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螟田间药效研究及经济效益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丁新华 刘芳慧 +8 位作者 解玉梅 李翠梅 何江 付开贇 吐尔逊 阿不都热合曼.胡吉 阿卜杜热伊木.阿卜杜热西提 许建军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3-672,共10页
【目的】开展玉米螟田间药效研究及经济效益评价,为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螟的科学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对不同药剂的平均防效、挽回产量情况、用药成本、投入产出比和经济效益等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螟田间防治... 【目的】开展玉米螟田间药效研究及经济效益评价,为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螟的科学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对不同药剂的平均防效、挽回产量情况、用药成本、投入产出比和经济效益等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螟田间防治的最佳使用药剂及用药量。【结果】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喷施4m L/667m^2的防效、可挽回产量、纯增效益及投入产出比均最高,分别达95.29%、201.13 kg/667m^2、355.63元/667m^2和1∶56.57。其次是45%甲维·虱螨脲(普克猛)水分散粒剂,喷施10 g/667m^2的防效、可挽回产量、纯增效益及投入产出比分别为92.10%、192.50 kg/667m^2、336.50元/667m^2和1∶34.65。再次是阿维·氯苯酰(亮泰),喷施30 m L/667m^2的防效、可挽回产量、纯增效益则为92.60%、193.69 kg/667m^2和330.64元/667m^2。此外,撒施3%辛硫磷(掌声)、1%联苯·噻虫胺(家保福)、0.4%氯虫苯甲酰胺(科德抗)等颗粒剂则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较低,依次为60.39%、70.25%和79.28%。【结论】生产上玉米螟防治最佳使用的药剂种类及用药量为: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4 m L/667m^2、45%甲维·虱螨脲(普克猛)水分散粒剂10 g/667m^2、阿维·氯苯酰(亮泰)30 m L/667m^2、24%甲氧虫酰肼(雷通)40 m L/667m^2、氯虫·高氯氟(福奇)12.5m L/667m^2、氯虫·噻虫嗪(福戈)8 g/667m^2、22%噻虫·高氯氟(阿立卡)20 m L/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 玉米螟 药效试验 经济效益评价
下载PDF
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苹果蠹蛾生物学、生态学和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郭文超 吐尔逊.艾合买提 +3 位作者 付开赟 丁新华 许建军 何江 《生物安全学报》 2015年第4期274-280,共7页
苹果蠹蛾是我国重要的检疫害虫,自1953首次在新疆库尔勒地区发现以来,疫情保持不断扩张的趋势,目前已经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和吉林7个省区发现,对我国苹果产业构成了严重威胁。新疆在苹果蠹蛾生物学、生态学... 苹果蠹蛾是我国重要的检疫害虫,自1953首次在新疆库尔勒地区发现以来,疫情保持不断扩张的趋势,目前已经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和吉林7个省区发现,对我国苹果产业构成了严重威胁。新疆在苹果蠹蛾生物学、生态学等研究领域起步较早,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和应用工作。本文通过对新疆苹果蠹蛾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回顾和总结了新疆绿洲荒漠生态区苹果蠹蛾生物学、生态学和综合防治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以期对今后该虫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荒漠绿洲 苹果蠹蛾 生物学 生态学 防治技术
下载PDF
新疆荒漠绿洲稻区稻水象甲危害损失及防治阈值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丁新华 王小武 +5 位作者 吐尔逊.阿合买提 付开赟 何江 关志坚 付文君 郭文超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稻水象甲是水稻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也是我国重要的对外检疫性对象之一。该虫自2010年传入新疆后,其发生面积和危害呈不断加重趋势,已对新疆水稻尤其是绿色有机水稻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稻水象甲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及防治阈值... 【目的】稻水象甲是水稻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也是我国重要的对外检疫性对象之一。该虫自2010年传入新疆后,其发生面积和危害呈不断加重趋势,已对新疆水稻尤其是绿色有机水稻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稻水象甲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及防治阈值的确定对其准确预测预报及化学防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目前尚未见新疆荒漠绿洲稻区的相关报道。【方法】通过田间罩笼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水稻有效穗数、单穗粒数、结实粒及产量等指标,计算得出稻水象甲在新疆的产量允许损失率及防治阈值。【结果】田间稻水象甲成虫数量与水稻有效穗、单穗粒数、结实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但与千粒重关系不显著;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表明,水稻产量与虫口密度、每公顷穗数、单穗粒数和结实率相关性显著,它们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此外,新疆荒漠绿洲稻区稻水象甲的产量允许损失率为1.1756%,其防治阈值为5.82头·m^(-2)。【结论】新疆荒漠绿洲稻区允许的稻水象甲越冬代虫口密度最大临界值为5.82头·m^(-2),高于此值应及时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荒漠绿洲 稻水象甲 产量损失 防治阈值
下载PDF
新疆荒漠绿洲区甘薯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对策
4
作者 温切木·阿不列孜 高海峰 +1 位作者 金平 刘恩良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8期72-73,共2页
该文阐述了新疆甘薯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发生特点及导致病虫害发生的关键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为新疆甘薯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疆荒漠绿洲 甘薯 主要病虫害 防治策略
下载PDF
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茎腐病发生分布与危害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子硕 杨杰 +4 位作者 丁新华 付开赟 吐尔逊·阿合买提 何江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0-956,共7页
【目的】研究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各玉米主产区玉米茎腐病田间最新发生分布与危害,为新疆灌溉玉米产区玉米茎腐病科学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5点随机取样法系统调查新疆南北疆6个地州市17个县市区玉米茎腐病的最新发病情况,并... 【目的】研究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各玉米主产区玉米茎腐病田间最新发生分布与危害,为新疆灌溉玉米产区玉米茎腐病科学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5点随机取样法系统调查新疆南北疆6个地州市17个县市区玉米茎腐病的最新发病情况,并综合分析栽培模式、品种因素与其发病程度的关联性。【结果】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茎腐病平均病田率为77.32%,平均病株率为39.66‰,其中北疆春播玉米产区(97.22%、51.86‰)显著重于南疆复播玉米产区(30.00%、17.70‰),且各地州病害发生程度不同,博州(100%、78‰)、伊犁州(100%、68.04‰)发病最重,其次是乌鲁木齐(100%、55.50‰)、塔城地区(93.33%、38.80‰)中度发生,而昌吉州(92.86%、13.43‰)、喀什地区(30%、17.70‰)整体发病较轻。以县市为单位统计,全疆范围内新源县危害(100%、126.2‰)最重,其次为博乐市(100%、117.14‰),而伽师县、疏勒县、疏附县暂未发现玉米茎腐病发生。商品玉米平均病株率(48.12‰)是制种玉米(15.56‰)的3.09倍。4种栽培模式(滴灌覆膜、滴灌无膜、漫灌覆膜、漫灌无膜)的病株率无显著差异(P>0.05),滴灌覆膜(95.12%)、漫灌覆膜(31.82%)分别低于滴灌无膜(100%)、漫灌无膜(69.77%)。【结论】玉米茎腐病在新疆各玉米主产区普遍发生且北疆重于南疆。商品玉米品种整体抗病不强,覆膜栽培条件有利减轻病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 玉米茎腐病 病田率 病害调查
下载PDF
1982-2006年新疆山地-绿洲-荒漠系统植被覆盖变化时空特征 被引量:32
6
作者 王智 师庆三 +3 位作者 王涛 师庆东 常顺利 张履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9-618,共10页
植被覆盖变化在新疆山地-绿洲-荒漠系统(MODS)共存、平衡演变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1982—2006年G IMMS/NDVI数据,提取新疆地区年最大植被覆盖指数(fvc),针对新疆MODS的基本格局,通过先地理分区再因海拔而异讨论,划分出山地、绿洲... 植被覆盖变化在新疆山地-绿洲-荒漠系统(MODS)共存、平衡演变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1982—2006年G IMMS/NDVI数据,提取新疆地区年最大植被覆盖指数(fvc),针对新疆MODS的基本格局,通过先地理分区再因海拔而异讨论,划分出山地、绿洲、荒漠子系统,对比分析不同分区不同子系统下fvc变化趋势、变率、变幅、变异性等时空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新疆植被覆盖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可分为1982—1995年的剧烈波动期和1996—2006年的相对平稳期,不同分区和子系统差异显著;在变幅和变异性上,东、南疆地区>北疆、伊犁地区,荒漠>山地>绿洲,植被覆盖度低的地区>植被覆盖度高的地区;显著改善的地区位于绿洲内部、绿洲的周边地区及部分山地,显著退化的地区大多位于东、南疆的荒漠区;不同植被覆盖度下植被覆盖变化具有不同特征,植被覆盖度低的地区,植被退化趋势明显,植被覆盖度高的地区,植被改善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新疆山地-绿洲-荒漠系统(MODS) 植被覆盖指数fvc 新疆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