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美书店·成都方所书店
1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23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定是常住,便成方所”。方所由例外创始人毛继鸿一手打造,集书店、美学生活、咖啡、展览空间与服饰时尚等混业经营为一体。成都方所书店是方所的第二家连锁店,被评为2015年世界最美15座书店之一,也是国内最火的网红书店之一。4000平米... “定是常住,便成方所”。方所由例外创始人毛继鸿一手打造,集书店、美学生活、咖啡、展览空间与服饰时尚等混业经营为一体。成都方所书店是方所的第二家连锁店,被评为2015年世界最美15座书店之一,也是国内最火的网红书店之一。4000平米的书店藏身于成都太古里负一层,电梯像时光隧道一样把人带到地下,里面空间很大,视野开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时尚 时光隧道 视野开阔 展览空间 方所书店 混业经营 连锁店
下载PDF
英汉空间方所表达的认知语义分析——以“里”“上”和“in”“on”为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武和平 魏行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17,共6页
通过对语言实例的考察,我们发现:1)典型的“in/里”表示“目标物包含于三维的参照物范围内”,典型的“on/上”表示“目标物附着在二维的参照物的表面,参照物支撑目标物”,表达此类方所关系时,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2)对... 通过对语言实例的考察,我们发现:1)典型的“in/里”表示“目标物包含于三维的参照物范围内”,典型的“on/上”表示“目标物附着在二维的参照物的表面,参照物支撑目标物”,表达此类方所关系时,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2)对参照物维度的认知和划分,英汉两种语言有各自的标准,对二维的参照物,英语按其是否有周围的边界而分为“面”和“域”,并分别用介词“on”和“in”来表达方所关系,汉语表达此类方所关系时,“里”“上”皆可,而“上”使用的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方所 认知语义
下载PDF
两汉魏晋方所介词“从”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5
3
作者 史冬青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0-156,共7页
从重新分析和扩展交互作用的角度谈了"从"由表"伴随"义的动词到方所介词的演变。又通过对"从"所处的句法结构中N1及N2语义概念的转变、方所词的基本结构类型、受"从"字结构修饰的VP的情况等几... 从重新分析和扩展交互作用的角度谈了"从"由表"伴随"义的动词到方所介词的演变。又通过对"从"所处的句法结构中N1及N2语义概念的转变、方所词的基本结构类型、受"从"字结构修饰的VP的情况等几个方面的分析,分别讨论介词"从"作为起点和停点题元标记的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所介词 起点题元标记 停点题元标记
下载PDF
靖西壮语的方所系统 被引量:4
4
作者 黄阳 程博 《百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3-91,共9页
靖西壮语中不具有处所意义的普通名词和人称代词都具有了处所意义,都能充当"趋向动词、源点介词、静态处义介词"的论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不同民族对空间认知的概念化程度不同。空间的概念化手段使得靖西壮语特殊的方位意... 靖西壮语中不具有处所意义的普通名词和人称代词都具有了处所意义,都能充当"趋向动词、源点介词、静态处义介词"的论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不同民族对空间认知的概念化程度不同。空间的概念化手段使得靖西壮语特殊的方位意义整合形式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西壮语 方所系统 概念化 意义整合
下载PDF
汉语方所存在结构向进行体结构的语法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爱玲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243-248,共6页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动前副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动后助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陈述句末的语气词"呢"都有表示进行体意义的用法。前两个是从"在+L"这种方所存在结构中的介词"在"...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动前副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动后助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陈述句末的语气词"呢"都有表示进行体意义的用法。前两个是从"在+L"这种方所存在结构中的介词"在"语法化而来,最后一个是从方所存在结构"在+L+里"中的"里(哩)"语法化而来。期间,经历了L的语义虚化、语形磨损和/或脱落。通过考察汉语"在L+V""V+在L"等方所存在结构向进行体结构"在V""V在"和"V呢"的语法化及其后果,探讨其语法化机制及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所结构 进行体 语法化
下载PDF
乡村文化振兴视角下乡村书店发展路径探析——以方所乡村文化·大南坡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魏天刚 王利欣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67-69,共3页
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持续推动下,我国乡村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各类书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方所乡村文化·大南坡作为其中的代表,从资源配置、服务模式、品牌形象、公益加持等方面合力形成个性化运营模式,其对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书店创新... 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持续推动下,我国乡村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各类书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方所乡村文化·大南坡作为其中的代表,从资源配置、服务模式、品牌形象、公益加持等方面合力形成个性化运营模式,其对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书店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书店 方所乡村文化
下载PDF
现代汉语方所范畴研究述略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喆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84,共7页
以方位词为基础的方所范畴研究一直是近年来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入手对现代汉语方所范畴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方所范畴研究自20世纪初以来,一直注重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尤其注重认知解释,并从语言类型学角度出发... 以方位词为基础的方所范畴研究一直是近年来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入手对现代汉语方所范畴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方所范畴研究自20世纪初以来,一直注重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尤其注重认知解释,并从语言类型学角度出发关注后置方位词的研究。目前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尤其需重视研究思路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所范畴 认知语义 语言类型学
下载PDF
从参照物的角度对比分析英汉语方所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130-133,共4页
空间方所关系存在于任何语言之中,而参照物和目标物是构成空间方所关系的两大要素。文章从参照物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和例证英汉语方所表达的异同。对参照物维度的探讨表明,人们认识心理和认识习惯的不同也是导致英汉语方所表达不同的... 空间方所关系存在于任何语言之中,而参照物和目标物是构成空间方所关系的两大要素。文章从参照物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和例证英汉语方所表达的异同。对参照物维度的探讨表明,人们认识心理和认识习惯的不同也是导致英汉语方所表达不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照物 目标物 方所表达 维度
下载PDF
从方所范畴到语气范畴:句末助词“在裏”的由来 被引量:3
9
作者 何瑛 《安顺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6-30,共5页
近代白话文献中的句末語氣助詞"在裏"源自表方所意義的"在裏"。"在裏"从方所范畴演变到语气范畴,语法化路径是:句末处所结构>时态助词>语气助词,所关涉的意义跨越空间、时态、语气三大范畴,其方所... 近代白话文献中的句末語氣助詞"在裏"源自表方所意義的"在裏"。"在裏"从方所范畴演变到语气范畴,语法化路径是:句末处所结构>时态助词>语气助词,所关涉的意义跨越空间、时态、语气三大范畴,其方所意义、功能不断泛化与句法位置、隐喻、重新分析、主观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裏 方所范畴 语气范畴 范畴转移
下载PDF
先秦至魏晋时期方所介词“由”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冬青 《菏泽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22-127,共6页
先秦至魏晋时期,"由"所在的句子结构日益复杂,涵盖的信息量加大,"由+N"由二连动、三连动关系中的一项向修饰关系的转化,导致"由"从动词虚化为介词;由它套合的结构不仅可以作施事主语,还可以作类似于紧缩... 先秦至魏晋时期,"由"所在的句子结构日益复杂,涵盖的信息量加大,"由+N"由二连动、三连动关系中的一项向修饰关系的转化,导致"由"从动词虚化为介词;由它套合的结构不仅可以作施事主语,还可以作类似于紧缩句内的成分,或者复句的一个分句;"由+N"语序的由前至后,直接关系到表述者的语言心理、语义意图;"由"介引的N语义概念可表抽象意义的场所,或表示人物、官职、地位的起点,或表示范围、状态,这些都是方所类用法的隐喻或引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由” 方所介词 先秦至魏晋时期 历史演变
下载PDF
英汉方所介词对比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宏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S1期154-155,共2页
本文就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位置关系的方所介词进行对比 ,试找出方所介词运用中的规律 ,分析方所介词的不可互换性、二重性、含混性、隐含性以及整体性 ,以便在两种语言交际中更好地运用方所介词 。
关键词 方所 介词 不可互换性 二重性 含混性 隐含性 整体性
下载PDF
道书《太平经》的方所介词系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用源 《新余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34-38,共5页
对《太平经》方所介词进行了定量统计,将其与上古和中古时期其他专书的方所介词系统进行比较,观察方所介词系统的变化,方所介词系统的功能是逐渐完备的。"一个介词兼有多种功能,一种功能由多个介词承担"的特点正在淡化。常用... 对《太平经》方所介词进行了定量统计,将其与上古和中古时期其他专书的方所介词系统进行比较,观察方所介词系统的变化,方所介词系统的功能是逐渐完备的。"一个介词兼有多种功能,一种功能由多个介词承担"的特点正在淡化。常用介词"於"的使用频率大幅下降,其介引所从处、所在处、终到处的功能逐渐被新兴介词侵蚀,"在"、"从"逐渐成为常用介词。中古新兴介词用例不多,使用频率也不高,但其功能单一的优势让它们在竞争中逐渐占据上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书 《太平经》 方所介词 系统
下载PDF
先秦汉语方所类特殊句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维国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1-84,共4页
先秦时期,与方所相关的句式包括常见句式和特殊句式两种。与常见句式不同,特殊句式在先秦文献中用例很少,出现频率低,既有句法强制部分又有语用要求部分的句式。先秦汉语与方所相关的特殊句式根据语序不同可分为三大类:L在句式中居前、... 先秦时期,与方所相关的句式包括常见句式和特殊句式两种。与常见句式不同,特殊句式在先秦文献中用例很少,出现频率低,既有句法强制部分又有语用要求部分的句式。先秦汉语与方所相关的特殊句式根据语序不同可分为三大类:L在句式中居前、V处所在句式中居前、P处所在句式中居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汉语 方所 句式
下载PDF
越南留学生习得“在”字方所短语的句中位置偏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燕华 秦晓洁 《襄樊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66-71,共6页
越南留学生在使用汉语"在"字方所短语时,常常出现句中位置上的偏误。文章采用抽样统计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越南留学生习得"在"字方所短语的句中位置偏误作了统计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两种教学策略:(1)标记理论与... 越南留学生在使用汉语"在"字方所短语时,常常出现句中位置上的偏误。文章采用抽样统计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越南留学生习得"在"字方所短语的句中位置偏误作了统计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两种教学策略:(1)标记理论与"在"字方所短语的偏误教学策略;(2)汉越句法成分对比与"NP+VP+在+方所"结构的偏误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留学生 “在”字方所短语 标记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
下载PDF
英汉空间方所表达的认知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行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9-50,共2页
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在……)里”“(在……)上”和英语介词“in”“on”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典型的“in”/“(在……)里”表示目标物全部或部分地包含在一个三维的参照物范围内,典型的“on”/“(在……)上”表示目标物附着在二维的参照... 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在……)里”“(在……)上”和英语介词“in”“on”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典型的“in”/“(在……)里”表示目标物全部或部分地包含在一个三维的参照物范围内,典型的“on”/“(在……)上”表示目标物附着在二维的参照物的表面上,参照物支撑目标物。当目标物处在有周围边界的二维参照物内部时,英语用介词“in”表达方所关系,汉语表达此类方位关系时,“里”“上”皆可,而“上”使用的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所关系 认知
下载PDF
汉英方所概念表达的对比分析
16
作者 乔倩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115-117,共3页
本文探讨汉英方所概念的表达问题.分别从汉英双语研究的可比性、汉英方所关系的"静态"与"动态"区分、视角因素对方所关系的影响、目标体和参照体等重要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总结汉英双语各自的表达方式及特点,提高汉... 本文探讨汉英方所概念的表达问题.分别从汉英双语研究的可比性、汉英方所关系的"静态"与"动态"区分、视角因素对方所关系的影响、目标体和参照体等重要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总结汉英双语各自的表达方式及特点,提高汉英双语的语言使用水平,更好地了解汉英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所概念 方所关系 视角 目标体 参照体
下载PDF
系统观和标记论背景下的汉语方所范畴研究——评史维国《先秦汉语方所标记研究》
17
作者 王旭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55-157,共3页
文章对史维国专著《先秦汉语方所标记研究》一书进行了评介,作者在"系统观"和"标记理论"等现代语言学理论背景下,运用"断代"与"专书"、"描写"与"解释"以及注重实证等研究... 文章对史维国专著《先秦汉语方所标记研究》一书进行了评介,作者在"系统观"和"标记理论"等现代语言学理论背景下,运用"断代"与"专书"、"描写"与"解释"以及注重实证等研究方法对先秦汉语"方所标记"进行研究,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都有独到之处。同时,全书注重语言理论与语言事实相结合,"联系观"贯穿研究过程始终,为先秦以后的汉语"方所范畴"研究提供了范式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汉语方所标记研究》 断代研究 专书研究 方所范畴 标记理论 系统观
下载PDF
先秦至魏晋时期的方所介词“于”
18
作者 史冬青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21,共6页
商周时期的"于"通常作连动结构的后项,同时也可用于非"去到"义的动词之后,这意味着"于"逐渐虚化为表行为方所的标志,由动词转化为介词。"于"除了可介引具体地点的名词,还可介引表抽象事物的名... 商周时期的"于"通常作连动结构的后项,同时也可用于非"去到"义的动词之后,这意味着"于"逐渐虚化为表行为方所的标志,由动词转化为介词。"于"除了可介引具体地点的名词,还可介引表抽象事物的名词或形容词。正是由于所涉及的参与者角色的更换,使得具有典型运动特征的语义场中相关联的、有限的几个题元角色关系可以向其它更多的语义场转移。谓语动词的改变,是"于"语法意义变化的主要动因,此外上下文语境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所介词 语法意义 语言环境
下载PDF
对先秦至魏晋时期方所介词“以”的考察
19
作者 史冬青 《菏泽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17-121,共5页
先秦至魏晋时期方所介词"以"可以表示动作发生的方所、动作行为的起点、终点以及动作的方向,相对于其他方所介词的同类用法,"以"的使用频率不是太高,且所在句子的核心动词也比较有限;另外"以"还可以引进... 先秦至魏晋时期方所介词"以"可以表示动作发生的方所、动作行为的起点、终点以及动作的方向,相对于其他方所介词的同类用法,"以"的使用频率不是太高,且所在句子的核心动词也比较有限;另外"以"还可以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方面或范围以及观察事物的角度,这两类用法是其方所用法的进一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 方所介词 研究情况 虚化 语法意义
下载PDF
禅籍方所词语无标记转指称谓现象考察
20
作者 鞠彩萍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7-92,共6页
禅籍方所词语转指称谓的现象大量存在,具体可分为命名性方所词语转指称谓和非命名性方所词语转指称谓两类。方所词语转指称谓的现象符合转喻的邻近性原则、认知突显原则以及语言的经济原则。这些称谓词语折射出唐宋时期丛林制度及寺院结... 禅籍方所词语转指称谓的现象大量存在,具体可分为命名性方所词语转指称谓和非命名性方所词语转指称谓两类。方所词语转指称谓的现象符合转喻的邻近性原则、认知突显原则以及语言的经济原则。这些称谓词语折射出唐宋时期丛林制度及寺院结构,同时也体现了禅宗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籍 方所词语 转指 称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