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1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的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管理实践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丽玲 Alexa McArthur +6 位作者 姚莉莉 李昭颖 顾莺 胡雁 吕天婵 朱晓婷 胡晓静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4期311-316,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证据的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流程,提高PICC规范化维护操作的依从性,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JBI(Joanna Briggs Institute)临床证据系统,根据9项最佳实践建议对新生儿PICC临床维护操作进行基... 目的建立基于证据的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流程,提高PICC规范化维护操作的依从性,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JBI(Joanna Briggs Institute)临床证据系统,根据9项最佳实践建议对新生儿PICC临床维护操作进行基线审查,实施有针对性的策略并进行后期观察。比较2017年8月-2018年7月项目实施前及2018年8月-2019年7月项目实施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策略实施后依从性较实施前有了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流感染发生率,实施后为0.085%,较实施前0.268%有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最佳实践的应用提高了护理人员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知识和PICC规范化操作的依从性,降低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循证实践
下载PDF
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徐文洁 彭昕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12期5-7,共3页
综述了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护理的定义、诊断、影响因素、护理以及展望。认为在临床广泛开展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试验研究,寻找预防和控制CRBSI发生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新生儿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
关键词 新生儿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管理在预防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闫晶 李兴霞 王秀美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5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CLB)在预防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8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深静脉置管护理;将2017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实施CLB。比较...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CLB)在预防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8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深静脉置管护理;将2017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实施CLB。比较两组CRBSI发生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抗生素和PICC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CRBSI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抗生素应用时间、PICC使用率和留置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CLB可以降低新生儿CRBSI发生率,且可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抗生素和PICC导管的应用效率,从而保障了新生儿静脉输液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管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picc 依从性
下载PDF
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高危因素及预防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韦艳红 王楠楠 薛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7期182-185,共4页
经静脉输入高营养液是提高早产儿尤其是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存活率的重要保障,长期的静脉高营养供给对穿刺技术和留置针的要求较高。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技术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宜输高渗液体、留置时间长,可减少患儿... 经静脉输入高营养液是提高早产儿尤其是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存活率的重要保障,长期的静脉高营养供给对穿刺技术和留置针的要求较高。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技术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宜输高渗液体、留置时间长,可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是长期静脉营养输液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敷料 预防
下载PDF
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护理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145-146,共2页
在新生儿救治过程中常常会用到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但是长时间置管容易引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这样不仅会增加新生儿生命风险,还会缩短导管使用寿命。如果能做好相应的护理,对减少这一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生儿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护理
下载PDF
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护理的进展
6
作者 郭瑞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76-77,共2页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PICC导管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大家开始深入地探讨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病机制,从中获取新的理论与相关预防措施。本文综述了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定义、诊断、影响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PICC导管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大家开始深入地探讨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病机制,从中获取新的理论与相关预防措施。本文综述了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定义、诊断、影响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希望护理人员对其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得到更有效的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及患儿的生存率,减轻患儿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picc导管 相关性血流感染 护理进展
下载PDF
基于改进科学降低儿童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循证护理实践
7
作者 丁亚光 王春立 +7 位作者 迟巍 王晓晖 王莹莹 王莉 武莹 陈芳娇 段颖杰 李慧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0-1135,共6页
目的:探索基于改进科学的循证护理实践在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方面的效果,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采取前后对照研究设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病房有PICC置管的患儿以及... 目的:探索基于改进科学的循证护理实践在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方面的效果,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采取前后对照研究设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病房有PICC置管的患儿以及病房护士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于2021年1月—12月,采用常规PICC导管感染防控措施,实验组于2022年1月—12月,采用改进科学中改进策略中的六西格玛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以及护士对导管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0.9%,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4%,实验组每千导管日感染发生率为0.4‰,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0‰;实验组护士对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控知识问卷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P<0.05)。结论:基于改进科学的循证护理实践可有效降低PICC留置期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提升护士对于导管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水平,提升临床护理的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科学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循证护理实践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管理应用在预防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成效评价
8
作者 王妍 何天凤 张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138-0140,共3页
评价集束化护理管理应用在预防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成效。方法 选取90例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或脐静脉置管的新生儿作为本次主要研究对象,将所有病例... 评价集束化护理管理应用在预防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成效。方法 选取90例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或脐静脉置管的新生儿作为本次主要研究对象,将所有病例名单汇总,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90例新生儿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PICC导管及抗生素使用情况、护理人员每日不同时段的手部卫生意识评分及血流感染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PICC导管及抗生素使用情况优于对照组,二者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上午时段、中午时段及晚上时段的手部卫生意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二者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45例新生儿中,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例数仅为2例,而对照组感染例数为15例,研究组感染风险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够降低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手部卫生意识,提升抗生素及PICC导管的使用效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集束化护理 抗生素
下载PDF
1例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护理体会
9
作者 吴丽 余金 +1 位作者 刘克英 邓士红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4期111-114,共4页
总结1例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原因及护理经验。发生原因主要包括导管留置时间长、导管维护周期延迟、透明敷料使用不合理、早期皮肤感染识别处理不足。护理要点为缩短导管留置的时间... 总结1例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原因及护理经验。发生原因主要包括导管留置时间长、导管维护周期延迟、透明敷料使用不合理、早期皮肤感染识别处理不足。护理要点为缩短导管留置的时间,重视环境和营养管理,增强抗感染水平;结合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敷,加强置管处皮肤护理;组建专科静脉治疗小组,提升PICC导管专科护理品质;实施个体化健康宣教,落实专科延续护理。患者住院13 d,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导管穿刺口和血流感染控制稳定,伤口愈合良好,病情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 护理
下载PDF
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燕红 张勤 +1 位作者 钟庆 宋凤莲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3期267-275,共9页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2日期间在简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2日期间在简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中心静脉CRBSI分为CRBSI组与非CRBSI组。对CRBSI组患者行病原菌种类分析,同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信息,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构建重症患者发生CRBSI的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293例,其中CRBSI组38例、非CRBSI组255例。38例CRBSI患者共检出病原菌52珠,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比50.00%(26/5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9.23%(10/52)、表皮葡萄球菌7.69%(4/52)为主;革兰氏阴性菌占比44.23%(23/52),以大肠埃希菌17.31%(9/52)、肺炎克雷伯杆菌13.46%(7/52)为主;真菌占比5.77%(3/52),均为白色念珠菌。CRBSI组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置管部位为股静脉或颈内静脉、静脉营养液输液、置管前应用抗菌药物者占比显著高于非CRBSI组;CRBSI组BMI、入院时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非CRBSI组,置管时间显著长于非CRBSI组,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高BMI、合并糖尿病、入院时高APACHEⅡ评分、置管部位为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置管时间长、输液类型为静脉营养液、置管前应用抗菌药物为重症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ROC分析表明,BMI、入院时APACHEⅡ评分、置管时间均能用于重症患者发生CRBSI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0.919、0.975(P<0.05)。结论重症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后CRBSI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较为多见,同时CRBSI的发生与年龄、BMI、置管天数、置管部位等因素关系密切,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丽华 何建强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76-179,184,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non-cuffed catheter, NCC)行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采用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non-cuffed catheter, NCC)行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通过超声引导下经皮中心静脉置入NCC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6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同置管部位的CRBSI发生率,分析CRBSI患者的感染特点及病原菌分布。依据是否发生CRBSI分为感染组(n=22)和非感染组(n=147),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参数;进一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CC患者发生CRBSI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效果。结果:颈内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CRBS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1,P=0.638);22例CRBSI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1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6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10株),革兰阴性杆菌5株。感染组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血清铁水平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影响因素(P=0.006,0.007)。ROC曲线显示,白蛋白AUC为0.726,高密度脂蛋白AUC为0.704。结论:NCC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多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低水平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CRBSI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培训对新生儿护士PICC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影响
12
作者 母小兰 邱云 +2 位作者 刘星 侯怡 魏丽蓉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8期162-16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培训对新生儿护士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血流感染防控行为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绵阳市某医院42名新生儿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基于行为转...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培训对新生儿护士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血流感染防控行为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绵阳市某医院42名新生儿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PICC相关血流感染防控培训,培训前、培训后分别采用PICC相关血流感染防控行为阶段调查表与PICC相关血流感染防控实践现状调查表对新生儿护士的PICC相关血流感染防控行为、感染防控认知与操作水平、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新生儿护士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行为阶段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认知与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1.06‰(2/1887)较培训前6.42‰(14/2180)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培训有助于提升新生儿护士实施PICC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措施的依从性,促进其防控行为发生正向转变,有助于PICC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从而降低PICC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护士 培训 行为转变理论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picc
下载PDF
基于倾向值匹配法探讨白血病PICC病人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因素及预防建议
13
作者 瞿春霞 龙志国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3期2513-2516,共4页
目的:基于倾向值匹配法探讨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并发血流相关性感染(CRBSI)的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预防建议。方法:回顾性选取416例白血病PICC病人,根据有无并发CRBSI分为并发组和未并发组,按照1∶1比例倾向... 目的:基于倾向值匹配法探讨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并发血流相关性感染(CRBSI)的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预防建议。方法:回顾性选取416例白血病PICC病人,根据有无并发CRBSI分为并发组和未并发组,按照1∶1比例倾向值匹配两组混杂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匹配后并发CRBSI的因素,并提出CRBSI预防建议。结果:CRBSI发生率为14.66%;倾向性匹配前后并发组合并糖尿病、高渗性输注液、贫血、带管出院占比均高于未并发组(P<0.05),白细胞、血红蛋白、一次穿刺成功占比均低于未并发组(P<0.05),导管留置时间均长于未并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高渗性输注液、贫血、带管出院、导管留置时间均是并发CRBSI的危险因素(P<0.05),白细胞、血红蛋白、一次穿刺成功均是并发CRBSI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白细胞、血红蛋白、一次穿刺成功、高渗性输注液、贫血、带管出院、导管留置时间均是白血病PICC病人并发CRBSI的影响因素,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值匹配法 白血病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因素
下载PDF
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
14
作者 陈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19-0122,共4页
肺癌是指因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影响发生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PICC是行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有经常性输液需求患者或重病患者常用给药方式,且安全性较高,在减轻患者因多次穿刺所致疼痛的同时,还... 肺癌是指因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影响发生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PICC是行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有经常性输液需求患者或重病患者常用给药方式,且安全性较高,在减轻患者因多次穿刺所致疼痛的同时,还便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液,随着血液系统输送至全身各处,利于药效的充分发挥。另外,同一次性输注耗材和常规留置针相比,PICC操作更为便捷、治疗费用更加经济,很好地缓解了患者经济压力。然而PICC留置期间伴有一定的CRBSI、血栓等置管并发症风险,在降低PICC留置效果、阻碍患者疾病治疗进程推进的同时,加重了其医疗负担。因此,做好PICC留置期间CRBSI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探究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picc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静脉血栓
下载PDF
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过程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的作用及并发症研究
15
作者 秦怡 钱蕾 +2 位作者 吴虹 宋婷婷 达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68-0071,共4页
探讨PICC治疗过程中实施全面护理,对于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重要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120例接受PICC治疗的患者,就医时间从2019年3月至2024年3月,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接受常规护理与全程护理,评估不同护理方式在实际... 探讨PICC治疗过程中实施全面护理,对于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重要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120例接受PICC治疗的患者,就医时间从2019年3月至2024年3月,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接受常规护理与全程护理,评估不同护理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结果 在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指标时,发现观察组出现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低、不良心理评分及导管留置时间较低,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实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可能性,有助于患者维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且还能减少导管留置的时间,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自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全程护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管留置时间 心理状态 满意度
下载PDF
PICC维护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应用现状调查
16
作者 张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09-0012,共4页
探究分析在进行PICC导管维护时,针对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现状调查情况加以分析,为规范护士PICC维护操作开展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选择将医院内部24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于本次研究选择使用自制调查表,完成对护士PIC... 探究分析在进行PICC导管维护时,针对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现状调查情况加以分析,为规范护士PICC维护操作开展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选择将医院内部24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于本次研究选择使用自制调查表,完成对护士PICC维护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应用现状的分析。结果 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可知,护士在进行PICC导管维护的过程中,具体执行中排在前三的为评估患者、执行手卫生及更换输液接头,执行准确率比较低的则是规范更换与导管固定、消毒输液接头等。根据医护人员的工作年限及是否具有PICC资质证书,探究分析PICC维护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整体依从性,数据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调查情况可知,护士在进行PICC导管维护时,使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有着较好的依从性,但是知识掌握与实践应用存在差距,需要医疗机构不断提升护士的依从性,降低维护中出现相关性血流感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基于循证构建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早期识别及护理流程管理方案
17
作者 刘兰霞 张娟 +4 位作者 刘嘉欣 肖长长 陈少英 罗丹 李桂兰 《循证护理》 2024年第3期421-426,共6页
目的:基于循证构建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早期识别及护理流程管理方案,以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血液透析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方法:基于循证护理的方法,检索、评价、汇总国内外关于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护理管... 目的:基于循证构建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早期识别及护理流程管理方案,以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血液透析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方法:基于循证护理的方法,检索、评价、汇总国内外关于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护理管理的最佳证据,构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早期识别及护理流程管理方案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7名专家开展两轮函询,确定方案各级条目,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条目权重。结果:两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依次为0.862,0.860;Kendall′s W值分别为0.546(χ^(2)=76.804,P<0.001)、0.614(χ^(2)=93.371,P=0.005),最终筛选并确定包括2个一级条目、10个二级条目、35个三级条目的早期识别及护理流程管理方案。结论:基于循证构建的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早期识别及护理流程管理方案科学、可靠,能够为血液透析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早期识别和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早期识别 管理方案 循证护理 证据汇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方案的构建
18
作者 李长红 赵春艳 +2 位作者 蔡天蕊 仇晓霜 由晓艺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11-14,共4页
目的:构建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方案。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头脑风暴形成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方案初稿,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建立预... 目的:构建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方案。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头脑风暴形成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方案初稿,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建立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最终方案。结果: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90、0.92;对一轮专家函询意见进行整理修改后,第二轮专家函询方案条目的重要性均值为4.13~5.00,方案条目的相关性均值为4.07~5.00,重要性、相关性变异系数分别在0.00~0.19、0.00~0.20之间,Kendall’s W为0.131、0.143(P<0.001)。最终形成了包含5个一级条目、15个二级条目、49个三级条目的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方案。结论:本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有助于降低终末期肾病患者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德尔菲专家函询
下载PDF
外周血25(OH)D水平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甘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191-1193,共3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外周血25(OH)D水平,同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按患... 目的:探究外周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外周血25(OH)D水平,同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按患者是否发生CRBSI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5(OH)D水平与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关系,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对CRBSI的预测价值。结果:80例患者中,11例发生感染(13.75%),69例未发生感染(86.25%)。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平均透析时间更长,Hb、Alb、K^(+)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感染组血清25(OH)D水平分级明显差于非感染组(P<0.05);且感染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较非感染组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缺乏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预测CRBSI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09,敏感度为72.73%、特异度为85.51%,最佳临界值为<16.36μg/L。结论:25(OH)D缺乏或不足是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表现,25(OH)D缺乏是CR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具一定早期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肾病
下载PDF
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留置静脉导管患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佳媛 曹静 +2 位作者 张江波 李明霞 朱艳萍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分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center,NICU)患儿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特点,为CRBSI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 目的:分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center,NICU)患儿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特点,为CRBSI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240例留置有脐静脉置管(umbilical venous catheters,UVC)和/或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患儿,其中单独留置UVC的有120例,留置UVC+PICC的也有120例,统计和分析240例患儿CRBSI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情况。结果:进行标本培养的240例患儿中,被确诊为CRBSI的27例(11.25%),总留置时间为4696 d,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平均5.7例/1000导管日;患儿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9株(占70.37%),主要为溶血葡萄球菌10株,革兰阴性菌8株(占29.63%),其中黏质沙雷菌、大肠埃希菌均为3株;19株革兰阳性菌中,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口腔链球菌、屎肠球菌均未检出对克林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此4种病原菌对左氟氧沙星的总耐药率最高为100.00%,其次为青霉素(占89.47%),对庆大霉素、莫西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总耐药率均为71.43%;6株革兰阴性菌中,黏质沙雷菌对本文所试抗菌药物如哌拉西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等的耐药率均为0.00%,鲍曼不动杆菌对其耐药率均为50.00%,大肠埃希菌中未检出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的菌株,其对哌拉西林、氨曲南、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为66.67%,3种病原菌的总体耐药率不高。结论:溶血葡萄球菌是医院NICU中CRBSI患儿标本检出的主要致病菌,医务人员应对其加强重视并早期监测,并根据药敏结果适时调整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脐静脉置管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病原学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