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间斑寇蛛粗毒液致大鼠死亡肾损害病理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董新玲 寇晓文 +2 位作者 买丽克.伊明 阿布力克木 包辉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观察新疆间斑寇蛛粗毒液致死大鼠后肾脏的病理表现。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正常组、300μl/kg毒素剂量组、400μl/kg毒素剂量组。分别给予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及各剂量毒素后,留取肾脏,进行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 目的观察新疆间斑寇蛛粗毒液致死大鼠后肾脏的病理表现。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正常组、300μl/kg毒素剂量组、400μl/kg毒素剂量组。分别给予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及各剂量毒素后,留取肾脏,进行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 300μl/kg毒素剂量组,肾小球肾小囊内可见多量红细胞渗出,肾小管可见间质点状或片状出血,肾小管上皮肿胀;400μl/kg毒素剂量组,肾小球可见大量红细胞渗出,比300μl/kg组明显,肾小管可见间质出血,部分肾小管上皮脱落,部分肾小管出血坏死,两组均有少许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结论新疆间斑寇蛛粗毒液致大鼠死亡后,可造成肾损害,且损害程度与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间斑寇蛛 粗毒液 肾损害
原文传递
间斑寇蛛毒致大鼠肾损伤的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寇晓文 董新玲 +2 位作者 李臣援 库尔班 纪勇 《新疆医学》 2013年第10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间斑寇蛛毒对肾脏损伤的作用方式,为今后间斑寇蛛毒致肾损伤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μl/kg、40μl/kg、100μl/kg、300μl/kg)剂量毒素组,并以间斑寇蛛毒素进行足底注射,24h后处死后... 目的:观察间斑寇蛛毒对肾脏损伤的作用方式,为今后间斑寇蛛毒致肾损伤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μl/kg、40μl/kg、100μl/kg、300μl/kg)剂量毒素组,并以间斑寇蛛毒素进行足底注射,24h后处死后,对肾脏组织病理行光镜(HE、PAS、PASM、Masson染色、银染)和电镜检查。结果:①各剂量的毒素组均表现出肾小囊内出血,肾小管水肿的急性肾损伤特征。②100μl/kg、300μl/kg毒素剂量组观察到肾小囊内大量出血,部分肾单位内血球管萎缩消失,肾小管管壁正常结构消失,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细胞核溶解消失。③各组肾单位内基膜、系膜及胶原纤维结构未观察到异常变化,无新月体的形成。④各剂量毒素组细胞超微结构均显示内皮细胞、系膜内有团块状电子致密物的沉积,肾单位内毛细血管腔阻塞。⑤100μl/kg、300μl/kg毒素剂量组观察到上皮细胞足突的消失,内质网吞噬体大量增加,滤过膜间隙增大,基膜及内皮细胞的脱落。结论:间斑寇蛛毒素可致大鼠的肾损伤,这种损伤作用是直接的,且损伤具有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间斑寇蛛 大鼠肾损伤 组织病理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间斑寇蛛毒致痛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中钙离子激活的内向整流钾通道蛋白表达
3
作者 董新玲 孔天宇 +2 位作者 刘娟娟 孙辉 纪勇 《中国医药》 2016年第9期1409-1413,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间斑寇蛛毒致痛大鼠脊髓灰质神经元细胞中钙离子激活的内向整流钾通道(IK1)的蛋白表达变化。方法选取36只雄性sD大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4只)和毒素组(32只),毒素组分别于右后足趾部皮下注射10、40...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间斑寇蛛毒致痛大鼠脊髓灰质神经元细胞中钙离子激活的内向整流钾通道(IK1)的蛋白表达变化。方法选取36只雄性sD大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4只)和毒素组(32只),毒素组分别于右后足趾部皮下注射10、40、100、300μl/kg间斑寇蛛粗毒液,每种浓度各8只。观察毒素组大鼠注射毒液后的缩足反应。对照组不做处理。24h后将所有大鼠断颈处死,取样第4—5腰椎脊髓样本,采用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法观察脊髓神经元细胞结构,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观察神经元细胞中IKl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IK1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浓度下IK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大鼠缩足次数与毒液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注射间斑寇蛛毒15min后毒素组大鼠1h内的缩足次数分别为(44±16)、(64±9)、(69±19)、(91±35)次,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浓度下的1h缩足次数与毒液浓度呈正相关(F2=0.548,P〈0.05)。对照组及10、40、100、300μl/kg毒素组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中平均IK1蛋白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0±1.0)、(5.0±2.0)、(6.0±1.0)、(6.0±2.0)、(7.0±1.0)个;各毒素组平均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0、100、300μl/kg毒素组明显高于10μl/kg毒素组(均P〈0.05),40、100、300μl/kg毒素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10、40、100、300bd/kg毒素组大鼠脊髓中IK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6±0.16)、(0.62±0.27)、(1.27±0.10)、(1.53±0.29)、(1.61±0.86);各毒素组IK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0、100、300bd/kg毒素组明显高于10μl/kg毒素组(均P〈0.05),40、100、300μl/kg毒素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问斑寇蛛毒具有急性致痛作用,与毒素呈浓度依赖性;其疼痛传递机制依赖于钙离子激活的IK1 mRNA及蛋白在脊髓神经元细胞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间斑寇蛛 大鼠致痛模型 神经元细胞 钾离子通道蛋白
下载PDF
间斑寇蛛坏死毒素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病理改变
4
作者 寇晓文 董新玲 +3 位作者 徐子文 喻婷 邵爱丹 栾新平 《新疆医学》 2022年第4期365-367,371,共4页
目的 以间斑寇蛛毒素致急性肾损伤的实验大鼠为模型,从病理角度研究不同剂量的蛛毒致大鼠肾损伤的程度。方法 采集蛛毒粗毒后注射到大鼠体内,每小时观察中毒反应,24 h后观察肾功能变化,处死后进行肾脏组织病理学实验。结果 蛛毒剂量达到... 目的 以间斑寇蛛毒素致急性肾损伤的实验大鼠为模型,从病理角度研究不同剂量的蛛毒致大鼠肾损伤的程度。方法 采集蛛毒粗毒后注射到大鼠体内,每小时观察中毒反应,24 h后观察肾功能变化,处死后进行肾脏组织病理学实验。结果 蛛毒剂量达到10 ug/kg时,实验大鼠即产生了明显的神经毒反应,随着蛛毒剂量的增加实验大鼠肾脏逐渐表现出肾小囊及肾小管间质出血、水肿、肾小球坏死、肾小管内皮细胞呈空泡样变性、肾皮质部呈玻璃样改变、肾髓质部无完整的肾小球结构及玻璃样改变的连续病变特征;然而肾功能各项指标如尿素氮、尿酸、肌酐及电解质钾、钠、钙、氯也无变化(P>0.05),但各剂量蛛毒组的尿蛋白均显著升高(3+)(P <0.01)。结论 新疆间斑寇蛛的蜘蛛坏死毒素,较小剂量就可使大鼠表现出尿蛋白的大量升高,这与肾组织的病理性坏死直接相关,虽未表现出肾衰的特征,可能是与急性期的相关指标未来得及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间斑寇蛛 坏死毒素 病理性坏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