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抗VEGF疗法在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侯慧敏 常雪柯 +1 位作者 张乐颖 宋宗明 《药学前沿》 CAS 2024年第10期268-277,共10页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是导致中老年人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且该疾病的发生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失调是导致nAMD的主要原因。此外,除VEGF之外的多种生长因子、补体系统活化、炎症因素、自噬等多...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是导致中老年人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且该疾病的发生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失调是导致nAMD的主要原因。此外,除VEGF之外的多种生长因子、补体系统活化、炎症因素、自噬等多种因素也参与了nAMD的发病过程。目前,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已成为治疗nAMD的一线方案,但当前的抗VEGF药物仍存在许多不足,如频繁的注射存在多种潜在风险、部分患者反应不敏感、患者的依从性低等,因此寻找新型治疗药物已迫在眉睫。本文对新上市和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新型药物在治疗nAMD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寻求药效更持久、作用更好的治疗方案,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进一步为推动nAMD治疗策略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发病机制 新型药物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视网膜下高反射物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梁从碧(综述) 陈长征(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7-490,共4页
视网膜下高反射物质(SHRM)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中显示的一种高反射性形态学特征,位于神经上皮外层、色素上皮内层。其常见于未经治疗或经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后的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也可见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 视网膜下高反射物质(SHRM)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中显示的一种高反射性形态学特征,位于神经上皮外层、色素上皮内层。其常见于未经治疗或经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后的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也可见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近视性黄斑变性、Best病、视网膜营养不良和脂质肉芽肿病等。SHRM与患者眼部椭圆体带缺失、瘢痕形成、外界膜损伤、黄斑萎缩及外层视网膜管型结构等关系密切,并与视力损害显著相关。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可显著消退部分SHRM,不同成分及特征的SHRM对治疗有不同的预后反应。明确nAMD中SHRM的形态特征及其功能后果,进一步加深临床对SHRM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下高反射物质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抗VEGF治疗 视力预后 综述
下载PDF
脂质代谢在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进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3
作者 宋维晨 陈雯 +1 位作者 池敬毅 祝文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432-1437,共6页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RMD)是一种普遍发生的、与年龄相关的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的视网膜疾病。大量研究显示,脂质代谢紊乱在nARMD的进展中发挥着促进作用,而这种关系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脂肪酸、胆固醇、脂质代谢基因变异等。...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RMD)是一种普遍发生的、与年龄相关的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的视网膜疾病。大量研究显示,脂质代谢紊乱在nARMD的进展中发挥着促进作用,而这种关系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脂肪酸、胆固醇、脂质代谢基因变异等。脂质代谢紊乱通过刺激氧化应激、抑制自噬,以及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引起了视网膜血管的异常和炎症反应,从而加速新生血管的形成,导致黄斑区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在动物实验中,开发针对脂质代谢紊乱的药物证实了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是治疗nARMD的一种潜在有效策略。基于这一发现,文章对脂质代谢在nARMD进展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下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为nARMD的临床治疗开辟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代谢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氧化应激 自噬 脂质代谢相关药物治疗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罗曼 陈晓隆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2-586,共5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引起50岁以上人群视力不可逆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AMD)也称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MD),...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引起50岁以上人群视力不可逆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AMD)也称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MD),是其晚期阶段,可导致最严重的视力丧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脉络膜新生血管和视网膜渗漏形成的主要因素,抗VEGF治疗是目前唯一实现多数患者视力改善并且停止疾病进展的治疗方法,因此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已经成为wAMD一线治疗方法。用于临床治疗wAMD的抗VEGF药物主要有哌加他尼、贝伐单抗、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治疗方案有固定式、按需式以及治疗和延长式治疗方案。Brolucizumab和abicipar pegol是2种新的抗VEGF药物,正处于3期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对以上药物治疗wAM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临床治疗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岱 李青春 孙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97-800,共4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已是当今世界上老年人的主要致盲原因之一,且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此病也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近年来,对AMD尤其是新生血管性AMD的治疗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多中心的...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已是当今世界上老年人的主要致盲原因之一,且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此病也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近年来,对AMD尤其是新生血管性AMD的治疗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观察,涌现出激光光凝、经瞳孔温热疗法、光动力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基因治疗等方法。本文就新生血管性AMD目前的治疗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激光光凝 经瞳孔温热疗法 光动力疗法
下载PDF
BMP-6与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丽 郝杨 +1 位作者 张智超 刘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92-2095,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RMD)患者房水中骨形态发生蛋白6 (BMP-6)、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06/2017-03于我院眼科就诊的nARMD患者34例35眼...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RMD)患者房水中骨形态发生蛋白6 (BMP-6)、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06/2017-03于我院眼科就诊的nARMD患者34例35眼作为nARMD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住院行白内障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0例20眼作为对照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两组患者黄斑区1mm范围内的平均视网膜厚度(CSMT)。通过ELISA法检测房水中BMP-6的浓度,流式微球技术(CBA)测量IL-6和VEGF的浓度。结果:nARMD组患者房水中BMP-6水平(35. 29±4. 27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62. 04±2. 78pg/mL),而VEGF水平(93. 13±47. 2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69. 21±13. 4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房水中IL-6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nARMD组患者房水中BMP-6含量与CSMT呈负相关(rs=-0. 409,P=0. 015)。结论:nARMD患眼房水中BMP-6浓度下降,而VEGF浓度升高,BMP-6含量与CSMT呈负相关,其可能参与nARMD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6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白细胞介素-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RP VEGF眼压和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韩嵩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478-1482,共5页
目的:探究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眼压和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4例nAM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通过简单随机分组分为... 目的:探究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眼压和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4例nAM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通过简单随机分组分为雷珠单抗组及康柏西普组,各37例,两组均经玻璃体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时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眼压及血清CRP、VEGF水平差异,以治疗12周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渗漏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眼压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视力、CRT及血清CRP、VEGF比较,均为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P<0.05);雷珠单抗组治疗4周、12周时CRT及血清CRP、VEGF低于康柏西普组(P<0.05),两组治疗4周、12周时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玻璃体内注射治疗nAMD时,康柏西普疗效及安全性可与雷珠单抗相当,但雷珠单抗在改善CRT、降低CRP和VEGF表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新生血管性 雷珠单抗 康柏西普 渗漏
下载PDF
阿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2017欧洲视网膜专家学会共识解读 被引量:7
8
作者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01-605,共5页
阿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AMD)效果较好,但大部分眼科医生尚不清楚治疗方式与周期的选择。通常认为阿柏西普治疗nADM应最少持续1 a(48周),并且每8周给药1次(即给药6次)... 阿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AMD)效果较好,但大部分眼科医生尚不清楚治疗方式与周期的选择。通常认为阿柏西普治疗nADM应最少持续1 a(48周),并且每8周给药1次(即给药6次),在第1年治疗结束时(实际在进行第11个月的随访时),应考虑两种治疗方案:不延长治疗间隔即维持固定的每8周给药1次,或延长治疗间隔时间,最长可延长至12周。考虑不延长治疗间隔的标准是:持续性黄斑水肿但视力稳定、复发性黄斑水肿、水肿伴视力下降、黄斑出血、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或任何其他渗出性疾病活动征象,威胁到视力需临床医生提供建议时。对于干性黄斑(即没有黄斑渗出)和视力稳定患者,推荐延长治疗间隔时间。此外,如果视力和(或)解剖结果恶化,治疗间隔时间也可以缩短。对于黄斑无渗液的眼睛,可以考虑不进行治疗监测,完成一整年监测而不需要注射药物的患者可以考虑出院。对在治疗延长期间疾病复发患者和因出院或终止治疗后疾病复发的患者,需恢复固定的每8周给药1次的治疗方式。对于双眼nAMD患者,双眼均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治疗时间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柏西普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治疗
下载PDF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隐匿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能量选择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学今 刘路宏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318-319,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隐匿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有效能量。方法 运用810mm激光治疗仪,光斑直径1~3mm,时间每点60s,能量随病人的屈光间质、光斑大小及出血量的多少进行调整。以照射区域轻度发... 目的 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隐匿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有效能量。方法 运用810mm激光治疗仪,光斑直径1~3mm,时间每点60s,能量随病人的屈光间质、光斑大小及出血量的多少进行调整。以照射区域轻度发灰为限。治疗范围:根据CNV的大小,采用1~4个光斑覆盖。结果 37眼治疗后随诊视力3眼提高(8.1%),28眼无变化(75.7%),6眼下降(16.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复查CNV完全消退者15眼,占40,6%;CNV部分消退者16眼,占43.2%;无变化者6眼,占16.2%。结论 TTT是治疗黄斑区隐匿型CNV的有效方法,需进一步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隐匿型脉络膜新生血管 经瞳孔温热疗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能量选择
下载PDF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隐匿型新生血管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苏兆安 林季建 +1 位作者 宣梦铮 姜节凯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4期369-369,共1页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经瞳孔温热疗法 疗效观察 隐匿型 脉络膜新生血管 BRUCH膜 感觉神经损伤 50岁以上 热凝固效应 凝固性坏死 半导体激光 视力丧失 视力下降 药物治疗 激光治疗 色素上皮 老年人 CNV 视网膜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邱梅园 吴沛霖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8期3632-3637,共6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中心性视力不可逆性丧失的疾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新生血管性AMD(nAMD)发病的重要因素,目前抗VEGF治疗仍是临床一线治疗方案。尽管抗VEGF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疾病进展和视力丧失,但患者仍需...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中心性视力不可逆性丧失的疾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新生血管性AMD(nAMD)发病的重要因素,目前抗VEGF治疗仍是临床一线治疗方案。尽管抗VEGF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疾病进展和视力丧失,但患者仍需要频繁玻璃体腔注射,长期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改善疗效,针对传统抗VEGF治疗的替代方案相继出现,如新型抗VEGF药物、基因治疗、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抑制剂、血管生成素/Tie信号通路药物、新型药物缓释系统等。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延长型及多靶点药物可供nAMD患者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Tie信号通路 新型药物缓释系统
下载PDF
细胞因子在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党美佳 张小用 李静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174-1176,F0003,共4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逐年升高,现已是65岁以上患者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且发病机制复杂。细胞因子是一类在细胞信号传递过程中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作为免疫和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在新生...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逐年升高,现已是65岁以上患者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且发病机制复杂。细胞因子是一类在细胞信号传递过程中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作为免疫和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在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这类细胞因子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生长因子(GF)和趋化因子(CK)等。现就这些细胞因子在nAMD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nAMD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 生长因子 趋化因子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亚欣 柯晓云 +1 位作者 陈艳霞 胡彬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32-1735,共4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西方国家65岁以上人群视力损害和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是目前我国第三大致盲性眼病,主要影响中心视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已...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西方国家65岁以上人群视力损害和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是目前我国第三大致盲性眼病,主要影响中心视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已成为临床一线治疗方法。但仍有一部分患者需反复注射或不应答,因此需探索新的治疗方式进一步完善当前治疗,为今后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治疗进展
下载PDF
治疗和延长方案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情况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巧雅 彭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4-498,共5页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AMD)是一种以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为特征的致盲性眼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AMD)是一种以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为特征的致盲性眼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治疗已成为nAMD的一线治疗并在保存、提高视力方面取得明确效果。目前对于抗VEGF药物治疗注药方案尚无定论,国内外主要使用的方案有固定间隔方案、PRN方案及治疗和延长(treat and extend,T&E)方案。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T&E方案在保证患者视觉收益和减少注药次数方面具有优越性,受到较多学者的推荐,但具体注药次数及视觉收益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各类抗VEGF药物以T&E方案治疗nAMD的研究情况,希望对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治疗和延长方案
下载PDF
Ang/Tie信号轴在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
15
作者 刘春梦 丁珊 +4 位作者 刘雪英 周静 黄鹏 周雨欣 张富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5-490,共6页
血管生成素(Ang)/酪氨酸激酶受体Tie信号轴(Ang/Tie信号轴)在调节血管稳定性、血管生成以及炎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Ang1支持静止和成熟的血管表型,而Ang2常与异常的血管结构形成、血管渗漏和炎症有关。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管生成素(Ang)/酪氨酸激酶受体Tie信号轴(Ang/Tie信号轴)在调节血管稳定性、血管生成以及炎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Ang1支持静止和成熟的血管表型,而Ang2常与异常的血管结构形成、血管渗漏和炎症有关。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是一种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视力损害的疾病,其病理特征是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及炎症反应。Ang/Tie信号轴是治疗nAMD的新靶点。靶向Ang/Tie信号轴的治疗方法可促进血管稳定,抑制渗漏及炎症,与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治疗时可产生协同作用。本文对Ang/Tie信号轴在nAMD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nAM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 酪氨酸激酶受体 血管生成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下载PDF
药物辅助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探讨
16
作者 吴学今 刘路宏 +1 位作者 李敏 杨捷 《广西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3-424,共2页
目的:探讨药物辅助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疗效。方法:设联合组和TTT组,两组均行TTT治疗,运用810nm激光治疗仪,光斑直径:1~3mm。时间:每点60s。能量:随病人的屈光间质、光斑大小及出血量的多少进行调... 目的:探讨药物辅助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疗效。方法:设联合组和TTT组,两组均行TTT治疗,运用810nm激光治疗仪,光斑直径:1~3mm。时间:每点60s。能量:随病人的屈光间质、光斑大小及出血量的多少进行调整。以照射区域轻度发灰为限。治疗范围:根据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大小,采用1~4个光斑覆盖。联合组于TTT治疗前后辅给维生素C、维生素E、锌制剂、活血化淤或滋阴明目中药等。结果:两组在CNV疗效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TTT治疗后5~12个月视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TTT治疗后13~28个月,联合组中视力提高及稳定者共占91.3%,高于TTT组(70.8%)。结论:TTT是治疗渗出型AMD的有效方法,将抗氧化剂和活血化淤或滋阴明目中药结合到TTT治疗中,可使TTT治疗后的患者视力提高及稳定保持更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渗出型 药物 经瞳孔温热疗法
下载PDF
关于《采用治疗-延长方案进行阿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专家共识(2021版)》一文的更正
17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6-1016,共1页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1年第39卷第7期《采用治疗-延长方案进行阿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专家共识(2021版)》一文第582页一栏28行中“nAND”应为“nAMD”,特此更正。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玻璃体内注射 新生血管性 阿柏西普 专家共识 眼科杂志 更正
下载PDF
每月和每季度一次注射ranibizumab对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18
作者 苗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0-130,共1页
目的对中心凹下脉络膜视网膜疾病(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合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的患者进行每季度一次和每月一次ranibi—zHmab注射治疗的非劣效性对比研究。方法初发或再发... 目的对中心凹下脉络膜视网膜疾病(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合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的患者进行每季度一次和每月一次ranibi—zHmab注射治疗的非劣效性对比研究。方法初发或再发的中心凹下CNV合并AMD患者353例,为经典、微创或隐匿性病变。以上患者随即分为3组,分别给予每季度一次注射ranibizumab0.3mg、每季度一次注射ranibizumab0.5mg、每月一次注射ranibizumab0.3mg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RANIBIZUMAB 注射治疗 安全性评价 新生血管性 中心凹下CNV 脉络膜视网膜疾病 疗效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伴色素上皮脱离的光动力学疗法
19
作者 RuthAxer-Siegel RitaEhrlich +6 位作者 hitRosenblatt, MichalKramer EthanPriel YuvalYassur DovWeinberger 孙文赏 申敏如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 2004年第4期211-217,共7页
目的:研究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伴有色素上皮脱离(PED)采用光动力学疗法后的视力和血管造影的结果。方法:回顾自2000年1月1日-002年8月31日,患有AMD伴脉络膜新生血管和至少一个视盘直径的浆液性PED,接受过光动力学疗... 目的:研究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伴有色素上皮脱离(PED)采用光动力学疗法后的视力和血管造影的结果。方法:回顾自2000年1月1日-002年8月31日,患有AMD伴脉络膜新生血管和至少一个视盘直径的浆液性PED,接受过光动力学疗法所有连续患者的荧光素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照片和医疗图表。结果:30例(34只眼)符合研究标准。每例进行了1—8次治疗(平均4次);随访12—36个月(平均19个月)。19只眼(56%)丧失了Snellen表3行或3行以上视力,7只眼(21%)丧失1—2行视力,6只眼(18%)保持原有视力,2只眼(6%)增进1—2行视力。5只眼发生了视网膜下出血,4只眼视网膜色素上皮破裂。有4只眼视力下降至数指、手动或光感。结论:在AMD和PED的34只眼中,尽管有44%丧失了少于3行的Snellen视力,但视力严重丧失至数指或更少的有4只眼,其中3只眼PED内有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治疗程式以改善新生血管性AMD伴浆液性PED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 光动力学疗法 脉络膜新生血管 色素上皮 治疗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新生血管性 隐匿性 浆液性 视盘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伴色素上皮脱离的光动力学疗法
20
作者 RuthAxer-Siegel RitaEhrlich lritRosenblatt MichalKramer EthanPriel YuvalYassur DovWeinberger 孙文赏 申敏如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 2005年第1期51-51,共1页
目的:研究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伴有色素上皮脱离(PED)采用光动力学疗法后的视力和血管造影的结果。
关键词 光动力学疗法 色素上皮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隐匿性 新生血管性 血管造影 视力 目的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