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石窟壁画中的王侯贵族供养人图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云 吴洁 《新丝路(下旬)》 2015年第20期103-106,共4页
佛教传入新疆后,在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动下得到繁荣和发展,石窟艺术中也大量出现了王侯贵族的身影。本文运用图像学和类型学的方法,通过对新疆石窟壁画中王侯贵族供养图像基本资料的梳理和分析,就其身份的界定标准和图像样式等作了研究,... 佛教传入新疆后,在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动下得到繁荣和发展,石窟艺术中也大量出现了王侯贵族的身影。本文运用图像学和类型学的方法,通过对新疆石窟壁画中王侯贵族供养图像基本资料的梳理和分析,就其身份的界定标准和图像样式等作了研究,揭示了王侯贵族供养图像的地域性差异和新疆文化的多元性,以期通过艺术模式建立起王侯贵族供养图像的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石窟 王侯贵族 供养人 图像研究
下载PDF
融汇与彰显——新疆石窟寺壁画中的建筑形象检视
2
作者 冯棣 《华中建筑》 2012年第8期180-183,共4页
文章通过对新疆石窟壁画中记录的建筑形象资料检视,重点对纯正的汉式木构殿堂、有印度遗风的塔形式,以及具备浓厚地域风格的民宅形式和城楼形式的建筑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进入新疆地区的佛教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而当时先进... 文章通过对新疆石窟壁画中记录的建筑形象资料检视,重点对纯正的汉式木构殿堂、有印度遗风的塔形式,以及具备浓厚地域风格的民宅形式和城楼形式的建筑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进入新疆地区的佛教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而当时先进的中原传统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汉式建筑很早就进入了新疆地区,并且是当时佛教倡导的主流建筑形式;异文化间融合衍化催生出新的建筑形态,最终导致了外来佛教建筑文化摆脱原来的文化束缚,逐渐地步入汉化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汇与彰显 新疆石窟 壁画 建筑形象
下载PDF
新疆石窟中的“套斗式”藻井艺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笑笑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6期84-88,共5页
本文利用现存的图像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对新疆石窟藻井的产生与流变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其地域特色和时代特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与分析,从而佐证新疆石窟藻井艺术的形成主要接受了来自中亚地区的影响,后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中原藻... 本文利用现存的图像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对新疆石窟藻井的产生与流变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其地域特色和时代特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与分析,从而佐证新疆石窟藻井艺术的形成主要接受了来自中亚地区的影响,后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中原藻井的某些特点,呈现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石窟 套斗式藻井 中亚文化影响
下载PDF
新疆石窟艺术的风格及特点研究——评《新疆石窟艺术》
4
作者 阿不来提·马合苏提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I0005-I0005,共1页
新疆石窟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主要来自于古代聚居在我国新疆地区各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成果,传统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融合的艺术作品。与此同时,新疆石窟具有丰富的题材内容和极高的艺术水准,研究新疆石窟的艺术风格及特点... 新疆石窟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主要来自于古代聚居在我国新疆地区各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成果,传统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融合的艺术作品。与此同时,新疆石窟具有丰富的题材内容和极高的艺术水准,研究新疆石窟的艺术风格及特点对中国佛教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由常书鸿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疆石窟艺术》一书,以新疆地区各处重要石窟为研究对象,从艺术内容和创作形式等方面对石窟艺术的历史文化特色加以说明。通过本书相关内容,既可对中国佛教的创始过程及发展演变加深了解,又可通过中国人民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以及外来文化的吸收与融入,得以知晓其民族艺术的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石窟 清华大学出版社 常书鸿 中国佛教文化 传统民族文化 石窟艺术 历史文化特色 珍贵文化遗产
下载PDF
新疆石窟寺与礼拜寺内“套斗式”莲花纹藻井研究
5
作者 民族艺术研究 《艺术大观》 2019年第15期0036-0037,共2页
新疆石窟寺与礼拜寺内都出现“套斗式”藻井,且彩绘有佛教象征性图案的莲花纹。本文以藻井建筑的文化历史渊源为切入,分析新疆石窟寺与阿勒屯礼拜寺出现这一建筑样式和纹饰的现象,印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宗教与多元文化交流融汇之地。
关键词 新疆石窟 阿勒屯礼拜寺 莲花纹藻井
下载PDF
新疆佛教石窟中的古代民族服饰考略 被引量:1
6
作者 乌云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5-248,共4页
新疆佛教石窟已是举世瞩目的古代艺术宝库,尤其石窟壁画中描绘的众多古代人物形象,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衣冠服饰。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重点考察新疆佛教石窟中的龟兹、回鹘、粟特、蒙古、汉民族的服装服... 新疆佛教石窟已是举世瞩目的古代艺术宝库,尤其石窟壁画中描绘的众多古代人物形象,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衣冠服饰。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重点考察新疆佛教石窟中的龟兹、回鹘、粟特、蒙古、汉民族的服装服饰,从而对以上各民族服饰的整体面貌以及基本特点进行初步的梳理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佛教石窟 古代民族 服饰
下载PDF
丝绸之路与新疆石窟壁画中的动物形象探讨
7
作者 殷越 《时代人物》 2023年第12期7-9,共3页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类型多样,不同文化代表着不同的传承,近些年在经济发展的促进下,文化传承与传播发展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丝绸之路和新疆石窟壁画是西北边陲地区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其中有着许多关于动物形象的描绘,不仅能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类型多样,不同文化代表着不同的传承,近些年在经济发展的促进下,文化传承与传播发展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丝绸之路和新疆石窟壁画是西北边陲地区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其中有着许多关于动物形象的描绘,不仅能够让现代人了解古代文化特色,还能够借助其中的艺术表现内涵警醒世人,有着显著的教育意义。在该因素的影响下,丝绸之路与新疆石窟壁画中的动物形象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重点探讨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新疆石窟壁画 动物形象
下载PDF
丝路古道可视性乐舞文化——新疆持花绳舞姿图像研究综述
8
作者 田庞华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7期52-54,共3页
印度犍陀罗地区作为东西方文化交会的枢纽,其艺术融合了古希腊和古印度文化,并随佛教传播至中国。中国新疆石窟中持花绳的乐舞体现了文化交融的成果,尽管国内外学者多从图像学的角度研究花绳,但对其乐舞形式的研究仍然不足。本文从年代... 印度犍陀罗地区作为东西方文化交会的枢纽,其艺术融合了古希腊和古印度文化,并随佛教传播至中国。中国新疆石窟中持花绳的乐舞体现了文化交融的成果,尽管国内外学者多从图像学的角度研究花绳,但对其乐舞形式的研究仍然不足。本文从年代与源流、美术图像学及舞姿形态三个方面,综述新疆石窟中持花绳舞姿的相关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犍陀罗 新疆石窟 佛教传播 艺术融合 文化交融 图像学 乐舞文化 东西方文化
下载PDF
格伦威德尔与勒柯克的冲突探析——以德藏档案书信为中心
9
作者 闫丽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2-165,共14页
格伦威德尔与勒柯克分别是德国中亚考古与语言学的权威学者。他们就职于德国民族博物馆,作为上司的格伦威德尔对勒柯克很是赏识,因而推荐其为第二次吐鲁番考察队的领队。然而,在第二次考察之初,他们就因为俄国与德国在新疆的考察范围划... 格伦威德尔与勒柯克分别是德国中亚考古与语言学的权威学者。他们就职于德国民族博物馆,作为上司的格伦威德尔对勒柯克很是赏识,因而推荐其为第二次吐鲁番考察队的领队。然而,在第二次考察之初,他们就因为俄国与德国在新疆的考察范围划分产生误会。在第三次考察中又因剥离壁画问题发生正面冲突。考察结束后,他们的矛盾在摩尼教文物最初识读者与第五次探险队的派出上进一步升级。近年来公布的格伦威德尔与勒柯克的信件包含了他们交流的细节,也为他们产生冲突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伦威德尔 勒柯克 新疆石窟 吐鲁番研究 摩尼教
下载PDF
莫高窟第207窟初说法图考
10
作者 殷博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33,共9页
莫高窟第207窟为回鹘时期重修的洞窟。通过参考相关佛典及图像,文章认为第207窟南、北壁说法图的内容均为释迦佛鹿野苑初说法。对图像各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后,可发现这两铺初说法图中的图像元素不仅与新疆柏孜克里克石窟初说法作品十分相... 莫高窟第207窟为回鹘时期重修的洞窟。通过参考相关佛典及图像,文章认为第207窟南、北壁说法图的内容均为释迦佛鹿野苑初说法。对图像各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后,可发现这两铺初说法图中的图像元素不仅与新疆柏孜克里克石窟初说法作品十分相似,还可以从龟兹石窟群追溯至犍陀罗地区同题材作品。第207窟保存了敦煌石窟中目前已知绘制时间最晚的、仅见的通壁初说法图。第207窟的配置内容也蕴含了大乘与部派思想兼备的佛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说法图 莫高窟 新疆石窟 犍陀罗
下载PDF
青金石道路上的新疆——甘肃石窟研究
11
作者 赵逵 王珂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3年第5期128-132,共5页
青金石是我国古代广泛使用的颜料玉石之一,同时也是古代东西方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新疆和甘肃同属古丝绸之路的门户之地,两地石窟有密切的传承关系,对两地石窟青金石壁画进行对比研究,无疑对考察青金石传播到中国的媒介、途径及与古... 青金石是我国古代广泛使用的颜料玉石之一,同时也是古代东西方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新疆和甘肃同属古丝绸之路的门户之地,两地石窟有密切的传承关系,对两地石窟青金石壁画进行对比研究,无疑对考察青金石传播到中国的媒介、途径及与古代丝绸之路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考察的方法,系统梳理了新疆、甘肃两地青金石壁画石窟的分布状况及发展脉络,追溯古青金石之路的交流历史,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金石 新疆—甘肃石窟 石窟壁画
原文传递
新疆克孜尔石窟第14窟考古研究
12
作者 贾伟加 《东方收藏》 2023年第6期77-79,共3页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乡境内,是中国地理位置最西、开凿时间最早的大型石窟寺群。其中,第14窟为方形窟,是古代僧侣和信徒的礼拜活动场所。文章根据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区段位置等信息,判定该洞窟的开凿年代应为公...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乡境内,是中国地理位置最西、开凿时间最早的大型石窟寺群。其中,第14窟为方形窟,是古代僧侣和信徒的礼拜活动场所。文章根据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区段位置等信息,判定该洞窟的开凿年代应为公元6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克孜尔石窟 第14窟 考古研究
原文传递
克孜尔石窟第17窟考古调查研究
13
作者 李博 《东方收藏》 2023年第5期124-126,共3页
新疆克孜尔石窟是我国开凿时间最早的大型石窟寺群,其第17窟位于谷西区上层西端,为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繁盛期洞窟之一。在文章中,笔者对其洞窟形制和壁画题材内容等进行了较为翔实的描述,通过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碳十四测定数据等,可... 新疆克孜尔石窟是我国开凿时间最早的大型石窟寺群,其第17窟位于谷西区上层西端,为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繁盛期洞窟之一。在文章中,笔者对其洞窟形制和壁画题材内容等进行了较为翔实的描述,通过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碳十四测定数据等,可判断第17窟大致开凿于公元6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城 新疆克孜尔石窟 第17窟 公元6世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