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8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清CXCL8、CXCL12与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临床转归的关系
1
作者 闫晓燕 司鑫 +2 位作者 权艳华 焦东菊 翟淑芬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患儿血清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8(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8,CXCL8)、CXCL12与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08/2023-05月作者...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患儿血清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8(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8,CXCL8)、CXCL12与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08/2023-05月作者医院收治并给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PPHN患儿13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出院时临床转归结局分为死亡组(n=32)和存活组(n=103)。比较两组PPHN患儿血清CXCL8、CXCL12水平。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PPHN患儿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CXCL8、CXCL12对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PPHN患儿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儿血清CXCL8、CXCL12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均<0.05)。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8水平升高、血清CXCL12水平升高、早产、出生时Apgar评分0~3分、合并并发症是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PPHN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吸入一氧化氮早期反应则是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8、CXCL12联合检测对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PPHN患儿死亡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28,大于血清CXCL8、CXCL12单独检测(AUC分别为0.762、0.714)。结论PPHN患儿血清CXCL8、CXCL12水平升高与接受一氧化氮治疗的不良临床转归有关,且CXCL8、CXCL12水平升高是PPHN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CXCL8、CXCL12联合检测对接受一氧化氮治疗PPHN患儿死亡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8 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2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 临床转归
下载PDF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生存质量多因素回归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会影 李正川 +2 位作者 张江华 冀京雷 范雪爱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801-1804,1809,共5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均参照《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行常规治疗,根据预后情况分组。将预后良好(氧合指数较基... 目的分析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均参照《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行常规治疗,根据预后情况分组。将预后良好(氧合指数较基础值增加>20 mm Hg或病情好转或治愈出院)患儿纳入生存质量良好组,将预后不良(症状无改善或放弃或病死)患儿纳入生存质量差组。统计患儿基线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PHN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各影响因素对PPHN患儿生存质量的预测价值。结果生存质量差组低血压、急性肾损伤患儿[32.26%(10/31)、29.03%(9/31)]占比高于生存质量良好组[12.36%(11/89)、7.87%(7/89)],血清IL-1β、vWF、HMGB[(35.63±4.37)ng/L、(235.64±15.68)%、(28.64±3.37)μg/L]及血常规RDW水平[(21.87±4.18)%]高于生存质量良好组[(29.37±4.28)ng/L、(218.37±14.28)%、(24.47±3.19)μg/L、(17.58±3.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低血压、急性肾损伤,血清IL-1β、vWF、HMGB高表达是PPHN患儿生存质量差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各因素联合预测PPHN患儿生存质量差的AUC为0.934(95%CI:0.893~0.975,P<0.001)。结论低血压、急性肾损伤,血清IL-1β、vWF、HMGB水平与PPHN患儿生存质量密切相关,同时各因素联合能够有效预测患儿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生存质量 回归分析 因素
下载PDF
不同机械通气方案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对比
3
作者 张姗姗 丁婧 +1 位作者 秦好奇 张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140-3142,共3页
目的对比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患儿应用不同机械通气方案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PPHN患儿,利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分成两组,每组4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 目的对比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患儿应用不同机械通气方案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PPHN患儿,利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分成两组,每组4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频机械通气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接受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两组均治疗2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以及相关血清指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2 d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下降,且观察组PaO_(2)、S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2 d后NT-proBNP、CK-MB水平降低,且观察组NT-proBNP、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高频振荡通气与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于PPHN患儿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减轻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机械通气 多巴酚丁胺 血气分析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吸入助力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4
作者 孙丽聪 《妈妈宝宝》 2024年第1期88-90,共3页
本项目旨在评估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通过统计性调研,航天中心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期间共收治62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1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本项目旨在评估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通过统计性调研,航天中心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期间共收治62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1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NO吸入治疗法。对照组的治疗包括氧气治疗、碱处理和液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一氧化氮吸入 航天中心医院 实验组 吸入治疗 液体管理 临床疗效 治疗法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前馈控制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应用
5
作者 郑文平 余熙慧 高维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37-0040,共4页
深入剖析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联合应用人性化护理+前馈控制的临床效用。方法 设定2022.05-2024.05为研究时间范围,共计符合研究标准者50例,划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比较指标差异。结果 数据结果比较,联合组神经、生长发育情况及... 深入剖析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联合应用人性化护理+前馈控制的临床效用。方法 设定2022.05-2024.05为研究时间范围,共计符合研究标准者50例,划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比较指标差异。结果 数据结果比较,联合组神经、生长发育情况及护理满意度优势明显(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联合前馈控制为PPHN护理打开新思路,利于患儿发育,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人性化护理 前馈控制
下载PDF
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診治的回顧分析
6
作者 簡佩君 霍煜惠 +2 位作者 葉一蓮 楊咏山 陳苑琪 《镜湖医学》 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總結本院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的臨床特點及轉歸,並對目前最新治療進展進行綜述。方法回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5月間NICU處理的PPHN的臨床表現、治療經過及預後。結果共14例PP... 目的總結本院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的臨床特點及轉歸,並對目前最新治療進展進行綜述。方法回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5月間NICU處理的PPHN的臨床表現、治療經過及預後。結果共14例PPHN,發生率為活嬰的0.95/1000,高危因素以剖腹產佔最多(共10例),死亡率與發達國家相當。結論本院所使用的方法均合符目前PPHN的指引,在早期識别高危兒並進行密切的臨床及心臟超聲監測,是搶救新生兒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 床邊心臟超聲監測
下载PDF
起始剂量10、20、40ppm的一氧化氮吸入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7
作者 邓攀攀 王模奎 +3 位作者 杨介梅 宗小敏 唐磊 梁萍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6期55-59,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起始剂量10、20、40 ppm的一氧化氮吸入(iNO)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42例PPHN患儿按照iNO起始剂量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14例,低剂量组iNO起始剂量10 ppm,iNO 0.5~1.0 h后经皮氧饱和度(TcSO... 目的对比观察起始剂量10、20、40 ppm的一氧化氮吸入(iNO)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42例PPHN患儿按照iNO起始剂量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14例,低剂量组iNO起始剂量10 ppm,iNO 0.5~1.0 h后经皮氧饱和度(TcSO_(2))上升≥20%或需吸入氧浓度下降≥20%,iNO剂量不变;否则增加到20 ppm,再继续治疗0.5~1.0 h,如改善仍未达到上述标准,再增加到40 ppm,至总时间2.0 h;中剂量组iNO起始剂量20 ppm,iNO 0.5~1.0 h后TcSO_(2)上升≥20%或需吸入氧浓度下降≥20%,iNO剂量不变,否则增加到40 ppm,至总时间2.0 h,若仍无效,则停用iNO;高剂量组iNO起始剂量40 ppm,剂量一直保持不变,至总时间2.0 h。比较各组不同时点氧合指数(OI)、肺动脉压(PAP)、血压、iNO不同剂量例数及TcSO_(2)开始上升所需时间、1 h完全显效、1 h较0 h需增加iNO、2 h完全显效、2 h较1 h需继续增加iNO例数和iNO后2 h NO_(2)、治愈比率。结果开始iNO后,高剂量组TcSO_(2)开始上升时间低于中、低剂量组(P均<0.05)。iNO后1 h,高、中剂量组完全显效率均高于低剂量组(P均<0.05)。高、中、低剂量组OI较基线均有显著下降(P均<0.05)。低剂量组较高剂量组有更多的病例需增加剂量(P<0.05)。iNO后2 h,低剂量组仍需继续增加剂量的病例高于中剂量组(P<0.05)。iNO后2 h,高、中、低剂量组OI和PAP均较基线显著下降(P均<0.05)。高剂量组呼出气中NO_(2)浓度高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均<0.05)。未发现肺出血和严重脑室内出血。结论相较于10 ppm,起始剂量20 ppm的iNO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PPHN患儿,更能迅速起效,同时也是相对安全的。当20 ppm的iNO不能迅速显效时,可及时增加到40 p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持续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疾病
下载PDF
米力农在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6
8
作者 杜岚岚 梁树 +3 位作者 陈佳 姚仲伟 杨洋 帅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5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米力农在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机械通气联合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0.5 mg/(kg·次),1次/6 h,共8次,鼻饲;治疗组给予传统机... 目的探讨米力农在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机械通气联合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0.5 mg/(kg·次),1次/6 h,共8次,鼻饲;治疗组给予传统机械通气联合米力农治疗,负荷量20μg/kg,10 min内静注,维持量0.75μg/(kg·min),静滴,两组均治疗48 h。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输出量(SV)、肺动脉压(PAP)、肺动脉平均压(PAMP)、血氧饱和度(Sp O2)、氧合指数(OI)及动脉血氧分压(Pa O2),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χ2=5.541,P=0.019)。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V、Sp O2、OI及Pa O2高,PAP和PAMP低。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米力农可提高行机械通气治疗的PPHN患儿临床疗效,提高血氧含量、改善持续动脉高压状态,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米力农 血氧含量 机械通气
下载PDF
NO吸入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效果观察 被引量:21
9
作者 简秋萍 苏丽君 +1 位作者 姜世成 郑兴惠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吸入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PPHN患儿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同时给予NO吸入治疗3d,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第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吸入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PPHN患儿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同时给予NO吸入治疗3d,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第1天静脉滴注小剂量[5μg/(kg·min)]多巴胺以及多巴酚丁胺24h。治疗后第4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2.0%、60.0%,两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PaO_2、SaO_2升高而PaCO_2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NO吸入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治疗PPHN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氧合水平,改善血气指标及肺循环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一氧化氮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下载PDF
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护理 被引量:30
10
作者 张琼燕 卢维城 邢雯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56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常... 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56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米力农治疗,疗程3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及临床疗效,总结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PASP分别为(30.5±12.3)mm Hg和(39.2±14.2)mm Hg,均较治疗前的(65.3±19.6)mm Hg和(66.5±18.7)mm Hg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为(88.7±22.8)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1.6±24.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PPHN可进一步降低PASP、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进而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的护理措施则可保证治疗顺利、有效地进行,减少治疗相关并发症,对改善患儿的预后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米力农 机械通气 护理
下载PDF
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向建文 杨琳琳 陈运彬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 一氧化氮吸入疗法是 2 0世纪 9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治疗肺动脉高压一种新技术 ,国内尚缺乏系统的临床研究 ,该文探讨吸入一氧化氮 (NO)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PPHN)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 4 0例PPHN患儿在呼吸机机械... 目的 一氧化氮吸入疗法是 2 0世纪 9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治疗肺动脉高压一种新技术 ,国内尚缺乏系统的临床研究 ,该文探讨吸入一氧化氮 (NO)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PPHN)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 4 0例PPHN患儿在呼吸机机械通气下行NO吸入 ,浓度从 2 0× 10 -6mg/L(2 0 ppm)开始 ,不超过 4 0× 10 -6mg/L ,治疗时观察氧合情况的变化 ,监测心率、血压、吸入前后血高铁血红蛋白 (MHb)定量及凝血功能。 结果 患儿经NO治疗后肺动脉压力显著下降 (P <0 .0 1) ;PaO2 ,TcSaO2 ,MAP等指标改善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心率、血压、凝血功能无明显改变 ,MHb定量的改变无临床意义。结论 低浓度短期NO吸入疗法治疗肺血管痉挛所致持续肺动脉高压有显著疗效 ,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治疗
下载PDF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胸腔镜手术中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肖煜 李强 +2 位作者 胡华琨 沈世晖 陈苏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05-906,共2页
在新生儿早期,低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感染、低温和早产等因素可使肺动脉压突然增高,血流经再开放的卵圆孔或动脉导管发生右向左分流,称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又称持续胎儿循环,在出生前10d内尤其容易发生[1]。临床主要表现为严... 在新生儿早期,低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感染、低温和早产等因素可使肺动脉压突然增高,血流经再开放的卵圆孔或动脉导管发生右向左分流,称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又称持续胎儿循环,在出生前10d内尤其容易发生[1]。临床主要表现为严重低氧血症,如此则形成恶性循环。先天性食管闭锁和食管气管瘘多合并吸入性肺炎,先天性膈疝常并发肺发育不良,两种患儿亦有不少早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高碳酸血症 低氧血症 胸腔镜手术 人工气胸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PAV叠加SIMV模式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1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先洋 武荣 +2 位作者 郑国方 李娜 郝小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比例辅助通气(PAV)叠加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我院PPHN患儿12例,采用PAV+SIMV的叠加模式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通气过程中,以维持患儿的动脉... 目的观察比例辅助通气(PAV)叠加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我院PPHN患儿12例,采用PAV+SIMV的叠加模式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通气过程中,以维持患儿的动脉血氧饱和度(85%~93%)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C02,25~40mmHg)为目标调节呼吸机参数。观察通气后1、24、48、72、96h的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BP)、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及呼吸机参数等变化。结果所有12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平均通气时间为(107.8±7.9)h;平均吸氧时间为(8.7±1.8)d;平均住院时间为(24.2±7.6)d。机械通气后,患儿HR、呼吸频率(RR)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pH值、PaCO2数值和PaO2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各个时间点数值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OI、吸入氧浓度、平均动脉血压(MABP)、呼气末压(PEEP)、弹性卸载(EU)、阻力卸载(RU)、气道峰压(PIP)的数值及SIMV设置呼吸次数,均随着时间延长逐步减小,各个时间点数值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AV+SIMV的通气模式在治疗新生儿PPHN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比例辅助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下载PDF
硫酸镁与西地那非联合高频震荡通气用于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杨慧 刘俐 吴莹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7期1269-1273,共5页
目的探讨硫酸镁与西地那非联合高频震荡通气用于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22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儿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同时给予硫酸镁和西地那... 目的探讨硫酸镁与西地那非联合高频震荡通气用于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22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儿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同时给予硫酸镁和西地那非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频通气,观察组则给予高频震荡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检测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PaCO_2、PaO_2、OI、pH及SaO_2)及血压指标(SPAP和SBP);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氧疗、住院通气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显著有效率分别为70.5%和52.5%,总有效率分别为93.4%和85.3%;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aCO_2、PaO_2、OI、p H、SaO_2、SPAP和SBP分别为(44.39±5.12)mmHg、(62.93±8.95)mmHg、(18.12±2.31)、(7.39±0.09)、(96.28±3.26)%、(26.71±6.07)mmHg及(73.51±9.26)mmHg,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氧疗、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结论高频震荡通气,硫酸镁联合西地那非用于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血气与血压指标,值得进行下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硫酸镁 西地那非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诊断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玉梅 杨春凤 戴春来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49-1350,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诊断 病理 临床
下载PDF
硫酸镁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红娟 邵惠敏 +2 位作者 刘坤 仇玉桃 王伟烈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2期2787-2788,共2页
目的探讨硫酸镁(MgSO_4)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并发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NICU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重度RDS并发PPHN患儿30例,采用硫酸... 目的探讨硫酸镁(MgSO_4)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并发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NICU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重度RDS并发PPHN患儿30例,采用硫酸镁(MgSO_4)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方法,用自身对照法,在治疗前与治疗后4 h、12 h、24 h、48 h监测动脉血气,同时监测动脉血压。结果治疗后p H值明显改善,PO_2、SpO_2较前明显上升,PCO_2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血压无显著改变。结论硫酸镁(MgSO_4)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 ONLY)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并发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可有效改善患儿氧合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且无显著影响体循环平均动脉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硫酸镁 血气分析 平均动脉
下载PDF
一氧化氮不同通气方式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姜燕 白亚飞 《西部医学》 2015年第8期1193-1195,共3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联合不同振荡通气方式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94例PPHN患儿按确诊、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NO+高频通气,NO质量浓度由20ppm开始,有...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联合不同振荡通气方式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94例PPHN患儿按确诊、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NO+高频通气,NO质量浓度由20ppm开始,有效后可逐渐调低NO浓度,降至5×10-6 mg/L后维持36~72h;对照组采取NO+常频通气,NO质量浓度由20ppm开始,最大可增至40ppm,有效者可每4h降低NO浓度5ppm,直至6ppm,以此低浓度维持36~72h,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d后监测两组患儿PaO2和肺动脉收缩压(SPAP)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3d后,PaO2分别与其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而SPAP分别与其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治疗3d后,两组患儿之间PaO2和SP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3d后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NO联合高频和常频振荡通气治疗PPHN均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但NO+高频通气对于PPHN的短期治愈率则明显优于NO+常频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高频通气 常频通气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寇晨 张巍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7-59,共3页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of the newborn,PPHN)是指新生儿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血...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of the newborn,PPHN)是指新生儿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PPHN于1969年被人们首次认识,因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类似胎儿循环,故又称为持续胎儿循环(Persistent fetalcirculation,PFC)。而造成这一改变的是生后循环不能适应宫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高压治疗 pulmonary 体循环动脉 持续胎儿循环 严重低氧血症 肺血管阻力
下载PDF
西地那非与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永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2期170-172,共3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西地那非与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西地那非组(n=40例)和硫酸镁组(n=40例),两组患儿在相同基础治疗措施下,分别给予西地那非和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 目的观察并比较西地那非与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西地那非组(n=40例)和硫酸镁组(n=40例),两组患儿在相同基础治疗措施下,分别给予西地那非和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肺动脉压力(SPAP)、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体循环收缩压(SBP)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西地那非比硫酸镁更快改善CO2潴留,治疗6h-12h时组间平均PaCO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镁组出现降低体循环压力的副作用,治疗6-12h时组间平均SB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两组治愈与无效例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地那非组优于硫酸镁组。结论治疗PPHN时应首选西地那非,与硫酸镁相比其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地那非 硫酸镁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颖芳 连朝辉 张宝芸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3期1611-1612,共2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吸入对不同原因的新生儿持续肺高压(PPHN)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对7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为PPHN的新生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吸入NO,吸入浓度为(5~40)×10-6,疗程为24h^7d。结果7例患儿有效5例,无效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吸入对不同原因的新生儿持续肺高压(PPHN)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对7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为PPHN的新生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吸入NO,吸入浓度为(5~40)×10-6,疗程为24h^7d。结果7例患儿有效5例,无效1例,死亡1例。治疗前及治疗24h血气分析显示pH、PaO2、氧合指数(OI)、及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有明显改善(P均<0.05)。随访见生长发育佳,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NO吸入治疗新生儿PPHN有显著疗效,治疗期间,护理上根据病情变化控制NO吸入浓度及时间,保证NO吸入的连续性,密切监测NO及二氧化氮浓度(NO2),并观察血气分析及呼吸参数的变化,注意毒性及副作用的观察与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