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消费类型、人格特质与政治知识错觉——基于中美两国网民的比较分析
1
作者 黄敏璇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3-70,共18页
良好的政治认知能力是后真相时代建设健康有序的舆论空间的基础性要素,政治知识作为政治认知能力的衡量指标,既有研究关注主客观政治知识,忽略了政治知识错觉的探讨,对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达克效应为理论基础,对称性... 良好的政治认知能力是后真相时代建设健康有序的舆论空间的基础性要素,政治知识作为政治认知能力的衡量指标,既有研究关注主客观政治知识,忽略了政治知识错觉的探讨,对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达克效应为理论基础,对称性地设计了中美网民问卷调查,以此比较中美两国新闻消费类型对政治领域的知识错觉现象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美网民在政治领域都存在达克效应现象,即无知者更自信而知识渊博者更谦虚。在政治知识错觉形成机制上,新闻消费类型对政治知识错觉的影响机制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于西方的社交媒体“无用论”与“悲观论”,中国的微博能够通过传播政治知识从而减少网民虚幻的知识错觉。此外,威权人格是产生政治知识错觉的一般性、普遍性的心理机制。本研究对后真相时代提升网民的政治认知能力与建设健康的舆论环境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网民 新闻消费类型 政治知识错觉 威权人格 后真相时代
原文传递
社交媒体时代下“千禧一代”政治认知的中美比较
2
作者 黄敏璇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7,共13页
社交媒体时代下多元化的新闻消费模式常被视为培养知识渊博的年轻一代的理想选择。然而既有研究主要聚焦于政治认知的类型学分析及其政治影响,对媒介因素如何影响年轻一代的政治认知关注较少,且缺乏跨国比较研究。本文利用2020年中美网... 社交媒体时代下多元化的新闻消费模式常被视为培养知识渊博的年轻一代的理想选择。然而既有研究主要聚焦于政治认知的类型学分析及其政治影响,对媒介因素如何影响年轻一代的政治认知关注较少,且缺乏跨国比较研究。本文利用2020年中美网民调查数据,将政治认知分为“错误认知”“无知”“正确认知”三种类型,并对社交媒体与政治认知的因果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微博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并不能误导新闻消费者,但二者能够对年轻一代的无知状态产生影响。相较于美国的社交媒体,中国的微博能够起到积极的知识传播作用,减少人们的无知程度。此外,对于不使用传统媒体的中国年轻人而言,使用微博进行新闻消费能够减少其错误认知。这对社交媒体时代下如何提高“千禧一代”的政治认知能力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认知 新闻消费类型 中美比较 千禧一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