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M7.0和9日新疆精河M6.6地震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7
1
作者 郭志 陈立春 +1 位作者 李通 高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94-1304,共11页
文中利用地震学联合研究会(IRIS)数据管理中心提供的全球地震事件波形资料,基于W-Phase震相资料,采用矩张量反演方法研究2017年8月8日和9日分别发生在四川省九寨沟的M7. 0地震和新疆精河M6. 5地震的震源机制。反演结果显示2017年8月8日... 文中利用地震学联合研究会(IRIS)数据管理中心提供的全球地震事件波形资料,基于W-Phase震相资料,采用矩张量反演方法研究2017年8月8日和9日分别发生在四川省九寨沟的M7. 0地震和新疆精河M6. 5地震的震源机制。反演结果显示2017年8月8日发生的四川省九寨沟M7. 0地震的2个节面分别为走向152. 7°、倾角61. 4°、滑动角-4. 8°和走向245. 0°、倾角85. 8°、滑动角-151. 3°,震源深度为14km,该结果表明九寨沟地震以走滑型为主,2个节面分别呈NW向和SE向展布。2017年8月9日发生的新疆精河M6. 6地震的2个节面分别为走向100. 6°、倾角27. 5°、滑动角114. 1°和走向253. 9°、倾角65. 1°、滑动角78. 0°,震源深度为16km,该结果表明精河地震为以逆冲型为主的地震破裂事件,2个节面均为近EW向,震源性质与区域地震构造背景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Phase震相 矩张量反演 九寨沟地震 新疆精河地震
下载PDF
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6.6级地震的震源区域地壳结构和发震断裂几何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帆 贾宝金 赵艳红 《华南地震》 2020年第1期29-34,共6页
使用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选取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6.6级地震余震序列的震相数据,应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震源区域三维地壳速度结构和地震重新定位结果。层析成像结果显示余震序列发生在高低速过渡区,震源区域存在低速层,P波和S波... 使用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选取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6.6级地震余震序列的震相数据,应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震源区域三维地壳速度结构和地震重新定位结果。层析成像结果显示余震序列发生在高低速过渡区,震源区域存在低速层,P波和S波速度在震源区域东南侧低,西北侧高。基于地震重新定位结果,结合高斯牛顿法和模拟退火算法拟合发震断层,分析断层的几何特征,推测发震构造为走向近东西,倾角向南的逆冲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层析成像 新疆6.6级地震 发震断层 速度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