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esNeXt和改进nnU-Net的新冠感染早期诊断方法
1
作者 徐皓 田振宇 +2 位作者 李超凡 崔欣欣 杨建兰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23年第6期21-26,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早期感染表现为肺浑浊程度和密度增加等特征,为了解决早期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CT)诊断与肺部病灶定位困难这一问题,提出一种ResNeXt和改进型nnU-Net(no-new-Net)的COVID 19(Corona Virus Disease...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早期感染表现为肺浑浊程度和密度增加等特征,为了解决早期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CT)诊断与肺部病灶定位困难这一问题,提出一种ResNeXt和改进型nnU-Net(no-new-Net)的COVID 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诊断与肺部病灶分割实验方案。ResNeXt模型分类平均准确率Accuracy为0.8554,AUC面积为0.8951,精确率Precision为0.8321,F1得分为0.8132,改进型nnU-Net模型病灶分割平均Dice系数达到0.7663,相较其他模型分割能力综合提高16.4%。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增强新冠早期肺部CT图像感染特征提取能力,高效实现疾病分型和精准分割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NeXt 改进型nnU-Net 感染早期诊断 肺部分割
下载PDF
重庆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聂静敏 何雪姣 +5 位作者 钱娟 曹齐 张绿浪 黄锐 杜翔 陈耀凯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251-1256,共6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1995-2018年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简称HIV感染者/AIDS患者)年龄变化流行特征,为重庆市制定艾滋病防控相关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 目的分析重庆市1995-2018年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简称HIV感染者/AIDS患者)年龄变化流行特征,为重庆市制定艾滋病防控相关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的相关资料,对重庆市1995-2018年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庆地区1995-2018年HIV感染者/AIDS患者累计报告55422例,男女比例3.17∶1。1995-2018年新诊断HIV感染者/AIDS患者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每年新诊断病例占重庆市全人口比例(1/10万)变化趋势分析:1995-2003年新诊断病例数无明显变化,而2003-2008年开始呈现上升趋势(β=0.8822,R^(2)=0.939,P=0.001),2008-2018年上升速度较前明显增快(β=2.3169,R^(2)=0.980,P<0.01)。新诊断HIV感染者/AIDS患者按照年龄段分层分析年龄占比年度变化趋势:≤14岁人群占比在1995-2007年波动起伏较大,2007年之后基本呈现下降趋势(R^(2)=0.839,P<0.01);15~岁人群占比在1995-2006年呈下降趋势,2007-2010年经历短暂上升后(R^(2)=0.851,P=0.078),2011年开始逐渐下降(R^(2)=0.491,P=0.036);20~岁人群人群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40~岁人群占比在1995-2001年呈下降趋势,2002-2010年经历上升后(R^(2)=0.901,P<0.01),2011年开始逐渐下降(R^(2)=0.799,P<0.01);≥50岁人群占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并2006年之后呈现快速上升趋势(R^(2)=0.995,P<0.01)。结论重庆地区新诊断HIV感染者/AIDS患者2008年后开始呈现快速上升趋势,≤14岁人群占比逐渐下降,中青年人群占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而老年患者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AIDS患者 新诊断感染 流行特征 年龄段占比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四川省某县级市HIV高危传播者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钟霞 袁丹 +9 位作者 伍霞 李娜 肖洁 李苑 李一平 何佳 聂颖 湛江 杨义 梁姝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8-662,共5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某县级市新诊断的感染者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分析相关传播危险因素,为精准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序贯纳入原则纳入某县级市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的新诊断HIV感染者。采用巢式PCR扩增法对HIV-1 pol基因区进行扩增,通过... 目的了解四川省某县级市新诊断的感染者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分析相关传播危险因素,为精准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序贯纳入原则纳入某县级市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的新诊断HIV感染者。采用巢式PCR扩增法对HIV-1 pol基因区进行扩增,通过比较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和计算成对距离,最终构建分子传播网络。高危传播者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共获得有效序列461份,检测出6种毒株亚型,分别为CRF01_AE(51.41%)、CRF07_BC(34.06%)、B(9.76%)、CRF08_BC(3.25%)、CRF55_01B(1.08%)和C(0.43%)。基因距离在0.009时的成簇数最高,245条序列入网,形成54个传播簇,入网率为53.15%。多因素分析显示:≥50岁比18~49岁成为高危传播者的概率高(OR=2.042,P=0.026);职业中其他/不详(OR=0.360,P=0.014)低于农民,CRF07_BC亚型(OR=0.170,P<0.01)、CRF08_BC(OR=0.068,P=0.011)低于CRF01_AE亚型,B亚型(OR=4.131,P=0.001)高于CRF01_AE亚型。结论调查地区HIV感染来源多元化,应重点加强B亚型、≥50岁老年人群以及农民的长期与动态监测,采取有效干预,防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新诊断感染 分子传播网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