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新诗诗人误读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原因及后果 |
王珂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2
|
中国现代新诗诗人大学时期之唐宋诗词教育及其功能——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例 |
陈学祖
|
《美育学刊》
|
2011 |
1
|
|
3
|
新诗应该重视艺术性和制作性 |
王珂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08 |
2
|
|
4
|
诗的赏析 |
嵇义达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5
|
从象征主义到英美现代主义——论四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英美现代主义转向 |
陈旭光
|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6
|
《绿》中“少妇”当何态——与郑晓龙老师商榷 |
宋六生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7
|
语言的先驱——试论鲁迅的白话诗对后新诗潮诗人的影响 |
晓音
|
《鲁迅世界》
|
2001 |
0 |
|
8
|
新诗历史的再审视 |
小莫
|
《诗刊》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9
|
郭沫若是时代的肖子而不是孝子——重读《女神》有感 |
牧野
|
《三月风》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