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红学”述评 |
李广柏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1
|
|
2
|
有正本的发现与新红学的诞生——一段被红学研究忽视了的重要史实 |
罗书华
|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3
|
论“新红学”的知识谱系 |
陈维昭
|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3
|
|
4
|
胡适新红学研究之心理传记学探析——兼谈时代、学术与红学的关系 |
贺岩
|
《曹雪芹研究》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5
|
新红学的成就与缺失——胡适《红楼梦》研究的启示 |
汪大白
|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6
|
《红楼梦》脂评本与《还原脂砚斋》——对八十年来新红学派存在价值的质疑 |
王增斌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7
|
考证派新红学发展历程回顾与评述 |
高淮生
李春强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0 |
|
8
|
胡适的“科学情结”与新红学的“科学方法”——论新红学的价值取向及其得失 |
陈文新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0 |
|
9
|
新红学问世百年之反思与研究前景展望 |
赵建忠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0
|
书外寻真 点金成铁──试论新红学的非文学倾向 |
夏荷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0 |
|
11
|
新红学的开端,新典范的创始:王国维的红学研究述论——现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一 |
高淮生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2
|
什么是“新红学” |
陈维昭
|
《曹雪芹研究》
|
2021 |
0 |
|
13
|
“新红学”概念的内涵与使用不确定性的反思 |
樊志斌
|
《曹雪芹研究》
|
2021 |
0 |
|
14
|
索隐、考证与“新红学”的本质——答王平兄兼论红学史诸问题 |
陈维昭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5
|
新红学百年回顾与反思学术笔谈 |
潘知常
苗怀明
赵建忠
乔福锦
高淮生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1 |
1
|
|
16
|
新红学的误区——高鹗续写后四十回 |
胡文炜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7
|
|
17
|
论“新红学”的历史地位 |
严云綬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1
|
|
18
|
旧红学与新红学对训诂方法的不同应用 |
张科研
于峻嵘
|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
2022 |
0 |
|
19
|
评新红学派 |
应必诚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20
|
论“新红学”的历史地位 |
严云绶
|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