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量表在降低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应用
1
作者 王瑶 唐云飞 +1 位作者 王佳丽 李青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3924-3926,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量表(NSRAS)的护理干预在降低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并予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116例危重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信封法随机分为A组(n=58)及B组... 目的:探究基于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量表(NSRAS)的护理干预在降低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并予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116例危重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信封法随机分为A组(n=58)及B组(n=58)。B组选用常规护理,A组则于B组的基础上增用基于NSRAS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损伤情况、新生儿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家长满意度评分、应对方式评分。结果:A组新生儿损伤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新生儿疼痛评分低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均P<0.05)。A组各项家长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B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家长积极应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而消极评分低于干预前,且A组优于B组(均P<0.05)。结论:基于NSRAS的护理干预在预防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效果较佳,有助于新生儿的早日康复以及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量表 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 疼痛评分 满意度
下载PDF
应用新生儿危重症评分法预测NICU患儿预后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李德亮 张焕新 何长生 《医学研究通讯》 2003年第1期40-40,49,共2页
当前,我国新生儿急诊医学正在飞速发展,无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临床诊治过程中,还是在院前高危新生儿的转运时.都需要对危重新生儿危重程度进行评估.我科自2001年1月始应用国内新生儿危重症评分法评价NICU患儿的病情危重程度... 当前,我国新生儿急诊医学正在飞速发展,无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临床诊治过程中,还是在院前高危新生儿的转运时.都需要对危重新生儿危重程度进行评估.我科自2001年1月始应用国内新生儿危重症评分法评价NICU患儿的病情危重程度,探讨危重患儿的危险因素,并对其预后进行评估,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危重症 评分 预测 NICU 患儿 预后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不同新生儿危重症评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永久致残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庄帝钱 赵芳 +1 位作者 李耀武 刘洋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314-2317,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新生儿危重评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永久致残的预测价值。方法用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NAP-Ⅱ)、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Ⅱ(SNAPPE-Ⅱ)、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评分(CRIB)、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Ⅱ(CRIB-Ⅱ)与新生儿危... 目的研究不同新生儿危重评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永久致残的预测价值。方法用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NAP-Ⅱ)、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Ⅱ(SNAPPE-Ⅱ)、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评分(CRIB)、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Ⅱ(CRIB-Ⅱ)与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评分系统对153例危重症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评价;随访以神经系统损伤造成的耳聋、视觉障碍、脑性瘫痪、智力障碍、癫痫为标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评分对永久致残的预测价值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ROC曲线),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永久致残的危险因素。结果平均随访(32.8±2.3)个月,131例纳入统计,观察组43例,对照组88例,两组间SNAPPE-Ⅱ、CRIB、与NC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SNAP-Ⅱ与CRIB-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表明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永久致残的预测价值为NCIS<CRIB<SNAPPE-Ⅱ,SNAP-Ⅱ与CRIB-Ⅱ无预测价值,SNAPPE-Ⅱ、CRIB与NCIS的Youden指数依次为:49.95%、47.10%、40.17%;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异常的SNAP-Ⅱ、SNAPPE-Ⅱ、CRIB与NCIS评分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永久致残的危险因素。结论 SNAPPE-Ⅱ、CRIB与NCIS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永久致残具有预测价值,以SNAPPE-Ⅱ的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 危重症 评分
下载PDF
新生儿危重症评分联合Bcl-xL蛋白在脓毒症新生儿早期危重状态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文燊 彭琪 +3 位作者 黄天丽 廖金凤 谭槟滢 李宁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763-1767,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SNAP-Ⅱ)、新生儿急性生理学围产期补充-Ⅱ(SNAPPE-Ⅱ)以及血大分子B淋巴细胞瘤蛋白(Bcl-xL蛋白)水平与新生儿脓毒症危重程度、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诊断为脓毒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严重程度分...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SNAP-Ⅱ)、新生儿急性生理学围产期补充-Ⅱ(SNAPPE-Ⅱ)以及血大分子B淋巴细胞瘤蛋白(Bcl-xL蛋白)水平与新生儿脓毒症危重程度、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诊断为脓毒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休克亚组(n=16)和脓毒症亚组(n=21),同时将同期非脓毒症的新生儿纳入为对照组(n=20)。对3组病例进行SNAP-Ⅱ评分、SNAPPE-Ⅱ评分以及血Bcl-xL蛋白水平检测,比较3组SNAP-Ⅱ评分、SNAPPE-Ⅱ评分以及血Bcl-xL蛋白水平差异,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估SNAP-Ⅱ评分、SNAPPE-Ⅱ评分以及血Bcl-xL蛋白水平在诊断脓毒症和诊断脓毒性休克的价值。结果脓毒症组和对照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新生儿血Bcl-xL水平(3.41±0.56)ng/mL,较对照组(0.82±0.54)ng/mL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脓毒症组中,脓毒症休克组Bcl-xL水平[(5.64(1.95,8.66)]ng/mL,高于脓毒症亚组[0.93(0.66,1.4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Bcl-xL对脓毒症进行ROC曲线分析,ROC曲线下面积是75.0%,95%可信区间为61.8%~85.5%。在取Bcl-xL>0.759ng/mL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7%和75.0%。采用Bcl-xL对脓毒症严重程度进行分析,Bcl-xL曲线下面积为83.0%,95%可信区间为67.1%~93.3%。Bcl-xL>3.022ng/mL,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和95.2%。当取SNAP评分>10时,诊断脓毒性休克的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4%。采用血Bcl-xL水平与SNAP-Ⅱ或者SNAPPE-Ⅱ联合诊断脓毒性休克的敏感度为93.8%,特异度为95.2%,阳性预测值93.8%,阴性预测值95.2%。结论血Bcl-xL蛋白水平可望作为早期诊断脓毒症、脓毒症休克的分子标记物,结合SNAP-Ⅱ或者SNAPPE-Ⅱ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危重症评分 BCL-XL蛋白 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ROC曲线
下载PDF
动脉血乳酸水平在新生儿危重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宋闻 韦红 余加林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65-1066,1070,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入院24h内动脉血乳酸与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NCIS)的关系及对判断预后的作用。方法对NICU215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N...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入院24h内动脉血乳酸与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NCIS)的关系及对判断预后的作用。方法对NICU215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NCIS将患儿分为非危重、危重及极危重3个组,比较入院24h内各组间血乳酸水平的差异及不同预后组血乳酸水平的差别。结果随着NCIS分值下降,血乳酸浓度升高(r=-0.2,P<0.01);血乳酸浓度越高,预后越差(r=0.181,P<0.01),尤其是在危重患儿(包括危重组和极危重组)中更明显(r=0.227,P<0.01);而非危重组中治愈组和好转组入院时血乳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P>0.05)。结论血乳酸水平测定对新生儿危重病例早期诊断是一项简易而灵敏的指标,并对预后判断有一定帮助,有望成为NCIS中的又一衡量病情轻重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乳酸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预后 NICU
下载PDF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与临床危险指数评分预测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风险的比较 被引量:12
6
作者 单若冰 李跃 郭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78-880,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与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CRIB)评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对93例早产儿按不同胎龄、体重分组进行NCIS,其中42例胎龄<31周或出生体重<1.5kg者再进行CRIB评分,将两种评分结果进...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与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CRIB)评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对93例早产儿按不同胎龄、体重分组进行NCIS,其中42例胎龄<31周或出生体重<1.5kg者再进行CRIB评分,将两种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胎龄越小、体重越轻,疾病危重评分分值越低,胎龄<31周或出生体重<1.5kg者明显低于≥31周或出生体重≥1.5kg者,其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雪;②死亡病例NCIS明显低于非死亡病例,CRIB评分明显高于非死亡病例,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雪;③NCIS与新生儿CRIB评分两者间呈负相关,r=-0.383,P<0.01。结论NCIS与CRIB评分均可较好地判断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疾病危重度,预测死亡风险,且两者相关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极低出生体重 危重病例评分 临床危险指数
下载PDF
新生儿脓毒症危重病例评分与血小板数量关系探讨 被引量:12
7
作者 魏恩焕 杨惠 黄建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6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血血小板数量在不同脓毒症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的变化情况。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106例新生儿脓毒症患儿,根据确诊为新生儿脓毒症后24 h内危重病例评分法分为非危重组56例、危重组28例和极危重组22例,...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血血小板数量在不同脓毒症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的变化情况。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106例新生儿脓毒症患儿,根据确诊为新生儿脓毒症后24 h内危重病例评分法分为非危重组56例、危重组28例和极危重组22例,3组均在确诊为新生儿脓毒症后24 h内采集静脉血测定血小板,对3组患儿静脉血血小板数量和人数分布进行比较。结果危重组静脉血血小板数量高于非危重组,显著高于极危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危重组血小板增高(>300×109/L)占67.8%(19/28),极危重组血小板降低(<100×109/L)占68.1%(15/22)。结论脓毒症新生儿危重组血小板数升高,极危重组血小板数明显降低,监测血小板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危重病例评分 血小板
下载PDF
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对危重症新生儿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国勋 成莲英 +3 位作者 黄笑 王芳 罗芳 张智 《当代医学》 2016年第21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对危重症新生儿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82例危重新生儿进行新生儿危重症评分,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治疗组患儿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比较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的疗效差别。结果入院时2组治疗组(70.5...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对危重症新生儿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82例危重新生儿进行新生儿危重症评分,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治疗组患儿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比较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的疗效差别。结果入院时2组治疗组(70.57±5.63)与对照组(70.24±6.63)病例危重症评分平均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 h后重新评价治疗组危重症评分分值(93.30±4.32)明显高于对照组(89.59±4.10);治疗组患儿低钙血症、MSOF发生病例及不良后果发生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可显著减少危重症新生儿发生低钙血症、多器官功能损伤及不良事件后果的发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其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多巴胺 新生儿危重症评分
下载PDF
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儿童重症肺炎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21
9
作者 程真梅 吉山宝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7期862-865,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1,VEGFR-1)、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儿童重症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1,VEGFR-1)、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儿童重症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7月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16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08例轻症肺炎患儿为轻症组,同时选取同期112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组。同时根据研究组预后情况,将42例预后不良患儿设为预后不良组,将74例预后良好患儿设为预后良好组。测定研究组入住重症监护病房24h内PCIS评分、血浆VEGFR-1、D-二聚体水平,检测轻症组于入院治疗前和健康组体检时其血浆VEGFR-1、D-二聚体水平。对比研究组、轻症组和健康组VEGFR-1、D-二聚体水平;对比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PCIS评分、VEGFR-1及D-二聚体水平;分析PCIS评分联合VEGFR-1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儿童重症肺炎预后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VEGFR-1、D-二聚体水平高于轻症组和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症组VEGFR-1、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预后良好组PCIS评分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预后良好组VEGFR-1、D-二聚体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PCIS评分、血浆VEGFR-1、D-二聚体及三者联合评估重症肺炎患儿预后不良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95%CI:0.624~0.817)、0.748(95%CI:0.640~0.857)、0.767(95%CI:0.662~0.873)、0.882(95%CI:0.819~0.944)。结论重症肺炎患儿存在PCIS评分低、VEGFR-1及D-二聚体水平过高现象,预后不良发生风险高,PCIS评分、血浆VEGFR-1、D-二聚体三者联合检测对重症肺炎患儿预后具有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 重症肺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D-二聚体 预后
下载PDF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新生儿疾病危重病例评分及多脏器功能损害间的关系 被引量:13
10
作者 曾玲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529-530,共2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新生儿疾病危重病例评分及多脏器功能损害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48例因感染性休克致死的新生儿,依据休克的程度、所患疾病危重程度及修正的Fry-MODS相关诊断标准对新生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分析新... 目的 分析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新生儿疾病危重病例评分及多脏器功能损害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48例因感染性休克致死的新生儿,依据休克的程度、所患疾病危重程度及修正的Fry-MODS相关诊断标准对新生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分析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新生儿疾病危重病例评分及多脏器功能损害间的关系。结果 48例新生儿中仅有3例新生儿未出现脏器功能衰竭,45例出现脏器衰竭情况,以1-2个脏器为主,占83.2%(40/48);脏器功能衰竭最常见的为呼吸系统衰竭,共计41例,占所有患儿的85.4%,且Ⅱ型呼吸衰竭新生儿占所有患儿的72.9%,远高于肺出血患儿38.8%。三组实验室指标中白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p H值、乳酸水平及HCO3-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白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乳酸水平及HCO3^-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H值水平明显低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新生儿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最常见原因为感染性肺炎,且此类新生儿入院初期疾病即呈现危重或极危重,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尽早对新生儿进行疾病危重程度评定对新生儿休克的诊断有指导意义;新生儿脏器功能损害以呼吸系统中的呼吸衰竭和肺出血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感染性休克 疾病危重病例评分 多脏器功能损害
下载PDF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星群 严越秀 +1 位作者 汤鸣 李晖 《小儿急救医学》 2002年第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危重症 病例评分
下载PDF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与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Ⅱ预测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风险的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索桂海 郑玉芹 吴尤佳 《交通医学》 2019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和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Ⅱ(CRIB-Ⅱ)评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对112例胎龄≤32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NCIS、CRIB-Ⅱ评分,比较两种评分系统对死亡风险预测的准确度。结果:死亡放...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和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Ⅱ(CRIB-Ⅱ)评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对112例胎龄≤32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NCIS、CRIB-Ⅱ评分,比较两种评分系统对死亡风险预测的准确度。结果:死亡放弃组患儿NCIS评分68.21±8.92分,低于好转治愈组的83.12±7.00分,CRIB-Ⅱ评分19.64±3.03分,高于好转治愈组的13.03±3.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放弃率非危重组为0,危重组为8.24%,极危重组死亡放弃率为6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单项指标组死亡放弃率18.46%,高于无单项指标组的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IS及CRIB-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NCIS与CRIB-Ⅱ评分呈负相关(r=-0.49,P<0.05)。结论:NCIS、CRIB-Ⅱ均可较好预测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风险,两者结合应用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Ⅱ 极低出生体重儿
下载PDF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新生儿科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向二英 田鹏 余新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新生儿科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358例新生儿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按不同的评分分值分为极危重(<70分)、危重(70~90分)、非危重(>90分)三组,比较不同分值与患儿...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新生儿科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358例新生儿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按不同的评分分值分为极危重(<70分)、危重(70~90分)、非危重(>90分)三组,比较不同分值与患儿病情状态、多器官功能受损情况及病情转归的关系。结果评分分值越低,病变程度越重,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越高(P<0.01)。结论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能准确、有效的反映新生儿的病变状态,应用此法可指导对危重新生儿的救治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危重病例评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新生儿疾病危重病例评分及多脏器功能损害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慧敏 《临床研究》 2015年第6期85-86,共2页
目的 探究新生儿感染性休克分别与危重疾病病例评分(NCIS)及多脏器功能损害间的临床关系.方法 选取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6例感染性休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休克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休克组(50例)、中度休克组(62例)和重度休克组(44例).... 目的 探究新生儿感染性休克分别与危重疾病病例评分(NCIS)及多脏器功能损害间的临床关系.方法 选取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6例感染性休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休克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休克组(50例)、中度休克组(62例)和重度休克组(44例).比较不同严重程度休克组间NSCI评分分布情况及脏器衰竭数量差异情况.结果 轻度休克组、中度休克组与重度休克组NCIS评分分布情况及脏器衰竭数量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每2组间数据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严重程度与NCIS与脏器损害数目存在紧密关联,将NCIS评分应用于此类患儿中对预后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感染性休克 危重病例评分 多脏器功能损害
下载PDF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新生儿疾病危重病例评分及多脏器功能损害间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玥馨 《临床研究》 2017年第7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新生儿疾病危重病例评分及多脏器功能损害间的关系。方法在医院2015年5月到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45例因感染性休克死亡的新生儿作研究对象,根据其休克程度、Fry-MODS诊断标准及其所患疾病危重程度,分析新生...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新生儿疾病危重病例评分及多脏器功能损害间的关系。方法在医院2015年5月到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45例因感染性休克死亡的新生儿作研究对象,根据其休克程度、Fry-MODS诊断标准及其所患疾病危重程度,分析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新生儿疾病危重病例评分及多脏器功能损害间的关系。结果①45例感染性休克新生儿中,仅3例无脏器功能衰竭,剩余新生儿以1~2个脏器功能衰竭为主;②本组新生儿各脏器功能衰竭中以呼吸衰竭为主,其次是肺出血;③重度休克组新生儿的白细胞数量、HCO3水平、中性粒细胞数量、乳酸水平高于中度、轻度休克组(均P<0.05),而中度休克组上述指标水平则高于轻度休克组(均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产生的最常见因素是感染性肺炎,而感染性休克新生儿入院初期即为危重病例,则容易致死,新生儿多脏器功能损害以肺出血、呼吸衰竭为主,而早期对新生儿疾病危重程度进行评分,对于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诊断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 新生儿疾病危重病例评分 多脏器功能损害
下载PDF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在新生儿转运中的临床分析
16
作者 李茹琴 孙迪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5年第5期293-294,共2页
随着新生儿急救(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技术水平的日趋成熟,我院至2003年9月开展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以来,极大地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围生新生儿死亡率.并且与市内多家基层医院产科建立转运网络关系,一年多来... 随着新生儿急救(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技术水平的日趋成熟,我院至2003年9月开展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以来,极大地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围生新生儿死亡率.并且与市内多家基层医院产科建立转运网络关系,一年多来已转运危重新生儿116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转运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临床分析 危重新生儿 新生儿死亡率 抢救成功率 care 转运工作 转运网络
下载PDF
新生儿脓毒症危重病例评分与血小板数量关系探讨
17
作者 王燎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2期70-72,共3页
目的对新生儿脓毒症危重病例评分与血小板数量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方法选取102例2013年4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脓毒症患儿,并在确诊后24 h通过危重病例评分法将以上患儿分为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分别为44例、3... 目的对新生儿脓毒症危重病例评分与血小板数量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方法选取102例2013年4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脓毒症患儿,并在确诊后24 h通过危重病例评分法将以上患儿分为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分别为44例、32例和26例,对3组患儿采集静脉血测定血小板的数量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危重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非危重组和极危重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危重组脓毒症新生儿血小板增高人数占74.19%,极危重组血小板数减少人数占66.67%。结论危重组脓毒症新生儿的血小板数升高,而极危重组的血小板数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因此通过对血小板变化的监测能够有效判定新生儿的病情,并能够对预后的有效判断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脓毒症 危重病例评分 血小板数量
下载PDF
30例危重症新生儿的某些内分泌改变 被引量:3
18
作者 宗惠军 李文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4-185,共2页
为探讨新生儿在危重疾患时的内分泌应激状态,我们观察了30例患儿三碘甲腺原氨酸(T_3)。
关键词 危重症 新生儿 内分泌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分析
19
作者 杭玲 王静静 李翠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0期59-62,共4页
本文主要目的在于,初步分析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度在某院儿科重症监护室中,接受治疗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三个小组:A组(评分>80分,30例),B组(评分在71-80分,30例)及C组... 本文主要目的在于,初步分析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度在某院儿科重症监护室中,接受治疗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三个小组:A组(评分>80分,30例),B组(评分在71-80分,30例)及C组(评分<70分,30例)。对比三组患者的死亡率、多次评分分值等。结果 A组死亡率为0%,B组死亡率为6.67%,C组死亡率为13.33%。A组的死亡率是三组中最低的,B组的死亡率低于C组。在多次评分分值中,小儿为重症病例平方>90的患儿比重在不断增加,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 在治疗儿科重症监护室中的患儿时,发挥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的作用,效果十分显著,临床应用价值也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 儿科重症监护室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 被引量:20
20
作者 魏克伦(整理) +2 位作者 陈克正(整理) 孙眉月(整理) 张守鸣(整理) 《小儿急救医学》 2001年第2期W001-W001,共1页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 病例评分 NICU 转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