展进步的历史责任与艰巨使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的生成有... “文化使命”在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自己初心和使命的时刻正式出场,不仅体现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文化自信,而且突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所肩负的推进文化发展进步的历史责任与艰巨使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的生成有其内在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需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线索出发去探索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科学性的内在理论密钥。从历史逻辑来看,需要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难曲折的多元历史谱系出发,科学理解中国共产党肩负文化救国、文化立国、文化兴国、文化强国的使命担当。从现实逻辑来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党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时代脚注,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外部条件和国际环境,更是中国共产党在践行文化使命过程中所参与、所影响的世界发展格局。因此,进一步厘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生成的内在逻辑,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中国共产党 文化使命 生成逻辑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德教育:内在逻辑、实践维度和经验启示
10
作者 胡亚军 梁桂雪 《沂蒙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4-121,共8页
进入新时代,在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因应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部署要求,中国共产党鲜明提出要继续强化政德教育。新时代政德教育的发展有其深刻的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理论上看是党强化执政合法性的内在要求,历史上看... 进入新时代,在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因应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部署要求,中国共产党鲜明提出要继续强化政德教育。新时代政德教育的发展有其深刻的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理论上看是党强化执政合法性的内在要求,历史上看是党对干部教育体系的丰富拓展,实践中看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所需。政德教育作为塑造干部行政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实际开展过程中要遵循“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即以政德认知教育为基础,以涵育政德情感为重点,以塑造坚强意志为关键,以开展行为训练为保障。新时代党开展政德教育的丰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经验启示,即坚持主体导向,发挥干部作为学员的主体地位;坚持系统优化,注重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协同开发;坚持保障为要,完善政德教育的考核评估和纪律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中国共产党 政德教育 内在逻辑 实践维度 经验启示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向度
11
作者 郜志刚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0-56,共7页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历史进程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是一致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需要遵循这一历史规律。新时代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遵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在定位新时空坐...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历史进程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是一致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需要遵循这一历史规律。新时代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遵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在定位新时空坐标中以发展奠定公平正义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在聚焦公平正义实现动力中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内生动力;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在回应公平正义新需求中以人民为公平正义价值主体,系统性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中国共产党 公平正义观 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逻辑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成逻辑、独特优势与时代价值
12
作者 王莹 梁修德 《邢台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其不是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复刻,而是在遵循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本国发展的新型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源自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奋斗历程的厚重积淀,有其演进的理论逻辑、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其不是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复刻,而是在遵循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本国发展的新型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源自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奋斗历程的厚重积淀,有其演进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和实践逻辑。它的成功开辟,丰富了现代化理论体系,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优越性;建构了新现代性,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生成逻辑 时代价值
下载PDF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逻辑与路径探索
13
作者 沈梦佳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3期79-81,共3页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新时代深入剖析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所蕴涵的内在逻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这对于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有着十分重要的...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新时代深入剖析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所蕴涵的内在逻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这对于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 内在逻辑 路径探索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视域下的教学逻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为例
14
作者 向宇婷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7期114-120,共7页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是实现思政育人、完成立德树人任务、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系统工程和重要举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学生读本教学为例,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学段,从六个教学维度把...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是实现思政育人、完成立德树人任务、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系统工程和重要举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学生读本教学为例,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学段,从六个教学维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各学段的一体化逻辑理路。即教学目标从横向贯通到纵向衔接,凸显统一性与层次性;教学理念从整体设计到分段推进,彰显一致性与进阶性;教学内容从感性体悟到理性认知,注重梯度性与衔接性;教学资源从身边故事到史实文化,兼顾整合性与拓展性;教学方法从直观到理论递进,遵循适切性与创新性;教学评价从学段缺位到体系融通,建构共同性与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学逻辑
下载PDF
新时代好青年:标准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与培养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新 田妍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0,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高度,提出了新时代好青年的标准:有理想、敢担当、肯奋斗、能吃苦。这一标准的提出是基于历史传统的赓续、中国式现代化征程对青年的必然要求,以及当代青年的现实情况。它既... 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高度,提出了新时代好青年的标准:有理想、敢担当、肯奋斗、能吃苦。这一标准的提出是基于历史传统的赓续、中国式现代化征程对青年的必然要求,以及当代青年的现实情况。它既是价值导向,也是素质要求,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有理想主要是指信念坚定,目标明确;敢担当主要是指砥柱中流,舍我其谁;能吃苦主要是指攻坚克难,坚韧不拔;肯奋斗主要是指敢想敢为,善作善成。新时代好青年的培养要高度重视青年的组织与领导,夯实培养根基;牢抓立德树人根本途径,落实培养目标;充分激发青年主观能动性,促进青年自我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好青年 生成逻辑 科学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域下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四重话语逻辑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勇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4-112,共9页
立足唯物史观,科学阐释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历史话语逻辑、方向话语逻辑、价值话语逻辑和实践话语逻辑对于构筑新时代美好生活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在历史话语逻辑层面,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出场以科学社会主义方法论为基础,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客... 立足唯物史观,科学阐释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历史话语逻辑、方向话语逻辑、价值话语逻辑和实践话语逻辑对于构筑新时代美好生活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在历史话语逻辑层面,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出场以科学社会主义方法论为基础,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上。在方向话语逻辑层面,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创造以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指导思想作为政治引领方向与思想引领方向。在价值话语逻辑层面,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要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旨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实践话语逻辑层面,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发展需要将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性把握美好生活的实践属性。新时代,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行动指南,合理、有序地推进美好生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时代美好生活 话语逻辑
下载PDF
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辩证逻辑
17
作者 冯留建 谢良卿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9-23,共5页
党内政治生态是指党内政治系统中的政治主体、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联动呈现出的整体状态,集中展现着党的精神风貌、内在气质和深层品性。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的治理蕴涵科学的辩证逻辑,在理念上坚持思想建党与... 党内政治生态是指党内政治系统中的政治主体、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联动呈现出的整体状态,集中展现着党的精神风貌、内在气质和深层品性。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的治理蕴涵科学的辩证逻辑,在理念上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辩证统一、在原则上坚持立“明规矩”与破“潜规则”的辩证统一、在对象上坚持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的辩证统一。三个方面各有侧重,但都是以实现党内政治生态的良性与有序为依归,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时代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辩证逻辑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式城市治理体系的形成与理论创新
18
作者 何一民 何永之 丁小珊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3-72,83,119,共12页
中国式城市治理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城市发展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城市现代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艰... 中国式城市治理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城市发展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城市现代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艰难而曲折的探索。改革开放后,城市管理由政府一元化管控模式向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管理模式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管理转变为城市治理,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并日益完善,城市治理能力也日趋现代化。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人民城市理念和“全周期管理”理念等创新理论。新时代中国式城市治理体系具有新特点,一是从顶层设计到贯穿基层社会,二是系统性与协调性相结合,三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城市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中国式城市治理体系 历史逻辑 理论创
下载PDF
全面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9
作者 李前 《大连干部学刊》 2024年第5期5-12,共8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灵魂,体现了“根脉”与“魂脉”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灵魂,体现了“根脉”与“魂脉”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概括表述为“六个必须坚持”。“六个必须坚持”不仅揭示了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深层奥秘,而且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接续实践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和方法论 生成逻辑 集中体现 实践导向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6
20
作者 韩振峰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31,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从其内在逻辑来看,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总体要求”... 党的二十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从其内在逻辑来看,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总体要求”;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共产党人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内在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要求”;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共产党人应具备全球视野、天下情怀的“使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 方法论 内在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