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婴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伊慧珍 尉进茜 赵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512-1513,共2页
目的:对母婴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发生溶血的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为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诊断提供早期直接依据。方法:共纳入160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清晨空腹抽取160例新生儿及其母亲肘静脉血液,进行ABO、Rh血型鉴定及新生儿脐血直接抗人... 目的:对母婴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发生溶血的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为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诊断提供早期直接依据。方法:共纳入160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清晨空腹抽取160例新生儿及其母亲肘静脉血液,进行ABO、Rh血型鉴定及新生儿脐血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结果:160份临床疑为溶血病的新生儿中,患儿均为Rh阳性,母亲1例为Rh阴性;其中A型者60例,B型80例,O型18例。血型血清学检测证实的血型抗原不合引起的HDN例数为97例,总阳性率为60.6%,其中ABO-HDN 96例,Rh-HDN 1例。在被证实为ABOHDN的96例患儿中,A型41例(25.6%),B型55例(34.4%)。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游离抗体试验检测筛查18例O型患儿均为阴性。Rh阴性的1例母亲及其患儿ABO血型均为A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阳性。结论:在所有的HDN中,ABO血型的HDN发生明显多于Rh型HDN,其中又以母亲为O型的B型新生儿多见;抗体释放试验比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及游离抗体试验诊断HDN的准确率高。为临床上早期诊断HDN提供重要的依据,对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不合 新生儿病证 溶血 诊断
下载PDF
按摩合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新生儿硬肿症46例 被引量:4
2
作者 任晓红 林格芳 汤淑斌 《陕西中医》 2009年第7期873-874,共2页
目的:观察按摩合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6例,采用按摩加用美宝湿润烧伤膏(黄芩、黄柏、黄连、地龙)外用。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6%(P<0.05)。结论:手法... 目的:观察按摩合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6例,采用按摩加用美宝湿润烧伤膏(黄芩、黄柏、黄连、地龙)外用。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6%(P<0.05)。结论:手法按摩可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促进毛细血管扩张,解除血管痉挛收缩,改善微循环,断续挤压可加快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加速水肿和酸性代谢产物的吸收。美宝湿润烧伤膏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抗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病证/按摩疗法 新生儿病证/中西医结合疗法 儿童 @美宝湿润烧伤膏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孙静 王岩 +1 位作者 于洪涛 马洪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838-838,共1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集0~1个月发热新生儿血液标本置双相血培养瓶于35℃温箱培养,发现有细菌生长即转种适宜培养基,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细菌鉴定板对细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耐药菌株...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集0~1个月发热新生儿血液标本置双相血培养瓶于35℃温箱培养,发现有细菌生长即转种适宜培养基,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细菌鉴定板对细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耐药菌株的确定采用NCCLS推荐的方法。结果在新生儿败血症标本分离到的86株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55株,占总数的63.9%;革兰阴性杆菌27株,占31.4%;其他菌株4株,占4.7%;本组分离到的86株细菌中,耐药菌株44株,占51.2%。结论新生儿败血症菌群分布仍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但向革兰阴性杆菌转变的趋势更加明显;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新生儿败血症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致新生儿败血症的耐药菌株比例越来越高,建议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生素并及时采集标本送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病证 抗药性 细菌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川百止痒洗剂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21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燕 石来军 《河北中医》 2015年第10期1550-1551,共2页
新生儿毒性红斑又称新生儿荨麻疹,是一种病因不明、以红斑、丘疹和脓疱为特征的自限性皮肤病,新生儿发病率30%~70%。虽然红斑属于可自愈的表现,但对于水疱或脓疱处理不当极易发展成脓疱疮,或融合成大片状,并发全身感染。早期有... 新生儿毒性红斑又称新生儿荨麻疹,是一种病因不明、以红斑、丘疹和脓疱为特征的自限性皮肤病,新生儿发病率30%~70%。虽然红斑属于可自愈的表现,但对于水疱或脓疱处理不当极易发展成脓疱疮,或融合成大片状,并发全身感染。早期有效干预对疾病治疗及并发症预防至关重要。为了缩短病程,减少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百部 新生儿病证 红斑 洗剂 新生儿护理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51例 被引量:9
5
作者 金静维 史军然 +1 位作者 张秀华 刘彦霞 《河北中医》 2012年第8期1273-1274,共2页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常有呼吸困难缺氧表现,如处理不及时常进一步发展为呼吸衰竭,威胁新生儿生命,需采取迅速而有效的方法缓解缺氧状态。鼻导管、头罩吸氧常难以奏效,常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关键词 新生儿病证 胎粪吸入综合征 呼吸功能不全 高频通气
下载PDF
预防性应用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初桂兰 王静 +3 位作者 辛玥 郑军 郑荣秀 毕道濯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876-880,共5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剂(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2周,生后0.5 h内高危早产儿。预防应用PS前无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临床及胸片表现。行胃液稳定微泡试验,微泡数&...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剂(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2周,生后0.5 h内高危早产儿。预防应用PS前无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临床及胸片表现。行胃液稳定微泡试验,微泡数<7个/mm2。随机分为预防组及非预防组,各50例。预防组入院后立即给予固尔苏。非预防组在发生RDS后再给予PS治疗。结果与给药前相比,RDS患儿在给药后1 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肺泡氧分压(a/APO2)、pH、动脉氧分压/吸入氧气浓度(PaO2/F iO2)明显上升,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86.2mm Hg±8.1 mm Hg、0.30±0.04、7.38±0.06、178±37、37.3 mm Hg±9.8 mm Hg比45.8 mm Hg±10.4 mm Hg、0.12±0.02、7.18±0.09、63±16、53.6 mm Hg±11.1 mm Hg,P均<0.01),给药后6 h胸部X线片表现也明显改善(1.89分±0.34分比3.02分±0.23分,P<0.01)。接受机械通气的患儿在给药后F iO2及平均气道压(MAP)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6.0 cm H2O±0.3 cmH2O比9.0 cm H2O±1.0 cm H2O,P均<0.05)。预防组RDS的发生率较非预防组为低(30%与64%,χ2=6.032,P<0.01)、重症发生率与病死率也明显降低(分别为20%与53%、0%与25%)(χ2=6.741,P=0.01;χ2=4.519,<0.05)。预防组RDS病人的总机械通气时间、需氧时间及住院时间也均明显短于非预防组(3.6 d±1.7 d比5.9 d±3.6 d,t=4.692,P<0.05;8.6 d±5.5 d比14.1 d±6.2 d,t=4.35,P<0.01;20.5 d±10.0 d比32.8 d±17.8 d,t=2.952,P<0.05)。结论PS替代治疗能改善NRDS患儿的肺换气功能。对具有发生NRDS高危儿预防性补充PS可降低RDS发生率、减轻RDS的严重程度及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病证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剂 预防性给药
原文传递
床边X线检查对早产婴肺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峰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5年第5期391-392,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12例早产婴肺的X线及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本院12例经X线及临床证实的早产婴肺的床边胸部X线片表现。结果 12例患儿中出生后即床边照相,4例患儿两肺野相对清晰,5例患儿肺野透过度降低,肺纹理轻度模... 目的通过分析12例早产婴肺的X线及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本院12例经X线及临床证实的早产婴肺的床边胸部X线片表现。结果 12例患儿中出生后即床边照相,4例患儿两肺野相对清晰,5例患儿肺野透过度降低,肺纹理轻度模糊改变,两肺弥漫分布细点状阴影。3例两肺透过度明显降低呈磨砂玻璃样,支气管充气像明显,心影及膈面模糊不清;2例患儿合并新生儿透明膜病,最终死亡。结论早产婴肺诊断有一定特征,需结合临床及X线检查。床边X线检查是早产婴肺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病证 未成熟肺 体层摄影术 X线
下载PDF
未足月胎膜早破2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郑海雪 陈聪妹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318-319,共2页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选择终止妊娠的方法与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PPROM的孕妇216例,按孕龄分为三组:Ⅰ组(10例)28~31^+6孕周;Ⅱ组(36例)32—33^+6孕周;Ⅲ组(170例)34—36^+6孕周。观察...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选择终止妊娠的方法与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PPROM的孕妇216例,按孕龄分为三组:Ⅰ组(10例)28~31^+6孕周;Ⅱ组(36例)32—33^+6孕周;Ⅲ组(170例)34—36^+6孕周。观察三组宫内感染发生情况、新生儿情况及分娩方式等。结果83.3%(80/96)的PPROM有感染因素存在;Ⅰ、Ⅱ、Ⅲ组间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70.0%、15.0%、4.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新生儿死亡主要发生在Ⅰ组(60.0%),Ⅱ组与Ⅲ组中没有因早产而死亡;Ⅰ、Ⅱ、Ⅲ组剖宫产率分别为:30.0%、16.7%、24.7%,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PPROM尽量保胎至32孕周以上,可明显减少新生儿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新生儿病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