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向“焦点访谈”看齐——解读《扬子晚报》“新闻目击”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俊 于惠通 《新闻通讯》 2002年第8期50-52,共3页
世界已进入一个数字化时代,随着网络的强劲冲击、中国加入WTO,读者对世界的认识及读报情趣从心理上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一张报纸如果不能“与时俱进”而有效地吸引读者的话,她必将在残酷的报业竞争中退出历史舞台!作为目前全国发行... 世界已进入一个数字化时代,随着网络的强劲冲击、中国加入WTO,读者对世界的认识及读报情趣从心理上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一张报纸如果不能“与时俱进”而有效地吸引读者的话,她必将在残酷的报业竞争中退出历史舞台!作为目前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扬子晚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访谈 《扬子晚报》 新闻目击 图片栏目 新闻照片
下载PDF
《摄影周刊》:新闻目击,“镜”收眼底
2
作者 郑石明 《传媒观察》 1996年第10期24-24,共1页
去年8月,我们创办了国内第一家以新闻摄影为主的报纸《摄影周刊》。《摄影周刊》的宣传语中有“新闻目击,镜收眼底”两句,我们认为较好地表现了报纸的性质。 我们始终着眼于“新闻目击”,即着眼于图片的新闻性、形象性和思想性。在新闻... 去年8月,我们创办了国内第一家以新闻摄影为主的报纸《摄影周刊》。《摄影周刊》的宣传语中有“新闻目击,镜收眼底”两句,我们认为较好地表现了报纸的性质。 我们始终着眼于“新闻目击”,即着眼于图片的新闻性、形象性和思想性。在新闻性上,我们立足真实,注重时效。如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为主题的《直面历史》(组照)、反映驻香港部队风采的《肩负重托 不辱使命》(组照)、描绘云南丽江抗震救灾的《震不倒的脊梁》(组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目击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 新闻 眼底 形象性 思想性 新闻摄影 周刊 云南丽江
下载PDF
公民目击式新闻下的新闻真实
3
作者 江雨 《新闻传播》 2024年第1期55-57,共3页
新闻是新近事实的报道,所谓事实就一定要是真实发生过的。所以真实性是新闻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当职业新闻从业者在发布新闻稿时格外需要注意的就是新闻真实,去到新闻现场,采访相关人员等等,依据事实来进行报道。随着进入了自媒体时代,... 新闻是新近事实的报道,所谓事实就一定要是真实发生过的。所以真实性是新闻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当职业新闻从业者在发布新闻稿时格外需要注意的就是新闻真实,去到新闻现场,采访相关人员等等,依据事实来进行报道。随着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一个人人都拥有麦克风的时代,公众开始作为新闻现场的目击者,来制作新闻并在社交平台上进行发布,这就较为普遍地冲击和挑战着职业新闻从业者关于新闻真实的观念与实践。学者们就将这种重新建构新闻真实的方式称为“公民目击”,认为大量的技术支持可以使公众通过互联网发布那些未经处理过、看似十分真实的原始数据。本文就基于此叙述什么样的新闻形式是目击式新闻、它所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同时这种新闻形式又存在哪些弊端,如何更好地去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真实 目击新闻 公民目击 自媒体时代
下载PDF
着眼“新闻目击”
4
作者 郑石明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56-56,共1页
华东旅游报《摄影周刊》面世一年多来,特别强调“新闻目击”,即着眼于图片的新闻性、形象性和思想性。在新闻性上,立足真实、注重时效。在形象性上,十分强调画面语言的信息和感情辐射,做到每期每版上都有给人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在思想性... 华东旅游报《摄影周刊》面世一年多来,特别强调“新闻目击”,即着眼于图片的新闻性、形象性和思想性。在新闻性上,立足真实、注重时效。在形象性上,十分强调画面语言的信息和感情辐射,做到每期每版上都有给人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在思想性上,既不把图片变成政治的图解,也反对消极的所谓“实录”,力图让主旋律、让真善美在图片上在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目击 形象性 新闻 思想性 晚报风格 视觉冲击力 画面语言 文字报道 图片报道 编辑加工
原文传递
具有“杀伤力”的新闻报道——目击式新闻报道
5
作者 娄兴华 杨嵘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90-114,共2页
目击式新闻报道是来自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的报道,要求遵循新闻事实,兼具鲜活特色,使报道更有力度,也是顺应现代新闻改革的需求。
关键词 现场 目击新闻 报道
下载PDF
目击式新闻的特点与运用
6
作者 杨军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9-100,共2页
目击式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用耳闻目睹的事实,再现于形象描写的纪实性、观察性报道。它着重强调"目击",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即通过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及时报道新闻事件。目击式新闻因此也被称为视觉新闻、
关键词 目击新闻 新闻事实 形象描写 新闻事件 视觉新闻 纪实性 视觉感 现场
下载PDF
历历在目,历历在目……——读阎吾同志的两篇“情景新闻”
7
作者 学童 《新闻爱好者》 1992年第8期25-26,共2页
新华社军事记者阎吾,以擅长“情景新闻”而饮誉新闻界。他写的《杜聿明匪部最后覆没情景》和《战后谅山》就是两篇最著名的“情景新闻”。所谓“情景新闻”,就是指那种能够再现新闻现场情景的报道,它不是一种体裁,而是对达到这种境界的... 新华社军事记者阎吾,以擅长“情景新闻”而饮誉新闻界。他写的《杜聿明匪部最后覆没情景》和《战后谅山》就是两篇最著名的“情景新闻”。所谓“情景新闻”,就是指那种能够再现新闻现场情景的报道,它不是一种体裁,而是对达到这种境界的新闻特写、新闻速描或曰现场报道、目击式新闻、视觉新闻等作品的赞誉。阎吾同志每逢大战,便有这样的传世作品产生,因此,又常常被人们称誉为“情景记者”。这里刊载的阎吾同志的这两篇作品,我曾阅读过多次。可以说,每次阅读都受到深刻的教益。这教益有作品本身的,也有作品之外的。作品本身,它让我理解、掌握一篇现场情景新闻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新闻 目击新闻 新闻特写 现场报道 新闻现场 谅山 杜聿明 传世作品 情景性 在现场
下载PDF
新形势下如何采写广播新闻
8
作者 范军 范仁山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26-26,共1页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计划经济年代的那些八股式的新闻写作模式早已为听众厌弃。新形势下应如何写广播新闻呢?我的体会是: 1、广播新闻要信息化,使新闻由长变短。广播新闻信息化涉及到所有的新闻品种、包括广播言论。现在我们...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计划经济年代的那些八股式的新闻写作模式早已为听众厌弃。新形势下应如何写广播新闻呢?我的体会是: 1、广播新闻要信息化,使新闻由长变短。广播新闻信息化涉及到所有的新闻品种、包括广播言论。现在我们急需对会议新闻、经验新闻、成就新闻、年终专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新闻 经验新闻 会议新闻 八股式 写作模式 录音报道 现场报道 现场新闻 目击新闻 背景材料
下载PDF
新形势下如何采写广播新闻
9
作者 范军 范仁山 《新疆新闻界》 1993年第4期25-25,共1页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也引出了广播界的一场革命。今年以来,各地省市县广播电台都在改革谋求出路。计划经济时代的那些新闻样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当今形势的需要。特别是那些写法千篇一律的模式、八股新闻已令听众深恶痛绝。新形势下...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也引出了广播界的一场革命。今年以来,各地省市县广播电台都在改革谋求出路。计划经济时代的那些新闻样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当今形势的需要。特别是那些写法千篇一律的模式、八股新闻已令听众深恶痛绝。新形势下如何采写广播新闻? 1、广播新闻要信息化,使新闻由长变短。广播新闻信息化涉及到所有的新闻品种,包括广播言论。现在我们急需对会议新闻、经验新闻、成就新闻、专稿式新闻(非专题稿,如年终专稿、会议专稿、节日专稿)等作信息处理。要解放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新闻 新闻样式 经验新闻 广播界 会议新闻 录音报道 现场报道 现场新闻 目击新闻 背景材料
下载PDF
再谈现场短新闻的界说
10
作者 彭朝丞 《新疆新闻界》 1991年第6期13-14,共2页
在1990年八九月间,笔者曾就第一届现场短新闻的评奖实践,在《新闻出版报》上谈到过现场短新闻的界说问题。如今随着对现场短新闻研究的深入,笔者想就新闻界的一些不同看法再谈点个人的认识。有的同志就现场短新闻的三个要素——新闻价... 在1990年八九月间,笔者曾就第一届现场短新闻的评奖实践,在《新闻出版报》上谈到过现场短新闻的界说问题。如今随着对现场短新闻研究的深入,笔者想就新闻界的一些不同看法再谈点个人的认识。有的同志就现场短新闻的三个要素——新闻价值要高、现场感要强、篇幅要短小,提出了一个“现场+短+新闻”的界说。这个界说有可取之处,它简明易懂,而且三个必备要素提得很明确。但作为界说,在内涵上不够完备,不能准确地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试想,有现场感的短新闻能等同于现场短新闻吗?现场短新闻一个必不可少的特性是:新闻事实的主体必须是现场发生的,它的新闻价值与现场事实是融为一体的。有些新闻有新闻价值,篇幅短,也有现场感,但其事实的主体并非作者所目击或并非此时此地的现场发生的,是不能冠此称谓的。因而现场短新闻这个概念的内涵,绝非“现场、短、新闻”三者的机械揉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感 新闻价值 新闻出版报 现场画面 现场报道 必备要素 现场新闻 简明易懂 目击新闻 报道方式
下载PDF
强化好新闻意识
11
作者 肖建中 《新闻爱好者》 1991年第10期20-22,共3页
我来河南日报工作7年了,有8篇新闻作品获得了全省好新闻奖(其中两篇与他人合作)。我静下心想想,这8篇好新闻,有的属幸运,有的是“无意插柳”,也有一些是“有心栽花”。随便说两句可以,真要弄成文章,写出个子丑寅卯,既觉得理不出头绪,又... 我来河南日报工作7年了,有8篇新闻作品获得了全省好新闻奖(其中两篇与他人合作)。我静下心想想,这8篇好新闻,有的属幸运,有的是“无意插柳”,也有一些是“有心栽花”。随便说两句可以,真要弄成文章,写出个子丑寅卯,既觉得理不出头绪,又感到诚惶诚恐。因为,我在这方面的理性认识尚少,报社内又多是行家里手,好在“初生牛犊”,谈些个人的体会吧。一、脑子里要经常有好新闻意识我们工商处的几个年轻人私下议论起写好新闻,一说“事在人为”,一说“可遇不可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意识 初生牛犊 可遇不可求 新闻 河南日报 对我说 新闻素材 人物消息 春归 目击新闻
下载PDF
别具一格与宣传效应——关于改进新闻写作的两点思考
12
作者 罗荣典 《新疆新闻界》 1992年第3期41-,50,共2页
翻阅报纸,许多平庸、呆板、沉闷的新闻报道充塞版面,令人生厌。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新闻报道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何使我们的新闻报道能深入人心,为受众所喜闻乐见,使宣传效应得以增值?笔者以为,改进新闻报道的写作是重要的手段之... 翻阅报纸,许多平庸、呆板、沉闷的新闻报道充塞版面,令人生厌。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新闻报道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何使我们的新闻报道能深入人心,为受众所喜闻乐见,使宣传效应得以增值?笔者以为,改进新闻报道的写作是重要的手段之一。一、新闻作品的本质特色在于求新出新。我国著名报人邹韬奋说:“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精神。”俄国作家契可夫也说过:“新手永远应当凭独创的作品开始他的事业。”前者说的“创造精神”和后者说的“独创的作品”,其核心就在于一个“新”字。新闻姓“新”,是述别人所未见,言别人所未闻的“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的东西。凡是“第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写作 新闻报道 邹韬奋 宣传效应 言别 目击新闻 郭玲春 《工人日报》 创造精神 新闻工作者
下载PDF
现场新闻的“短路现象”
13
作者 谢菁 《新闻实践》 1991年第2期32-33,共2页
现场新闻是作者亲临现场通过耳闻目睹掌握第一手材料后采写的一种具有可信性、可读性、趣味性、生动性、直观性和感染性的新闻,读后能叫人感到亲切、轻松和愉快。这种新闻有的报纸把它叫做“现场实录”,有的叫“现场见闻”,有的叫“目... 现场新闻是作者亲临现场通过耳闻目睹掌握第一手材料后采写的一种具有可信性、可读性、趣味性、生动性、直观性和感染性的新闻,读后能叫人感到亲切、轻松和愉快。这种新闻有的报纸把它叫做“现场实录”,有的叫“现场见闻”,有的叫“目击式新闻”,也有的叫“脚板新闻”。它是近年来新闻改革中新闻界创造出来的一种有别于一般新闻的一种独特的新闻文体。它一出现就受到新闻界的青睐和广大读者的热情欢迎。首都新闻界开展“现场短新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新闻 目击新闻 新闻改革 新闻文体 短路现象 现场感 直观性 新闻价值 身临其境之感 感染性
下载PDF
凸显议程价值 关联背景意义——第22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消息一等奖《张春贤“逛”夜市》赏析
14
作者 朱惠民 《视听》 2013年第2期38-40,共3页
省级领导"微服私访"早已屡见不鲜,但2011年7月4日晚,"7·5事件"两周年前夜,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轻车简从"逛"夜市,与各族群众亲密无间,这无疑稳定了社会人心,给了大家特别... 省级领导"微服私访"早已屡见不鲜,但2011年7月4日晚,"7·5事件"两周年前夜,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轻车简从"逛"夜市,与各族群众亲密无间,这无疑稳定了社会人心,给了大家特别的信心和温暖。《张春贤"逛"夜市》为深化时政报道和领导人报道带来了新方向,所产生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在第2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电视消息一等奖,这是当之无愧的。笔者认为,此电视新闻有三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 时政报道 电视新闻 背景意义 社会环境 目击新闻 新闻联播 新闻同行 忙不过来 吐尔逊
下载PDF
市场在呼唤——增加新闻的信息含量
15
作者 徐城生 刘广声 《传媒观察》 1993年第5期20-21,共2页
新闻报道的本质特征,就是传递读者“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信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发展时期,社会对新闻媒体提出的最迫切要求,就是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要。小平同志1984年给新华社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 新闻报道的本质特征,就是传递读者“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信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发展时期,社会对新闻媒体提出的最迫切要求,就是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要。小平同志1984年给新华社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提到转变政府职能时,将“信息引导”列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由此可见,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各级党报,为满足读者的各种信息需要提供服务,应是责无旁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含量 新闻报道 十四大报告 发展时期 信息传递 计划经济体制 信息引导 目击新闻 地方经济 报道手法
下载PDF
[目击新闻]——改善节目的一种有效形式
16
作者 刘玉军 樊志军 《河北广播》 2001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目击新闻 广播新闻 有效形式
原文传递
新华体演进探究
17
作者 毛仁兴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5Z期19-20,共2页
新华体的定义关于新华体的定义众说纷纭,《宣传舆论学大辞典》中对新华体的解释是:新华体,新华通讯社长期报道国内外新闻所形成的一种写作体式。关于新华体的特点说法不一,但这一概念在我国新闻界已流行通用。新华体的公认特点是:消息... 新华体的定义关于新华体的定义众说纷纭,《宣传舆论学大辞典》中对新华体的解释是:新华体,新华通讯社长期报道国内外新闻所形成的一种写作体式。关于新华体的特点说法不一,但这一概念在我国新闻界已流行通用。新华体的公认特点是:消息简洁、文字精练、篇幅短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体 新华通讯社 国内外新闻 舆论学 新闻文体 通稿 目击新闻 新华社社长 政治新闻 国家通讯社
下载PDF
“在场”的变迁与“场景”的重建:新闻生产与研究中的“目击式新闻”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如涵 白顺阶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45,共6页
在媒介技术的演变中,新闻记者的"在场"形式发生了复杂的转变。早期代表新闻生产权威的"目击式新闻"也逐渐被多种形式的报道与观看所替代。因此,本研究从历史中的"目击式新闻"出发,将"目击"行... 在媒介技术的演变中,新闻记者的"在场"形式发生了复杂的转变。早期代表新闻生产权威的"目击式新闻"也逐渐被多种形式的报道与观看所替代。因此,本研究从历史中的"目击式新闻"出发,将"目击"行为置于社会与媒介技术发展的时空中重新考察,探究"目击者"角色的转变,及其与社会、政治、媒介技术力量的勾连。研究发现,纸媒与广播电视媒介中的"目击"术语所标志的高质量、权威的光环正在被新技术环境下的"全民目击"所消解,一种自我展演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在新媒体技术加持下成为主导,甚至建构出新的传播实践范式,新闻组织与记者转而进入新场景的重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社交平台 目击新闻 新闻实践 自我展演
原文传递
把读者带到新闻现场——目击式新闻的采写技巧与竞争优势 被引量:4
19
作者 车书明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37,共2页
在电视日益成为强势媒体的情况下,经常听到一些平面媒体的文字记者感叹日子不好过,对于与电视竞争受众的关注、抢报热点新闻也颇感悲观。尤其对于事件性新闻的现场报道,更觉得是“镜头一扫,不用写稿。”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新闻采写 受众需求 新闻现场 目击新闻 竞争优势
原文传递
目击式新闻的“目击”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如森 《新闻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3-24,共2页
今年3月间一家专业报一版刊载的《四分钟的竞价》(以下简称《价》文),以其醒目的“现场目击记”刊头吸引着我,读后回味细品之时,便产生许多想法。当今社会,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媒介是报纸、广播、电视。三者相比,广播、电视传播迅速... 今年3月间一家专业报一版刊载的《四分钟的竞价》(以下简称《价》文),以其醒目的“现场目击记”刊头吸引着我,读后回味细品之时,便产生许多想法。当今社会,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媒介是报纸、广播、电视。三者相比,广播、电视传播迅速占时效优势;但它们传播的内容稍纵即逝,不易选择、保存和查找。可以自由选择并易于保存和查找便成为报纸的优势。另一方面,广播可以再现音响,电视可以再现动态画面、视听结合,它们二者尤其是电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新闻 电视传播 专业报 背景材料 报道对象 动态画面 电视画面 文字报道 电视镜头 邹振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