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ANGPTL8、新蝶呤水平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周天珍 胡茂娟 +1 位作者 彭海琳 熊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165-1170,共6页
目的 探究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儿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新蝶呤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诊治的159例激素敏感型原发性NS患儿为研究对象(NS组)。随访1年,根据是否发生频复发,分为非频... 目的 探究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儿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新蝶呤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诊治的159例激素敏感型原发性NS患儿为研究对象(NS组)。随访1年,根据是否发生频复发,分为非频复发亚组(n=93)和频复发亚组(n=66),另选取该院儿外科择期手术的6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ANGPTL8、新蝶呤水平。比较各组血清ANGPTL8、新蝶呤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激素敏感型原发性NS患儿频复发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NGPTL8、新蝶呤对激素敏感型原发性NS患儿频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NS组血清ANGPTL8、新蝶呤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48、44.288,P<0.001、0.001)。频复发亚组血清ANGPTL8、新蝶呤水平、CD8^(+)T细胞、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蛋白转阴时间明显高于非频复发亚组,而血白蛋白、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低于非频复发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S患儿血清ANGPTL8、新蝶呤水平与24 h尿蛋白量、CD8^(+)T细胞呈显著正相关,与血白蛋白、CD4^(+)T细胞、CD4^(+)/CD8^(+)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血清ANGPTL8、新蝶呤水平是影响激素敏感型原发性NS患儿频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ANGPTL8、新蝶呤联合模型对激素敏感型原发性NS患儿频复发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2(95%CI:0.813~0.889),高于ANGPTL8、新蝶呤单一指标检测的0.764(95%CI:0.722~0.812),0.749(95%CI:0.711~0.7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623、3.987,P=0.003、<0.001)。结论 血清ANGPTL8、新蝶呤水平升高是影响激素敏感型原发性NS患儿频复发的危险因素。血清ANGPTL8、新蝶呤联合检测对激素敏感型原发性NS患儿频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儿童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 新蝶呤 频复发
下载PDF
血清富亮氨酸α_(2)糖蛋白1、新蝶呤与病毒抗体检测对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的价值
2
作者 赵虹 马永涛 +1 位作者 张涛 朱薇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884-889,894,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富亮氨酸α_(2)糖蛋白1(LRG1)、新蝶呤(NPT)与病毒抗体交互作用在病毒性脑膜炎(VM)患儿病情进展中的作用及其对VM患儿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3年2月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30例VM患儿为观察组,另... 目的探讨血清富亮氨酸α_(2)糖蛋白1(LRG1)、新蝶呤(NPT)与病毒抗体交互作用在病毒性脑膜炎(VM)患儿病情进展中的作用及其对VM患儿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3年2月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30例VM患儿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130例有VM症状但经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确诊为非中枢系统感染性疾病患儿为对照组。入院后采集2组患儿2 mL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RG1、NPT水平;治疗前行腰椎穿刺,采集1 mL脑脊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脊液中单纯疱疹病毒Ⅰ(HSV-Ⅰ)、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副流感病毒(PIV)的特异性IgG抗体。比较2组患儿的血清LRG1、NPT水平及病毒抗体IgG阳性率。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将VM患儿分为轻症组(n=76)和重症组(n=54),依据治疗2周后的预后将VM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n=37)和预后不良组(n=93);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不同预后组患儿血清LRG1、NPT水平及病毒抗体IgG阳性率,分析血清LRG1、NPT和病毒抗体与VM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病情进展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对VM患儿病情进展的交互作用,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RG1、NPT与病毒抗体对VM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LRG1、NPT水平及病毒抗体Ig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LRG1、NPT水平及病毒抗体Ig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儿血清LRG1、NPT水平及病毒抗体Ig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高血清LRG1水平与高病毒抗体IgG阳性率、高血清NPT水平与高病毒抗体IgG阳性率导致VM患儿预后不良中呈正向交互作用(比值比:15.238、9.684);血清LRG1高表达与高病毒抗体IgG阳性率(比值比:15.238)、血清NPT高表达与高病毒抗体IgG阳性率(比值比:9.684)为次相乘模型。血清LRG1、NPT水平与病毒抗体IgG阳性率预测治疗2周VM患儿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6、0.794、0.919,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33;LRG1、NPT与病毒抗体IgG阳性率联合预测治疗2周VM患儿预后不良的AUC大于三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NPT、LRG1可能参与了VM的发生发展,血清NPT、LRG1水平与VM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病情进展均呈正相关,血清NPT、LRG1水平及病毒抗体IgG阳性率对VM的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有一定价值,且三者联合对VM预后的预测价值更高;VM患儿高LRG1与高病毒抗体IgG阳性率、高NPT与高病毒抗体IgG阳性率同时存在时具有正向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膜炎 富亮氨酸α_(2)糖蛋白1 新蝶呤 病毒抗体 预后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患者血清新蝶呤、豆荚蛋白、WIS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王葳 李征寒 +5 位作者 徐滨华 李姗姗 王晶 王立平 崔海波 赵艳宁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6期1693-1698,1703,共7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LEAD)患者血清新蝶呤、豆荚蛋白、Wnt1-诱导的信号通路蛋白1(WIS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114例(T2DM组),根据是否合并L...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LEAD)患者血清新蝶呤、豆荚蛋白、Wnt1-诱导的信号通路蛋白1(WIS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114例(T2DM组),根据是否合并LEAD分为LEAD组54例和非LEAD组60例;另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2名(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基线资料和常规生化指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新蝶呤、豆荚蛋白、WISP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LEAD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新蝶呤、豆荚蛋白、WISP1水平与炎症反应指标、糖代谢及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新蝶呤、豆荚蛋白、WISP1单独与联合检测预测T2DM合并LEAD的效能。结果T2DM组血清新蝶呤、豆荚蛋白、WIS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与非LEAD组比较,LEAD组年龄更大,T2DM病程更长,吸烟比例和CRP、IL-6、LDL-C、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新蝶呤、豆荚蛋白、WISP1水平均升高(均P<0.05)。血清新蝶呤、豆荚蛋白、WISP1水平与CRP、IL-6、LDL-C、FBG、HbA1C、HOMA-IR均呈正相关(均P<0.05)。年龄、T2DM病程、吸烟、CRP、IL-6、LDL-C、HbA1C、HOMA-IR、新蝶呤、豆荚蛋白、WISP1均为T2DM合并LEAD的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新蝶呤、豆荚蛋白、WISP1单独与联合检测预测T2DM合并LEAD的AUC分别为0.726、0.765、0.755、0.909,联合检测预测T2DM合并LEAD的AUC均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均P<0.01)。结论血清新蝶呤、豆荚蛋白、WISP1水平升高与T2DM合并LEAD相关,联合检测3项指标对T2DM是否合并LEAD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新蝶呤 豆荚蛋白 Wnt1-诱导的信号通路蛋白1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小儿尿液中的新蝶呤及生物蝶呤检测方法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雪静 韩婷 +3 位作者 马艳茹 徐蕊 姜盼盼 黄嘉雯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检测小儿尿液中新蝶呤(N,CAS No:2009-64-5)和生物蝶呤(B,CAS:22150-76-1)的含量并探究KI-I氧化的条件。方法采用KI-I2法氧化原型新蝶呤及生物蝶呤,在激发波长为350 nm,发射波长460 nm下使用HPLC进行检...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检测小儿尿液中新蝶呤(N,CAS No:2009-64-5)和生物蝶呤(B,CAS:22150-76-1)的含量并探究KI-I氧化的条件。方法采用KI-I2法氧化原型新蝶呤及生物蝶呤,在激发波长为350 nm,发射波长460 nm下使用HPLC进行检测,其中色谱柱选用Kromasil EternityXT C18(4.6*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结果新蝶呤及生物蝶呤的线性均在0.9999以上,检测范围为新蝶呤:0.00625mg/mL~1.0mg/mL,生物蝶呤:0.00675 mg/mL~1.08 mg/mL,加标回收率在92.18%~98.24%。氧化过程中,普通实验室的光照对实验无明显的影响,氧化前不酸化尿液会造成测量的N、B值减小。结论使用优化方法检测小儿尿液中的新蝶呤、生物蝶呤与尿肌酐的含量比值,并通过计算B%(百分比),有助于高苯丙氨酸的鉴别分型,对患儿的治疗及预防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新蝶呤 生物蝶呤
下载PDF
降钙素原、新蝶呤与亚临床感染胎膜早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霍会蚕 程国梅 +2 位作者 崔世红 田燕妮 管秀娟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0-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新蝶呤(Npt)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血清及脐血血清中的水平与亚临床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剖宫产分娩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2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因社会因素剖宫产分娩的正常足月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新蝶呤(Npt)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血清及脐血血清中的水平与亚临床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剖宫产分娩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2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因社会因素剖宫产分娩的正常足月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孕妇血清与脐血血清中PCT、Npt的水平。取胎膜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根据结果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结果:(1)实验组中孕妇血清PCT(59.787±18.781)和Npt(14.874±4.462)水平均较对照组高(38.630±16.119,10.388±1.704)(P<0.05);实验组中脐血血清PCT(69.196±19.719)和Npt(16.615±4.220)水平均较对照组高(46.926±15.963,12.018±1.849)(P<0.05);实验组孕妇血清中PCT和Npt的水平均与脐血血清中两者的水平分别呈正相关(P<0.05);实验组孕妇血清PCT和Npt的水平没有相关性(P>0.05);(2)胎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绒毛膜羊膜炎孕妇共19例(实验组占14例,而对照组占5例);绒毛膜羊膜炎组孕妇血清中PCT(58.448±20.024)和Npt(15.040±4.510)水平均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40.848±17.041,10.403±1.713)(P<0.05)。结论:孕妇血清和脐血血清中PCT和Npt水平与亚临床感染足月胎膜早破有相关性;有望通过检测孕妇血清PCT和Npt水平间接的反应亚临床感染胎膜早破孕妇和宫内胎儿感染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新蝶呤 胎膜早破 亚临床感染 绒毛膜羊膜炎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脑炎和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四氢生物蝶呤、新蝶呤、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6
作者 金松华 刘霞 +6 位作者 李桂军 周向明 张解宁 吴鸣 陈俊国 钟文华 周庆女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946-948,964,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和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四氢生物蝶呤(BH4)、新蝶呤(NP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病毒性脑炎患儿3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12例、非颅内感染性疾病的患儿20例(对照组),行腰椎穿刺取脑脊液,应...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和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四氢生物蝶呤(BH4)、新蝶呤(NP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病毒性脑炎患儿3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12例、非颅内感染性疾病的患儿20例(对照组),行腰椎穿刺取脑脊液,应用ELISA法测定脑脊液的BH4、NPT和NO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儿脑脊液中BH4、NPT和NO水平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病毒性脑炎组脑脊液中BH4、NPT和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脑脊液中NPT和NO水平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两组脑脊液中BH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BH4、NPT和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脑脊液中BH4、NPT和NO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病毒性脑炎组脑脊液中NPT水平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BH4和NO水平高于病毒性脑炎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中NPT和NO水平变化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辅助作用,脑脊液中BH4、NPT和NO水平变化对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有辅助作用;BH4、NPT和NO水平对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病毒性脑炎 化脓性脑膜炎 四氢生物蝶呤 新蝶呤 一氧化氮
下载PDF
血清新蝶呤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荣丰 高大胜 王红雷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6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新蝶呤(NPT)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冠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2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和20名健康人...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新蝶呤(NPT)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冠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2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和2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NPT和MCP-1水平。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清新蝶呤和MCP-1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且血清NPT水平与冠脉复杂病变数量成正相关(r=0.317,P=0.004),MCP-1水平也与冠脉复杂病变数量成正相关(r=0.387,P=0.000)。结论血清新蝶呤和MCP-1水平反映了巨噬细胞的活化和增殖程度,可作为为预测冠脉不稳定斑块活动性的无创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 新蝶呤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类·1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新蝶呤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何燕 邬江涛 +3 位作者 李程科 尹慧宣 吴龙飞 刘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89-991,共3页
目的检测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新蝶呤水平变化。方法选择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组(A组)和阿托伐他汀40mg治疗组(B组),每组30例。同期选择冠状动脉造... 目的检测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新蝶呤水平变化。方法选择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组(A组)和阿托伐他汀40mg治疗组(B组),每组30例。同期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疗程6 d。以胶乳免疫增强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新蝶呤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患者治疗前hs-CRP、新蝶呤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A组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明显降低,B组患者治疗后hs-CRP和新蝶呤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早期40 mg/d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ACS可获得较好的抗炎疗效,其抗炎稳定斑块作用独立于调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C反应蛋白质 冠状血管造影术 新蝶呤 降血脂药
下载PDF
冠心病免疫激活的一个指标—新蝶呤 被引量:9
9
作者 朱志军 黄元伟 +1 位作者 任森根 胡中荣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1期31-32,35,共3页
目的 探讨新喋呤与冠心病发病机制的可能关系。方法 前瞻性地对 16例正常献血员测定了外周静脉血清新蝶呤水平并测定了 2 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外周静脉血及冠状窦血清新蝶呤水平 ,且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了相关分析。结... 目的 探讨新喋呤与冠心病发病机制的可能关系。方法 前瞻性地对 16例正常献血员测定了外周静脉血清新蝶呤水平并测定了 2 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外周静脉血及冠状窦血清新蝶呤水平 ,且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外周静脉血及冠状窦血新蝶呤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 (分别为 (14 .78± 7.17)nmol/L、(2 0 .0 4± 14 .73)nmol/L和 (8.32± 4 .70 )nmol/L ,均P <0 .0 1) ;且两者均随着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支数增加而升高得更明显 ,两者均与血管病变支数呈正相关 (r =0 .4 80 ,P <0 .0 1) ;(r =0 .810 ,P <0 .0 1)。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中有新蝶呤水平显著升高 ,免疫激活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新蝶呤是冠心病免疫激活的一个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机制 新蝶呤 免疫
下载PDF
体液新蝶呤水平在肺结核诊断及肺部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艳 王景阳 +2 位作者 朱一堂 胡金树 安国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06-507,共2页
目的研究体液新蝶呤水平在肺结核诊断及肺部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肺结核、肺癌、肺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体液新蝶呤水平。结果血清新蝶呤水平与尿液新蝶呤水平呈正相关(r=0.727,P<0.01)。肺结核组血清新蝶呤水... 目的研究体液新蝶呤水平在肺结核诊断及肺部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肺结核、肺癌、肺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体液新蝶呤水平。结果血清新蝶呤水平与尿液新蝶呤水平呈正相关(r=0.727,P<0.01)。肺结核组血清新蝶呤水平显著高于肺癌组、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肺癌组血清新蝶呤水平显著高于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而肺炎组与健康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液新蝶呤水平有助于肺结核的诊断和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蝶呤 体液 结核 肺疾病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新蝶呤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霞 田凤石 +4 位作者 熊湘明 吕锦 王金良 许静 卢凤民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681-682,共2页
关键词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新蝶呤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血清新蝶呤水平对SARS病情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燕青 刘建伟 +4 位作者 徐霖 袁广卿 王鸣 郑伯建 曹开源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50-55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新蝶呤水平与SARS病程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129例SARS病人和156例健康献血者的血清新蝶呤含量。结果SARS病人血清新蝶呤水平在症状出现的首日即升高,129份急性期血清中新蝶呤含量平均值为(34.2±20.... 目的探讨血清新蝶呤水平与SARS病程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129例SARS病人和156例健康献血者的血清新蝶呤含量。结果SARS病人血清新蝶呤水平在症状出现的首日即升高,129份急性期血清中新蝶呤含量平均值为(34.2±20.0)nmol/L,SARS恢复期病人及健康献血者血清中新蝶呤含量在正常范围,急性期血清新蝶呤含量是恢复期的5倍以上。SARS病人血清新蝶呤水平与发热期的长短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新蝶呤水平可作为SARS严重程度的早期指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新蝶呤 SARS
下载PDF
血清新蝶呤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金哲秀 王嵬民 +2 位作者 张昌秋 安丽萍 伍海安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新蝶呤浓度的变化。方法 :对 4 7例ACS患者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 2 4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2 3例和 30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 ,以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新蝶呤水平 ,所有患者均为...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新蝶呤浓度的变化。方法 :对 4 7例ACS患者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 2 4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2 3例和 30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 ,以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新蝶呤水平 ,所有患者均为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血清新蝶呤浓度 ,在ACS病人中 ,AMI组 (1 1 88±3 0 9)nmol/L和UAP组 (9 85± 2 2 7)nmol/L ,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水平 (8 2 0± 1 5 2 )nmol/L ,(P <0 .0 0 0 1 ,P <0 .0 1 )同为ACS病人 ,AMI组与UAP之间其血清新蝶呤水平有显著差异 (P <0 .0 5 )。ACS的血清新喋呤水平与其不稳定斑块病变的数量有明显相关性。结果 :ACS病人血清新蝶呤浓度显著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新蝶呤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下载PDF
SLE患者淋巴细胞凋亡及血清新蝶呤、γ-干扰素水平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欧 孙凌云 +1 位作者 周康兴 张杏书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3-568,共6页
探讨SLE患者体内淋巴细胞凋亡率、巨噬细胞功能相关的细胞因子(新蝶呤、γ-干扰素)水平及两者间相互关系,并同时与抗ds-DNA抗体滴度、疾病活动性评分(SLAM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Annexin V凋亡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凋亡... 探讨SLE患者体内淋巴细胞凋亡率、巨噬细胞功能相关的细胞因子(新蝶呤、γ-干扰素)水平及两者间相互关系,并同时与抗ds-DNA抗体滴度、疾病活动性评分(SLAM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Annexin V凋亡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凋亡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γ-干扰素、新蝶呤水平.结果发现:(1)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13.07±7.39),n=30)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4.08±3.55),n=8,P<0.001)及正常人((5.13±3.37),n=11,P<0.001).(2)抗ds-DNA抗体阳性组患者淋巴细胞凋亡率((12.98±9.25),n=20)与阴性组((9.35±4.76),n=18)相比无差异(P=0.14).淋巴细胞凋亡率与抗ds-DNA抗体滴度无相关性(r=0.112,P=0.77).(3)SLE患者血清新蝶呤水平((1.39±1.10)μg/L,n=20)极显著高于正常人((0.36±0.19)μg/L,n=20,P<0.01).(4)SLE活动期患者血清γ-干扰素水平((58.97±34.52)ng/L,n=15)显著高于正常人((28.06±2.35)ng/L,n=16,P<0.05).(5)SLE患者淋巴细胞凋亡率与血清新蝶呤水平呈正相关(r=0.446,P<0.05,n=22),与SLAM评分呈正相关(r=0.533,P<0.001,n=38),血清新蝶呤水平与SLAM评分亦呈正相关(r=0.485,P<0.05,n=22).未发现SLE患者淋巴细胞凋亡与抗ds-DNA抗体产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血清检测 新蝶呤 Γ-干扰素 发病机理
下载PDF
血清新蝶呤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姜霞 田凤石 +4 位作者 熊湘明 吕锦 王金良 许静 卢凤民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新蝶呤(Npt)及C-反应蛋白(CRP)对冠心病(CAD)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3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Npt及CRP的水平,按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狭... 目的:探讨检测新蝶呤(Npt)及C-反应蛋白(CRP)对冠心病(CAD)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3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Npt及CRP的水平,按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狭窄病变支数分为3组,进行相应比较,并观察冠脉病变支数及其狭窄程度与Npt和CRP的相关性。结果:CAD组血清Np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MI及UAP组Npt、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均P<0.05),CAD组血清Npt、CRP水平与冠脉狭窄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无直线相关性(均P>0.05)。结论:血清Npt、CRP的升高可作为CAD患者发生急性冠脉事件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诊断价值 新蝶呤 冠心病患者 血清 C-反应蛋白(CRP) 急性心肌梗死(AMI) 不稳定性心绞痛 冠脉病变支数 急性冠脉事件 狭窄程度 Npt 健康体检者 P水平 临床价值 冠状动脉 冠脉狭窄 预测指标 AD患者 对照组 相关性 CAD
下载PDF
腺苷脱氨酶和新蝶呤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彬 孔虹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研究腺苷脱氨酶(ADA)和新蝶呤的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3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33例恶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ADA和新蝶呤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评价。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ADA活性和新... 目的研究腺苷脱氨酶(ADA)和新蝶呤的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3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33例恶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ADA和新蝶呤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评价。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ADA活性和新蝶呤水平高于恶性胸膜炎患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胸腔积液ADA和新蝶呤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8和0.796。ADA的最优截断点约为40.0U/L,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0.00%和93.90%。新蝶呤的最优截断点约为18.0nmol/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13%和81.80%。平行诊断试验:灵敏度为94.86%,特异度为76.81%。系列诊断试验:灵敏度为59.44%,特异度为98.89%。结论通过ROC曲线评价,新蝶呤和ADA联合检测优于两项指标的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蝶呤 腺苷脱氨酶 结核性胸膜炎 ROC曲线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新蝶呤和C-反应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附102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尚明 朱兴雷 +3 位作者 刘同宝 陈良华 唐元升 周生芬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新蝶呤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protein,CR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检测并比较102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10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患者、60名健康...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新蝶呤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protein,CR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检测并比较102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10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患者、60名健康成人(对照组)的血清新蝶呤、CRP水平,记录AMI组住院及随访期间的心脏性猝死、再发性梗死、心绞痛等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MI组新蝶呤、CRP升高率及平均水平明显高于UA组及对照组(P<0.01或P<0.05)。AMI组入院时及3日后的血清新蝶呤、CRP水平相似,均明显高于2周后(均为P<0.01)。血清新蝶呤或CRP升高者,住院及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新蝶呤或CRP不升高者(P<0.05)。血清新蝶呤或CRP对心脏事件的阳性预测值相似,但均明显低于两者联合检测时(P<0.01)。校正其他因素后,血清新蝶呤、CRP单项和两者均升高的AMI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优势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2.0(1.1~3.7)、0.4(0.1~7.7)、12.9(2.3~73.2)。结论:联合检测血清新蝶呤和CRP有助于对AMI患者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蝶呤 CRP 血清 患者 AMI 联合检测 急性心肌梗死 判断 水平 因素
下载PDF
新蝶呤与社区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廖焕权 洪华 +4 位作者 王鸿轩 陈红兵 王莹 贺涓涓 尚文锦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67-1270,共4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活性标志物新蝶呤水平与超声评价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间的关系。方法对142名广州社区居民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斑块声像性质将研究对象分为无斑块组、高回声组和低回声组。其中低回声斑块定义为易损斑块。...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活性标志物新蝶呤水平与超声评价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间的关系。方法对142名广州社区居民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斑块声像性质将研究对象分为无斑块组、高回声组和低回声组。其中低回声斑块定义为易损斑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清新蝶呤浓度。按浓度三分之一间距将研究对象分成低中高3个浓度组。结果低回声斑块组血清新蝶呤水平5.8(5.3,6.7)nmol/L,明显高于高回声斑块组的4.7(3.9,5.3)nmol/L,及无斑块组的4.6(3.6,5.4)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回声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高浓度组出现低回声斑块的比例为59.6%,明显高于低浓度组的12.5%(P<0.01)和中浓度组的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浓度组和低浓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多因素校正后,新蝶呤仍然是预测易损斑块的独立因素,每升高1.0 nmol/L(约四分之一间距),危险比OR值为2.60(95%CI:1.70~3.96,P<0.01)。结论新蝶呤在社区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人群中水平升高,提示可能作为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血清标志物,并提供一个反映炎症和血栓形成状态的选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蝶呤 超声 颈动脉 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下载PDF
血清新蝶呤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玉云 李颖 宋本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41-643,共3页
目的探讨新蝶呤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的可能关系。方法对5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了外周静脉血清新蝶呤水平。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外周静脉血清新蝶呤... 目的探讨新蝶呤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的可能关系。方法对5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了外周静脉血清新蝶呤水平。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外周静脉血清新蝶呤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5.07±1.70μg/L比2.04±0.21μg/L,P<0.05)。结论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中新蝶呤水平显著升高,免疫激活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急性期的病理生理过程,新蝶呤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 脑梗死 新蝶呤
下载PDF
牛皮癣Ⅱ号汤剂对银屑病患者血清新蝶呤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萍 田静 陈晴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观察牛皮癣Ⅱ号汤剂治疗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探讨新蝶呤(Npt)作为评价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78例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牛皮癣Ⅱ号治疗组(38例)和消银颗粒对照组(40例),疗程2个月。ELISA法... 目的观察牛皮癣Ⅱ号汤剂治疗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探讨新蝶呤(Npt)作为评价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78例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牛皮癣Ⅱ号治疗组(38例)和消银颗粒对照组(40例),疗程2个月。ELISA法检测血清Npt水平,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及血清Npt水平。结果治疗结束后牛皮癣Ⅱ号汤剂组(86.84%)总有效率高于消银颗粒组(67.50%)(P<0.05)。两组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pt水平与PASI评分相平行。治疗结束后牛皮癣Ⅱ号汤剂组(7.09±2.21nmol/L)血清Npt水平低于消银颗粒组(11.45±2.17nmol/L)(P<0.05)。结论牛皮癣Ⅱ号汤剂治疗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血清Npt水平;血清Npt水平可以作为评价中医药治疗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疗效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新蝶呤 牛皮癣Ⅱ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