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汉运动动词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国光 林岷江 单红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95-97,共3页
以Talmy提出的运动事件框架及词汇化模式类型学理论为基础,探讨英汉方式运动动词和路径运动动词的共性和差异。英汉方式运动动词的共性表现为:英汉之间存在许多表达相同语义范畴的方式运动动词;差异表现为,汉语方式运动动词的数量没有... 以Talmy提出的运动事件框架及词汇化模式类型学理论为基础,探讨英汉方式运动动词和路径运动动词的共性和差异。英汉方式运动动词的共性表现为:英汉之间存在许多表达相同语义范畴的方式运动动词;差异表现为,汉语方式运动动词的数量没有英语丰富,在表达运动方式时,英语采用综合式表达法,而汉语常常使用分析式表达法。英汉路径运动动词的共性也表现为英汉之间存在许多表达相同语义范畴的路径动词,但二者的用法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事件框架理论 方式运动动词 路径运动动词
下载PDF
基于参照点模型的日语样态存在句认知分析——以运动方式动词构成的样态存在句为中心
2
作者 金成 刘琛琛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2年第1期86-95,共10页
本文以"运动方式动词"构成的样态存在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类动词的语义特点,并通过构建参照点模型,从认知角度具体分析了认知主体对存在主体的存在样态的认知方式。我们发现,在"抽象-具象"、"静态-动态"... 本文以"运动方式动词"构成的样态存在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类动词的语义特点,并通过构建参照点模型,从认知角度具体分析了认知主体对存在主体的存在样态的认知方式。我们发现,在"抽象-具象"、"静态-动态"维度下,认知主体对存在主体的认知方式均有所不同,具体体现在句中运动方式动词语义的抽象化程度上,即具象动态<抽象动态<抽象静态,这与认知主体的主观意愿的表现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参照点模型 样态存在句 认知分析 运动方式动词 Vている
下载PDF
非宾格动词还是非作格动词——以float、drift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艳金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4-36,共3页
根据Perlmutter提出的非宾格动词假说,不及物动词分为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在此之后,语言学家对这种非宾格动词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首先对其中的一些研究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借助Levin和Rappapport-Hovav的研究成果,对英语中... 根据Perlmutter提出的非宾格动词假说,不及物动词分为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在此之后,语言学家对这种非宾格动词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首先对其中的一些研究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借助Levin和Rappapport-Hovav的研究成果,对英语中的方式运动动词float和drift的属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宾格动词假说 非宾格动词 非作格动词 方式运动动词
下载PDF
英语中V-under/behind类与V-in/on类VPP结构的歧义属性与来源
4
作者 胡阳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40,共8页
学界对解读与判断英语运动方式动词与under/behind类和in/on类空间介词组合时产生的歧义有很大分歧。一派学者认为前类动介组合有语义歧义而后类组合没有歧义;另一派学者则认为两类组合类似且都具有语义歧义。本文从两类动介组合歧义的... 学界对解读与判断英语运动方式动词与under/behind类和in/on类空间介词组合时产生的歧义有很大分歧。一派学者认为前类动介组合有语义歧义而后类组合没有歧义;另一派学者则认为两类组合类似且都具有语义歧义。本文从两类动介组合歧义的本质属性入手,提供理据,区分语用歧义及句法歧义,认为前类动介组合的歧义属句法性质,而后类组合的歧义属语用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并统一了两派的分歧。作者还对本文观点的理论启示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方式动词 动介组合歧义 句法歧义 语用歧义 理论启示
下载PDF
L2 Syntactic Alignment in the Reading-Writing Integrated Continuation Task: Evidence From Chinese EFL Learners’ Description of Motion Events 被引量:7
5
作者 Min WANG Qiao GAN Julie BOLAND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21年第3期292-313,430,共23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how the mode in which the reading-writing integrated continuation task was conducted modulates the effects of second language(L2) syntactic alignment, through the English motion event constru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how the mode in which the reading-writing integrated continuation task was conducted modulates the effects of second language(L2) syntactic alignment, through the English motion event construction with manner verbs. Ninety Chinese students were assigned to either of the two experimental groups or a control group, and they all experienced a pretest, an alignment phase and a posttest. In the alignment phase, the two experimental groups completed a reading-writing integrated continuation task but in different modes. For the multi-turn mode,participants reconstructed a picture story by continuing the episodes extracted from the story with one episode presented and continued at a time;for the single-turn mode, the first half of the same picture story was presented as a chunk, and then participants read and continued it. Results show that L2 learners aligned with the target structure in completing the story, and the alignment effect was retained in the posttest conducted after a delay of two weeks. Moreover, syntactic alignment was modulated by task mode with the multi-turn group exhibiting stronger immediate and longterm alignment effects. We conclude that the continuation task is a fruitful context for L2 structural alignment, and the magnitude of alignment effect hinges on interactive inten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ding-writing integrated continuation task syntactic alignment task mode interactive intensity motion event construction with manner verbs L2 learn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