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错位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儒舫 谷兴琳 +3 位作者 钱龙宝 莫绪明 顾海涛 夏建海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29-530,共2页
目的 总结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错位的解剖矫正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3年 1月 ,收治新生儿室隔完整的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4例 ,手术全部采用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大动脉调转术 (Switch手术 )。结果  4例均治愈。... 目的 总结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错位的解剖矫正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3年 1月 ,收治新生儿室隔完整的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4例 ,手术全部采用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大动脉调转术 (Switch手术 )。结果  4例均治愈。术后并发有纵隔感染、渗漏综合征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渗漏综合征并肾功能不全各 1例。经 5~ 11dICU监护 ,10~ 19d出院。短期门诊复查心功能良好 ,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应早期诊断 ,争取在新生儿期行Switch术。腹膜透析是治疗新生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体液潴留、高热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外科治疗 SWITCH术 腹膜透析 体液潴留 高热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Switch手术治疗新生儿大动脉错位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2
作者 林苏文 郭尚耘 吴俐丽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257-2258,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大动脉错位 手术护理
下载PDF
动脉转位术治疗65例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被引量:5
3
作者 何德沛 Dale G Hall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报告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1989年10月~1992年10月,为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新生儿作动脉转位术65例,其中伴室间隔完整型41例,伴室间隔缺损型24例。方法36例使用深低温停循环方法,29例使用深低温低流量方法。结... 目的报告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1989年10月~1992年10月,为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新生儿作动脉转位术65例,其中伴室间隔完整型41例,伴室间隔缺损型24例。方法36例使用深低温停循环方法,29例使用深低温低流量方法。结果手术死亡4例(6.15%),死亡原因均与冠状动脉解剖变异有关。结论动脉转位术是矫正新生儿期室间隔完整型和伴室间隔缺损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最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 大动脉错位 大动脉转位术 新生儿
下载PDF
新生儿大动脉错位纠治术麻醉处理一例
4
作者 陈锡明 张瑞冬 陈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30-730,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大动脉错位纠治术 麻醉处理 冠状动脉灌注
下载PDF
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错位矫治术的围术期护理
5
作者 唐梦琳 唐莉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4期1304-1306,共3页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GA)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复杂畸形,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7%~8%。其定义为一种心房与心室连接一致和心室与大动脉连接不一致的圆锥动脉干畸形。主动脉起源于右心室,肺动脉则从左心室发出。
关键词 新生儿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护理
下载PDF
新生儿大动脉错位的围手术期护理
6
作者 张永红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大动脉错位围手术的综合护理体会。方法对96例大动脉错位新生儿,实施围手术期加强患儿保温,配合手术医师进行手术操作,加强患儿术后营养,强化感染防控等各项护理干预。结果除死亡1例外,本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返回监护... 目的总结新生儿大动脉错位围手术的综合护理体会。方法对96例大动脉错位新生儿,实施围手术期加强患儿保温,配合手术医师进行手术操作,加强患儿术后营养,强化感染防控等各项护理干预。结果除死亡1例外,本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返回监护室,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大动脉错位患者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大动脉错位 护理
下载PDF
3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新生儿的术前护理
7
作者 余淑君 江念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2期58-59,共2页
总结了3例完全大动脉错位新生儿的术前护理。主要包括保护性隔离,预防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用药护理、病情观察。认为积极有效的术前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状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新生儿 手术 护理
下载PDF
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术新生儿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柳丽娜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8年第1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大动脉转位术 新生儿存活 围术期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法洛氏四联症 术后存活率
下载PDF
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行大动脉转换术的麻醉处理
9
作者 陈锡明 白洁 +3 位作者 周泓 QinLiu Jian-weiZhang YuChen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4年第5期341-343,共3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行大动脉转换术的麻醉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8年10月至2003年12月33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行大动脉转换术的资料,用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诱导后经鼻气管内插管及机械通气,... 目的:总结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行大动脉转换术的麻醉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8年10月至2003年12月33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行大动脉转换术的资料,用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诱导后经鼻气管内插管及机械通气,监测直接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电,氧饱和度,呼吸气二氧化碳,饱温和血液气体分析。结果:30例恢复良好3例术后死于冠脉供血不足和低心排等症,无1例发生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此类病人的麻醉处理应注意避免心肌抑制。维持循环稳定,加强术中监测并及时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大动脉转换术 麻醉处理 新生儿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经鼻气管内插管 血液气体分析 冠脉供血不足 2003年 1998年 回顾性分析 直接动脉 中心静脉压 机械通气 麻醉诱导 维库溴铵 氧饱和度 二氧化碳 心肌抑制
下载PDF
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术的麻醉处理
10
作者 蒋怡燕 番彬 +1 位作者 吴莉莉 鞠吉峰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3年第4期273-274,共2页
Llion报道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GA)于生后1周、1个月及1年的病死率分别为29%、52%和89%,且只有伴肺动脉狭窄者可以生存。因此,对TGA病儿以尽早手衍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唯一措施。我院自1999年4月至2001年4月共施行新生儿大... Llion报道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GA)于生后1周、1个月及1年的病死率分别为29%、52%和89%,且只有伴肺动脉狭窄者可以生存。因此,对TGA病儿以尽早手衍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唯一措施。我院自1999年4月至2001年4月共施行新生儿大动脉调动术5例,效果满意,现总结麻醉处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术 麻醉处理 先天性心脏病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TGA 临床研究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矫治术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俊茹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第4期60-62,共3页
总结了循证护理在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矫治术手术配合中的应用体会。主要包括用循证护理方法提出循证问题,检索循证依据,提出循证配合,分析循证结果,总结术中护理配合的注意要点,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认为循证护理为该手术提出了... 总结了循证护理在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矫治术手术配合中的应用体会。主要包括用循证护理方法提出循证问题,检索循证依据,提出循证配合,分析循证结果,总结术中护理配合的注意要点,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认为循证护理为该手术提出了可靠的护理依据,6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矫治术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吻合口出血、术中低体温、术中压疮,为其他手术提供较好的借鉴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大动脉转位矫治 大动脉错位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大动脉转换术治疗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被引量:39
12
作者 徐志伟 丁文祥 苏肇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 回顾总结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D TGA)的手术治疗。方法  1999年 11月至 2 0 0 1年 8月 ,采用大动脉转换术 (Switch)手术方法纠治新生儿D TGA 16例 ,其中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错位(D TGA IVS) 6例 ,大动脉错位伴室间隔缺损 (D TGA VSD... 目的 回顾总结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D TGA)的手术治疗。方法  1999年 11月至 2 0 0 1年 8月 ,采用大动脉转换术 (Switch)手术方法纠治新生儿D TGA 16例 ,其中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错位(D TGA IVS) 6例 ,大动脉错位伴室间隔缺损 (D TGA VSD) 10例。所有病例都在深低温低流量和深低温停循环下行Switch纠治术。结果 Switch手术治疗TGA共 16例 ,其中TGA IVS 6例 ,无死亡 ;TGA VSD 10例 ,死亡 2例 ,均为伴有冠状动脉畸形者。 14例随访 2~ 2 0个月 ,VSD残余漏 1例 ,肺动脉轻度残余梗阻2例 ,14例心功能均良好。结论 Switch手术是D TGA纠治的首选方法 ,但必须早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转换术 新生儿安全性大动脉错位 先天性心脏缺损 冠状血管畸形 心脏外科
原文传递
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5
13
作者 凌庆 汪涛 +1 位作者 赵萍 温定国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总结29例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9例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年龄3~28d,其中室间隔缺损3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10例,肺动脉闭锁1例,三尖瓣闭锁3例,单心室1例,法洛四联症6例,完全性房室管畸形4例,永存动脉干1例... 目的总结29例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9例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年龄3~28d,其中室间隔缺损3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10例,肺动脉闭锁1例,三尖瓣闭锁3例,单心室1例,法洛四联症6例,完全性房室管畸形4例,永存动脉干1例,所有患者合并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29例患者均在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行一期矫治术。结果术后死亡4例(13.8%),其中1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和1例肺动脉闭锁患者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死于灌注肺、低氧血症,其余2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19例,随访时间1~31个月,体重及各项发育指标与正常同龄儿基本相同。结论新生儿心脏手术麻醉、体外循环应平稳,手术操作要精细,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畸形矫正满意及良好的心肌保护和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新生儿 外科治疗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动脉闭锁 动脉导管未闭 室间隔缺损 三尖瓣闭锁 法洛四联症 房室管畸形 永存动脉 房间隔缺损 治疗经验 术后死亡 低氧血症
下载PDF
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的外科治疗
14
作者 贾兵 孙勇 +3 位作者 李炘 陈张根 沈华 诸冰雪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3-213,共1页
关键词 动脉弓发育不良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新生儿 外科治疗 紫绀型心脏病 动脉弓离断 动脉弓部 动脉缩窄 室间隔缺损
原文传递
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大动脉调转术的麻醉处理
15
作者 邓劲松 韦华 +1 位作者 张日英 李波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行大动脉调转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14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新生儿,在气管插管全麻、体外循环(CPB)下行大动脉调转术,麻醉采用间断予芬太尼、咪达唑仑和维库溴铵维持,主动脉开放后给予多巴胺、米力农等血... 目的探讨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行大动脉调转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14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新生儿,在气管插管全麻、体外循环(CPB)下行大动脉调转术,麻醉采用间断予芬太尼、咪达唑仑和维库溴铵维持,主动脉开放后给予多巴胺、米力农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全组麻醉平稳,CPB转流时间186~392(237.1±42.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26~201(139.5±34.2)min,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24~342 h。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3例,死亡2例,延期关胸5例,低氧血症4例,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各2例。结论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手术麻醉危险性高,术中加强左室功能支持,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重视肺部并发症处理是麻醉管理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大动脉调转术 麻醉 大血管错位
原文传递
t(1;3)(p22;p22)染色体易位伴先天性心脏病一家系两例
16
作者 关长吉 王格 +1 位作者 倪香 王彦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2-582,共1页
患者女,8,岁,因患先天性心脏病前来就诊。患者身材瘦小,黏膜(尤其口唇)严重紫绀,在哭吵、活动后加剧。患者在新生儿期就已经出现紫绀,有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肺动脉闭锁等;年龄在6月~1岁时逐渐出现紫绀加重。对其进行外周血染... 患者女,8,岁,因患先天性心脏病前来就诊。患者身材瘦小,黏膜(尤其口唇)严重紫绀,在哭吵、活动后加剧。患者在新生儿期就已经出现紫绀,有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肺动脉闭锁等;年龄在6月~1岁时逐渐出现紫绀加重。对其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计数1130个分裂相,分析10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染色体易位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外周血染色体检查 家系 动脉闭锁 新生儿 紫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