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0A MeV Au+Au碰撞中末态粒子方位角分布的非对称性
1
作者 王飞 霍雷 +2 位作者 唐圭新 陈相君 张卫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2-85,共4页
介绍了一种研究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垂直于反应平面的挤压效应和位于反应平面内的侧向流间的关联的方法,并对600AMeVAu+Au碰撞中核物质的集体发射效应及其对事件多重数和末态粒子质量等的依赖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挤压效应随末态粒... 介绍了一种研究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垂直于反应平面的挤压效应和位于反应平面内的侧向流间的关联的方法,并对600AMeVAu+Au碰撞中核物质的集体发射效应及其对事件多重数和末态粒子质量等的依赖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挤压效应随末态粒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强;在近对心碰撞中,挤压效应与侧向流的关联较强,末态粒子的集体发射效应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碰撞 方位角分布 末态粒子 非对称性
下载PDF
基于向量方位角分布概率的水平位移可视化动态监测 被引量:2
2
作者 吕东洋 张海峰 《北京测绘》 2017年第5期63-67,共5页
当前水平位移监测多依赖于观测数值,缺乏对监测点整体位移情况分析及其可视化,必将导致水平位移整体分析缺失。针对此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方位角分布概率的水平位移可视化动态分析法,该法通过前后两期观测数值构造位移向量,... 当前水平位移监测多依赖于观测数值,缺乏对监测点整体位移情况分析及其可视化,必将导致水平位移整体分析缺失。针对此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方位角分布概率的水平位移可视化动态分析法,该法通过前后两期观测数值构造位移向量,再计算该向量的坐标方位角,将方位角归于改进测量坐标系某一象限,统计各象限方位角频数,利用其概率确定移动趋势。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分析水平位移的整体方向与趋势,是一种可视化程度较高的真实位移监测分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位移监测 方位角分布概率 小角法 位移趋势 改进测量坐标系
下载PDF
10.6MeV/u^(84)Kr+^(27)Al碰撞中粒子发射的方位角分布和方位角关联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巍 沈文庆 +9 位作者 马余刚 冯军 T.Nakagawa K.Yuasa-Nakagawa K.Furutaka K.Matsuda Y.Futami K.Yoshida J.Kasagi S.M.Lee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7,共7页
研究了10.6MeV/u^(84)Kr+^(27)Al 反应中与碎片符合的轻带电粒子发射,重点研究了用二阶傅里叶级数拟合发射粒子的方位角分布和方位角关联得出的二阶各向异性系数的性质.结果证实了一个事件中的粒子都以相同方位角分布统计独立发射.发现... 研究了10.6MeV/u^(84)Kr+^(27)Al 反应中与碎片符合的轻带电粒子发射,重点研究了用二阶傅里叶级数拟合发射粒子的方位角分布和方位角关联得出的二阶各向异性系数的性质.结果证实了一个事件中的粒子都以相同方位角分布统计独立发射.发现二阶各向异性系数同碎片的质量用微弱的依赖性,并随发射粒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角分布 统计独立发射 重离子反应 离子碰撞
原文传递
2.76 TeV铅-铅碰撞中带电粒子的方位角分布
4
作者 司瑞芳 刘福虎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2-397,共6页
利用多源热模型分析了ATLAS实验组2.76TeV铅-铅碰撞中产生的、带电粒子在多个不同中心度事例中的方位角分布,并与n=2,4,6和n=2的傅里叶级数形式的方位角分布进行了比较。同时,利用由多源热模型得到的散射源在横动量空间的结构参数,计算... 利用多源热模型分析了ATLAS实验组2.76TeV铅-铅碰撞中产生的、带电粒子在多个不同中心度事例中的方位角分布,并与n=2,4,6和n=2的傅里叶级数形式的方位角分布进行了比较。同时,利用由多源热模型得到的散射源在横动量空间的结构参数,计算了散射源在横动量空间的各向异性率和相对膨胀率,且与相关傅里叶系数进行了比较。在各个中心度区间,横动量空间的各向异性率和相对膨胀率都小于相应的傅里叶系数,椭圆各向异性是末态方位角分布中最主要的成分,其他成分的各向异性在各中心度区间的贡献不同且作用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铅碰撞 带电粒子 方位角分布 多源热模型
原文传递
树轮δ^(13)C的角分布及其在气候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宝君 钱君龙 +2 位作者 濮培民 屠其璞 邓自旺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3-471,共9页
利用天目山的两棵柳杉和庐山的一棵冷杉共 3个树盘 ,分析了树轮 δ1 3C沿方位的变化。结果表明 ,树轮在不同方位上的 δ1 3C值不同 ,存在方位角分布 ,平均最大差异为 0 .8‰~ 1 .5‰。各方位的δ1 3C年序列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变化趋... 利用天目山的两棵柳杉和庐山的一棵冷杉共 3个树盘 ,分析了树轮 δ1 3C沿方位的变化。结果表明 ,树轮在不同方位上的 δ1 3C值不同 ,存在方位角分布 ,平均最大差异为 0 .8‰~ 1 .5‰。各方位的δ1 3C年序列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表明各方位 δ1 3C都记录了基本相同的气候信息。δ1 3C的方位差异与其年际差异在量级上大致相当 ,具有独立的研究意义。通过柳杉一号树轮与气候要素的研究表明 ,从树轮 δ1 3C的角分布中能够提取出更多有气候意义的信息 ,而且相对于多个方位的平均和全轮均匀采样而言 ,重建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Δ^13C 方位角分布 气候重建 碳同位素 古气候
下载PDF
中能重离子碰撞中末态核碎片的各向异性分布
6
作者 司瑞芳 曹爱芬 《长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3-16,共4页
在多源理想气体模型的框架内,用解析和蒙特卡洛两种方法计算分析了中能重离子碰撞中末态核碎片的方位角分布和椭圆流对横动量的依赖关系,并由此分析了末态核碎片的各向异性分布特征。对计算结果与同位旋依赖的的量子分子动力学(ISQMD)... 在多源理想气体模型的框架内,用解析和蒙特卡洛两种方法计算分析了中能重离子碰撞中末态核碎片的方位角分布和椭圆流对横动量的依赖关系,并由此分析了末态核碎片的各向异性分布特征。对计算结果与同位旋依赖的的量子分子动力学(ISQMD)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二者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理想气体模型 蒙特卡洛方法 方位角分布 各向异性 椭圆流
下载PDF
芦山M7.0地震余震震源机制解的时空分布特征
7
作者 郭祥云 张秀玲 《国际地震动态》 2018年第8期18-18,共1页
芦山7.0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震源机制为逆冲型,震后3天震源区发生3 000多次余震,其中M5余震4次。最大余震5.4级发生在芦山邛崃交界。地震震源机制可以直观反映地震破裂的几何特征和运动学特征,通过地震序列震源机制与震源深... 芦山7.0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震源机制为逆冲型,震后3天震源区发生3 000多次余震,其中M5余震4次。最大余震5.4级发生在芦山邛崃交界。地震震源机制可以直观反映地震破裂的几何特征和运动学特征,通过地震序列震源机制与震源深度分布可以了解区域的应力状态、勾画断层形态、帮助搞清楚余震与发震构造的关系。地震发生后,布设了方位角分布很好的流动加密台站,为我们更好的了解龙门山南段的构造应力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利用基于P波初动和振幅比反演震源机制解的HASH方法,获得芦山震源区2013年4月—2014年12月ML2.5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地震余震 时空分布特征 芦山 推覆构造带 运动学特征 方位角分布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一种三维无人机SISO宽带信道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永江 李小民 陈自力 《无线电工程》 2010年第12期7-11,共5页
针对无人机下行单全向天线系统,依据无人机环境特点,建立并分析了基于圆筒散射三维几何传播信道模型。根据方位角非全向散射特性和俯仰角非对称分布特点,结合无人机实际飞行参数特点,推导出简化的闭环时频相关函数,结果表明简化后的时... 针对无人机下行单全向天线系统,依据无人机环境特点,建立并分析了基于圆筒散射三维几何传播信道模型。根据方位角非全向散射特性和俯仰角非对称分布特点,结合无人机实际飞行参数特点,推导出简化的闭环时频相关函数,结果表明简化后的时频相关特性与地面控制站俯仰角分布无关。而方位角分布对时频相关特性影响较大,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和时频相关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无人机 SISO 宽带 信道模型 相关特性 特性影响 时频相关函数 影响因素分析 分布特点 方位角分布 俯仰角 地面控制站 天线系统 散射特性 人机环境 全向 参数特点 非对称 圆筒
下载PDF
中能核核碰撞中的转动流
9
作者 马余刚 沈文庆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A00期96-103,共8页
通过方位角分布,方位角关联和半经典的转动量系统地研究了100MeV/u以下的Ar+Al反应的转动流。发现转动流随着入射能和碰撞中心度的增加而减弱,直到100MeV/u附近,转动流趋于消失,与集体旁向流消失成因不同,转... 通过方位角分布,方位角关联和半经典的转动量系统地研究了100MeV/u以下的Ar+Al反应的转动流。发现转动流随着入射能和碰撞中心度的增加而减弱,直到100MeV/u附近,转动流趋于消失,与集体旁向流消失成因不同,转动流消失的可能成因是由于过短的发射体的寿命或者过快的粒子发射时间。通过方位角分布及其角关联,我们还发展了一种决定反应平面离散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流 方位角分布 方位角关联 中能 核核碰撞
下载PDF
基于解卷积的自适应空间谱估计方法
10
作者 邱岚 谢于晨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67,共7页
针对自适应空间谱估计方法背景级对目标空间方位角分布值估计的影响问题,提出了基于解卷积的自适应空间谱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在自适应空间谱估计方法输出空间谱基础上,采用类狄利克函数和空间谱归一化平均背景级实现点扩展函数设计;... 针对自适应空间谱估计方法背景级对目标空间方位角分布值估计的影响问题,提出了基于解卷积的自适应空间谱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在自适应空间谱估计方法输出空间谱基础上,采用类狄利克函数和空间谱归一化平均背景级实现点扩展函数设计;然后利用点扩展函数和图像复原中Richardson-Lucy迭代方法对自适应空间谱估计结果进行解卷积,降低背景级及其对目标空间方位角分布值估计的影响。数值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作为一种后置处理方法,继承了自适应空间谱估计方法高分辨估计能力,空间谱峰值更加“尖锐”;信号谱级比较低时,通过增加迭代次数使其输出空间谱背景级远低于自适应空间谱方法和分子阵处理方法,具有更好的目标空间方位角分布估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空间谱估计 空间方位角分布 后置处理 解卷积 背景级
下载PDF
2018年台湾海峡M_S6.2地震构造分析
11
作者 王小娜 叶秀薇 +1 位作者 黄元敏 王力伟 《国际地震动态》 2019年第8期48-48,共1页
经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6日7时57分,台湾海峡(23.28°N,118.60°E)发生MS6.2地震,震源深度20km,截止到2018年12月21日,共记录到余震97次,其中ML2.3—2.9地震55次,ML3.0—3.9地震32次,ML4.0以上地震10次,最... 经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6日7时57分,台湾海峡(23.28°N,118.60°E)发生MS6.2地震,震源深度20km,截止到2018年12月21日,共记录到余震97次,其中ML2.3—2.9地震55次,ML3.0—3.9地震32次,ML4.0以上地震10次,最大为ML4.9地震。本研究选取震中距300km以内方位角分布较好的17个台站(福建省地震台网6个、广东省地震台网8个、台湾中央气象局3个)记录的信噪比较高、P波初动清晰的宽频带波形,使用CAP方法求解台湾海峡MS6.2地震震源机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台网 台湾海峡 构造分析 方位角分布 震源机制解 CAP方法 中心测定 北京时间
下载PDF
重离子碰撞中多源理想气体模型与同位旋依赖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在25AMeV/n能量下计算结果的比较
12
作者 孙彦 孙祝 《晋中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5-52,97,共9页
应用多源理想气体模型(MSIG)的蒙特卡罗方法,计算25AMeV能量下,碰撞参数较大时(b=7-10fm),86Kr-124Sn碰撞产生的轻碎片的几种分布.将MSIG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同位旋依赖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IDQMD)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得到的模动... 应用多源理想气体模型(MSIG)的蒙特卡罗方法,计算25AMeV能量下,碰撞参数较大时(b=7-10fm),86Kr-124Sn碰撞产生的轻碎片的几种分布.将MSIG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同位旋依赖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IDQMD)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得到的模动量分布定性地符合,动量分量分布和方位角分布符合得很好,椭圆流和4阶动量各向异性流对模动量的依赖关系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理想气体模型 横动量 方位角分布
下载PDF
多路GNSS欺骗干扰互相关噪声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建华 陈树新 +1 位作者 吴昊 何仁珂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488-2491,共4页
为开展GNSS欺骗干扰源定位研究,构建了多路GNSS欺骗干扰互相关噪声模型。分析了欺骗干扰原理并给出了信号模型;通过对噪声构成和规律的分析,研究建立了PRN码间互相关噪声模型;利用信噪比和欺骗信号方位角分布进行描述。仿真结果显示,多... 为开展GNSS欺骗干扰源定位研究,构建了多路GNSS欺骗干扰互相关噪声模型。分析了欺骗干扰原理并给出了信号模型;通过对噪声构成和规律的分析,研究建立了PRN码间互相关噪声模型;利用信噪比和欺骗信号方位角分布进行描述。仿真结果显示,多路GNSS欺骗干扰中码间互相关噪声,在接收通道噪声中的比重随欺骗信号功率增加趋于100%。这表明测向精度与多路GNSS欺骗信号功率是一组矛盾,实际测向结果可通过欺骗信号信噪比寻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欺骗干扰 互相关噪声 信噪比 方位角分布
下载PDF
我国西部山前冲断带油气勘探地震技术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5
14
作者 熊翥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5年第1期1-4,11,i001,共6页
近几年,西部山前冲断带已成为油气勘探重点地区,许多地区均取得明显的进展,某些地区已有重大的突破,这与地震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山前冲断带地表地质条件和深部地质条件都十分复杂,气候和地理环境非常恶劣,油气勘探面临着许... 近几年,西部山前冲断带已成为油气勘探重点地区,许多地区均取得明显的进展,某些地区已有重大的突破,这与地震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山前冲断带地表地质条件和深部地质条件都十分复杂,气候和地理环境非常恶劣,油气勘探面临着许多难题。从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3个环节出发,结合当前的现状提出建议:①基于地面共中心点和面元的观测系统设计,立足点要真正落实到目的层段模型上;②观测系统参数优化从覆盖次数、炮检距和方位角分布等几何属性参数改为目的层段上的照明度和照明率分析;③参数优化应用正演模拟和参数计算时,从斯奈尔定律直射线追踪逐渐引入波动方程波场外推方法;④观测系统优化原则应从成像道的信噪比、分辨率和振幅保真考虑入手,并与处理紧密结合;⑤处理要实施时域和深度域两个流程,前者主要为后者服务,后者才是目的;⑥叠加速度在这里失去其作用和地位,要从源头上考虑速度分析和速度建场方法;⑦不再用传统的成图方法,而应用变速成图方法;⑧改进正演模拟技术;⑨提高综合物探的能力和效率;⑩科学地组织和实施一体化的思路。尽管实施上述建议还有很大的难度,但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目标的。最后对如何实现上述建议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介绍了一些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地震技术 冲断带 西部 地震数据采集 观测系统设计 地质条件 参数优化 成图方法 方位角分布 重点地区 地理环境 共中心点 覆盖次数 属性参数 参数计算 外推方法 波动方程 射线追踪 优化原则 振幅保真 紧密结合
下载PDF
高能粒子诱发乳胶核反应的显微镜测量过程分析
15
作者 赵惠华 孙祝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26-28,共3页
描述了测量核乳胶中高能重离子碰撞事例的过程,分析由此测出的末态粒子多重数分布可能存在的较大误差,并为高能重离子碰撞模型的建立提出建议.
关键词 核乳胶 测量 方位角分布
下载PDF
叶方向3维空间分布的地面激光雷达反演与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利霞 郑光 +2 位作者 何维 居为民 程亮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9-617,共9页
叶方向(包括叶倾角和方位角)是决定林冠内部及其下层太阳辐射在3维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并进而影响植被的光合作用效率和林冠的二向性反射特性。本文利用地面激光雷达扫描系统(TLS)对一棵人工阔叶树在水平圆形轨道设置等间距6站进行扫描... 叶方向(包括叶倾角和方位角)是决定林冠内部及其下层太阳辐射在3维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并进而影响植被的光合作用效率和林冠的二向性反射特性。本文利用地面激光雷达扫描系统(TLS)对一棵人工阔叶树在水平圆形轨道设置等间距6站进行扫描,获取其完整覆盖的3维点云数据。在手动选取78片点云完整叶片数据的基础上,通过重建单点在其邻域内的法向量和所在叶片主轴方向分别得到了叶的倾角和方位角分布,将构成每片叶子的所有点的倾角和方位角各自均值作为其倾角和方位角。通过与利用角度尺和罗盘进行逐叶片手动测量结果对比发现:基于TLS计算的叶倾角和方位角与手动测量结果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2分别为0.88(N=209,p<0.001)和0.97(N=78,p<0.001)。本文方法能准确获取林冠元素的3维空间分布,为估算森林冠层在任意给定光照条件下的消光系数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促进地面激光雷达在植被冠层3维结构参数,特别是叶面积指数的反演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激光雷达 倾角分布 方位角分布 计算几何 植被结构参数
原文传递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横向非对称流 被引量:2
17
作者 霍雷 张卫宁 +2 位作者 陈相君 张景波 唐圭新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65-871,共7页
对末态粒子方位角分布的研究可以获得反应中有关横向非对称流的信息 .研究了碰撞中侧向流与椭圆流间的方位角关联 ,给出了一种定量测量反应中椭圆流大小的方法 。
关键词 方位角分布 侧向流 椭圆流 高能重离子碰撞 横向非对称流 末态粒子 反应平面离散
原文传递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集体流与空间-动量关联 被引量:1
18
作者 霍雷 张卫宁 +2 位作者 陈相君 张景波 唐圭新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7,共5页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末态粒子的侧向流与椭圆流间存在方位角集体关联,该关联对反应中集体流的性质反映敏感.碰撞时,系统在坐标空间的演化与动量空间的演化过程相互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动量关联.不同事件中椭圆流形式的差别与此空间-动...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末态粒子的侧向流与椭圆流间存在方位角集体关联,该关联对反应中集体流的性质反映敏感.碰撞时,系统在坐标空间的演化与动量空间的演化过程相互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动量关联.不同事件中椭圆流形式的差别与此空间-动量关联有关,反映了系统演化过程的涨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重离子碰撞 方位角分布 集体流 空间-动量关联 末态粒子
原文传递
600A MeV Au+Au碰撞的挤压效应分析
19
作者 霍雷 张卫宁 +4 位作者 陈相君 张景波 刘亦铭 D.Keane H.Liu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177-1182,共6页
对600AMeVAu+Au碰撞实验的挤压效应进行了研究.在方位角分布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对挤压效应的定量测量,有效地消除了估计反应平面离散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方位角分布 挤压效应 高能重离子 碰撞
原文传递
转动集体流的同位旋效应
20
作者 陈列文 张丰收 +2 位作者 明照宇 李文飞 朱志远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9-335,共7页
在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框架下 ,通过分析中间快度的方位角分布研究了 4 0MeV/u 5 8Fe + 5 8Fe和5 8Ni+ 5 8Ni反应体系在不同碰撞参数下的转动集体流 ,并且半经典地计算了转动观测量 .发现丰中子体系 (5 8Fe + 5 8Fe)具有较... 在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框架下 ,通过分析中间快度的方位角分布研究了 4 0MeV/u 5 8Fe + 5 8Fe和5 8Ni+ 5 8Ni反应体系在不同碰撞参数下的转动集体流 ,并且半经典地计算了转动观测量 .发现丰中子体系 (5 8Fe + 5 8Fe)具有较强的转动集体流 ,这种现象在半周边碰撞中更加明显 .转动集体流的同位旋相关性主要来自于核子 -核子碰撞截面的同位旋相关性和对称能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旋效应 转动集体流 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 Fe58 Ni58 丰中子体系 原子核 核子-核子碰撞截面 重离子碰撞 方位角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