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16年住院新生儿死亡率及死因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成大欣 张勤 +2 位作者 芦红茹 刘合芳 赵四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分析住院死亡新生儿的临床特点、死因构成及变化规律,为提高围产重症医学救治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出生家庭、高危妊娠与新生... 目的分析住院死亡新生儿的临床特点、死因构成及变化规律,为提高围产重症医学救治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出生家庭、高危妊娠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系,总结死亡率、死因及变化规律。结果 (1)8 869例住院新生儿中死亡108例,死亡率1.22%,可避免死亡率0.86%;可避免死亡比71.29%。(2)感染性疾病仍然是住院新生儿死亡的首位原因。2012-2016年,我院住院新生儿前5位死因依次是: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窒息、先天畸形、遗传代谢性疾病。足月儿前3位死因分别为感染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窒息。早产儿前3位死因分别为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窒息。(3)我院新生儿死亡率由2012年2.02%下降至2016年1.09%。败血症由2012-2015年间首位死因,下降至2016年第3位;呼吸系统疾病为2016年首位死因,窒息为第2位;先天畸形由前3位死因下降至5位以后。结论随着新生儿救治水平逐步提高,住院新生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控制感染性疾病是降低住院新生儿可避免死亡率的首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新生儿死亡率 死亡原因
下载PDF
农村贫困地区围产保健服务情况及其对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郝波 王临虹 郭素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90-791,共2页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围产保健服务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关系。方法 对 1997年 5省 113县有关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死亡的县级资料及相应的人口、经济、围产保健资料进行多因素、多水平分析。结果 平均孕产妇死亡率 (MMR)为15 9 3 0 / 1...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围产保健服务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关系。方法 对 1997年 5省 113县有关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死亡的县级资料及相应的人口、经济、围产保健资料进行多因素、多水平分析。结果 平均孕产妇死亡率 (MMR)为15 9 3 0 / 10万 ,平均新生儿死亡率 (NMR)为 3 9 76‰ ;平均产前检查覆盖率 60 90 % ,住院分娩率 3 0 5 7% ,新法接生率5 8 0 3 % ,产后访视率 3 3 77% ;住院分娩及新法接生对孕产妇死亡有保护作用 ,产前检查对新生儿死亡有保护作用。结论 5省农村贫困地区围产保健服务水平较低 ,提示提高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及加强产前检查是降低两个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保健服务 孕产妇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率
下载PDF
多变量病例-队列研究实例——1979~1981年瑞士新生儿死亡率
3
作者 范思昌 E.Matthews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0-54,共5页
统计方法的不断发展为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与分析提供了更多的手段。特别是近10年来,研究方法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流行病学家和生物统计学家运用这些新的设计严密、定义确切的研究方法可以得出更有意义的结论。同时,由于近年这些研究... 统计方法的不断发展为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与分析提供了更多的手段。特别是近10年来,研究方法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流行病学家和生物统计学家运用这些新的设计严密、定义确切的研究方法可以得出更有意义的结论。同时,由于近年这些研究方法的迅速发展又迫使实际工作者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以保持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死亡率 队列研究 病例 流行病学研究 生物统计学 新知识 实际工作 研究方法 结论 迅速发展
下载PDF
新生儿死亡率统计的分析及应用
4
作者 渠川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1993年第12期24-25,共2页
1 新生儿的定义凡妊娠满28足周后出生者,当胎儿脱离母体时具有呼吸、心跳、脐带搏动和随意肌收缩等四种生命现象之一时,称为新生儿,也即为活产儿。 2 新生儿分类根据出生时胎龄的长短,体重的大小分如下几类。 2.1 足月儿占绝大多数。指... 1 新生儿的定义凡妊娠满28足周后出生者,当胎儿脱离母体时具有呼吸、心跳、脐带搏动和随意肌收缩等四种生命现象之一时,称为新生儿,也即为活产儿。 2 新生儿分类根据出生时胎龄的长短,体重的大小分如下几类。 2.1 足月儿占绝大多数。指胎龄在37到42足周之间,体重在2500克到4000克之间,身长超过45厘米,各器官功能已相对成熟的新生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死亡率 新生儿护理 早期新生儿 活产儿 婴儿死亡率 过期产 成熟不良儿 小样儿 肌收缩 未成熟儿
下载PDF
新生儿复苏培训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效能分析:文献综述,meta分析与Delphi法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Anne CC Lee Simon Cousens +1 位作者 Stephen N Wall 徐韬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2年第2期85-98,共14页
[背景]全球每年13600万新生儿中,约1000万需要外界的帮助才能建立自主呼吸,每年有约814000例新生儿死亡是由分娩相关足月儿死亡(以往定义为"出生窒息")所导致的。目前尚缺乏关于新生儿复苏培训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效能的系统性... [背景]全球每年13600万新生儿中,约1000万需要外界的帮助才能建立自主呼吸,每年有约814000例新生儿死亡是由分娩相关足月儿死亡(以往定义为"出生窒息")所导致的。目前尚缺乏关于新生儿复苏培训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效能的系统性评价。[目的]对在医院和社区层面开展的快速评估及初步刺激、基本的复苏措施这两种新生儿复苏培训干预方法在降低足月新生儿分娩相关死亡率("出生窒息")、早产相关并发症死亡率这两个生命指标方面的效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检索并筛选符合标准的新生儿复苏培训研究文献。采用GRADE方法对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对符合要求的文件进行Meta分析。对数据质量较低的文献采用专家咨询法估计效能大小。[结果]通过文献检索筛选了24篇新生儿复苏培训干预研究(20篇观察性研究,2篇半试验研究,2篇随机对照研究)。对其中3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医院为基础的新生儿复苏培训可使分娩相关足月儿死亡降低30%(RR=0.70,95%CI0.59~0.84);文献中涉及早产儿死亡率效能的数据质量不高,因此采用专家咨询法进行估计。以社区为基础的新生儿复苏培训干预研究具有较高的异质性,复苏培训通常是一系列培训包的一部分,且对早产儿和足月儿的定义标准不一致。专家咨询法估计结果显示,新生儿快速评估和初步刺激可使分娩相关新生儿死亡、早产儿死亡均降低10%;以医院为基础的培训可使早产儿死亡进一步降低10%,以社区为基础的培训可使分娩相关足月儿死亡率进一步降低20%,早产儿死亡率进一步降低5%。[结论]新生儿复苏培训在医院层面可以使足月新生儿分娩相关死亡率降低30%,然而中低收入水平的国家培训覆盖率仍较低。专家咨询法估计新生儿复苏培训在社区层面降低足月儿及早产儿死亡率的效能较小。需要对新生儿复苏培训的效果、成本、实施策略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死亡率 新生儿复苏 文献综述 DELPHI法 META分析 培训 效能 社区为基础
下载PDF
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与婴儿及新生儿死亡率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10期82-83,共2页
目的 :研究 0~ 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与婴儿及新生儿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对苏州市 1 989~ 2 0 0 0年的 7岁以下儿童保健工作年报表及婴儿死亡监测个案、 0~ 4岁儿童死亡监测个案和月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系... 目的 :研究 0~ 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与婴儿及新生儿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对苏州市 1 989~ 2 0 0 0年的 7岁以下儿童保健工作年报表及婴儿死亡监测个案、 0~ 4岁儿童死亡监测个案和月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系统管理率与婴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呈负相关 ;1 989~ 1 994年苏州市 0~ 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呈下降趋势 ,婴儿死亡率却呈上升趋势 ,1 995~ 2 0 0 0年苏州市 0~ 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逐年上升 ,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 ;新生儿死亡率与婴儿死亡率变化趋势相似。结论 :要降低婴儿及新生儿的死亡率 ,除了分析并控制病因以外 ,还要做好儿童的系统管理工作 ,加强宣传 ,并且应用对健康有利的促进性干预措施 ,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死亡率 儿童死亡监测 婴儿死亡率 系统管理 回顾性研究 干预措施 个案 苏州市 年报 下降趋势
下载PDF
窒息复苏技能培训与新生儿死亡率下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曲虹 黄洁斯 +1 位作者 余鸣智 陈静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3期352-353,共2页
目的:普及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减少新生儿窒息死亡数、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统计分析比较我市基层产儿科医护人员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前后3年新生儿窒息发生数、出生窒息死亡数、窒息病死率及新生儿死亡率。结果:推广应用新法复苏技术... 目的:普及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减少新生儿窒息死亡数、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统计分析比较我市基层产儿科医护人员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前后3年新生儿窒息发生数、出生窒息死亡数、窒息病死率及新生儿死亡率。结果:推广应用新法复苏技术后,全市新生儿窒息死亡发生率由80.8‰下降至47.2‰,下降了33.6‰,新生儿死亡率由7.3‰下降至3.9‰,下降了3.4‰。结论:在基层产儿科医护人员开展复苏技能培训,使他们正确掌握技术的操作,可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发生率,降低出生窒息死亡率,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产儿科人员培训 窒息死亡 新生儿死亡率
下载PDF
双胞胎间出生体重差异的发生及其与双胞胎总出生体重、孕龄和新生儿死亡率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Shi W.W. Fung K.F.K. 朱亮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 2005年第12期20-20,共1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an appropriate cutoff value to differentiate physiologic and pathologic birth weight discordance,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birth weight discordance ≥ 25% among twin pregnancies in differ... Objective: To determine an appropriate cutoff value to differentiate physiologic and pathologic birth weight discordance,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birth weight discordance ≥ 25% among twin pregnancies in different sub-populations, and to examine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Study design: Historical cohort study of 147,262 twin sets registe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between 1995 and 1997.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birth weight discordance ≥ 25% among twin pregnancies was 8.6% . The prevalence of birth weight discordance ≥ 25%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otal twin birth weight deciles, was more frequently found in twins with discordant gender (9.1% ) than in those twins with concordant gender (8.3% ) and in mothers whose age was 30 years or older (9.1% ) than those of younger mothers (8.1% ). Birth weight discordance ≥ 25% was associated with earlier gestational age at delivery (35.0 weeks versus 36.0 weeks) and higher neonatal mortality (5.4% versus 2.3% ) as compared to twins with lower birth weight discordance. Conclusions: The prevalence of birth weight discordance ≥ 25% among twin pregnancies was 8.6% ,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gestational age at delivery and higher neonatal mortality rates, and may represent a pathologic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死亡率 双胎妊娠 分娩孕周 十分位数 队列研究 界值 研究设计
下载PDF
活化蛋白C与低体重败血症新生儿死亡率相关
9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71-1271,共1页
印度医学教育与研究生院的Sundaram Venkataseshan博士及其同事在8月的《儿童传染病杂志》(Pediatr Infect Dis J,2007,26:684—688.)中报道,活化蛋白C-一种内源性抗凝剂的低血浆水平与有败血症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死亡率增加... 印度医学教育与研究生院的Sundaram Venkataseshan博士及其同事在8月的《儿童传染病杂志》(Pediatr Infect Dis J,2007,26:684—688.)中报道,活化蛋白C-一种内源性抗凝剂的低血浆水平与有败血症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死亡率增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死亡率 活化蛋白C 败血症 低体重 儿童传染病 低出生体重 研究生院 医学教育
下载PDF
加纳西北地区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
10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756-756,共1页
2009年,在加纳西北地区由6家医院的孕产妇死亡审核委员会进行了孕产妇死亡审核。孕产妇死亡须做申报,而且强制规定在报告死亡病例后2周内进行审核。社区的死亡病例由社区保健志愿者记录。在2009年,该地区报告了47例孕产妇死亡并进行... 2009年,在加纳西北地区由6家医院的孕产妇死亡审核委员会进行了孕产妇死亡审核。孕产妇死亡须做申报,而且强制规定在报告死亡病例后2周内进行审核。社区的死亡病例由社区保健志愿者记录。在2009年,该地区报告了47例孕产妇死亡并进行了审核,其中4例是在社区里。医护质量和急诊反应系统不能满足所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 西北地区 新生儿死亡率 加纳 2009年 社区保健 死亡病例 医护质量
下载PDF
印度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吸引非洲目光
11
作者 荆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06年第9期99-99,共1页
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协调下,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七个非洲国家的代表将干本月启程前往印度,学习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新方法。
关键词 新生儿死亡率 非洲国家 印度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目光 埃塞俄比亚 肯尼亚
下载PDF
孕期补铁可降低中国新生儿死亡率
12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8年第12期54-54,共1页
西安交大医学院颜虹、曾令霞等日前在BMJ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我国女性孕期足量补铁可有效预防早产和降低新生儿死亡风险。(BMJ.2008,337:a2001)
关键词 新生儿死亡率 补铁 孕期 中国 死亡风险 医学院 BMJ
下载PDF
活化蛋白C与低体重败血症新生儿死亡率相关
13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7年第10期1-2,共2页
据医业网8月31日报道(原载Pediatr Infect Dis J 2007;26:684-688),活化蛋白C(一种内源性抗凝剂)的低血浆水平与有败血症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死亡率增加相关。
关键词 新生儿死亡率 活化蛋白C 败血症 低体重 低出生体重 血浆水平 Dis 抗凝剂
下载PDF
法国的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证明书的应用
14
作者 Blondel B. Eb M. +1 位作者 Matet N. 王一飞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6年第A03期37-37,共1页
A neonatal death certificate was introduced in France in 1997. It provides detailed data on the causes of death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born, birth and parents. Our aim was to describe the new results of this ce... A neonatal death certificate was introduced in France in 1997. It provides detailed data on the causes of death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born, birth and parents. Our aim was to describe the new results of this certificate. Method. -All deaths in 1999 in the first 27 days of life were included (N = 2036). Certificates were analysed using the usual process, especially following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Results. -The neonatal death certificate was used for 87% of deaths. The proportion of documented items was 96% for gestational age and birthweight, 87% for maternal age and parity and 70% for maternal occupation. Almost three quarters of the deaths occurred in the first 6 days (36.9% in the first 24 hours and 35.1% between one and six days). 30.5% of the died infants were born before 27 weeks of gestation and 36.5% between 27 and 36 weeks. A shift in medical care was observed at 26 weeks, with an increase in caesarean sections before labour and newborn referrals. In all, 63.3% of neonatal deaths were due to perinatal conditions, and 27.9% to congenital anomalies. The proportion of deaths explained by congenital anomalies was higher for longer gestational age: 14% of deaths between 25 and 28 weeks of gestation vs 38 to 43% between 33 and 42 weeks. Conclusion. -The neonatal death certificate was well accepted; however the data on detailed causes of death and parent’ s characteristics were insufficient. Analysis of the circumstances and the causes of death is facilitated with the neonatal death certificate and it will be developped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死亡率 死亡证明 孕母 国际疾病分类法 围生期因素 死亡原因 出生后 出生情况 医疗护理工作
下载PDF
不同程度的新生儿体重异常情况下分娩方式对美国双胞胎新生儿死亡率的影响
15
作者 Kontopoulos E.V. Ananth C.V. +1 位作者 Smulian J.C.Vintzileos A.M. 吕乐春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 2005年第6期20-20,共1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if neonatal mortality rates (NMR) based on birth weight discordance (BWD) differ based on mode of delivery. The population- based US “ matched multiple birth" database (1...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if neonatal mortality rates (NMR) based on birth weight discordance (BWD) differ based on mode of delivery. The population- based US “ matched multiple birth" database (1995 to 1998)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vaginal/vaginal (VV) and cesarean/cesarean (CC)- modes of delivery (MOD) on neonatal mortality (< 28 days after birth). Births at < 32 weeks,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chromosomal anomalies, and discordant MOD (vaginal/cesar- ean) were exclud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OD (with CC as the reference) and neonatal mortality was expressed as relative risks (RR) with 95% CI, derived from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The NMR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egrees of BWD regardless of mode of delivery. CC wa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NMR when BWD was between 20% and 40% , but this reached significance at BWD ≥ 40% ; VV pairs had a 1.6- fold (95% CI 1.1- 2.2) increased NMR compared with CC. In twins with BWD < 40% , MOD has no effect on NMR. Beyond or equal to 40% discordance, there was lower NMR with cesar- ean- cesarean deli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死亡率 先天性畸形 研究数据库 婴儿死亡率 阴道分娩 出生后 回归模型 负相关
下载PDF
孕妇补充多微营养素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16
作者 李恩昌 葛云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14期211-211,共1页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颜虹教授及其团队通过对7000余名孕妇长达6年的跟踪随访发现,孕妇补充多种营养素可显著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改善婴幼儿智力。美国儿科学会主办的《儿科学》4月发表了以上成果。
关键词 新生儿死亡率 微营养素 孕妇 西安交通大学 美国儿科学会 《儿科学》 医学院 婴幼儿
下载PDF
抚顺市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主要措施分析
17
作者 孙晓旭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3年第10期46-47,共2页
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的高低,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工作水平和社会经济文化水平。新生儿死亡率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期望寿命,期望寿命的高低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抚顺市十余年来坚持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监测工作,目前监... 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的高低,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工作水平和社会经济文化水平。新生儿死亡率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期望寿命,期望寿命的高低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抚顺市十余年来坚持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监测工作,目前监测范围覆盖全市5区3县,覆盖人口230余万人.以妇幼三级保健网为依托,已形成完善的三级监测体系,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数据。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抚顺市采取了一系列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率 干预措施 抚顺市
下载PDF
提高基层新生儿窒息抢救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18
作者 赵咸珍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76-76,共1页
新生儿死亡率常被视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与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我国目前新生儿死率为10‰─20‰,在一些大城市已降至8.4‰。我们在本地区所辖11个县(市)抽样51个乡镇183.52万人中,对1989年和1990年两年中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调查,... 新生儿死亡率常被视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与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我国目前新生儿死率为10‰─20‰,在一些大城市已降至8.4‰。我们在本地区所辖11个县(市)抽样51个乡镇183.52万人中,对1989年和1990年两年中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得到两年中共出生婴儿75455人,新生儿死亡1884人,新生儿死亡率高达24.97‰。分析新生儿死因,其中死于新生儿窒息780例,占新生儿死亡人数的41.40%,是新生儿最重要的死因(见下表)。因此,要有效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必须大力提高新生儿窒息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死亡率 新生儿死因 儿科医生进产房 健康水平 孕产妇系统管理 助产人员 复苏后 正确治疗 中枢兴奋药
下载PDF
与472例主动脉弓中断新生儿死亡率和手术方式相关的危险因子: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医师学会研究
19
作者 McCrindle B.W. Tchervenkov C.I. +2 位作者 Konstantinov I.E. W.G.Williams 腾增辉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5年第6期55-56,共2页
We sought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outcomes and associated patient and management factors for neonates with interrupted aortic arch. From 1987 to 1997, a total of 472 neonates were enrolled prospectively from 33... We sought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outcomes and associated patient and management factors for neonates with interrupted aortic arch. From 1987 to 1997, a total of 472 neonates were enrolled prospectively from 33 institutions. Competing risks methodology was used to determine simultaneous risk and associated incremental risk factors for death, initial and subsequent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rocedures, and arch reinterventions. Overall survival was 59%at 16 years after study entry but improved with successive birth cohort. In general, risk factors for death in each of the competing risks analyses included lower birth weight, younger age at study entry, type B interrupted aortic arch, and major associated cardiac anomalies. Of 453 patients who had interrupted aortic arch repair, after 16 years 33%had died and 28%had undergone an arch reintervention. Reintervention was more likely for those who had truncus arteriosus repair, interrupted aortic arch repair by a method other than direct anastomosis with patch augmentation, and the use of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as either an interposition graft or a patch. From study entry, competing risks after 16 years showed that 28%had died and 34%had undergone an initial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rocedure. Initial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rocedure was more likely for those with single ventricle, type B interrupted aortic arch, bicuspid aortic valve, or anomalous right subclavian artery. Among those who had undergone an initial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rocedure, after 16 years 37%had died and 28%had undergone a second procedure. Anatomic features affect mortality and initial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rocedures, wherea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ch repair affect arch reinterv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中断 新生儿死亡率 医师学会 先天性心脏病 左心室流出道 死亡危险因素 心脏畸形 匹配分析 修复术 再造术
下载PDF
孕妇补充多微营养素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20
《健康生活》 2009年第8期31-31,共1页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颜虹教授及其团队通过对7000余名孕妇长达六年的跟踪随访发现,孕妇补充多微营养素可显著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改善婴幼儿智力。美国儿科学会主办的《儿科学》4月发表了以上成果。该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补充叶酸比较。
关键词 新生儿死亡率 微营养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