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脐血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夏伟桃 乔萍 +4 位作者 陈少丽 黎金文 何志勋 王伟名 谭振华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175-176,共2页
目的:分析脐血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探究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有效方法和指标,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抽取产科具有高危感染因素的新生儿32例进行观察,根据感染的结局将宫内感染患儿... 目的:分析脐血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探究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有效方法和指标,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抽取产科具有高危感染因素的新生儿32例进行观察,根据感染的结局将宫内感染患儿分为观察组,将无感染的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2例,对照组20例。将两组新生儿的脐血PCT及CRP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脐血PCT、CRP以及脐血炎性反应指标的阳性率与宫内感染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观察组PCT主要集中于0.5~2 ng/ml,CRP值位于1~16.5 mg/L范围之间;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中,PCT主要集中于<0.5 ng/ml,CRP值位于1~29.8 mg/L范围之间;观察组新生儿的各项炎性反应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的特异度最高。结论:脐带血PCT可作为诊断宫内感染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 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 诊断
下载PDF
脐带血PCT、TNF-α、IL-6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景玉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目的分析脐带血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本院接诊的98例有宫内细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并按照新生儿感染的结局将其分为两组... 目的分析脐带血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本院接诊的98例有宫内细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并按照新生儿感染的结局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感染组45例,无感染组53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比较感染组和无感染组脐带血PCT、TNF-α、IL-6表达水平差异,分别对比PCT、TNF-α、IL-6单独及联合用于诊断宫内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性能(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采用ROC曲线分析PCT、TNF-α、IL-6单项及联合检测水平对宫内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无感染组PCT、TNF-α、IL-6水平均低于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感染组PCT、TNF-α、IL-6阳性率均低于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PCT、TNF-α、IL-6单项及联合检测水平对宫内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PCT、TNF-α、IL-6单项及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7、0.701、0.817、0.908,各指标曲线下面积以联合检测最大。结论脐带血PCT、TNF-α及IL-6联合三者检测可作为预测宫内细菌感染发生的有效手段,临床上应检测其水平并及时进行干预,进而提高诊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 PCT TNF-Α IL-6 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
下载PDF
脐带血PCT和CRP对早期诊断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华锋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33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脐带血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诊断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围生期新生儿研究对象187名,分为5组。A组:为脐带血样本的足月新生儿无宫内感染证据感染,B1组:足月新... 目的探讨脐带血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诊断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围生期新生儿研究对象187名,分为5组。A组:为脐带血样本的足月新生儿无宫内感染证据感染,B1组:足月新生儿无感染证据,B2:足月新生儿脐带血样本,有明确感染证据;C1组:早产新生儿无感染证据;C2组:早产儿脐带血样本有感染证据;评价脐带血样本血清PCT和CRP水平。结果 PCT与CRP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C2组与对照组(A)相比,血清PCT浓度显著升高,与C1组(无感染的早产儿组)相比,血清PCT浓度也显著升高,同时,C2组的CRP浓度也相对对照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对诊断IBI的最佳临界值为1.2 ng/mL。结论脐带血中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可以作为诊断早期新生儿感染的有用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
下载PDF
脐血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联合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继 童辉纯 《右江医学》 2021年第7期521-524,共4页
目的分析脐血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5~12月出生的新生儿2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临床确诊为宫内细菌感染87例(感染组),临床诊断... 目的分析脐血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5~12月出生的新生儿2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临床确诊为宫内细菌感染87例(感染组),临床诊断为非感染153例(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脐血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出现中毒颗粒、空泡变性、内外浆现象、杜勒氏小体之一)百分比、PCT值、hs-CRP值及其阳性率。结果感染组脐血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百分比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0(11,46)、PCT值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28(0.19,10.67)、hs-CRP值中位数(四分位数)为8.2(1.7,26.3),高于对照组的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3(0,10)、0.14(0.07,0.22),0.6(0.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感染组阳性率脐血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百分比64.37%(56/87)、PCT 59.77%(52/87)和hs-CRP50.77%(44/87),均高于对照组的7.19%(11/153)、5.88%(9/153)、3.27%(5/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百分比灵敏度最高,达64.37%;hs-CRP的特异度最高,达96.73%;三项联合检测对宫内细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6%、86.93%、78.72%和91.10%。结论新生儿脐带血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比例、PCT值和hs-CRP值能反映宫内细菌感染情况,对早期发现宫内细菌感染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 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
下载PDF
血清PCT、CRP水平检测在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5
作者 郭秀娟 唐慧琳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检测在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9月间我院接诊的存在宫内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310例,按感染结局分为两组,感染组...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检测在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9月间我院接诊的存在宫内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310例,按感染结局分为两组,感染组220例(局部感染者170例,败血症50例),非感染组9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9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PCT、CRP水平分布情况,并分析CRP和PCT在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对照组PCT水平主要分布在<0.05 ng/m L,非感染组、局部感染组以及败血症组PCT水平主要分布在0.05 ng/m L-0.25 ng/m L范围内,分布频率随感染程度加重而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为2 ng/m L-10ng/m L时,败血症组较为常见,分布频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RP水平主要分布在0mg/L-2 mg/L范围内,CRP水平为2 mg/L以上时,局部感染组以及败血症组分布频率较高,CRP水平为>8 mg/L时,败血症组分布频率高于局部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以8 mg/L为临界值,PCT以0.25 ng/m L为临界值,PCT诊断细菌感染的特异度和敏感度高于CRP,诊断败血症的特异度、敏感度高于CRP。结论静脉血PCT诊断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特异度和敏感度高于CRP,对败血症的诊断敏感度较高,可将其作为早期诊断宫内细菌感染的有效指标,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降钙素原、IL-6及CRP诊断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樊秦娥 吴立兵 +2 位作者 金琳 肖冰 余蓓蓓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33期6538-6540,6547,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IL-6及CRP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21例疑似宫内细菌感染的新生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影像学或细菌学方法对患儿进行检查判定感染类型,并检测患儿脐血中的降...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IL-6及CRP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21例疑似宫内细菌感染的新生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影像学或细菌学方法对患儿进行检查判定感染类型,并检测患儿脐血中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在121例患儿中41例确定为细菌感染,IL-6(>100ng/L)与CRP(>10mg/L)联合对诊断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0.1%,特异性为76.9%,阴性预测率为91.7%,阳性预测率为71.9%;与PCT结合后,诊断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升高至98.3%,特异性为67.8%,阴性预测率为99.2%,阳性预测率为57.0%。结论:脐血PCT可作为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诊断的有效指标,可明显提高IL-6与CRP诊断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阴性预测值和敏感性,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
原文传递
新生儿宫内感染的产前因素与细菌病原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邓兰英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8年第6期88-91,共4页
目的对新生儿宫内感染的细菌病原体及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收集2013~2015年于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产检分娩62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新生儿是否发生宫内细菌感染分为研究组(86例)和对照组(542例)... 目的对新生儿宫内感染的细菌病原体及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收集2013~2015年于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产检分娩62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新生儿是否发生宫内细菌感染分为研究组(86例)和对照组(542例)。记录两组年龄、孕次、产次、妊娠期性行为和卫生习惯、妇科炎症、妊娠期检查项目、贫血情况、糖尿病、高血压等患病情况,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发病情况,新生儿宫内感染患者实验室微生物检查结果。分别进行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86例,发病率为13.69%,其中最常见的菌种为大肠埃希菌(30.23%),其次是葡萄球菌(16.28%),第三位是无乳链球菌(13.95%)。妊娠晚期有性生活、妊娠期卫生习惯不好、妇科炎症、患有糖尿病的产妇发生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主要菌种是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禁止妊娠晚期性生活、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妇科炎症、进行糖尿病的管理都有利于减少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 病原体 妇科炎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