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Q-TOF/MS的新月蕨属三种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
1
作者 汪依兰 徐箐 +3 位作者 范先平 汪波 许沛虎 肖凌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3-910,共8页
目的:对新月蕨属3种中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研究,分析三者差异成分;并对披针新月蕨的根茎和须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评价药用部位。方法:色谱分离采用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 目的:对新月蕨属3种中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研究,分析三者差异成分;并对披针新月蕨的根茎和须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评价药用部位。方法:色谱分离采用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及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采用OPLS-DA筛选披针新月蕨根茎及须根的差异性成分。结果:应用Masslynx 4.1软件及The Critical Assessment of Small Molecule Identication(CASMI)方法鉴定了3种药材中的33种主要化学成分,其中披针新月蕨22种,红色新月蕨23种,二者共有成分20个,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单叶新月蕨仅鉴定了8种,初步判断含有较多有机酸类化合物。披针新月蕨根茎及须根的差异性成分为6″-O-Acetyltriphyllin A、5,2′,5′-三羟基-7-甲氧基黄烷酮等8个化合物。结论:该研究初步阐明了新月蕨属3种中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为制定3种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明确质控指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新月蕨 红色新月蕨 单叶新月蕨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CASMI
下载PDF
披针新月蕨中的两个新黄烷苷 被引量:4
2
作者 赵钟祥 金晶 +2 位作者 阮金兰 蔡亚玲 祝晨蔯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2-395,共4页
为了研究披针新月蕨的化学成分,采用不同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披针新月蕨地上部分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分别鉴定为4-′hydroxy pneum atopterin B(I)和6″-O-acetyl triphyllin A(... 为了研究披针新月蕨的化学成分,采用不同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披针新月蕨地上部分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分别鉴定为4-′hydroxy pneum atopterin B(I)和6″-O-acetyl triphyllin A(II)。化合物I和II为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新月蕨 黄烷苷 4′-hydroxy pneumatopterin B:6″-O-acetyl triphyllin A
下载PDF
微红新月蕨的杀虫活性和活性组分的分离及鉴定
3
作者 黄素青 徐汉虹 +1 位作者 田永清 魏孝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 77-84,共8页
【目的】研究微红新月蕨(Proncphrium megacuspe)的杀虫成分并对其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通过生物活性测定确定微红新月蕨提取物对几种害虫的杀虫活性及其作用方式,并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通过萃取、柱层析、薄层层析制备、重结... 【目的】研究微红新月蕨(Proncphrium megacuspe)的杀虫成分并对其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通过生物活性测定确定微红新月蕨提取物对几种害虫的杀虫活性及其作用方式,并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通过萃取、柱层析、薄层层析制备、重结晶、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对活性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微红新月蕨甲醇提取物对家蝇成虫(Musca domestica)、白纹伊蚊4龄幼虫(dedes albopictus)、桃蚜(Myzus persicae)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和菜粉蝶(Pieris rapae)3龄幼虫具有拒食活性。从微红新月蕨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和鉴定了4种化合物,即7-羟基-5-甲氧基-6,8-二甲基黄烷酮、2′,4-二羟基-3′-甲基-6′-甲氧基查尔酮、5,7-二羟基-6,8-二甲基黄烷酮和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上述4种化合物在50mg·L^-1的浓度下,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都具有拒食活性;5,7-二羟基-6,8-二甲基黄烷酮对小菜蛾3龄幼虫具有较弱的拒食活性,24h的平均拒食率为40.51%,另外3种化合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没有拒食活性;2μg/头的剂量下,这4种化合物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没有触杀活性,24和48h的平均死亡率为0;1μg/头的剂量下,5,7-二羟基-6,8-二甲基黄烷酮对小菜蛾3龄幼虫48h的平均死亡率为33.76%,另外3种化合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也基本没有触杀活性。【结论】微红新月蕨甲醇提取物对多种害虫具有较高的活性,从该植物中已分离鉴定出的4种化合物母体结构一致,但取代基不同或取代的位置不同,其活性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微红新月蕨中其它化学成分及其构效关系值得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红新月蕨 杀虫活性 活性组分 毒力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新月蕨中Triphyllin A和Eruberin B的含量
4
作者 范真 杨滔 +3 位作者 谭庆龙 林朝展 祝晨蔯 赵钟祥 《中国药师》 CAS 2013年第11期1619-1621,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新月蕨中Triphyllin A和Eruberin B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5 nm。结果:Triphyllin A在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新月蕨中Triphyllin A和Eruberin B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5 nm。结果:Triphyllin A在0.23~4.60μg(r=0.999 95),Eruberin B在0.12~2.40μg(r=0.999 85)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6%、101.05%,RSD分别为1.57%、1.41%(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新月蕨中Triphyllin A和Eruberin B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月蕨 Triphyllin A Eruberin B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红色新月蕨与乌毛蕨多糖的抗菌活性
5
作者 苏巧玲 林雄平 阮政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7期141-142,145,共3页
[目的]从红色新月蕨和乌毛蕨中提取多糖物质,并检测多糖含量及其对5种菌类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对红色新月蕨和乌毛蕨多糖进行提取,并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和圆形纸片法测定多糖含量以及测量不同浓度不同菌种的抑菌圈直径... [目的]从红色新月蕨和乌毛蕨中提取多糖物质,并检测多糖含量及其对5种菌类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对红色新月蕨和乌毛蕨多糖进行提取,并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和圆形纸片法测定多糖含量以及测量不同浓度不同菌种的抑菌圈直径。[结果]红色新月蕨的多糖比乌毛蕨的多糖在含量上多0.3%,红色新月蕨和乌毛蕨的多糖对藤黄八叠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可达33.0和21.3 mm,红色新月蕨多糖对酵母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5.0 mm,乌毛蕨多糖对青霉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2.0 mm,红色新月蕨和乌毛蕨多糖的最小抑菌浓度均集中在5~15 mg/mL。[结论]红色新月蕨和乌毛蕨多糖可作为功能性多糖加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新月蕨 乌毛 多糖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单叶新月蕨稀土富集能力与结合多肽结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薛云 杨利民 王秋泉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9-296,共8页
以单叶新月蕨(Pronephrium simplex,金星蕨科新月蕨属)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自然条件下对稀土元素的超富集能力。其叶片主动富集的稀土含量高达1249.37μg.g-1,是母土的51.8倍、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态的650.7倍,且稀土元素分异现象与母土一... 以单叶新月蕨(Pronephrium simplex,金星蕨科新月蕨属)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自然条件下对稀土元素的超富集能力。其叶片主动富集的稀土含量高达1249.37μg.g-1,是母土的51.8倍、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态的650.7倍,且稀土元素分异现象与母土一致。在100μg.ml-1Nd3+胁迫下,单叶新月蕨生长状况良好,且体内Nd含量提高,同时结合多肽的表达增加,证明单叶新月蕨具超富集稀土元素的特性;Nd结合多肽经酸处理脱掉Nd后,HPLC/ESI-IT-MS的结果显示632 Da的肽段是Nd在结合多肽中所处的区域。利用细胞分级、HPLC分离纯化、氨基酸组成分析以及分子量和酶解肽段的MALDI-TOF-MS及ESI-IT-MS测定富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稀土结合多肽,结果显示,稀土结合多肽的分子量为(5.07±0.02)KDa,其中含有-E-T-M-E-,-P-N-L-L-G-E-,-F-V-I-Y-E-和-F-V-I-A-的肽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新月蕨 超富集 多肽 稀土
下载PDF
国产新月蕨属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7
作者 王文彬 段华娟 +2 位作者 陈春发 张宪春 李中阳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05-113,共9页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国产金星蕨科中的新月蕨属以及其近缘类群毛蕨属的共11个物种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新月蕨属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在种内较为稳定,并可为探讨新月蕨属的属下分类提供依据.在光学显微镜...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国产金星蕨科中的新月蕨属以及其近缘类群毛蕨属的共11个物种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新月蕨属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在种内较为稳定,并可为探讨新月蕨属的属下分类提供依据.在光学显微镜下,11个种叶表皮形态特征较为一致,上、下表皮的细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型,垂周壁均为深波状,气孔器形状也均为椭圆形.气孔器的大小在种间相差较大,而种内差异较小.气孔器类型有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共环极细胞型,聚腋下细胞型和不规则型5种,并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在扫描电镜下,气孔外拱盖全为脊状凸起,上、下表皮细胞的空间排列情况,保卫细胞两极“T”型加厚特征,气孔的突起程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种间差异.但这几种电镜特征,在个别种中也存在一定的种内差异.综合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的特征,可以较好地支持前人对新月蕨属这11个种划分为4个组的处理,并与传统形态分类和系统发育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表皮 气孔 光学显微镜 扫描电镜 新月蕨 系统学
下载PDF
披针新月蕨的配子体发育及卵发生
8
作者 弓雪钰 黄贤燕 +2 位作者 陈正海 曹建国 戴锡玲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6期762-768,共7页
采用显微观察技术对披针新月蕨(Pronephrium penangianum)的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披针新月蕨孢子褐色,二面型,接种后约12 d,孢子萌发,经丝状体和片状体阶段,发育成原叶体,孢子萌发是书带蕨型(Vittaria-type),原叶体... 采用显微观察技术对披针新月蕨(Pronephrium penangianum)的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披针新月蕨孢子褐色,二面型,接种后约12 d,孢子萌发,经丝状体和片状体阶段,发育成原叶体,孢子萌发是书带蕨型(Vittaria-type),原叶体发育是槲蕨型(Drynariatype),成熟原叶体是心形,接种46 d后产生颈卵器和精子器.披针新月蕨的颈卵器起源于原叶体生长点下方的原始细胞.原始细胞经过2次不等分裂,形成3个细胞,分别是顶细胞、初生细胞和基细胞.其中,初生细胞不等分裂,形成中央细胞和颈沟细胞.随后,中央细胞不等分裂形成腹沟细胞和卵细胞.随着卵细胞成熟,颈沟细胞和腹沟细胞逐渐退化,但腹沟细胞通过孔区与卵细胞相连.卵细胞成熟后,细胞上表面具有明显的卵膜,中央具有受精孔.本研究对于完善蕨类植物生殖生物学和探讨蕨类植物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植物 披针新月蕨 配子体发育 卵发生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披针新月蕨中多糖的工艺研究
9
作者 田芷 陈茂 +5 位作者 李继新 叶倩 梁光平 张珏 吴洁 杨俊 《轻工科技》 2020年第4期23-25,共3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披针新月蕨中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对披针新月蕨多糖提取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5、提取时间50 min、超声功率200 W、提取温度50℃。在该提取条件下...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披针新月蕨中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对披针新月蕨多糖提取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5、提取时间50 min、超声功率200 W、提取温度50℃。在该提取条件下,披针新月蕨多糖的提取率可达3.25 mg/g。该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等优点,为披针新月蕨多糖后期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新月蕨 正交优化法 多糖 超声提取
下载PDF
披针新月蕨根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钟祥 阮金兰 +3 位作者 金晶 蔡亚玲 祝晨蔯 于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36-1939,共4页
目的研究披针新月蕨Abacopteris penangiana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LH-20等柱色谱法对披针新月蕨根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1H-NMR、13C-NMR、DEPT、HSQC、HMBC、EI-MS、IR)鉴... 目的研究披针新月蕨Abacopteris penangiana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LH-20等柱色谱法对披针新月蕨根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1H-NMR、13C-NMR、DEPT、HSQC、HMBC、EI-MS、IR)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7′Z)-3-O-(3,4-dihydroxy phenylethenyl)-caffeic acid(1)、caffeicin B(2)、紫花杜鹃甲素(matteucinol,3)、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n acid,4)、对甲氧基苯甲酸(p-methoxybenzoic acid,5)、β-谷甾醇(β-sitosterol,6)、β-胡萝卜苷(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新月蕨酸(abacopteric acid),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新月蕨 新月蕨 紫花杜鹃甲素
原文传递
大孔树脂富集纯化披针新月蕨(Abacopteris penangiana)中的黄酮类成分(英文) 被引量:10
11
作者 魏涵 阮金兰 +1 位作者 雷永芳 杨春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目的:研究使用大孔树脂富集纯化披针新月蕨根茎中的黄酮类成分。方法:通过静态吸附及解吸附试验筛选最优型号树脂;动态吸附、解吸附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树脂最大上样量、最佳上样浓度、最佳洗脱醇浓度、吸附流速、解析流速、水洗体积和... 目的:研究使用大孔树脂富集纯化披针新月蕨根茎中的黄酮类成分。方法:通过静态吸附及解吸附试验筛选最优型号树脂;动态吸附、解吸附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树脂最大上样量、最佳上样浓度、最佳洗脱醇浓度、吸附流速、解析流速、水洗体积和醇洗体积等工艺参数;采用最佳参数富集纯化黄酮类成分后,HPLC分析和ABTS(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抗氧化试验比较样品经树脂处理前后的差别。结果:优化大孔树脂富集纯化披针新月蕨黄酮类成分的条件为:上样浓度2.86mg·mL1,醇洗浓度70%,吸附流速1mL·min1,解吸流速2mL·min1,水洗体积和醇洗体积均为5倍柱体积。样品经大孔树脂处理后黄烷-4-醇类黄酮含量明显增加。结论:样品经大孔树脂处理后黄酮含量由21.85%增加到63.12%,表明大孔树脂可以应用于披针新月蕨中黄酮成分的富集纯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新月蕨 黄酮 大孔树脂
原文传递
披针新月蕨细胞毒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进波 陈家春 段宏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01-1604,共4页
目的研究民族药披针新月蕨Abacopteris penangiana化学成分并评价其细胞毒活性。方法以硅胶柱、凝胶柱色谱分离,制备HPLC纯化,采用MS,1、2 D-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MTT法测试各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披针新月蕨中分离鉴定了6... 目的研究民族药披针新月蕨Abacopteris penangiana化学成分并评价其细胞毒活性。方法以硅胶柱、凝胶柱色谱分离,制备HPLC纯化,采用MS,1、2 D-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MTT法测试各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披针新月蕨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4(S),5,7-三羟基-4′-甲氧基-6,8-二甲基-2(R)-黄烷-5,7-O-β-D-二葡萄糖苷[4(S),5,7-trihydroxy-4′-methoxy-6,8-di methyl-2(R)-flavan-5,7-O-β-D-diglucopyrano-side,eruberin B,1];5,7-二羟基-4(S),4′-二甲氧基-6,8-二甲基-2(R)-黄烷-5,7-O-β-D-二葡萄糖苷[5,7-di-hydroxy-4(S),4′-di methoxy-6,8-di methyl-2(R)-flavan-5,7-O-β-D-diglucopyranoside,eruberin C,2];5,7-二羟基-4′-甲氧基-6-羟甲基-8-甲基-2″,4(S)-氧-2(R)-黄烷-5-O-β-D-葡萄糖苷[5,7-dihydroxy-4′-methoxy-6-hydroxymethyl-8-methyl-2″,4(S)-oxido-2(R)-flavan-5-O-β-D-glucopyranoside,3];5,7-二羟基-4′-甲氧基-6,8-二甲基-2″,4(S)-氧-2(R)-黄烷-5-β-D-葡萄糖苷[5,7-dihydroxy-4′-methoxy-6,8-di methyl-2″,4(S)-oxido-2(R)-flavan-5-O-β-D-glucopyranoside,eruberin A,4];高圣草素[5,7,4′-trihydroxy-3′-methoxyflavanone,homoeriodictyol,5];对-甲氧基桂皮醛(p-methoxycinnamaldehyde,6)。化合物3、4对L929及HeLa细胞的IC50值分别约为13.05、24.75μg/mL,25.11、18.32μg/mL。结论化合物3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5、6首次从新月蕨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3、4对L929和HeLa具有显著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新月蕨 黄烷醇 细胞毒活性
原文传递
披针新月蕨总黄烷对3T3-L1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雷永芳 刘东 阮金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索披针新月蕨总黄烷对3T3-L1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检测细胞存活率来评价总黄烷的细胞毒性,通过检测油红O染色程度来评价总黄烷对3T3-L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多聚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分化相关基因CC... 目的探索披针新月蕨总黄烷对3T3-L1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检测细胞存活率来评价总黄烷的细胞毒性,通过检测油红O染色程度来评价总黄烷对3T3-L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多聚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分化相关基因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和葡萄糖转运因子4(GLUT-4)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披针新月蕨给药组的细胞MTT值未有明显改变,而油红O染色程度显著性下降了,同时披针新月蕨给药明显的抑制了细胞C/EBPα,FABP4和GLUT-4基因的表达。结论披针新月蕨具有抑制3T3-L1细胞增殖与分化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新月蕨 3T3-L1前脂肪细胞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 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 葡萄 糖转运因子4
原文传递
三种野生蕨类植物抗肿瘤活性提取物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俊 崔婷 +2 位作者 张珏 刘亮 梁光平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11期31-34,共4页
目的:研究荚囊蕨、披针新月蕨、粉背蕨的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MTT法分别检测荚囊蕨、披针新月蕨、粉背蕨的石油醚提取物、二氯甲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在2、20、50μg·mL-1浓度时对人肺腺癌细胞A... 目的:研究荚囊蕨、披针新月蕨、粉背蕨的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MTT法分别检测荚囊蕨、披针新月蕨、粉背蕨的石油醚提取物、二氯甲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在2、20、50μg·mL-1浓度时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HepG2、人胃腺癌细胞BGC-823增殖的影响。结果:披针新月蕨的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正丁醇提取物对MCF-7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50μg·mL-1时的抑制率分别为(45.78±3.87)%、(35.04±2.42)%、(37.92±1.52)%;荚囊蕨和粉背蕨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BGC-823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50μg·mL-1时的抑制率分别为(39.17±7.75)%、(34.92±4.49)%;其余提取物对上述4种细胞株的抑制作用较弱或无抑制作用。结论:三种野生蕨类植物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部位均为乙酸乙酯提取物,这为其后期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囊 披针新月蕨 粉背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蛇鳞草中triphyllin A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4
15
作者 钟希文 汪亚飞 +3 位作者 梅全喜 吴惠妃 张文霞 王贤儿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58-1860,共3页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蛇鳞草中triphyllin A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蛇鳞草中triphyllin A的含量,并运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蛇鳞草中triphyllin A含量的影响。结果:乙醇用量与提取次数...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蛇鳞草中triphyllin A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蛇鳞草中triphyllin A的含量,并运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蛇鳞草中triphyllin A含量的影响。结果:乙醇用量与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有显著意义(P<0.05),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50倍60%乙醇,提取3次,每次50 min。结论:正交提取优化后,蛇鳞草中triphyllin A的含量水平较前有提高,为蛇鳞草的进一步开发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鳞草 三羽新月蕨苷A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蛇黄散质量标准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贤儿 钟希文 +2 位作者 曾聪彦 汪亚飞 张文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67-1872,共6页
目的建立蛇黄散(蛇鳞草、大黄、三角草、山芝麻和独行千里)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鉴定方中蛇鳞草、大黄、三角草、山芝麻;采用HPLC法测定三羽新月蕨苷A、大黄酸以及大黄素的量,色谱柱为Boston Green ODS C18(4.6 mm×250 mm,5μ... 目的建立蛇黄散(蛇鳞草、大黄、三角草、山芝麻和独行千里)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鉴定方中蛇鳞草、大黄、三角草、山芝麻;采用HPLC法测定三羽新月蕨苷A、大黄酸以及大黄素的量,色谱柱为Boston Green ODS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为226 nm。结果薄层鉴别色谱中特征斑点明显,重复性较好。三羽新月蕨苷A在0.016~0.128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1.6%(n=6);大黄酸在0.008~0.064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1%(n=6);大黄素在0.012~0.096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1.9%(n=6)。结论本法采用的HPLC流动相能改善三羽新月蕨苷A色谱峰拖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黄散 三羽新月蕨苷A 大黄酸 大黄素 TLC HPLC
下载PDF
土家药散血莲的性状与显微鉴定
17
作者 吴洁荣 万定荣 +3 位作者 余姣君 郑芸 吴婉君 吴瑞云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9-831,共3页
目的:研究我国土家族及国内部分地区民间使用的药材"散血莲"(披针新月蕨Pronephrium penangianum H.的根状茎及叶柄残基)的性状与显微特征。方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结果:描述了其根状茎及叶柄残基的性状与显微特征,绘制了... 目的:研究我国土家族及国内部分地区民间使用的药材"散血莲"(披针新月蕨Pronephrium penangianum H.的根状茎及叶柄残基)的性状与显微特征。方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结果:描述了其根状茎及叶柄残基的性状与显微特征,绘制了横切面的简图、详图和组织粉末显微详图。结论:散血莲根状茎和叶柄残基的性状、横切面与粉末显微特征明显,可作为该药材开发推广应用的鉴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药 散血莲 披针新月蕨 鉴定
下载PDF
福建省2种维管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韬 田黎雪 +3 位作者 舒楠 毛志伟 何蕾 侯学良 《亚热带植物科学》 CAS 2022年第6期493-496,共4页
报道福建维管植物2种新记录,分别是金星蕨科羽叶新月蕨[Pronephriumparishii(Bedd.)Holtt.]和蔷薇科腺果悬钩子(Rubus glandulosocarpus M. X. Nie)。此外,排除光滑悬钩子(Rubus tsangii Merrill)在福建的分布。这两个新记录种的发现丰... 报道福建维管植物2种新记录,分别是金星蕨科羽叶新月蕨[Pronephriumparishii(Bedd.)Holtt.]和蔷薇科腺果悬钩子(Rubus glandulosocarpus M. X. Nie)。此外,排除光滑悬钩子(Rubus tsangii Merrill)在福建的分布。这两个新记录种的发现丰富了福建植物多样性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新记录 羽叶新月蕨 腺果悬钩子
下载PDF
蛇鳞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钟希文 张文霞 +1 位作者 卢海啸 高幼衡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73-1677,共5页
目的研究蛇鳞草Pronephrium triphyllu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蛇鳞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4R)-4′-methoxy-8-methyl-[(4,2... 目的研究蛇鳞草Pronephrium triphyllu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蛇鳞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4R)-4′-methoxy-8-methyl-[(4,2″)(11,2′′′)]-dioxidoflavan-5,7-di-O-β-D-glucopyranoside(蛇鳞草苷A,1)、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2)、三羽新月蕨苷A(3)、6,7-二羟基香豆素(4)、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蛇鳞草苷A。化合物2和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3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鳞草 蛇鳞草苷A 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 三羽新月蕨苷A 6 7-二羟基香豆素
原文传递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蛇鳞草根茎和叶中总黄烷醇苷的含量 被引量:5
20
作者 钟希文 张文霞 +1 位作者 曾聪彦 曾希娜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23期2176-2178,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蛇鳞草根茎和叶中总黄烷醇苷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三羽新月蕨素A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0nm波长处测定样品吸光度。结果:总黄烷醇苷的检测浓度在0.020~0.100m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 目的:建立测定蛇鳞草根茎和叶中总黄烷醇苷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三羽新月蕨素A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0nm波长处测定样品吸光度。结果:总黄烷醇苷的检测浓度在0.020~0.100m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RSD=1.3%(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蛇鳞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鳞草 紫外分光光度法 总黄烷醇苷 含量测定 三羽新月蕨素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