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社会科学运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中)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向燕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62,共7页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与陷入低潮的革命运动形成反差的是,一场以探求、译介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理论为重心的新社会科学运动陡然兴起。这场新兴的社会科学运动,一直持续到了1930年代中期,形成继新文化运动后又一...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与陷入低潮的革命运动形成反差的是,一场以探求、译介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理论为重心的新社会科学运动陡然兴起。这场新兴的社会科学运动,一直持续到了1930年代中期,形成继新文化运动后又一场有影响的文化运动,有力地推动了这一时期社会科学的发展,一些重要的社会科学,如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都获得了长足进步,构成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社会科学运动 社会科学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学 经济学 社会
下载PDF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社会科学运动与史学发展的新境界 被引量:4
2
作者 向燕南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6-173,共8页
中国近现代意义的新史学,自20世纪初发轫,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开始了第二次突破性发展。这次发展,与当时新社会科学运动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社会科学运动,是继"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又一次介绍和传播西方文化的高潮,是当时... 中国近现代意义的新史学,自20世纪初发轫,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开始了第二次突破性发展。这次发展,与当时新社会科学运动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社会科学运动,是继"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又一次介绍和传播西方文化的高潮,是当时各个政党和政治派别以及面对时局茫然的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前途和命运努力思考并积极寻求答案之热忱驱动下的文化产物。这场新社会科学运动,促进了社会科学理论对史学的渗入,特别是扩大了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历史学界的影响;在给历史学者带来新的观察社会和解释历史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同时,也促使中国史学发展到一个新的学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社会科学运动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