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切怀念方心芳先生
1
作者 吴衍庸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4-145,共2页
今年是方心芳老先生诞辰100周年,方心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工业微生物学家、知名教授、老一辈的科学家。方老关心我国工业微生物发展,不遗余力地关心、培养人才。在抗日时期,方老排除困难,不顾个人安危,身藏菌种入川,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开... 今年是方心芳老先生诞辰100周年,方心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工业微生物学家、知名教授、老一辈的科学家。方老关心我国工业微生物发展,不遗余力地关心、培养人才。在抗日时期,方老排除困难,不顾个人安危,身藏菌种入川,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开展研究工作,以木箱代培养箱,用电灯发热保温、培养和保存菌种,以人尿代硫酸氨,糖蜜发酵生产酒精,解决汽车缺油问题,所表现出艰苦奋斗的创新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深刻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 方心芳 工业微生物 菌种保存 酒精发酵
下载PDF
方心芳晚年关于我国酿酒工业的几次论述
2
作者 程光胜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9-120,122,共3页
方心芳先生是我国没有争议的酒界权威*。他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终生研究酿酒并获得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誉的工业微生物学家。今年3月16日是他百年诞辰,特从方心芳遗留的手稿中整理一些片段材料,借助于曾经得到他关心和帮助的《酿酒科技》... 方心芳先生是我国没有争议的酒界权威*。他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终生研究酿酒并获得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誉的工业微生物学家。今年3月16日是他百年诞辰,特从方心芳遗留的手稿中整理一些片段材料,借助于曾经得到他关心和帮助的《酿酒科技》,介绍他晚年关于我国酿酒工业的几次论述,作为对这位大师的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界权威 方心芳 酿酒工业 论述
下载PDF
中外酿酒科技交流史的一页——方心芳留学时期的活动与学术
3
作者 朱更勇 郭旭 《酿酒科技》 2015年第11期127-132,共6页
1935—1937年间,方心芳留学欧洲。在出国留学前,方心芳在传统发酵产品研究方面已有所成就。在国外的这段时间里,方心芳与外国专家交流高粱酒改良方法;四处访学,增广学识;撰述不辍,促进交流;搜集菌种,互通有无;关心社会,心系祖国。国外... 1935—1937年间,方心芳留学欧洲。在出国留学前,方心芳在传统发酵产品研究方面已有所成就。在国外的这段时间里,方心芳与外国专家交流高粱酒改良方法;四处访学,增广学识;撰述不辍,促进交流;搜集菌种,互通有无;关心社会,心系祖国。国外留学是其学术生涯中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是中外酿酒科技交流史上值得书写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心芳 酿酒科技史 中外交流 酒文化
下载PDF
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与方心芳 被引量:2
4
作者 傅金泉 《酿酒科技》 2000年第4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微生物研究 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 方心芳
下载PDF
深切怀念方心芳先生
5
作者 傅金泉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1-122,共2页
今年3月16日,是方心芳老先生诞辰百年的纪念日,方心芳先生(1907-1992)是我国现代工业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和应用微生物学研究传统发酵产品的先驱者,著名微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他的一生为我国建立和发展工业... 今年3月16日,是方心芳老先生诞辰百年的纪念日,方心芳先生(1907-1992)是我国现代工业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和应用微生物学研究传统发酵产品的先驱者,著名微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他的一生为我国建立和发展工业微生物和传统发酵食品酿造工业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全国酿造界的尊敬和爱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 微生物学家 方心芳
下载PDF
《中国酒曲集锦》里的故事记忆 被引量:1
6
作者 傅金泉 《酿酒》 CAS 2017年第5期114-115,共2页
中国酒曲历史悠久,种类多样,功能独特,各有特点,意义很大,是我国先民巧夺天工的伟大发明,是祖国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用曲酿酒是中国酿造酒的特色,并传播亚洲各国,也是世界东、西酒文化的分水岭。
关键词 酿造酒 微生物学家 中说 秦含章 制曲 方心芳 美国学者 如水 合作出版 黄酒生产
下载PDF
院士风采
7
《科技传播》 2013年第15期230-231,共2页
方心芳1907.02.03~1992.03.24微生物学家。河南临颍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农艺化学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自30年代开始收集保藏菌种,为中国的菌种保藏事业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院士风采 方心芳 劳动大学 微生物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临颍 菌种保藏 PROFESSOR 名誉所长
下载PDF
汾酒文化与企业文化系列报告之一 汾酒世所珍
8
《中国保健营养》 1997年第4期48-49,共2页
酒是神秘的,酒是奇特的。酒有水的外形,酒有火的性格。酒的历史是永恒的,酒的生命是无限的。
关键词 汾酒文化 企业文化 方心芳 黄酒
下载PDF
华夏第一“醋坛子”——东湖陈醋
9
作者 文彦 张元立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0年第6期1-2,共2页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几乎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都有,以作烹调饮食之用。不过在众多的醋品中,哪里的醋品质最佳呢?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微生物学鼻祖方心芳老先生曾骑毛驴到清徐做...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几乎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都有,以作烹调饮食之用。不过在众多的醋品中,哪里的醋品质最佳呢?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微生物学鼻祖方心芳老先生曾骑毛驴到清徐做过实地考察,之后便称山西醋是中国最好的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米油盐酱醋茶 方心芳 陈醋 品质最佳 微生物学 烹调
下载PDF
心芳酒醇 被引量:1
10
作者 三寸 《科学家》 2014年第3期36-39,共4页
说起方心芳,或许大家并不熟悉。但说起茅台、汾酒,大概没人不知道。酒在中国有着独特的地位,对于国人来说,酒不仅是亲朋好友相聚时必不可少的一种饮品,更代表着中国古老而灿烂的文化。<br>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 说起方心芳,或许大家并不熟悉。但说起茅台、汾酒,大概没人不知道。酒在中国有着独特的地位,对于国人来说,酒不仅是亲朋好友相聚时必不可少的一种饮品,更代表着中国古老而灿烂的文化。<br>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古老传说中,也有“杜康造酒”的故事,后世更将他奉为“酒圣”“酒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心芳 菌种保藏 国民党 酵母菌 北京酿酒厂 微生物学 茅台酒 高粱酒
原文传递
创立我国氨基酸产业的功臣——陈琦
11
作者 青宁生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44-1945,共2页
陈琦,英文名Chen Chi,1927年6月4日(农历5月5日)出生于山东济南市,原籍山东朝城县(现为镇,属莘县)刘羡集。2016年10月16日卒于北京。陈琦出生在一个贫穷家庭,十岁启蒙,1937年入济南私立模范小学,毕业后考入济南私立崇华中学,1946年... 陈琦,英文名Chen Chi,1927年6月4日(农历5月5日)出生于山东济南市,原籍山东朝城县(现为镇,属莘县)刘羡集。2016年10月16日卒于北京。陈琦出生在一个贫穷家庭,十岁启蒙,1937年入济南私立模范小学,毕业后考入济南私立崇华中学,1946年初中毕业后升入该校高中,后转学到济南私立正谊高中部,1949年2月考入济南齐鲁大学农学专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琦 山东济南市 朝城 后升 刘羡 正谊 微生物学报 细胞干重 食品科学技术 方心芳
原文传递
对“科技之星”说长道短
12
作者 王低檐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8-38,共1页
北京日报“科技之星”专栏问世那天,我因病住院。我被第一篇特写和照片所吸引。从此,每天报纸一来,我就把专栏上发的特写和照片剪下来,贴在本子上,仔细阅读。专栏的文章写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照片照得也很传神,留住了美好瞬间。我最喜... 北京日报“科技之星”专栏问世那天,我因病住院。我被第一篇特写和照片所吸引。从此,每天报纸一来,我就把专栏上发的特写和照片剪下来,贴在本子上,仔细阅读。专栏的文章写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照片照得也很传神,留住了美好瞬间。我最喜欢读的是《第三者的魅力》,文章一开头就引人入胜,结尾也很有兴味。《属“天”的人》全文集中在“上天”二字上,分三个侧面展开,写得好。《泥腿子教授》紧紧围绕“两条腿”作文章,总之,绝大多数文章写得有特色。同时,专栏刊登的科技之星的面也很宽,“医”、食、住、行等方面一应俱全。标题是报纸的眼睛。专栏里,有不少标题作得好。如《远东神农》、《乐在光与电》、《捧出金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栏刊登 北京日报 二字 孙永华 上发 新闻价值 人胜 尿糖检测 配合默契 方心芳
原文传递
挚情融于微末间
13
作者 刘莉 戴明华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8-29,共2页
在科学界星汉银河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们当称"泰斗"。在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他们艰苦探索,辛勤耕耘,一次次摘取科学桂冠。毅力从何而来?可以这样概括其中的原因:尽管历经坎坷,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始终不渝,无论走到哪里、从... 在科学界星汉银河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们当称"泰斗"。在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他们艰苦探索,辛勤耕耘,一次次摘取科学桂冠。毅力从何而来?可以这样概括其中的原因:尽管历经坎坷,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始终不渝,无论走到哪里、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忘哺育自己成长的祖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学部 黄昆 著名物理学家 汪先生 方心芳 十年 汪德昭 滞弹性内耗 新中国诞生 情感转化
原文传递
1980年代的红茶菌热始末
14
作者 熊卫民 左锟澜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4年第6期77-87,共11页
改革开放初期,红茶菌从日本传回中国。北京食品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试图将其开发成一种新型饮料,对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宣传,令中国出现红茶菌热。随着媒体的报道、专家的答疑、科研院所提供菌种、医学研究者提供针对多种疾病的红茶菌饮效报... 改革开放初期,红茶菌从日本传回中国。北京食品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试图将其开发成一种新型饮料,对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宣传,令中国出现红茶菌热。随着媒体的报道、专家的答疑、科研院所提供菌种、医学研究者提供针对多种疾病的红茶菌饮效报告,这种发酵饮料逐渐变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民众在自养自饮的同时,还积极向亲朋好友赠送菌膜。大约一年之后,随着学部委员方心芳向媒体表示红茶菌可能含有致癌物质曲酸,红茶菌热逐渐熄灭。后人总结经验教训时,将此事与“打鸡血”运动、“卤碱疗法”运动等相提并论,但“红茶菌”热与它们颇有不同之处。红茶菌热有国际背景,由产品开发引发,是民间自发形成的。红茶菌饮料未能完成开发跟当时中国基础工业水平落后、国民消费能力低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海宝 发酵饮料 北京市食品研究所 方心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