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危机时代的文化表达:理解新阿根廷电影的一种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魏然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106,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阿根廷电影登临舞台。二十多年之后,以回溯的目光来看,人们难以赞同所谓新阿根廷电影的代表作分享着近似的美学立场,其共性更多地体现在这些作品所共有的低成本、长周期的拍摄模式以及与此前阿根廷民族电影美学的差... 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阿根廷电影登临舞台。二十多年之后,以回溯的目光来看,人们难以赞同所谓新阿根廷电影的代表作分享着近似的美学立场,其共性更多地体现在这些作品所共有的低成本、长周期的拍摄模式以及与此前阿根廷民族电影美学的差异之上。本文以《晕眩的瞬间》《披萨、啤酒、香烟》《西尔维娅·普列托》等影片为例,分析新阿根廷电影给当代阿根廷带来的富于洞见的文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阿根廷电影 后危机时代 外部性 日常生活
原文传递
梅内姆之子:阿根廷新电影中的新自由主义与文化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汪米拉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20世纪90年代,阿根廷总统卡洛斯·梅内姆通过24.377号电影法的出台与新自由主义市场化的国家政策,促成了一场以全球为市场的新电影运动,凭借多样化的制作模式、叙事策略与美学风格,引发了对拉美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性思考。作为阿根廷... 20世纪90年代,阿根廷总统卡洛斯·梅内姆通过24.377号电影法的出台与新自由主义市场化的国家政策,促成了一场以全球为市场的新电影运动,凭借多样化的制作模式、叙事策略与美学风格,引发了对拉美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性思考。作为阿根廷电影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重要转型,本文将对阿根廷新电影在全球化时代突出重围的路径抉择进行分析,并以《比萨,啤酒和香烟》《阿维亚内达之月》等影片为例,阐释新自由主义时期的阿根廷新电影对民族身份与文化表达的再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电影 自由主义 梅内姆 全球化
原文传递
卢奎西亚·马特尔电影的存在主义哲学视角——以《沼泽》的叙事方式为例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胡银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83-85,共3页
卢奎西亚·马特尔(Lucrecia Martel,1966—)是阿根廷电影导演、编剧、制作人,她的作品带着十分强烈的个人风格,被认为是新阿根廷电影的代表导演之一,2001年的电影《沼泽》(La Ciénaga)是她的首部长片。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强调... 卢奎西亚·马特尔(Lucrecia Martel,1966—)是阿根廷电影导演、编剧、制作人,她的作品带着十分强烈的个人风格,被认为是新阿根廷电影的代表导演之一,2001年的电影《沼泽》(La Ciénaga)是她的首部长片。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艺术作品在其完成的过程中就是摆脱艺术家的过程。以电影《沼泽》为例,当这部电影艺术作品完成之际,导演便获得与这件作品的间距,它摆脱了其导演或者说其制作者。Martel将自身的童年呈现在电影《沼泽》中,童年经历内化为她,而她又通过艺术的手段使其外化为《沼泽》,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自我实现的过程。而在Lucrecia Martel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作为存在者的艺术家得以在艺术作品《沼泽》的存在中被澄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recia Martel 阿根廷电影 存在主义 电影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