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5例足月窒息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 被引量:3
1
作者 原培芳 朱芳 于红梅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4年第4期362-363,共2页
目的:通过对本院出生的足月窒息新生儿进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NBNA)评分,探讨其在窒息新生儿中的评分特点。方法选择母孕期无明显异常的窒息和无窒息新生儿各65例和58例,分别于出生后2~3 d进行20项NBNA评分测试。结果无窒息... 目的:通过对本院出生的足月窒息新生儿进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NBNA)评分,探讨其在窒息新生儿中的评分特点。方法选择母孕期无明显异常的窒息和无窒息新生儿各65例和58例,分别于出生后2~3 d进行20项NBNA评分测试。结果无窒息组、轻度和重度窒息组2~3 d NBNA评分分别为(37.3±1.5)分、(30.6±2.4)分和(25.9±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重度窒息组与无窒息3组间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和一般评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BNA评分对窒息新生儿的评估有重要意义,根据评分特点可以针对性进行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
下载PDF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法(NBNA)在早产儿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玲燕 赖雪芳 +2 位作者 谢洋 周玲芳 李玉凤 《系统医学》 2020年第9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法在早产儿出院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随访的2610名婴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954名为足月新生儿,656名为早产儿,统一以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法进行... 目的探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法在早产儿出院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随访的2610名婴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954名为足月新生儿,656名为早产儿,统一以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法进行检查评分,对比两组的行为神经评定结果。结果早产儿组新生儿的NBNA评分异常率5.18%(34/656)显著高于足月儿组0.36%(7/1954)(χ^2=11.140,P<0.05)。早产儿组低危早产儿的NBNA评分异常率2.04%(9/441)显著低于中危早产儿、高危早产儿4.85%(5/103)、17.86%(20/112)(P<0.05),中危早产儿的NBNA评分异常率显著低于高危早产儿(P<0.05)。结论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法在早产儿出院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20行为神经测查法(NBNA) 早产儿 随访
下载PDF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定在HIE诊断及预后上的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敏 黄玫 +2 位作者 孙正香 高喜蓉 贺芬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03-1104,共2页
目的:测定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定(NBNA),了解其在诊断、预后上的意义。方法:对2001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入住我科的新生儿HIE患儿全部进行新生儿行为检查,出院后尽量随访。结果:测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60... 目的:测定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定(NBNA),了解其在诊断、预后上的意义。方法:对2001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入住我科的新生儿HIE患儿全部进行新生儿行为检查,出院后尽量随访。结果:测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606例、NBNA1302例次。NBNA分值均随着日龄的增长而上升,并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重度HIE在各时段的分值均最低,轻、中度HIE分值则上升较快。行为能力6项始终是扣分的主项,其中主要是对红球、对说话脸和对格格声的反应,其次扣分的是主动肌张力中的直立位和头竖立。在预后较好和差两组之间NBNA在第2周的分值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34.5分和32.3分)。结论:NBNA对新生儿HIE的诊断分度和预后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行为神经评定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病足月新生儿的行为神经评定
4
作者 魏东 刘先国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42-242,共1页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行为神经评定 预后
下载PDF
NBNA及其在新生儿行为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琳章 张萍 +1 位作者 丛金松 张永红 《齐鲁医学杂志》 2003年第3期362-362,共1页
关键词 神经行为 评定 NBNA 新生儿 临床应用 新生儿窒息 缺氧缺血性脑病 高胆红素血症
下载PDF
影响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孕产期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速飞 吴康敏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3177-3179,共3页
关键词 正常新生儿 神经行为 孕产期 麻醉镇痛药 行为评定量表 有毒化学物质 微量营养素 高危因素 有毒物质 20世纪
下载PDF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对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评价
7
作者 罗永姣 刘红英 《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38-38,40,共2页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是近年来临床用于检测新生儿脑功能异常及预后的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我院采用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来评定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有一定的适用值,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高压氧治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NBNA 脑功能 HIE 临床 适用 评定 异常
下载PDF
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的围产期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文君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4期68-69,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的围产期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新生儿88例,根据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法(NABA)分为两组。正常组NBNA评分≥35分;异常组NBNA评分<35分。采取调查问卷等形式分析两组新生儿的具体数据。结果... 目的:分析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的围产期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新生儿88例,根据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法(NABA)分为两组。正常组NBNA评分≥35分;异常组NBNA评分<35分。采取调查问卷等形式分析两组新生儿的具体数据。结果:异常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脑白质损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因素影响NBNA评分,是导致新生儿出现危险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 新生儿黄疸 颅内出血 围产期
下载PDF
新生儿的神经行为检查结果分析
9
作者 刘希波 邬思 董敬连 《医疗装备》 2022年第17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神经行为检查结果。方法选择2021年7-12月于医院产科分娩的70例足月高危新生儿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于医院产科分娩的70名足月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出生后3~28 d由同一名护士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 目的分析新生儿神经行为检查结果。方法选择2021年7-12月于医院产科分娩的70例足月高危新生儿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于医院产科分娩的70名足月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出生后3~28 d由同一名护士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检查神经行为,比较两组NBNA评分及NBNA评分>35分、≤35分所占比例。结果试验组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NBNA评分>35分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35分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高危新生儿NBNA评分较足月正常新生儿低,且≤35分所占比例较高,需要早期予以干预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高危新生儿 神经行为 新生儿20行为神经评分法
下载PDF
新生儿行为测定在儿保门诊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志宏 马维维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8期1000-1001,1008,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在儿保门诊的应用价值,为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以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汉中市中心医院儿童保健中心随诊的389位婴儿为研究对象,有高危因素的200例婴儿为研究组,没有高危因素的189例婴儿为对照组,两... 目的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在儿保门诊的应用价值,为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以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汉中市中心医院儿童保健中心随诊的389位婴儿为研究对象,有高危因素的200例婴儿为研究组,没有高危因素的189例婴儿为对照组,两组均用统一表格记录出生28日龄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定的结果,并进行评分比较。实验组根据评定结果制定康复训练内容,对其父母进行指导训练,保证有效的早期干预;6月龄时对两组婴儿又进行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的检查及比较。结果新生儿期28日龄时研究组的行为神经评分低于对照组(χ2=8.685,P<0.05);但6月龄时两组的发育商相比较没有显著差异(tPDI=0.206,tM DI=0.418,均P>0.05)。结论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是有效、便捷的早期发现脑损伤的方法,应作为儿保门诊早期筛查脑瘫高危儿的常用指标,其对脑损伤早期的干预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定 儿保门诊 早期干预 临床依据
下载PDF
早产儿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等新生儿神经运动发育评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闫红霞 沈鹏 +8 位作者 倪仙玉 刘林 李文骏 赵战绒 高美茹 张倩 李艳君 王妍 王婷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第8期919-921,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新生儿行为神经测评(NBNA)、20项神经运动(20项)检查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来咸阳彩虹医院儿童保健门诊查体的8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在规定时间段内接受GMs[纠正胎龄(5±1)... 目的探讨早产儿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新生儿行为神经测评(NBNA)、20项神经运动(20项)检查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来咸阳彩虹医院儿童保健门诊查体的8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在规定时间段内接受GMs[纠正胎龄(5±1)周和(15±1)周各做1次]、NBNA(纠正胎龄1~2周)和20项检测(在纠正胎龄1个月和3~4个月时各做1次检查),分扭动阶段和不安运动阶段对三种检查方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BNA评估异常检出率为10.2%(9/88);20项评估结果为:纠正月龄1个月时异常检出率为34.1%(30/88),纠正月龄3~4月时异常检出率为17.0%(15/88);GMs评估结果:扭动运动阶段异常检出率为79.6%(49/88),不安运动阶段异常检出率为6.8%(6/88)。扭动阶段GMs与20项检查结果和20项与NBNA检查结果具有较低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232和0.300,均P<0.05),GMs与NBNA检查结果无一致性(P=0.163);不安运动阶段GMs与20项检查结果、GMs与NBNA检查结果和20项与NBNA检查结果均具有中等程度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85、0.702和0.585,均P<0.05)。结论 GMs质量评估与NBNA、20项检查结果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评 20神经运动检查 相关性
下载PDF
早期应用rhu-EPO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何金水 黄仲玲 +2 位作者 杨鸿 翁开枝 朱少波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86-588,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对44例早产儿(男30例,女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rhu-EPO治疗组,每组各22例,治疗组于生后第7天予rhu-EPO治疗4周,所有早产儿于纠正胎龄40周行新生儿行为神... 目的评价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对44例早产儿(男30例,女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rhu-EPO治疗组,每组各22例,治疗组于生后第7天予rhu-EPO治疗4周,所有早产儿于纠正胎龄40周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测(NBNA),生后6,12月用Gesell量表法进行神经发育评价。结果①治疗组NBNA评分36.20±0.75分,高于对照组的34.40±1.05分(P<0.05);②治疗组Gesell发育量表在生后6月,治疗组精细动作的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在生后12月治疗组有3个能区(即大运动、精细动作和语言能区)的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rhu-EPO可促进早产儿神经行为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神经发育 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 GESELL发育量表 早产儿
下载PDF
产时脐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价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响红 刘卫 +4 位作者 杨志斌 李健 冯秀君 綦美花 牟晓峰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06年第6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乳酸(lactic acid,LA)水平与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的关系。方法将经阴道分娩的269例新生儿分为:窘迫组95例(产时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对照组174例(正常分娩新生儿)。窘迫组中新生儿出生无窒息为窘迫Ⅰ...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乳酸(lactic acid,LA)水平与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的关系。方法将经阴道分娩的269例新生儿分为:窘迫组95例(产时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对照组174例(正常分娩新生儿)。窘迫组中新生儿出生无窒息为窘迫Ⅰ组,有窒息为窘迫Ⅱ组。分别测定各组脐动脉血LA水平及微量血液气体分析,并在第4~第6天和第26~第28天进行NBNA评分。结果窘迫Ⅰ组及窘迫Ⅱ组脐动脉血LA值分别为(3.57±1.17)mmol/L和(3.84±0.72)mmol/L,较对照组(2.82±0.68)mmol/L显著升高(P〈0.01);pH值分别为(7.21±0.06)mmol/L,(7.19±0.11)mmol/L),较对照组(7.26±0.07)mmol/L明显降低(P〈0.01);窘迫Ⅱ组第4~第6天及第26~第28天NBNA评分为(33.82±2.46)和(36.50±1.00),较对照组(36.71±1.18)和(38.11±1.17)及窘迫Ⅰ组(36.42±1.16)和(38.10±1.16)显著降低(P〈0.01)。窘迫Ⅱ组脐血LA值与pH值及第4~第6天NBN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7,r=-0.78,P〈0.01)。结论胎儿宫内窘迫时,脐动脉血LA及NBNA评分存在一定相关性,联合应用有助于判断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新生儿20行为神经评价 乳酸 脐动脉
原文传递
无缝隙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神经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晓娴 黄宏双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无缝隙护理干预,采...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无缝隙护理干预,采用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对早产儿的神经行为进行评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1、7 d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8 d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及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BNA总分和NBNA附加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早产儿的神经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护理干预 神经行为 早产儿 20行为神经测定法
下载PDF
神经行为测定法在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改莲 杨周岐 黄燕萍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4年第6期375-376,共2页
目的应用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测定方法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进行早期预测。方法对150例患儿进行NBNA评分测定,比较与头颅CT检查的吻合率。结果其中有117例患儿首次NBNA评分分值小于35分,与头颅CT结果比较,其与CT阳性符合率达到100... 目的应用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测定方法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进行早期预测。方法对150例患儿进行NBNA评分测定,比较与头颅CT检查的吻合率。结果其中有117例患儿首次NBNA评分分值小于35分,与头颅CT结果比较,其与CT阳性符合率达到100%。结论使用NBNA量表测查和临床表现相结合,对早期判断HIE患儿预后有较高实用价值,适宜在不具备头颅CT的情况下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 量表 阳性符合率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4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按照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按照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NBNA)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的NBNA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神经行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NBNA)
下载PDF
高龄二胎新生儿发育情况与其他新生儿早期发育情况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樊秋民 冷冬明 +3 位作者 姚娟 胡粤辉 傅羽 刘红婴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227例分娩产妇,按照产妇年龄不同分为高龄二胎组(523例)、非高龄二胎组(687例)、高龄一胎组(786例)、非高龄一胎组(1231例)。在四组新生儿出生7 d采用新生儿2...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227例分娩产妇,按照产妇年龄不同分为高龄二胎组(523例)、非高龄二胎组(687例)、高龄一胎组(786例)、非高龄一胎组(1231例)。在四组新生儿出生7 d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进行评分,3个月时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儿心量表)进行神经心理发育评估。比较四组新生儿NBNA评分及适应能力、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交行为评分。结果高龄二胎组的NBNA评分为(38.20±1.95)分,非高龄二胎组的NBNA评分为(38.13±1.85)分,高龄一胎组的NBNA评分为(38.34±1.89)分,非高龄一胎组的NBNA评分为(38.40±1.85)分;高龄二胎组的NBNA评分与非高龄二胎组、高龄一胎组及非高龄一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二胎组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及总分均明显低于非高龄二胎组、高龄一胎组及非高龄一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对新生儿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必须要提早干预,避免儿童出现发育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产妇 新生儿 新生儿20行为神经评分法 神经心理发育评估
下载PDF
动脉血乳酸水平和NBNA评分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飞 万瑜 +3 位作者 王晶 薛梅 刘彩霞 殷剑松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10期1466-1467,1470,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评估新生儿窒息的应用价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1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观察组,依据1 min的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60例)和重度窒息组(40例),另选择同期娩出的100例正...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评估新生儿窒息的应用价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1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观察组,依据1 min的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60例)和重度窒息组(40例),另选择同期娩出的10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2 h后的动脉血乳酸水平、血pH值、BE值以及出生后14天的NBNA评分,分析血乳酸水平、pH值、BE值及NBNA评分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动脉血乳酸水平为(6.33±3.31)mmol/L,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的动脉血乳酸水平为(8.06±3.46)mmol/L,高于轻度室息组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及正常对照组的NBN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乳酸水平与pH值、BE值、出生后14天的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生产时发生室息的新生儿动脉血乳酸水平明显升高,动脉血乳酸水平可协助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与NBNA评分可用于早期评估脑损伤可能,对新生儿窒息的预后具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乳酸 新生儿20行为神经评分法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状况及气质类型分析
19
作者 贾丽芳 李日清 苏娟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115-117,共3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状况及气质类型,为新生儿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对150名新生儿是否罹患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状况进行统计,并于出生后4d-7d进行气质测定、20项新生儿行为评价、胆红素水平测定,于出生40d-42d后再次进行... 目的了解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状况及气质类型,为新生儿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对150名新生儿是否罹患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状况进行统计,并于出生后4d-7d进行气质测定、20项新生儿行为评价、胆红素水平测定,于出生40d-42d后再次进行气质测定。结果本组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率为40.0%,出生4d-7d和40d-42d气质类型均以中间型为主,分别占79.3%、70.0%。不同性别新生儿出生4d-7d气质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是否罹患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新生儿出生4d-7d气质类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气质类型均以温和型和兴奋型居多。结论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率较高,气质类型以中间型为主,应根据其气质类型予以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降低黄疸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黄疸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 气质 胆红素 20新生儿行为测定与评价
下载PDF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法(NBNA)在早产儿随访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杜奕冲 加孜拉·艾山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136-139,共4页
探讨分析在早产儿的随访工作中,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法(NBNA)的应用。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48例研究对象,均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其中24例为足月新生儿,纳入对照组,另外24例为早产儿,纳入实验组。在新生... 探讨分析在早产儿的随访工作中,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法(NBNA)的应用。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48例研究对象,均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其中24例为足月新生儿,纳入对照组,另外24例为早产儿,纳入实验组。在新生儿的随访中,所有研究对象均使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法(NBNA),观察该方法在早产儿随访中的应用及价值。结果 对照组新生儿NBNA评分均高于35分,异常率为0。实验组新生儿中NBNA评分高于35分的有20例,4例较低,异常率为16.67%(4/24)。实验组评分异常的4例新生儿均为高危早产儿。经过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新生儿的NBNA评分异常率较高,其中高危早产儿的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 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出生后需要及早进行评估,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法可较为全面的对新生儿行为能力进行评估,及早发现并治疗有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因此NBNA法在早产儿随访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建议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随访 早产儿 新生儿20行为神经测查法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