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1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高原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生业经济的考古学观察
1
《中国西藏》 2015年第1期96-96,共1页
李映福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1期上发表文章,认为藏彝走廊川西高原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聚落遗址及墓地的考古发现,特别是直接反映生业经济形态的动植物遗骸和不同质地、不同器形的生产、生活工具的大... 李映福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1期上发表文章,认为藏彝走廊川西高原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聚落遗址及墓地的考古发现,特别是直接反映生业经济形态的动植物遗骸和不同质地、不同器形的生产、生活工具的大量出土,清楚地表明川西高原区自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早期铁器时代就已形成了旱作农业、狩猎一畜牧、半农半牧三种成熟的生业经济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铁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川西高原 经济形态 考古学 人文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西南民族
下载PDF
陕西下河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活动初探 被引量:13
2
作者 尚雪 张鹏程 +4 位作者 周新郢 邱振威 屈亚婷 王炜林 王昌燧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59,103,共6页
综合花粉、炭化种子等生物指标记录可以提供有关早期植被与农业活动方面的信息。研究显示,下河遗址地区在距今5300~4700 cal a BP之间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仅在河谷地区与山区有少量乔木生长;该地先民在仰韶时代晚期农业活动以旱作农业... 综合花粉、炭化种子等生物指标记录可以提供有关早期植被与农业活动方面的信息。研究显示,下河遗址地区在距今5300~4700 cal a BP之间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仅在河谷地区与山区有少量乔木生长;该地先民在仰韶时代晚期农业活动以旱作农业为主,广泛种植粟类作物,伴随少量黍类作物;另外,较多数量草木犀植物种子的出现可能暗示该地先民利用植物资源饲养牲畜,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获得更多证据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河遗址 新石器时代 早期农业活动
下载PDF
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概论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国祥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已经正式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有7个,其中,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有小河西文化(9 000—8 500B.P.)、兴隆洼文化(8 200—7 200B.P.)、富河文... 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已经正式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有7个,其中,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有小河西文化(9 000—8 500B.P.)、兴隆洼文化(8 200—7 200B.P.)、富河文化(7 200—7 000B.P.)、赵宝沟文化(7 000—6 400B.P.):铜石并用时代考古学文化有红山文化(6 500—5 000B.P.)、小河沿文化(5 000—4 000B.P.);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有夏家店下层文化(4 000—3 500B.P.)。从西辽河流域文明进程看,距今5 500—5 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晚期,率先进入初级文明社会,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迈入高级文明社会,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流域 新石器时代 早期青铜时代 考古学文化
下载PDF
新石器时代出土漆器的跨区域比较研究
4
作者 秦小丽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4期17-24,共8页
漆器作为人类早期的重要发明,与早期陶器一样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也是人类对自然资源认识与利用的结晶。目前考古发现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是中国与日本。我国长江下游在距今8200年的井头山遗址出土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漆... 漆器作为人类早期的重要发明,与早期陶器一样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也是人类对自然资源认识与利用的结晶。目前考古发现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是中国与日本。我国长江下游在距今8200年的井头山遗址出土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漆器,而日本绳文时代鸟滨遗址也出土了距今6000年前的红色漆梳。本文在梳理中日两国新石器时代出土资料的基础上,从漆器原料、制漆工具、制作技术及科技分析等方面,对这一时期漆器制作工艺的复杂性、艺术性和礼仪性进行了跨区域比较分析。漆器作为早期国家祭祀礼仪体系的物化体现之一,彰显了漆器手工业在东亚早期国家进程中具有的重要性和对周边其他国家地区的影响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东亚早期漆器 跨区域比较 早期国家 祭祀礼仪
下载PDF
山西翼城枣园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调查报告 被引量:14
5
作者 薛新民 田建文 杨林中 《文物世界》 1992年第2期7-15,共9页
1991年5月,我们在山西翼城县北橄乡枣园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这是这类遗存在山西首次发现和确认。枣园村在翼城县城东北约10公里的地方(图一)。滑家河、浇底河分别从村西北、东南流过,两条流量很小的小河在村西南相交,汇入小... 1991年5月,我们在山西翼城县北橄乡枣园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这是这类遗存在山西首次发现和确认。枣园村在翼城县城东北约10公里的地方(图一)。滑家河、浇底河分别从村西北、东南流过,两条流量很小的小河在村西南相交,汇入小河口水库。枣园村恰位于两河之间的三角地带,与侯马晋都新田的地理位置甚为仿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早期 底径 假圈足 枣园村 老官台文化 尖底瓶 二里头文化 陶釜 古城东 灰坑
下载PDF
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经济形态研究综述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永刚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0期8-11,共4页
西辽河上游地区是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自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早期青铜时代,主要的考古学文化有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赵宝沟文化、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由于这一地区是从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地区,也... 西辽河上游地区是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自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早期青铜时代,主要的考古学文化有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赵宝沟文化、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由于这一地区是从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地区,也是对环境变化反映敏感的生态系统过渡带,在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受到地理条件、气候环境与外部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具典型性的采集、渔猎、农业、畜牧并存的经济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上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 早期青铜时代 经济形态 植物考古学
下载PDF
福建漳平奇和洞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牙病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园 范雪春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4-614,共5页
目的:了解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牙齿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肉眼观察法对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出土Ⅱ号、Ⅲ号个体的上下颌骨及牙齿进行观察,记录患病类型和发病程度,进行相关计算;选取19个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样本组,进行相关比较、分析... 目的:了解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牙齿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肉眼观察法对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出土Ⅱ号、Ⅲ号个体的上下颌骨及牙齿进行观察,记录患病类型和发病程度,进行相关计算;选取19个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样本组,进行相关比较、分析.结果:奇和洞人同时患有龋齿、牙周病、根尖周病、第三臼齿与阻生、釉质发育不全等牙齿疾病.结论:奇和洞人所患牙病种类之多、时间之早是其他新石器时代早中晚期居民所不具有的.奇和洞人所患多种牙病,反映了华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健康状况,为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居民的食物结构、日常行为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病 新石器时代早期 奇和洞遗址 福建
下载PDF
长江下游原始文明新源头——浙江嵊州小黄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考古学研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心喜 《文博》 2006年第4期72-77,共6页
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是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位于浙江省甘霖镇上杜山村,遗址面积约50000平方米,是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距今9000年前后规模最大的聚落遗址。遗址出土的夹砂红衣陶器群、用于加工食物的石磨盘、磨石和储藏坑是其... 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是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位于浙江省甘霖镇上杜山村,遗址面积约50000平方米,是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距今9000年前后规模最大的聚落遗址。遗址出土的夹砂红衣陶器群、用于加工食物的石磨盘、磨石和储藏坑是其最主要的、最鲜明的特征,文化内涵不同于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文化,但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经C14测定,其是浙江乃至东南沿海地区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早的新石器文化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之一地区在这一阶段的考古空白。该遗址的发掘对完整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序列、认识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文化区系类型都极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早期 考古学文化 新石器文化 河姆渡文化 浙江嵊州 小黄山 马家浜 夹砂陶 考古新发现 平底器
下载PDF
谈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之恒 《东南文化》 CSSCI 1989年第3期141-147,共7页
我国华南地区的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区,位于北纬19度至29度之间,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气温较高,潮湿多雨,新石器时代,人们在这里创造了独特的文化,滨海地区(?)量的贝丘遗址.内陆地区则有洞穴遗址滨河贝丘遗址,滨海地区和... 我国华南地区的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区,位于北纬19度至29度之间,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气温较高,潮湿多雨,新石器时代,人们在这里创造了独特的文化,滨海地区(?)量的贝丘遗址.内陆地区则有洞穴遗址滨河贝丘遗址,滨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虽有许多共同特征,但在文化面貌上还有一定的区别,基于这一情况,笔者将该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分为滨海和内陆两个地区类型,本文试对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年代分期及其与中南半岛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关系做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丘遗址 和平文化 新石器时代早期 华南地区 洞穴遗址 打制石器 内陆地区 两个问题 中南半岛 砾石
下载PDF
新石器时代早期华域先民的渔猎 被引量:1
10
作者 柳志青 柳翔 《浙江国土资源》 2006年第9期56-57,共2页
辽宁海域小孤山遗址发现了距今4~3万年人类最早的渔镖、矛头、骨针,如图1所示;山西朔县崎峪遗址发现了距今2.9万年、人类最早的石簇和复合工具:斧形石刀、锯齿状刮削器,如图2所示.使用弓箭、渔镖、矛来渔猎,成为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早... 辽宁海域小孤山遗址发现了距今4~3万年人类最早的渔镖、矛头、骨针,如图1所示;山西朔县崎峪遗址发现了距今2.9万年、人类最早的石簇和复合工具:斧形石刀、锯齿状刮削器,如图2所示.使用弓箭、渔镖、矛来渔猎,成为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早1期的标准之一.那么进入新石器时代早2期,人类在渔猎方面又会有什么创新呢?遗憾的是考古学家们经长期控索竟无所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早期 复合工具 人类 考古学 遗址 刮削 锯齿
下载PDF
新石器时代早期与农业起源有关的考古学问题
11
作者 徐昭峰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7,26,共5页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农业起源 考古学 早期 考古发现
下载PDF
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的起源
12
作者 邵凤芝 《文物春秋》 2001年第3期13-17,共5页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早期农业 起源 生活来源 生产规模 中国
下载PDF
浙江浦江县上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长江下游万年前稻作遗存的最新发现 被引量:17
13
作者 盛丹平 郑云飞 蒋乐平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2,F0002,共4页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遗址 浦江县 浙江 稻作遗存 长江下游 上山 早期 上游地区 组成部分 河谷地带
下载PDF
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至商代的植物和人类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炅娥 盖瑞·克劳福德 +2 位作者 刘莉 陈星灿 葛人(译) 《南方文物》 2008年第1期141-148,130,共9页
"中澳联合考古队在伊洛河流域的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在26个遗址发现炭化植物遗存,年代从公元前6千纪至前1300年(树轮校正年代)。这些植物遗存记录了华北地区作物、野草和其他植物的漫长历史,它也证明作为考古调查一部分的土样采集和... "中澳联合考古队在伊洛河流域的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在26个遗址发现炭化植物遗存,年代从公元前6千纪至前1300年(树轮校正年代)。这些植物遗存记录了华北地区作物、野草和其他植物的漫长历史,它也证明作为考古调查一部分的土样采集和浮选的成效。作物遗存的10个加速器质谱测年(AMS)数据有助于对该地区农业发展历史的评估。粟(Setaria italica subsp.italica)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即已种植,在随后的至少四千年里是主要的栽培作物。黍(Panicum milliaceum)的重要性则一直不很显著。水稻(Oryza sativa)在公元前3000年(校正年代)左右出现,但它显然不是一种重要的本地作物。小麦在公元前1600~1300年(校正年代)间日益成为举足轻重的栽培作物。草随时代变化,多一年生草类,某些草类可能是家养动物的饲料。以粟、小麦和豆类等旱地作物种植为主,辅以少数水稻栽培的华北农业传统,因此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600-1300年前的早商时代。"上面的话,原是这篇文章的内容提要,它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都说明白了,我把它抄写在这里,以为读者导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晚期 华北地区 植物 人类 商代 早期 农业系统 农业发展
下载PDF
吉林白城双塔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动物遗存及其环境 被引量:8
15
作者 汤卓炜 王立新 +3 位作者 段天璟 金旭东 张全超 张萌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7-552,共16页
本文对中国东北地区目前所知较早的双塔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动物遗存及其生存环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古代人类的生存模式。本项研究的主要材料基于2007年双塔遗址一期地层及遗迹单位出土的三万多件以脊椎动物为主的动物遗存,并结合孢粉分析... 本文对中国东北地区目前所知较早的双塔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动物遗存及其生存环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古代人类的生存模式。本项研究的主要材料基于2007年双塔遗址一期地层及遗迹单位出土的三万多件以脊椎动物为主的动物遗存,并结合孢粉分析的研究成果。研究工作主要采用比较解剖学、动物地理学、动物生态学,以及文化历史考古学的分析方法。约一万年前双塔遗址周围处于干旱的沉积环境,气候较冷,双塔一期早中段,植被覆盖率较高,呈现出草甸为主的植被景观,还曾有林地和一定规模的河湖;然而,晚段的植被覆盖率降低,环境变为半荒漠;人们采用的是以蒙古兔、环颈雉等小型动物为主要狩猎对象,兼营渔捞的广谱型肉食资源获取的经济形态;结合对遗址出土的石制工具组合分析,推断当时人们采用的是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的广谱型生业模式,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可持续性发展的生存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双塔遗址 新石器时代早期 动物群 环境
下载PDF
太行山东麓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新认识 被引量:22
16
作者 段宏振 《文物春秋》 1992年第3期1-9,共9页
一、早期新石器文化的探索 太行山东麓地区是指太行山脉以东,北起永定河,南至黄河北岸的山前狭长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这里地势较平而略有起伏,海河水系的众多支流西出太行山脉,在山脚下形成一个个冲积扇,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宜于处... 一、早期新石器文化的探索 太行山东麓地区是指太行山脉以东,北起永定河,南至黄河北岸的山前狭长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这里地势较平而略有起伏,海河水系的众多支流西出太行山脉,在山脚下形成一个个冲积扇,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宜于处在农业文化早期水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生存。对于这个地区早期新石器文化的探索,始于1976年河北武安磁山遗址的发掘。次年,在近邻该区南部的河南省中部地区又发掘了裴李岗遗址。之后,河南省又陆续在密县莪沟,长葛石固,新郑唐户,沙窝李,舞阳贾湖等地,发掘了一大批与裴李岗遗址相似的文化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早期 文化类型 新石器文化 太行山东麓 北辛 夹砂陶 泥质陶 双耳壶 黄河北岸 海河水系
下载PDF
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农业 被引量:20
17
作者 向安强 《农业考古》 1991年第1期121-135,共15页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在陕南汉水上游的考古工作中已露端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又在洞庭湖西北区再露头角,从而成为在追寻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征途上露出的新曙光。自八十年代初以来,长江中游...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在陕南汉水上游的考古工作中已露端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又在洞庭湖西北区再露头角,从而成为在追寻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征途上露出的新曙光。自八十年代初以来,长江中游地区追寻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努力,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成绩;该地区陆续发现了一批早于仰韶文化和大溪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更为重要的是,洞庭湖西北地区已成熟地勾勒出了距今9——6千年内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基本序列。这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它们的发现与发掘,为探索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面貌及仰韶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 早期遗存 时空分化 文化特征 地理条件 稻作遗存 生产工具 原始农业
下载PDF
陕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瑞岭 范志文 《人文杂志》 198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老官台文化和李家村文化的遗址,发现得都较早。起初人们把它们都列入仰韶文化的范围。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资料的不断积累,人们的认识逐渐明确起来,开始认识到这是两种早于仰韶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类型。 1960年在陕西西乡李家村... 老官台文化和李家村文化的遗址,发现得都较早。起初人们把它们都列入仰韶文化的范围。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资料的不断积累,人们的认识逐渐明确起来,开始认识到这是两种早于仰韶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类型。 1960年在陕西西乡李家村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韶文化 新石器时代早期 新石器时代遗址 半坡类型 陕西地区 陶器 考古 遗存 元君庙 陕西西乡
下载PDF
从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看新石器时代早期三大技术创新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炳万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47,共3页
约一万年前,地球上最后一个冰川期结束,冰川的消退、气候的转暖,给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新石器时代开始了。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出土的遗存,传载了这一新时代的信息:一万年前的仙人洞人,虽... 约一万年前,地球上最后一个冰川期结束,冰川的消退、气候的转暖,给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新石器时代开始了。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出土的遗存,传载了这一新时代的信息:一万年前的仙人洞人,虽然还没有搬出洞穴、双脚却已迈进了新石器时代的大门。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新石器早期文化具有三个最显著的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技术创新 仙人洞 遗址 吊桶 早期 冰川期 万年县
下载PDF
论鄂西与洞庭湖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序列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尹检顺 《江汉考古》 1998年第2期35-49,共15页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早期 洞庭湖区 下层文化 文化序列 新石器文化 长江中游 典型器物 新石器时代遗址 大溪文化 遗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