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新闻聚像的厦门PX事件:基于三家主流都市报社论的考察(2007-2014) 被引量:1
1
作者 白红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6-124,共9页
新闻聚像在一个事件中并非始终如一地成为能动的"反面文化"或巩固主流价值的保守力量,在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对新闻聚像的使用因自我反思而发生改变。考察从2007年至2014年的7年间,《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东方... 新闻聚像在一个事件中并非始终如一地成为能动的"反面文化"或巩固主流价值的保守力量,在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对新闻聚像的使用因自我反思而发生改变。考察从2007年至2014年的7年间,《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东方早报》三家市场化媒体在社论中不断地阐释厦门PX事件及其对中国社会的意义的话语架构和符号性使用,可以发现上述主流都市报在将厦门PX事件作为新闻聚像批评政策封闭、不透明,彰显公民观念之时,更应该承担起提升民众的理性认知水平的责任,扮演好在不同社会主体之间进行风险沟通的中间人角色。由此,厦门PX事件如何摆脱新闻时效性的约束,在媒体话语中拓展其作为新闻议题的生命史才更值得我们去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PX事件 新闻聚像 邻避抗争 主流都市报 社论
下载PDF
空间叙事、召唤结构与新闻聚像--主流媒体建党百年报道创新与破圈 被引量:9
2
作者 曾庆香 肖孟乔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17,22,共5页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特殊历史节点,做好建党百年主题报道是各媒体的头等大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各地方融媒中心展开建党百年系列报道.传统新闻以空间叙事将历史与新闻缝合.新型新闻以召唤结构达成传者与用户的破圈.二者皆以新闻...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特殊历史节点,做好建党百年主题报道是各媒体的头等大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各地方融媒中心展开建党百年系列报道.传统新闻以空间叙事将历史与新闻缝合.新型新闻以召唤结构达成传者与用户的破圈.二者皆以新闻聚像为经线.进一步调动.唤醒集体记忆.集体情感.增强了国家认同感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主题报道 空间叙事 召唤结构 新闻聚像
原文传递
基于WMD距离与近邻传播的新闻评论聚类 被引量:8
3
作者 官赛萍 靳小龙 +4 位作者 徐学可 伍大勇 贾岩涛 王元卓 刘悦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3-214,共12页
随着新闻网站的快速发展,网络新闻和评论数据激增,给人们带来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新闻让人们了解发生在国内外的时事,而评论则体现了人们对事件的观点和看法,这对舆情分析和新闻评论推荐等应用很重要。然而,新闻评论数据又多又杂,而且... 随着新闻网站的快速发展,网络新闻和评论数据激增,给人们带来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新闻让人们了解发生在国内外的时事,而评论则体现了人们对事件的观点和看法,这对舆情分析和新闻评论推荐等应用很重要。然而,新闻评论数据又多又杂,而且通常比较简短,因此难以快速直观地从中发现评论者的关注点所在。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面向新闻评论的聚类方法 EWMD-AP,用以自动挖掘社会大众对事件的关注点。该方法利用强化了权重向量的Word Mover's Distance(WMD)计算评论之间的距离,进而用Affinity Propagation(AP)对评论进行聚类,从杂乱的新闻评论中得到关注点簇及其代表性评论。特别地,该文提出利用强化权重向量替代传统WMD中的词频权重向量。而强化权重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结合词性特征与文本表达特征的词重要度系数、新闻正文作为评论背景的去背景化系数和TFIDF系数。在24个新闻评论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EWMD-AP相比Kmeans和Mean Shift等传统聚类算法以及Density Peaks等当前最新算法都具有更好的新闻评论聚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评论 强化权重向量 去背景化 WORD Mover's DISTANCE 近邻传播
下载PDF
昨天的历史 今天的新闻——媒体记忆、集体认同与文化权威 被引量:84
4
作者 李红涛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21,25,共5页
媒体记忆不仅是历史的草稿,还扮演"公共历史学家"的角色。不断书写历史事件的二稿、三稿,更新、强化、修正乃至"扭曲"了公共记忆的面貌。本文聚焦"媒体记忆"概念及相关研究,从新闻聚像的建构与运用、纪... 媒体记忆不仅是历史的草稿,还扮演"公共历史学家"的角色。不断书写历史事件的二稿、三稿,更新、强化、修正乃至"扭曲"了公共记忆的面貌。本文聚焦"媒体记忆"概念及相关研究,从新闻聚像的建构与运用、纪念报道与集体认同、媒体记忆实践如何影响新闻业的文化权威等三个方面,检视新闻传媒与集体记忆之间的理论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记忆 新闻聚像 纪念报道 集体认同 文化权威
下载PDF
基于LDA的新闻稿件话题树构建方法
5
作者 乔爱军 《中国传媒科技》 2016年第4期52-54,共3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呈现指数级增长,随着微博等新闻自媒体的出现,新闻的数据量出现爆炸性增长。面对海量的文本信息,发现其中的话题特征并依据特征进行文本分类,可以有效提升用户性信息获取效率。本文通过采用LDA算法构建基础话题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呈现指数级增长,随着微博等新闻自媒体的出现,新闻的数据量出现爆炸性增长。面对海量的文本信息,发现其中的话题特征并依据特征进行文本分类,可以有效提升用户性信息获取效率。本文通过采用LDA算法构建基础话题树,并在此基础进行话题的实时扩充和话题树的结构优化,可以有效地提升海量稿件话题聚类效率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A TFIDF 话题树 新闻稿件
下载PDF
基于跨层级多视角特征的多语言事件探测
6
作者 张志远 张维彦 +1 位作者 宋雨秋 阮彤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8-215,共8页
多语言事件探测任务的目标是将多种语言的新闻文档集合组织成不同的关键事件,其中每个事件可以包含不同语言的新闻文档。该任务有助于各种下游任务应用,如多语言知识图谱构建、事件推理、信息检索等。目前,多语言事件探测主要分为先翻... 多语言事件探测任务的目标是将多种语言的新闻文档集合组织成不同的关键事件,其中每个事件可以包含不同语言的新闻文档。该任务有助于各种下游任务应用,如多语言知识图谱构建、事件推理、信息检索等。目前,多语言事件探测主要分为先翻译再事件探测与先单语言检测再跨多种语言对齐两种方法,前者依赖翻译的效果,后者需要为每种语言单独训练模型。为此,提出了一种名为基于跨层级多视角特征融合的多语言事件探测方法,端到端地进行多语言事件探测任务。该方法从不同层级利用文档的多视角特征,获得了高可靠性的多语言事件探测结果并提升了低资源语言事件探测的泛化性能。在9种语言混合的新闻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的BCubed F1值提升了4.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语言预训练模型 多语言事件探测 新闻文档 加权相似度 增量
下载PDF
推特中对于巴黎圣母院大火事件的集体记忆与视觉修辞
7
作者 戚婧 《新闻知识》 2020年第8期75-81,共7页
在巴黎圣母院大火这一事件中,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都进行了海量的报道。通过分析推特中新闻媒体对巴黎圣母院大火事件的推文和图片,发现新闻媒体运用大量新闻图片构建新闻聚像重温记忆,利用文化记忆唤起对巴黎圣母院的认同感,通过举行纪... 在巴黎圣母院大火这一事件中,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都进行了海量的报道。通过分析推特中新闻媒体对巴黎圣母院大火事件的推文和图片,发现新闻媒体运用大量新闻图片构建新闻聚像重温记忆,利用文化记忆唤起对巴黎圣母院的认同感,通过举行纪念和颁奖仪式来保存对于巴黎圣母院的记忆,运用视觉修辞可以更好加强与重塑人们脑海中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视觉修辞 新闻聚像 文化认同 仪式
下载PDF
主流媒体报道中三线建设内涵的象征性使用与传承叙事——基于《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文本分析
8
作者 杜翼 《中国研究》 2023年第1期205-226,341-342,共24页
1964年以来的三线建设,影响中国社会甚大,迄今亦然。近年来,三线建设研究引发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既往研究已注意到三线建设在公共领域探讨中的研究前景。以新闻聚像理论作为支撑,本文择取《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过去40多年... 1964年以来的三线建设,影响中国社会甚大,迄今亦然。近年来,三线建设研究引发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既往研究已注意到三线建设在公共领域探讨中的研究前景。以新闻聚像理论作为支撑,本文择取《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过去40多年里关于三线建设的相关文本进行解读。笔者发现,塑造型新闻聚像、凸显型新闻聚像和框架型新闻聚像构成了三线建设新闻聚像的主要形态,其内涵在40多年里发生了从国家战略的微缩形象到记忆符号的转变,形成了象征性使用与传承叙事的建构,从中显示出国家在场、底层关怀和社会变迁等中国新闻聚像形成的特征。同时,众多三线地区、三线企业与主流媒体的聚力也是其传承叙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三线建设的新闻议题基本上立足于当下发展的需要产生对历史事件的调用,而对三线建设发生的国际背景缺少更深层次的探究,不利于三线精神的广泛共识及其传承叙事的进一步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新闻聚像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下载PDF
媒介·空间·事件:观看的“语法”与视觉修辞方法 被引量:138
9
作者 刘涛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0-109,共10页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视觉修辞强调对"视觉形式"的识别与分析,挖掘出潜藏于视觉本文"修辞结构"中的含蓄意指。视觉修辞的文本对象主要包括视觉化的媒介文本、空间文本和事件文本,相应地也就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视觉修辞...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视觉修辞强调对"视觉形式"的识别与分析,挖掘出潜藏于视觉本文"修辞结构"中的含蓄意指。视觉修辞的文本对象主要包括视觉化的媒介文本、空间文本和事件文本,相应地也就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视觉修辞方法。媒介文本的视觉修辞方法主要强调在视觉形式与构成的"语法"基础上把握视觉话语的生产机制。空间文本的视觉修辞方法主要关注空间的功能、意义与价值是如何在空间生产的视觉逻辑中体现和深化。事件文本的视觉修辞方法主要强调图像事件中视觉化的"凝缩符号"与"新闻聚像"的生产方式及其在传播场域中的流动结构与跨媒体叙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语法 视觉修辞 修辞结构 图像事件 凝缩符号 新闻聚像
原文传递
图像事件中的凝缩符号及其意义流变——基于“敬礼娃娃”符号实践的个案考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涛 朱思敏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1-80,共10页
图像事件生成的符号基础是那些视觉意义上的"决定性瞬间",而其之所以能够成为"事件",主要是因为图像被赋予了某种规约性的象征意义,从而成为承载集体记忆的凝缩符号。凝缩符号并非驻扎在记忆深处的静态的视觉图像,... 图像事件生成的符号基础是那些视觉意义上的"决定性瞬间",而其之所以能够成为"事件",主要是因为图像被赋予了某种规约性的象征意义,从而成为承载集体记忆的凝缩符号。凝缩符号并非驻扎在记忆深处的静态的视觉图像,而是作为流动的、生产性的记忆资源深刻地无缝嵌入到文化深处,自由地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它的"出场"往往会重构一个时代的释义语境,从而赋予"现实"新的意义体系。凝缩符号如何在历时意义上参与一个时代的文化建构?本文以汶川地震中备受国人关注的《生命的敬礼》这一凝缩图像作为考察个案,主要从形象生成、形象流动、形象批评三个维度切入,分析十余年来故事的主人公郎铮从"敬礼娃娃"到"国家的孩子"的符号演变过程及其深层的国家话语实践,探讨图像事件的生成机制及其意义流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事件 新闻聚像 凝缩符号 形象生成 形象流动 形象批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