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方岩组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其奭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89年第1期52-58,共7页
关于方岩组的时代,层位等问题存在分歧。作者通过实地再观察,对上述问题提出新的看法。
关键词 方岩组 浙江 层位 地层对比
下载PDF
浙江方岩丹霞地貌类型及其空间组合 被引量:18
2
作者 欧阳杰 朱诚 +14 位作者 彭华 俞锦标 李兰 周日良 张广胜 朱光耀 李中轩 钟宜顺 朱青 吕文 胡永起 郑朝贵 吕振荣 胡昶 武弘麟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9-356,共8页
浙江方岩突出的丹霞地貌类型有围谷、方山、峰丛、石柱和凹槽等,它们的空间组合沿着北西—南东方向有规律的排列:西北部五峰书院一带的凹槽和岩穴发育典型,中部鸡鸣峰、桃花峰等处分布有大量的新鲜崩积石,东南部石鼓寮的石鼓、石柱尤为... 浙江方岩突出的丹霞地貌类型有围谷、方山、峰丛、石柱和凹槽等,它们的空间组合沿着北西—南东方向有规律的排列:西北部五峰书院一带的凹槽和岩穴发育典型,中部鸡鸣峰、桃花峰等处分布有大量的新鲜崩积石,东南部石鼓寮的石鼓、石柱尤为突出,在峰丛与平原交汇的东、南和西三侧被围谷所环绕。这种组合体现了随着构造隆升,在以外力作用为主的不断"雕塑"下,丹霞地貌的发育一般经历了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侵蚀搬运,完成地貌循环侵蚀的过程,期间孕育了绚丽多姿的丹霞地貌,它们主要发育于早白垩世晚期的方岩组(K1f)冲积扇—扇前辫状河相岩层中。其中,岩性的差异风化规律和辫状河相沉积的特点,可以通过对三个样点的实验数据分析加以证实。方岩丹霞地貌是在我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地貌区中"青年期"类型的突出代表,符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中具有突出、普遍的美学和科学价值的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方岩 丹霞地貌 方岩组
下载PDF
浙江省东阳晚白垩世早期新的翼龙足迹(英文) 被引量:6
3
作者 吕君昌 陈荣军 +3 位作者 东洋一 郑文杰 田中郁子 金幸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6-48,共3页
本文报道了浙江东阳发现的中国第2个翼龙足迹化石点,也是亚洲发现的第8个翼龙足迹化石点。化石足迹产于晚白垩世早期方岩组的紫红色泥质粉砂岩中。发现有3个手的印迹和1个右足印。手的印迹的长宽分别为6.5cm和4cm.非对称具有3个指的印... 本文报道了浙江东阳发现的中国第2个翼龙足迹化石点,也是亚洲发现的第8个翼龙足迹化石点。化石足迹产于晚白垩世早期方岩组的紫红色泥质粉砂岩中。发现有3个手的印迹和1个右足印。手的印迹的长宽分别为6.5cm和4cm.非对称具有3个指的印迹。足迹9cm长和1.5cm宽。该足迹不同于以前发现的,可能代表一新的类型。除了翼龙足迹外,还发现鸟类、小型兽脚类、鸟脚类及蜥脚类脚印,形成一个丰富的动物群,它的发现为研究该地区的古生态环境及古地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以后在该地区发现这些造迹动物的骨骼化石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白垩世早期 翼龙 足迹化石 发现 浙江省 印迹 古生态环境 泥质粉砂岩 方岩组 蜥脚类
下载PDF
浅析宁波盆地膏盐地层的时代──兼对“宁波盆地北部的长河群”之时代质疑 被引量:1
4
作者 鞠天吟 《浙江国土资源》 1995年第1期24-30,共7页
宁波盆地地下揭示的一套包含暗色膏硝质泥岩、泥质白云岩在内的紫红、灰紫色泥岩、棕褐色砂砾岩、细砂岩和玻屑凝灰岩的地层,均称方岩组,内含膏盐并具油色显示。对其时代有早、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之认识,笔者从70~90年代地质工作中... 宁波盆地地下揭示的一套包含暗色膏硝质泥岩、泥质白云岩在内的紫红、灰紫色泥岩、棕褐色砂砾岩、细砂岩和玻屑凝灰岩的地层,均称方岩组,内含膏盐并具油色显示。对其时代有早、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之认识,笔者从70~90年代地质工作中所获化石分析认为,虽然宁波盆地这一层位含化石不丰,但从分布及数量上比较,相对占优势的应该是孢粉和植物化石,其时代意见也较为一致,指示为早白垩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盆地 膏盐地层 方岩组 孢粉 植物化石 早白垩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