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淋巴细胞在新月体肾小球肾炎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计子瑶 李硕 冯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19-1422,共4页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是肾脏急进性恶化的病理学表现,常在数周至数月内发展为少尿、无尿等肾功能衰竭症状。其发病基础是由免疫细胞参与介导的肾脏损伤。T淋巴细胞在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不仅可作为辅助细胞发挥作用,...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是肾脏急进性恶化的病理学表现,常在数周至数月内发展为少尿、无尿等肾功能衰竭症状。其发病基础是由免疫细胞参与介导的肾脏损伤。T淋巴细胞在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不仅可作为辅助细胞发挥作用,也可在肾内作为效应细胞通过产生炎性因子等发挥效应。T淋巴细胞包括多种细胞亚群,如Th1细胞、Th2细胞、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γδT细胞和自然杀伤T细胞等,分别以不同的方式介导免疫应答。目前,新月体肾小球肾炎的研究成果主要来自实验动物模型,本文就T淋巴细胞在实验性新月体肾炎动物模型中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T淋巴细胞 实验性新月肾炎 综述
下载PDF
原发性IgA肾病伴弥漫性新月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2
作者 文珊 张萍 +2 位作者 林英英 王蔚 李贵森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了解弥漫性新月体IgA肾病(C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2007年7月至2022年7月经肾活检确诊为弥漫性新月体IgAN患者33例,分析临床及病理资料。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患者22例纳入随访队列。结果33例患者中男18例(55%),女15例(45... 目的了解弥漫性新月体IgA肾病(C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2007年7月至2022年7月经肾活检确诊为弥漫性新月体IgAN患者33例,分析临床及病理资料。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患者22例纳入随访队列。结果33例患者中男18例(55%),女15例(45%),肾活检时年龄为36(21.5,51)岁,血清肌酐(Scr)153(92,271)μmol/L,新月体百分比为62.5%(54.2%,66.7%),其中细胞纤维性新月体为(26.1%±16.5%)。13例患者有前驱呼吸道感染。2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5(8,72)个月。10例(46%)患者进展至复合肾脏结局,其中8例(36%)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肾活检时Scr是复合肾脏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新月体的百分比与复合肾脏结局无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表明,即使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肾活检时Scr浓度大于149μmol/L的弥漫性新月体IgAN患者预后不良风险仍然较高。结论弥漫性新月体IgAN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尤其是肾活检时Scr浓度大于149μmol/L的患者。新月体类型以细胞纤维性新月体为主。肾活检时血清Scr浓度是弥漫性新月体IgAN患者eGFR下降≥50%或ESK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新月体的百分比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肾炎 IGA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下载PDF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的尿沉渣谱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惊子 陈育青 +4 位作者 王素霞 庞维 鄂洁 刘颖 秦小琪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978-1981,共4页
目的探讨尿沉渣谱检查对于新月体肾小球肾炎诊断的临床意义及尿“特殊细胞”作为早期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35例经肾活检病理诊断新月体肾小球。肾炎的患者,采用相位差显微镜检测肾活检日晨尿,归纳尿沉渣谱特点,与肾... 目的探讨尿沉渣谱检查对于新月体肾小球肾炎诊断的临床意义及尿“特殊细胞”作为早期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35例经肾活检病理诊断新月体肾小球。肾炎的患者,采用相位差显微镜检测肾活检日晨尿,归纳尿沉渣谱特点,与肾脏病理进行相关性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以podocalyxin抗体检测肾组织和尿足细胞。结果新月体肾炎尿沉渣谱呈明显血尿,部分白细胞尿,多管型尿,半数以上病例有“特殊细胞”尿,提示肾脏急性增殖性病变。新月体早、中、晚各期,尿“特殊细胞”检出率分别为75%、41.2%和0,提示该3期间“特殊细胞”存在差异趋势。任选部分9/35病例证实其中8例尿中有足细胞。结论新月体肾炎时,尿沉渣谱和病理损伤的程度、时期有关;尿中发现“特殊细胞”或足细胞有助于新月体肾炎的早期诊断和对疾病活动性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 尿分析 足细胞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原文传递
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合并新月体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9
4
作者 金玲 周广宇 +2 位作者 张文龙 张博 庄振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5034-5036,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合并新月体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思路及肾病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5例IMN合并新月体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经肾病理确诊,分析实验室指标和肾病理特点。结果 5例患者4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平均年龄65岁,均伴肾外...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合并新月体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思路及肾病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5例IMN合并新月体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经肾病理确诊,分析实验室指标和肾病理特点。结果 5例患者4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平均年龄65岁,均伴肾外症状,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呈重度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肾病理示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新月体形成和坏死病变;电镜显示1例为Ⅰ~Ⅱ期膜性肾病,3例为Ⅱ~Ⅲ期膜性肾病,1例为Ⅲ期膜性肾病。经免疫抑制治疗1例病情好转,其余4例无缓解。结论肾病理对于确诊具有重要意义,预后可能与新月体形成的程度和IMN的电镜分期相关,免疫抑制治疗仅对轻症患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 新月坏死性肾小肾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曹阳 田秀巧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28-830,共3页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肾小肾炎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IGA
下载PDF
凉血解毒活血方治疗大鼠肾毒血清肾炎新月体病变
6
作者 张冰 黄岩杰 +2 位作者 侯改灵 彭超群 刘萌萌 《中医学报》 2024年第1期181-188,共8页
目的:探讨凉血解毒活血方治疗大鼠肾毒血清肾炎(nephrotoxic serum nephritis,NTSN)新月体病变的疗效特点。方法:45只SPF级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Ⅰ组(造模第7天取材)、模型Ⅱ组、甲泼尼龙组和凉血解毒活血方+... 目的:探讨凉血解毒活血方治疗大鼠肾毒血清肾炎(nephrotoxic serum nephritis,NTSN)新月体病变的疗效特点。方法:45只SPF级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Ⅰ组(造模第7天取材)、模型Ⅱ组、甲泼尼龙组和凉血解毒活血方+甲泼尼龙组,每组9只。建立大鼠NTSN模型的方法为:从Sprague Dawley大鼠中提取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抗原,在新西兰白兔背部行对称多点皮下注射,制备肾毒血清。WKY大鼠预免疫7 d后,尾静脉注射肾毒血清,连续注射3 d即可。除模型Ⅰ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在造模第7天开始灌胃,持续7 d,并在末次灌胃后留取24 h尿液。应用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包括新月体百分比。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尿肌酐(creatinine,Cr)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整合素β2(integrin beta-2,ITGB2)蛋白定位及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大鼠肾小球及周围小管细胞排列整齐,形态正常,边界清晰,未见明显损伤;模型Ⅰ组大鼠在造模第7天时,25%~50%的肾小球形成细胞性新月体,新月体内可见纤维蛋白沉积;模型Ⅱ组大鼠在造模第14天时,肾小球内出现大量细胞性新月体病变,新月体比例≥50%。与正常组比较,模型Ⅰ组大鼠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新月体百分比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Ⅰ组比较,模型Ⅱ组大鼠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新月体百分比均显著增加(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Ⅱ组大鼠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新月体百分比与尿IgG/Cr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Ⅱ组比较,甲泼尼龙组和凉血解毒活血方+甲泼尼龙组大鼠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新月体百分比与尿IgG/Cr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甲泼尼龙组比较,凉血解毒活血方+甲泼尼龙组大鼠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新月体百分比与尿IgG/Cr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大鼠肾小球中ITGB2蛋白几乎不表达,模型Ⅱ组大鼠肾小球新月体细胞和壁层上皮细胞可见ITGB2蛋白表达;与模型Ⅱ组比较,甲泼尼龙组和凉血解毒活血方+甲泼尼龙组大鼠肾小球中ITGB2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甲泼尼龙组比较,凉血解毒活血方+甲泼尼龙组大鼠肾小球中ITGB2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凉血解毒活血方可减轻大鼠肾毒血清肾炎新月体病变,降低尿蛋白水平,可能与下调肾小球新月体中ITGB2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解毒活血方 甲泼尼龙 毒血清肾炎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ITGB2 IGG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新月体型IgA肾病的有效性分析:多中心队列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梓 张军军 +11 位作者 左力 王悦 李文歌 程虹 蔡广研 裴华颖 王利华 周绪杰 师素芳 刘立军 吕继成 张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8-1046,共9页
目的:探究血浆置换治疗新月体型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20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等国内9家医院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新月体型IgAN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基线的临床、... 目的:探究血浆置换治疗新月体型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20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等国内9家医院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新月体型IgAN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基线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方案信息。为了尽可能减少基线特征中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研究采用倾向性评分最近邻匹配法1∶1匹配血浆置换组和常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组患者临床及病理信息。研究以终末期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为主要结局,采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肾生存差异。结果:共纳入95例新月体型IgA肾病伴急性肾病(acute kidney disease,AKD)患者,其中37例患者接受了血浆置换治疗,58例患者接受常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整体人群肾活检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M(P_(25),P_(75))]12.77(7.28,21.29)mL/(min·1.73 m^(2)),24-h尿蛋白定量5.9(4.0,8.9)g,新月体百分比为64.71%(54.55%,73.68%)。倾向性评分匹配共23对患者,中位随访时间7(1,26)个月,共29例(63.0%)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其中血浆置换治疗组16例(69.6%),常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组13例(56.5%)。两组患者基线eGFR[14.30(9.31~17.58)mL/(min·1.73 m^(2))vs.11.45(5.59~20.79)mL/(min·1.73 m^(2))]、24-h尿蛋白定量[(7.4±3.4)g vs.(6.6±3.8)g]、新月体百分比(64.49%±13.23%vs.66.41%±12.65%)、肾活检后应用激素治疗比例[23(100.0%)vs.21(91.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示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P=0.933)。结论:在常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未能进一步改善新月体型IgA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肾炎 IGA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血浆置换
下载PDF
T淋巴细胞在常见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冀颖 于磊 《医学综述》 2021年第2期233-238,共6页
T淋巴细胞是由骨髓多能干细胞分化,在细胞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类异质性细胞。T淋巴细胞与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但在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T淋巴细胞的作用不同,辅助性T细胞(Th)17... T淋巴细胞是由骨髓多能干细胞分化,在细胞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类异质性细胞。T淋巴细胞与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但在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T淋巴细胞的作用不同,辅助性T细胞(Th)17、Th9、Th22细胞能够促进IgA肾病进展,而Th2细胞有望成为膜性肾病的新靶点。Th1和Th17细胞均可介导急性肾小球肾炎。此外,CD8+T淋巴细胞是狼疮肾炎中浸润肾脏的主要细胞。目前,T淋巴细胞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广泛开展,许多针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药物可能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提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肾炎 IGA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膜性 T淋巴细胞 靶向治疗
下载PDF
新月体IgA肾病与新月体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蔡青青 解新芳 +6 位作者 李晓萍 杨仪赫 师素芳 刘立军 陈育青 吕继成 张宏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01-807,共7页
目的探讨新月体IgA。肾病(新月体IgAN)与新月体过敏性紫癜。肾炎(新月体HSPN)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特点及其差异。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活检确诊(新月体形成率≥50%)为新月体IgAN和新月体HSPN的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新月体IgA。肾病(新月体IgAN)与新月体过敏性紫癜。肾炎(新月体HSPN)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特点及其差异。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活检确诊(新月体形成率≥50%)为新月体IgAN和新月体HSPN的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回顾性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包括终末期肾脏病(ESRD)和全因死亡。通过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两组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曲线建立其预后预测模型。结果研究共纳入149例患者,包括127例新月体IgAN和22例新月体HSPN,平均年龄36岁,男性为主(61.7%),发病时24h尿蛋白量为4.4(2.8,6.9)g,血肌酐294(152,615)μmol/L。新月体IgAN和HSPN患者上述指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上新月体IgAN患者硬化小球比例和新月体比例与HSPN患者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7.3%比7.7%,63.6%比69.9%,均P〉0.05)。共有113例患者(75.8%)进入随访队列,包括97例新月体IgAN和16例新月体HSPN,两组患者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以及血浆置换的应用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77)。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6—189个月),共有62例(54.9%)达到ESRD或死亡,两组患者的预后在校正基线肾功能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865)。多因素分析显示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是血肌酐水平(职=1.002,95%CI:1.001—1.003,P〈0.001)和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水平〉50%(HR=2.986,95%CI:1.046~8.530,P=0.041)。采用Logistic曲线建立以血肌酐为因变量的预后模型:P=exp(-3.166+0.655xScr)/[1+exp(-3.166+0.655xScr)1,该预后模型为独特“S”型曲线;当血肌酐≥570μmol/L时患者进入不可逆阶段,很难脱离透析;而加入血浆置换治疗后,不可逆点从570μmol/L升至725μmol/L,提示血浆置换有改善预后的治疗作用。结论新月体IgAN和新月体HSPN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预后上相似,血肌酐和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是影响预后主要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建立基于血肌酐的预后预测模型,并发现肾功能不可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肾炎 IgA 紫癜 过敏性 新月.肾小肾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