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论生产方式”:阿尔都塞“新认识论”解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增奎 储诚喜 《学海》 2003年第3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理论生产方式” 阿尔都塞 新认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 实践 意识形态 科学 主体 客体 认识论 逻辑 历史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新认识论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是威胁人类文明的科技之火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礼鑫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19,共5页
针对"人工智能是威胁人类文明的科技之火"等观点,学界有多种回应。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新认识论尝试论证:人工智能无法直接威胁人类文明,无法发展出超越人类的文明。马克思主义新认识论,是吸收默会知识理论等现代知识论成果的... 针对"人工智能是威胁人类文明的科技之火"等观点,学界有多种回应。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新认识论尝试论证:人工智能无法直接威胁人类文明,无法发展出超越人类的文明。马克思主义新认识论,是吸收默会知识理论等现代知识论成果的认识论。根据这一新认识论,可知: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人造机器运用人类喂给它的知识,是人类已有明述知识的转移、利用;人工智能难以产生默会知识,也无法创造新的明述知识或命题性知识;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基于算法而不是社会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默会知识
原文传递
亚瑟的“新辩证法”与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
3
作者 马拥军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CSSCI 2017年第2期27-47,425,共22页
在《新辩证法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亚瑟注意到价值形式同黑格尔的逻辑所具有的同一性,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抽象统治”奠定了学理基础。亚瑟把《资本论》与黑格尔逻辑学的结构作了对比,突出了抽象劳动的理念特征,这有助于我们把... 在《新辩证法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亚瑟注意到价值形式同黑格尔的逻辑所具有的同一性,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抽象统治”奠定了学理基础。亚瑟把《资本论》与黑格尔逻辑学的结构作了对比,突出了抽象劳动的理念特征,这有助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既超越传统经验论、又超越传统唯理论的特质。但是,由于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缺乏了解,亚瑟陷入了唯心主义、形式主义和非历史主义的错误,这使他无法把《资本论》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性质,重新回到了马克思早已超越的哲学批判甚至是道德批判的立场。亚瑟的这一教训不仅在西方马克思学中,而且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对《资本论》的研究中,都具有典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辩证逻辑 抽象劳动 对象性 新认识论
下载PDF
习近平的知行合一论 被引量:3
4
作者 汪信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8,共18页
习近平的知行合一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而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习近平的知行合一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 习近平的知行合一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而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习近平的知行合一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论基础,它不仅强调知是前提和基础,必须以知促行,强调行是重点和关键,必须以行促知,由此对知行合一的丰富内涵作了深刻阐释,而且还把知行合一化为共产党人的党性要求,强调知行合一就是要做到“知行相资、学用相长”“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重负重、担当作为”,由此阐明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基本途径,因而既是新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知行合一论 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论
下载PDF
论巴什拉诗学思想的诞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璟慧 《外文研究》 2014年第3期59-64,106,共7页
作为对20世纪科学哲学领域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加斯东·巴什拉为何从科学哲学转向文艺学?他前期的科学研究与后期的诗学探索在其思想体系中是彼此断裂还是相互承续?至今是国内外学界热议的谜团,众说纷纭。实际上,巴什拉转向诗学理论研... 作为对20世纪科学哲学领域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加斯东·巴什拉为何从科学哲学转向文艺学?他前期的科学研究与后期的诗学探索在其思想体系中是彼此断裂还是相互承续?至今是国内外学界热议的谜团,众说纷纭。实际上,巴什拉转向诗学理论研究,是时代使然;他对科学哲学的独特贡献也为其诗学思想奠定了基础;他早期的科学哲学"新认识论"中已蕴含了文艺学转向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斯东·巴什拉 科学哲学 新认识论 巴什拉诗学
下载PDF
Gaston·Bachelard科学教育思想述评
6
作者 朱昱海 胡能 《克拉玛依学刊》 2010年第1期93-93,共1页
巴什拉是是法国“新科学认识论”的代表人物。巴什拉将科学辩证法思想融入到教育中去,认为传统教育存在一个普遍性障碍。为此,巴什拉认为人们需要从新审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了科学教育的根本原则:受教育者应从事教育。
关键词 巴什拉 科学认识论 普遍性障碍 科学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