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内容+”提升媒体新生产力
1
作者 冯文斌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第15期118-120,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能够有效地满足群众的信息需求,拓宽群众信息获取的渠道。但新媒体平台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一定的冲击,虚假信息层出不穷,影响群众...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能够有效地满足群众的信息需求,拓宽群众信息获取的渠道。但新媒体平台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一定的冲击,虚假信息层出不穷,影响群众的思想,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性。因此,本文主要从内容方面入手,分析新媒体平台的内容生产方式,并从内容生产者、受众等公共领域进行分析,提升媒体新生产力,进一步促进新媒体行业的规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平台 内容生产 优化措施 媒体新生产力
下载PDF
2002年夏季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现存量、初级生产力粒级结构和新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刘诚刚 宁修仁 +2 位作者 孙军 蔡昱明 曹建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7-117,共11页
2002年1~2月,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北部海区对浮游植物生物量、优势种类组成、细胞丰度、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观测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高值均出现在湾内及湾口陆架区,并且远高于陆坡和深海区.湾内和湾口陆... 2002年1~2月,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北部海区对浮游植物生物量、优势种类组成、细胞丰度、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观测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高值均出现在湾内及湾口陆架区,并且远高于陆坡和深海区.湾内和湾口陆架区表层叶绿素a浓度均高于1mg/m3,平均为(2 34±0 85)mg/m3,而陆坡区和深海区平均只有(0 19±0 14)和(0 15±0 05)mg/m3.湾内和陆架区平均初级生产力[(355 8±192 1)mg/(m2·d)]高于陆坡区[(82 0±20 8)mg/(m2·d)]和深海区[(100 5±83 4)mg/(m2·d)].在陆坡和深海区初级生产力的粒级结构以微微型浮游生物(<2μm)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最大(分别为49 6%和46 2%),湾内和陆架区则以小型浮游生物(为20~280μm)的贡献为主(66 2%).在湾内和湾口陆架区同时具有较高的新生产力和再生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现存生物量 初级生产 新生产力 普里兹湾 南大洋
下载PDF
南极普里兹湾浮游植物现存量与初级生产力粒级结构和新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蔡昱明 宁修仁 +1 位作者 朱根海 史君贤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5-147,共13页
报道1998~1999年夏季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毗邻海域对细胞丰度、优势种类组成、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粒级结构、新生产力及其环境制约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具有显著的空间区域化特征.普里兹湾及其毗邻陆架区浮游植物现存生物量... 报道1998~1999年夏季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毗邻海域对细胞丰度、优势种类组成、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粒级结构、新生产力及其环境制约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具有显著的空间区域化特征.普里兹湾及其毗邻陆架区浮游植物现存生物量和生产力均较高,大陆坡和深海区明显降低;营养盐浓度由于浮游植物的消耗则有相反的分布趋势.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生产力受水体的垂直稳定度、浮游动物摄食、水温和光照等环境条件的控制.粒度分级测定结果表明,对调查海区叶绿素a的贡献,小型浮游生物为52.2%,微型为29.4%,微微型为18.4%;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小型为52.4%,微型为28.7%,微微型为18.9%.研究海区的平均新生产力和f比分别为230.6mg/(m2·d)和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初级生产 粒度结构 新生产力 普里兹湾 南大洋
下载PDF
东海春季初级生产力与新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41
4
作者 焦念志 王荣 李超伦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5-140,共6页
于1994年4月8-30日运用14C,15N同位素示踪法现场观测东海的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结果表明,初级生产力变化在200-2770mg/(m2·d)之间,高值出现于开阔深水区和近海富营养区,低值出现于近岸浑水区和外海贫营养区;东海初级... 于1994年4月8-30日运用14C,15N同位素示踪法现场观测东海的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结果表明,初级生产力变化在200-2770mg/(m2·d)之间,高值出现于开阔深水区和近海富营养区,低值出现于近岸浑水区和外海贫营养区;东海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是营养盐可得性和光照条件,在不同海区二者的作用地位有所不同。新生产力的变动范围在15-1372mg/(m2·d)山之间;剧烈的波动主要取决于氧化态、还原态氮的供给比例。f比变化在0.05-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生产 新生产力 东海 碳15 同位素示踪
下载PDF
珠江口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蔡昱明 宁修仁 刘子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1996年 1 2月和 1 997年 8月在珠江河口湾及其毗邻海域对浮游植物生物量、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及其环境制约机制的研究 .结果表明 ,调查海区的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均是夏季高于冬季 ,冬、夏两季的平均值分别为 ( 0 95±... 1996年 1 2月和 1 997年 8月在珠江河口湾及其毗邻海域对浮游植物生物量、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及其环境制约机制的研究 .结果表明 ,调查海区的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均是夏季高于冬季 ,冬、夏两季的平均值分别为 ( 0 95± 0 4 1 )和 ( 1 0 8± 0 52 ) μg/dm3 ,( 6 9 2± 75 5)和 ( 1 98 7± 1 1 9 1 )mg/(m2 ·d) ,( 1 4 6±0 79)和 ( 3 0 5± 3 0 9)mg/(m3 ·h) .冬、夏两季平均 f -比分别为 0 4 5和 0 38.分级叶绿素a结果显示 ,冬、夏两季均以微型和微微型级分 ( <2 0 μm)占优势 ,其对海区叶绿素a的贡献分别为 79 6 %和 81 6 % ,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分别为 70 7%和89 6 % .调查海区具显著的空间区域化特征 ,叶绿素a和潜在初级生产力的高值出现在冲淡水区的中部 ,向口门区和远岸区逐渐降低 .现场初级生产力的高值出现在远岸区 ,它与复合参数BeZpI0 (Be 为真光层平均叶绿素a ,Zp 为真光层深度 ,I0 为海面光辐射强度 -PAR)呈很好的正相关 ,说明光是研究海区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新生产力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叶发素a 初级生产 新生产力 粒径分级
下载PDF
黄海冷水团新生产力及微食物环作用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杰 吴增茂 万小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3-199,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揭示黄海冷水团水域浮游生态系统能流、物流循环的基本动力学特征,利用水层-底栖耦合生态系统垂直3层模型,模拟分析了该水域生源要素的基本特征及年变化特点,并着重分析了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及微食物环作用。通过对黄海冷... 为了进一步揭示黄海冷水团水域浮游生态系统能流、物流循环的基本动力学特征,利用水层-底栖耦合生态系统垂直3层模型,模拟分析了该水域生源要素的基本特征及年变化特点,并着重分析了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及微食物环作用。通过对黄海冷水团水域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模拟分析,估算出黄海冷水团年平均初级生产力为228.47mg.m-2.d-1,并根据模型中营养盐的来源估算出f比约为33%。分析模拟结果还表明,在黄海冷水团存在的季节,冷水团水域水层营养盐匮乏,浮游植物生产受限制,仅在晚秋出现了不十分明显的“秋华”。然而,在此时段内,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基本和浮游植物为同一量级且量值比较接近,由此可推断微食物环在黄海冷水团能流、物流循环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模拟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生长所需的碳约有60%是通过微食物环供给的。与实测及文献结果相比较,模型的模拟结果是合理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冷水团 水层-底栖耦合生态系统 初级生产 f比 新生产力 微食物环
下载PDF
新生产力——一个新的海洋学研究领域 被引量:8
7
作者 焦念志 王荣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05-211,共7页
新生产力的概念最初由Dugdale等(1967)提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化研究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不仅反映了海区的群落净生产能力,同时也是海洋真光层对于大气中CO_2的净吸收的一种度量。新生产力研究已经成为当今海洋研究的前沿领域,它... 新生产力的概念最初由Dugdale等(1967)提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化研究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不仅反映了海区的群落净生产能力,同时也是海洋真光层对于大气中CO_2的净吸收的一种度量。新生产力研究已经成为当今海洋研究的前沿领域,它涉及海洋生态学、生物海洋学、生物地球化学和物理海洋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新生产力的基本研究方法是^(15)N示踪法,此外,还可应用沉积物捕集器法、f比推算法、物理模型法、真光层净产氧量法、^(234)Th滞留时间法、物质通量模型法以及遥感等方法进行观测或推算。新生产力的研究已被纳入一些国际重大联合研究计划,如JGOFS,GLOBEC等,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取得了迅速的发展,90年代将在更大范围和深度上展开研究,并将对全球新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精确和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产力 同位素 生态系 海洋学
下载PDF
南极普里兹湾营养盐消耗及新生产力的估算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志强 王玉衡 刘际弟 《极地研究》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04-211,共8页
研究了CHINARE-6和CHINARE-9普里兹湾内营养盐的分布及变化,采用化学质量平衡方法估计了该海区新生产力的大小。结果表明在CHINARE-6期间,NO3-N、PO4-P、SiO3-Si消耗分别为1064.8... 研究了CHINARE-6和CHINARE-9普里兹湾内营养盐的分布及变化,采用化学质量平衡方法估计了该海区新生产力的大小。结果表明在CHINARE-6期间,NO3-N、PO4-P、SiO3-Si消耗分别为1064.8、69.2、2196.9mmol/m2,NP、SiP吸收比分别为15.3、31.7,平均新生产力为992.4mgC/(m2d)。在CHINARE-9期间,NO3-N、PO4-P消耗分别为551.9、41.2mmol/m2,NP吸收比为13.4,平均新生产力390.1mgC/(m2d),表现出很大的季节和/或年际变化。估算的新生产力值都大于14C测定的初级生产力值,表明普里兹湾海区夏季有很大的新生产力。元素吸收比和外海测定值不同,表明营养盐的吸收和循环在南极海区有很大的区域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普里兹湾 营养盐 新生产力
下载PDF
垂直集成采样法在^(234)Th—^(238)U不平衡研究海洋新生产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飞舟 黄奕普 陈敏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0-46,共7页
对基于梯形积分原理的集成采样法的可行性在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并在厦门湾和南海北部的5个站位分别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样和由这些水样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集成水样进行了现场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采样方法经不可逆稳态清除模型得出的溶解... 对基于梯形积分原理的集成采样法的可行性在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并在厦门湾和南海北部的5个站位分别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样和由这些水样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集成水样进行了现场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采样方法经不可逆稳态清除模型得出的溶解态234Th的清除通量、颗粒态234Th的输出通量及溶解态、颗粒态234Th的停留时间基本一致,证实了垂直集成采样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这种新的采样方案为今后充分发挥234Th法的优势,在更大空间尺度上进行新生产力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新生产力 不平衡 海洋生物 钍234-铀238
下载PDF
试论科学发展观对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拓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鑫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49,共4页
科学发展观对新生产力理论的拓展主要体现在:突出了“以人为本”,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与以人为本的协调统一;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思想,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拓宽了生产力发展的领域;拓宽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对新生产力理论的拓展主要体现在:突出了“以人为本”,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与以人为本的协调统一;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思想,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拓宽了生产力发展的领域;拓宽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体现了新生产力发展理论中的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统一;深化了对科技进步的认识,统领着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新生产力发展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进一步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新生产力 发展理论
下载PDF
大洋真光层中的新生产力和N的来源
11
作者 张武昌 孙松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5-70,共6页
新生产力是理解海洋生物生产和碳循环的重要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用地球化学方法得出的大洋的新生产力大大高于用生物方法估计的数值,这一结果在海洋学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并成为海洋学研究的主线之一。在随后的时间里,许多海洋学家... 新生产力是理解海洋生物生产和碳循环的重要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用地球化学方法得出的大洋的新生产力大大高于用生物方法估计的数值,这一结果在海洋学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并成为海洋学研究的主线之一。在随后的时间里,许多海洋学家致力于解释这一差异形成的原因,直到今天,这一努力还在继续。作者对该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产力 大洋 真光层 地球化学方法 海洋学 生物生产 生物方法 碳循环
下载PDF
用低水平放射性测量技术研究海洋新生产力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广山 《辐射防护通讯》 2000年第2期1-5,共5页
初级生产力是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速率 ,新生产力是输入到真光层的营养元素支持的那部分初级生产力 ,在稳态条件下等于真光层颗粒有机碳的净输出。所以 ,新生产力表现为真光层对外部输入碳的同化能力和供次级或更高营养级... 初级生产力是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速率 ,新生产力是输入到真光层的营养元素支持的那部分初级生产力 ,在稳态条件下等于真光层颗粒有机碳的净输出。所以 ,新生产力表现为真光层对外部输入碳的同化能力和供次级或更高营养级生产所需营养的能力。在真光层 ,几乎均匀分布的 2 38U和 2 2 6 Ra衰变产生的2 34 Th和2 1 0Pb极易吸附在悬浮颗粒物上并随其沉降 ,形成与生源颗粒物吸收碳沉降一致的运移图象。人们用低水平放射性测量技术测量海水中 2 38U、2 34 Th和 2 2 6 Ra、2 1 0 Pb的含量和分布 ,应用其不平衡关系进行真光层颗粒动力学和新生产力研究。本文介绍了以上方面的内容、新生产力研究的意义和我国的新生产力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新生产力 低水平放射性测量 放射性核素
下载PDF
论新生产力革命及其科学技术基础
13
作者 林德宏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6期46-52,共7页
高科技与新生产力革命的出现,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件。 现代科技革命的潮流滚滚而来,我们即将进入高科技世纪。在这个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之际,我们要集中主要精力摘经济建设,尽快把我国的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历... 高科技与新生产力革命的出现,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件。 现代科技革命的潮流滚滚而来,我们即将进入高科技世纪。在这个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之际,我们要集中主要精力摘经济建设,尽快把我国的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有必要强化我们对生产力革命、科学技术革命、高技术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革命 物质资源 现代生产 新生产力 科学技术基础 科学技术革命 信息资源 劳动者 机械运动
下载PDF
冬季东海及南海北部海域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磊 林丽贞 +1 位作者 谢聿原 黄邦钦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6,共8页
采用14C与15 N核素示踪方法,于2008年12月—2009年1月对东海和南海北部海域的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环境制约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叶绿素a质量浓度在空间分布上呈近岸高、外海低,表层高、真光... 采用14C与15 N核素示踪方法,于2008年12月—2009年1月对东海和南海北部海域的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环境制约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叶绿素a质量浓度在空间分布上呈近岸高、外海低,表层高、真光层底部低的分布趋势。东海海域的积分初级生产力(IPP)和积分新生产力(INP)均低于南海北部海域,f比值为东海海域>南海北部海域,东海海域新生产力(NP)对初级生产力(PP)的贡献大于南海北部海域。浮游植物对氨盐的吸收速率(ρNH4)显著大于对硝酸盐的吸收速率(ρNO3)(P<0.05)。水柱平均新生产力与环境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盐是影响冬季调查海域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温度和盐度为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生产 新生产力 f比值 东海 南海北部
下载PDF
闽南语歌曲的流行与文化新生产力意识的融合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纯纯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7-30,共4页
20世纪末,闽南语歌曲随改革开放由闽台地区逐渐流行至整个大陆,风靡一时,如今已呈现出疲态后继而乏力之势,究其原因,除有其流行自然规律因素以外,与文化新生产力意识融合不够也有着较大的关联。社会经济发展促使文化新生产力的提升,人... 20世纪末,闽南语歌曲随改革开放由闽台地区逐渐流行至整个大陆,风靡一时,如今已呈现出疲态后继而乏力之势,究其原因,除有其流行自然规律因素以外,与文化新生产力意识融合不够也有着较大的关联。社会经济发展促使文化新生产力的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获得提高,精神生活也随之要求得到相适应的提高。闽南语歌曲的流行与发展,若不能与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紧密融合,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新生产力发展意识的理念,就难以获得较强的生命力和后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语歌曲 文化新生产力 意识融合
下载PDF
电子商务是钢铁行业的新生产力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小燕 《电子商务》 2009年第6期12-13,共2页
目前,钢铁行业市场形势严峻。市场需求低迷、产能难以控制、出口大幅下降、库存继续上升、价格已经跌至1994年水平……
关键词 钢铁行业 新生产力 电子商务 市场形势 市场需求 产能 出口 库存
下载PDF
知识分子是新生产力的代表
17
作者 聂炳华 《发展论坛》 1998年第9期23-24,共2页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论断不仅指明了新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准确地揭示了知识分子作为新生产力代表者的本质特征,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知...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论断不仅指明了新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准确地揭示了知识分子作为新生产力代表者的本质特征,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新生产力 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科技第一生产 代表者 科学技术是生产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地位和作用 经济发展
下载PDF
旧生产关系质的改变对于新生产力量的扩张有决定作用
18
作者 胡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128-131,共4页
有人当读到《矛盾论》中“诚然,生产力……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生产关系……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这段话时,总觉得这种对决定作用和反作... 有人当读到《矛盾论》中“诚然,生产力……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生产关系……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这段话时,总觉得这种对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说明很费解。他们认为,既然在一般的意义上承认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那么就不能再在特殊意义上承认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了。因为“一般”是对“特殊”的抽象,除生产力一般地决定生产关系之外,不可能还有一个生产关系特殊地决定生产力,或者在生产关系特殊的决定作用之外,还有生产力一般的决定作用。如果既承认前者又承认后者,那就陷入了不能自园其说的悖论,或者是二元论,或者是循环决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决定作用 新生产力 量的扩张 质态 根本矛盾 决定性 定条件 毛泽东同志 物质技术
下载PDF
评托夫勒的新生产力发展观
19
作者 王师勤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7-60,共4页
西方学者尽管没有直接提出过生产力发展阶段学说,但他们所说的经济发展阶段学说中却包含着不少有关生产力发展阶段的思想。早在19世纪40年代,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罗雪尔所提出的“主导生产要素更替阶段论”就包含着从微观的层次上探索... 西方学者尽管没有直接提出过生产力发展阶段学说,但他们所说的经济发展阶段学说中却包含着不少有关生产力发展阶段的思想。早在19世纪40年代,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罗雪尔所提出的“主导生产要素更替阶段论”就包含着从微观的层次上探索生产力发展阶段的思路。本世纪30年代,新西兰经济学家费希尔首创的“三次产业依次成长论”就蕴合着从中观的层次上探索生产力发展轨迹的思想。到了本世纪七、八十年代,贝尔和托夫勒推出的“技术社会形态演替阶段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产力 发展阶段 罗雪尔 第三次浪潮 三次产业 生产要素 发展图景 经济发展研究 演替阶段 八十年代
下载PDF
历史上剥削阶级能否成为新生产力的代表?
20
作者 熊勤初 《社会科学研究》 1981年第1期45-49,共5页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哪些阶级曾经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这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的过程,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和《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哪些阶级曾经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这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的过程,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这种自然历史过程作了精辟的说明。根据马克思的分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生产力是决定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继续发展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一方面说明,没有新的生产力出现,旧的生产关系和全部上层建筑就不可能发生变革,指出:“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产力 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生产方式 资产阶级 代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