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态二氧化锰(δ-MnO_2)吸附溶液中U(VI)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小燕 刘义保 +4 位作者 张明 李寻 杨波 花榕 刘云海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283-287,共5页
采用KMnO_4氧化MnSO_4的方法制备了新生态二氧化锰(δ-MnO_2)并运用SEM,XRD,FT-IR进行了表征研究,分析了δ-MnO_2吸附U(VI)的机理,探讨了溶液p H、吸附剂用量、反应时间、U(VI)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δ-MnO_2吸附溶液中U(VI)效果的影响... 采用KMnO_4氧化MnSO_4的方法制备了新生态二氧化锰(δ-MnO_2)并运用SEM,XRD,FT-IR进行了表征研究,分析了δ-MnO_2吸附U(VI)的机理,探讨了溶液p H、吸附剂用量、反应时间、U(VI)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δ-MnO_2吸附溶液中U(VI)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制备的δ-MnO_2颗粒为准球型,分散性较好,团聚少,表明光滑,物质组成主要由Mn,O_,C,K元素组成,具有丰富的表面羟基,故对溶液中的U(VI)有很好的吸附效果。p H值对吸附效果有显著影响,当溶液p H为4.5、吸附剂用量为0.6 g/L、吸附时间为140 min、U(VI)初始质量浓度为35 mg/L时,U(VI)的去除率达到了97.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态二氧化锰 吸附
下载PDF
新生态二氧化锰对水中腐殖酸的强化混凝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曾玉彬 汪军林 伍志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31,144,共6页
采用KMn O4氧化Mn SO4的方法制备新生态二氧化锰,利用在线投加的方式研究了新生态二氧化锰强化混凝去除水中腐殖酸的效果,评价了新生态二氧化锰的形态、投加量、p H值、投加方式、投加顺序等因素对强化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 采用KMn O4氧化Mn SO4的方法制备新生态二氧化锰,利用在线投加的方式研究了新生态二氧化锰强化混凝去除水中腐殖酸的效果,评价了新生态二氧化锰的形态、投加量、p H值、投加方式、投加顺序等因素对强化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硫酸铝的加量为2 mg/L,加入10 mg/L的新生态二氧化锰强化混凝,UV254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分别由未加入新生态二氧化锰时的9.2%和2.5%提高至55.0%和38.9%。正交试验表明p H值对混凝效果影响最显著,新生态二氧化锰投加量、慢速搅拌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均较小;在p H为4.0,水中总固体颗粒物含量为20 mg/L,新生态二氧化锰加量为10 mg/L,慢搅40 min时,UV254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1.2%和61.2%。说明新生态二氧化锰对于混凝去除水中的腐殖酸具有强化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混凝 新生态二氧化锰 在线投加 腐殖酸
下载PDF
新生态二氧化锰对水中碱性染料的脱色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姚士芹 施文健 +1 位作者 刘正豪 吴卓明 《化学教育》 CAS 2007年第12期48-49,共2页
以新生态二氧化锰作吸附剂,对水中碱性染料——碱性紫和碱性橙进行吸附脱色。介绍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并对影响吸附的因素进行了较详细探讨。
关键词 新生态二氧化锰 碱性染料 吸附 水处理
下载PDF
新生态二氧化锰混凝特性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灿波 吕谋 +1 位作者 杨威 李圭白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99-103,共5页
采用高锰酸钾与亚硫酸钠复合还原剂制备新生态二氧化锰并用其处理各种浊度原水,考察了该新生态二氧化锰的混凝效能、影响因素及可能的除浊机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新生态二氧化锰具有丰富的表面羟基,且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高的化学吸附... 采用高锰酸钾与亚硫酸钠复合还原剂制备新生态二氧化锰并用其处理各种浊度原水,考察了该新生态二氧化锰的混凝效能、影响因素及可能的除浊机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新生态二氧化锰具有丰富的表面羟基,且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高的化学吸附活性,在较低的投量(2 mg/L)下即具有显著的混凝效能,混凝的最佳pH值范围为7;9;该新生态二氧化锰的混凝除浊机制主要是吸附架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态二氧化锰 混凝效能 界面性质 亚硫酸钠复合还原剂
下载PDF
新生态二氧化锰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甲醛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国涵 丁欣宇 +1 位作者 沈拥军 景晓辉 《针织工业》 2017年第7期39-42,共4页
以高锰酸钾和氯化锰为原料,采用室温液相氧化还原法制备新生态二氧化锰。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比表面积(BET)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二氧化锰的形态结构。以新生态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在室... 以高锰酸钾和氯化锰为原料,采用室温液相氧化还原法制备新生态二氧化锰。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比表面积(BET)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二氧化锰的形态结构。以新生态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在室温、常压、无光照条件下对甲醛气体进行催化氧化试验,测试了甲醛处理的净化率及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新生态二氧化锰为无定型Mn O2,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有序介孔结构的类球型,粒径分布在1 000~2 500 nm之间;新生态二氧化锰对空气中甲醛具有良好的催化氧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催化2 h后,甲醛浓度为0.05 mg/m3,有效净化率达到99.76%,符合GB50325—2010相关要求且重复使用性较好,重复使用10次以上仍具有较好的甲醛净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态二氧化锰 催化氧化 甲醛 净化率 重复使用性
下载PDF
新生态二氧化锰处理染料废水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秋华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共3页
以化学合成的新生态二氧化锰作吸附剂 ,对水中碱性品红和酸性嫩黄 2G进行吸附脱色。介绍实验原理、实验方法 。
关键词 中学 实验教学 废水处理 新生态二氧化锰 碱性品红 酸性嫩黄2G 吸附脱色 实验原理 实验方法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观测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与天然有机物的微观吸附形貌 被引量:4
7
作者 郭瑾 马军 施雪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45-949,共5页
采用云母片吸附的方式,较好地捕捉到了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的微观结构,并采用轻敲模式下的原子力显微成像技术,对其吸附天然有机物(NOM)前后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测.与陈化2h后的水合二氧化锰相比,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呈现出不定形... 采用云母片吸附的方式,较好地捕捉到了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的微观结构,并采用轻敲模式下的原子力显微成像技术,对其吸附天然有机物(NOM)前后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测.与陈化2h后的水合二氧化锰相比,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呈现出不定形的穿孔层状结构(厚度仅为0~1.75nm)和球形颗粒结构,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附着能力.当向NOM中加入1mmol/L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后。NOM分子的吸附形貌由松散分布的扁平粒状结构(吸附高度为5~8.5nm)转变为密集分布、水平尺寸均匀的球形结构。表明了NOM分子容易以水合二氧化锰为吸附中心包裹在其表面.从直观上进一步证实了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的除污染效能,为高锰酸盐的预氧化助凝机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有机物 生态水合二氧化锰 原子力显微镜 微观形貌 吸附
下载PDF
新生态MnO_2对水中As(Ⅴ)去除效果 被引量:7
8
作者 梁慧锋 刘清福 马子川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4年第5期966-969,共4页
实验研究了新生态 Mn O2 对 As( )除砷效果及影响因素。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室温 ,p H值 6 .5附近 ,Mn O2 的投加量为 1 0 0 mg,接触时间 2 h) ,新生态 Mn O2 对 As( )的去除率达 98% ;加入阴离子 ,与As( )形成吸附竞争 ;加入阳离子如 ... 实验研究了新生态 Mn O2 对 As( )除砷效果及影响因素。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室温 ,p H值 6 .5附近 ,Mn O2 的投加量为 1 0 0 mg,接触时间 2 h) ,新生态 Mn O2 对 As( )的去除率达 98% ;加入阴离子 ,与As( )形成吸附竞争 ;加入阳离子如 Fe3 + 、Al3 + 等可改善 A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态二氧化锰 砷(Ⅴ) 去除率
下载PDF
新生态MnO_2吸附法处理阳离子染料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董丽丽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2年第2期28-30,共3页
利用新生态MnO2对阳离子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新生MnO2投加量、染料浓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还运用热分析、碳、氢、氮元素分析技术对脱色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新生MnO2处理含有阳离子染料的废... 利用新生态MnO2对阳离子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新生MnO2投加量、染料浓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还运用热分析、碳、氢、氮元素分析技术对脱色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新生MnO2处理含有阳离子染料的废水,最高脱色率可达99%,CODCr去除率也高达95%。新生MnO2是通过界面吸附机理对染料废水进行处理的,并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态二氧化锰 吸附 脱色 生态MnO2吸附法 阳离子染料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新生态MnO_2的制备方法及表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庆敏 赵容朋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年第7期108-109,共2页
本文通过对新生态二氧化锰与有机物间的作用特性及机理研究,旨在为饮用水处理提供一种经济简便的除污染方法。实验得出,新生态二氧化锰降解苯胺废水的最佳条件是pH为5.0,时间1.5h,苯胺浓度10mg/l,投加量为26.7g/l。最佳降解率为97.42%。
关键词 新生态二氧化锰 苯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锰酸钾氧化-吸附去除水中Mn^(2+)的机理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唐玉朝 胡伟 +4 位作者 徐满天 黄显怀 李卫华 杨妍 钱益群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1-36,共6页
文章研究了高锰酸钾氧化-吸附去除饮用水中Mn^(2+)的相关机理,考察了高锰酸钾氧化Mn^(2+)的产物新生态水合MnO_2对Mn^(2+)的吸附效能以及吸附前后体系p H的变化,并且对MnO_2的界面特性及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体系中Mn^(2+)的... 文章研究了高锰酸钾氧化-吸附去除饮用水中Mn^(2+)的相关机理,考察了高锰酸钾氧化Mn^(2+)的产物新生态水合MnO_2对Mn^(2+)的吸附效能以及吸附前后体系p H的变化,并且对MnO_2的界面特性及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体系中Mn^(2+)的平衡浓度在50 mg/L时,新生态水合MnO_2对Mn^(2+)的吸附量为1.46 g/g,静态吸附24 h后溶液p H从7.40降至3.74。XPS光电子能谱以及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数据表明新生态水合MnO_2主要通过配位吸附实现对Mn^(2+)的去除。SEM显示新生态水合MnO_2为不均的准球形,表面富有皱褶,其比表面积可达214.6 m^2/g,吸附后样品表面光滑整齐。高锰酸钾对Mn^(2+)的氧化和MnO_2的吸附作用是Mn^(2+)从水中去除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 Mn2+ 生态水合二氧化锰 配位吸附
下载PDF
新生MnO_2对茜素红吸附脱色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丽芳 孙玉凤 《辽宁化工》 CAS 2006年第5期260-263,共4页
以新生MnO2为吸附剂,对水中茜素红染料进行了脱色研究,探讨了影响吸附的因素。结果表明,降低pH值、增加吸附剂投加量,有利于新生水合二氧化锰对茜素红染料的脱色。当新生态水合MnO2浓度为300 mg/L,茜素红浓度为400 mg/L,pH=2,反应时间为... 以新生MnO2为吸附剂,对水中茜素红染料进行了脱色研究,探讨了影响吸附的因素。结果表明,降低pH值、增加吸附剂投加量,有利于新生水合二氧化锰对茜素红染料的脱色。当新生态水合MnO2浓度为300 mg/L,茜素红浓度为400 mg/L,pH=2,反应时间为60 min时,茜素红脱色率达90%以上。实验还发现对茜素红染料吸附较好符合Freundich吸附等温式,吸附速率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合二氧化锰 吸附作用 茜索红 脱色
下载PDF
新生态MnO_2强化混凝去除苯酚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立珠 陈晓东 +2 位作者 马军 余敏 李欣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26-2930,共5页
以苯酚为目标物,考察钙离子、单宁酸、高岭土投量、新生态二氧化锰投量、pH等条件对新生态二氧化锰强化氯化铝混凝去除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钙离子能够促进新生态二氧化锰强化混凝对苯酚的去除,在钙离子投加范围内(0~1.0mmol.L-1),苯... 以苯酚为目标物,考察钙离子、单宁酸、高岭土投量、新生态二氧化锰投量、pH等条件对新生态二氧化锰强化氯化铝混凝去除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钙离子能够促进新生态二氧化锰强化混凝对苯酚的去除,在钙离子投加范围内(0~1.0mmol.L-1),苯酚的去除率能提高10%左右;单宁酸与苯酚共存时,能显著促进苯酚的去除,当单宁酸投加10 mg.L-1,氯化铝单独混凝过程,苯酚的去除率能提高30%左右,新生态二氧化锰强化氯化铝混凝过程,苯酚的去除率能提高50%以上.1mg.L-1新生态二氧化锰与30 mg.L-1氯化铝进行混凝,苯酚的去除率与单独投加50 mg.L-1氯化铝的混凝去除效果相当.pH为5~9的范围内,新生态二氧化锰强化混凝对苯酚的去除效果好,而在强酸性及强碱性条件苯酚的去除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新生态二氧化锰 强化混凝 单宁酸 钙离子 氯化铝 pH
原文传递
KMnO_4与PAC联用强化混凝去除水中微量重金属的效能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晓荣 徐俊 +1 位作者 沈吉敏 陈忠林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3-370,共8页
针对常规处理工艺中难以去除的Cd(Ⅱ)和N i(Ⅱ),分别对KMnO4氧化、粉末活性碳(PAC)吸附及KMnO4与PAC联用强化工艺的去除效能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KMnO4氧化、PAC强化三氯化铁混凝都能明显提高Cd(Ⅱ)和N i(Ⅱ)的去除率,但单独... 针对常规处理工艺中难以去除的Cd(Ⅱ)和N i(Ⅱ),分别对KMnO4氧化、粉末活性碳(PAC)吸附及KMnO4与PAC联用强化工艺的去除效能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KMnO4氧化、PAC强化三氯化铁混凝都能明显提高Cd(Ⅱ)和N i(Ⅱ)的去除率,但单独使用时,剩余绝对浓度仍然高于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的限值。KMnO4与PAC联用能进一步提高去除率,使重金属剩余绝对浓度达到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要求。KMnO4去除重金属的作用主要依靠其还原生成的新生态水合MnO2,新生态水合MnO2能够通过专属吸附、静电吸附和共沉淀作用去除水中微量重金属。PAC的吸附作用主要是通过表面的羧基等酸性官能团与金属离子发生的络合反应。两者联用时,PAC的还原作用能将水中过量的KMnO4还原为MnO2,同时KMnO4的适度氧化作用对有机物分子量和表面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影响,提高了后续PAC的吸附容量,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在对影响因素的考察中发现,当水中共存多种重金属离子或大量碱土金属离子时,共存离子会与Cd(Ⅱ)和N i(Ⅱ)离子发生竞争吸附而影响其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态二氧化锰 重金属离子 吸附 强化混凝 饮用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