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嵩山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形式演变及与自然环境关系
1
作者 鲁鹏 杨树刚 +2 位作者 闫丽洁 田燕 陈盼盼 《华夏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4-82,共9页
嵩山地区在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起源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嵩山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形式进行细致的梳理,将聚落形式演化过程归纳为七个阶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区域聚落形式演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嵩山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聚... 嵩山地区在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起源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嵩山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形式进行细致的梳理,将聚落形式演化过程归纳为七个阶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区域聚落形式演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嵩山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形式演变及其与自然环境关系研究对于继承和弘扬黄河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嵩山地区 新石器-青铜时代 聚落形式 环境演化 人地关系
原文传递
西北不同降水区域新石器至青铜时代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芦永秀 董广辉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9-763,共15页
中国西北地区史前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变化的关系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分析西北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遗址^(14)C测年、动植物遗存以及人骨碳同位素数据,梳理了不同降水量区域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过程,... 中国西北地区史前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变化的关系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分析西北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遗址^(14)C测年、动植物遗存以及人骨碳同位素数据,梳理了不同降水量区域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过程,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0000-6000 BP,人类活动强度较弱且多分布在降水量大于400 mm的区域,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尚不清楚;6000-4000 BP,粟黍农业的强化促进了人类活动空间向西扩散,显著的气候事件导致人类活动强度下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开始显现;4000-2200 BP,史前跨大陆文化交流带来的农牧业元素促使不同降水量区域生存资料多样化,人类适应和影响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但该时期人类活动强度存在时空差异性,对环境的影响仅在区域尺度上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生存策略 人地关系 降水量 新石器-青铜时代
下载PDF
陕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肉食资源获取方式研究
3
作者 胡清波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1-185,共15页
本文搜集整理了陕西地区38处遗址的动物遗存资料,对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古代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分区域对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的肉食资源获取方式分别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对陕西地区肉食资源获... 本文搜集整理了陕西地区38处遗址的动物遗存资料,对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古代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分区域对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的肉食资源获取方式分别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对陕西地区肉食资源获取方式的发展历程及特征进行了阐述,研究发现陕西地区的肉食资源获取方式存在区域差异和时代特征。之后我们从多个角度对陕西地区肉食资源获取方式的成因进行了解释,认为自然环境塑造了肉食资源获取方式的基本形态,但人口规模、文化交流、社会组织等社会性因素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的主导因素不一样,反映了陕西地区史前生业方式的复杂性。此外,我们还发现陕西地区社会发展进程与肉食资源获取方式密切相关。陕西地区各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都与其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特征相吻合,肉食资源获取方式的特征应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明确标尺之一。肉食资源获取方式还会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关中地区在早期文明起源和国家的形成阶段没有发展起来,而在先周—西周时期的崛起,应与其肉食资源获取方式趋于稳定和多样有一定的联系,从而可以提高社会应对风险的能力,保障经济水平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地区 新石器-青铜时代 肉食 动物考古
原文传递
甘青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陶器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陈晓良 侯光良 高靖易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52,共10页
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陶器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薄弱,陶器演变的过程与机制尚不清晰。根据甘青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7个文化序列的21处遗址点出土陶器数量、高度及组合(种类)可知在新石器—铜石并用时期,罐类数量比... 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陶器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薄弱,陶器演变的过程与机制尚不清晰。根据甘青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7个文化序列的21处遗址点出土陶器数量、高度及组合(种类)可知在新石器—铜石并用时期,罐类数量比例上升,盆、壶、瓮类数量比例和高度(罐除外)下降,组合由复杂演变为简单;青铜时代中晚期的卡约文化时期,罐类数量比例达到最高,盆、壶、瓮类器皿数量比例衰落发展;辛店文化至寺洼文化时期,罐类比例和高度较卡约文化时期下降,盆、壶类数量比例和高度上升,组合由简单演变为复杂。结合研究区周边的气候记录及考古材料,发现气候变化、生产水平、生计方式、社会组织、财富观念及技术革新等是导致甘青地区陶器演变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地区 新石器-青铜时代 陶器 演变
原文传递
农作物传播视角下的欧亚大陆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 被引量:62
5
作者 董广辉 杨谊时 +2 位作者 韩建业 王辉 陈发虎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0-543,共14页
欧亚大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是广受关注的科学问题,考古证据显示至少可追溯至青铜时代早期,但具体的时间和路线并不清楚.文化交流过程伴随着农作物的传播与交换,相对于考古遗物,农作物遗存鉴定标准明确且可精确定年,是研究文化交流过... 欧亚大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是广受关注的科学问题,考古证据显示至少可追溯至青铜时代早期,但具体的时间和路线并不清楚.文化交流过程伴随着农作物的传播与交换,相对于考古遗物,农作物遗存鉴定标准明确且可精确定年,是研究文化交流过程的理想材料.本文总结和对比了欧亚大陆史前遗址的植物大遗存鉴定和直接测年数据,以及人骨碳同位素分析结果,系统梳理了东亚起源的农作物粟黍西传,西亚起源的农作物小麦和大麦东传,及其相互汇聚的时空过程.结合其他考古材料,探讨史前欧亚大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结果显示,约10500a BP起源于西亚地区的小麦和大麦在8000a BP之前传入欧洲和中亚西部,4500~4000a BP传入中亚东部和中国西北地区.粟黍在7700a BP之前驯化于中国北方,4500~4000a BP传入中亚东部,3500a BP后传入西亚和欧洲.约4400a BP在中亚东部的哈萨克斯坦地区出现黍和小麦、大麦同时利用的迹象,可能是东西方文化元素最早汇聚的地区.4500~3500a BP粟黍和麦类作物混合利用的现象主要出现在中亚东部和中国西北地区,其后扩散至欧亚大陆的东西两侧.上述研究暗示跨大陆东西方文化交流可能始于距今5千纪,在青铜时代得到强化,为汉代的丝绸之路的开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青铜时代 欧亚大陆 农作物传播 食物全球化 跨大陆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部沙隆卡遗址史前人群活动和生存环境基础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宗礼 曹辉辉 +3 位作者 肖永明 何建华 张山佳 董广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1-213,共13页
位于黄河上游群尖盆地的沙隆卡遗址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目前唯一同时出土旧石器、新石器和青铜文化遗存的遗址,但由于缺乏系统考古发掘和测年工作,该遗址史前人类活动历史及其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尚不清晰。本文在沙隆卡遗址发掘基础上,系统... 位于黄河上游群尖盆地的沙隆卡遗址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目前唯一同时出土旧石器、新石器和青铜文化遗存的遗址,但由于缺乏系统考古发掘和测年工作,该遗址史前人类活动历史及其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尚不清晰。本文在沙隆卡遗址发掘基础上,系统采集炭屑样品开展碳十四年代测定,建立了沙隆卡遗址年代序列,结合出土的遗存和群尖盆地已发表的研究资料,揭示了史前人群的活动历史。结果显示,史前人群在约8500~7300 cal.a B.P.、约5300~4600 cal.a B.P.、约4100~3900 cal.a B.P.以及约3200~2900 cal.a B.P.在沙隆卡遗址活动。沙隆卡遗址的海拔和地貌特征适合渔猎、粟黍和麦类作物种植,而其所处的群尖盆地海拔高差大的特点也为多种生业模式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青藏高原东北部及毗邻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是促成不同生业人群在沙隆卡遗址活动的主要因素,而群尖盆地漫滩洪水的频率以及区域气候环境变化,对沙隆卡遗址的人群活动产生影响。本文从沙隆卡遗址史前人类活动与局地-区域尺度环境和文化关系研究入手,为理解青藏高原东北部史前人群活动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石器时代 新石器-青铜时代 14C年代 生业模式 人地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