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与历史主动性方法论建构
1
作者 贾丽艳 欧阳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5,共7页
卢卡奇从“总体性范畴”出发对于历史主动性方法论的理论建构,有着其现实而又深刻的思想动机,就是为了克服庸俗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决定论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还原论解读,由此来反思社会革命带来的问题,最终用历史辩证法的思想逻辑来解释... 卢卡奇从“总体性范畴”出发对于历史主动性方法论的理论建构,有着其现实而又深刻的思想动机,就是为了克服庸俗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决定论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还原论解读,由此来反思社会革命带来的问题,最终用历史辩证法的思想逻辑来解释历史决定论与历史主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一种历史主动性的哲学论证,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不仅从社会存在论意义上规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总体思想,而且从革命实践论意义上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当然,卢卡奇的哲学论证有着矫枉过正的偏向,他将历史辩证法解释为一种意识辩证法,将他心目中的“共产主义的历史哲学”变成了一种观念论的历史哲学。这种偏向也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从而推动了之后各种“文化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动性 方法论建构 总体性范畴 阶级意识 同一的主体—客体
下载PDF
逻辑哲学“有限形式”特征与当代修辞学方法论建构
2
作者 邵长超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9-13,共5页
面对修辞学缺乏方法论建构的现状,需要对当代修辞学的研究范式做进一步的思考。借鉴逻辑哲学"有限形式"的研究方法,从哲学的角度关照修辞学,从"有限形式"的内涵,特征的界定,介入修辞学研究的实践可能性,以及对当代... 面对修辞学缺乏方法论建构的现状,需要对当代修辞学的研究范式做进一步的思考。借鉴逻辑哲学"有限形式"的研究方法,从哲学的角度关照修辞学,从"有限形式"的内涵,特征的界定,介入修辞学研究的实践可能性,以及对当代修辞学的积极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证。将话语分析建立在形式和意义关系的充分发掘的基础上,以此进一步推动修辞学和语言学前沿研究的接轨,促进当代修辞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哲学 修辞学 有限形式 方法论建构
下载PDF
方法论建构:解释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许卉 《社会科学论坛》 2012年第11期67-72,共6页
解释学亦被译作"释义学"或"诠释学",当代解释学可以分为三个形态,即以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为代表的方法论解释学;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解释学;是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批判解释学或深层解释学。本文分析了解释学的主... 解释学亦被译作"释义学"或"诠释学",当代解释学可以分为三个形态,即以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为代表的方法论解释学;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解释学;是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批判解释学或深层解释学。本文分析了解释学的主要特点,重点探讨方法论解释学和哲学解释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 方法论建构 人本主义心理学
下载PDF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比较方法的审视与方法论建构刍议
4
作者 王春英 《思想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39,共8页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学科,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于整个学科的发展繁荣稍显迟滞,以研究方法及方法论建构为突破口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有效进路。比较是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最为倚重的核心方法。与一般的比较不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视域...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学科,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于整个学科的发展繁荣稍显迟滞,以研究方法及方法论建构为突破口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有效进路。比较是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最为倚重的核心方法。与一般的比较不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比较方法要建基于马克思主义等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是关注不同研究单位之间横向之比的研究方法,具有特殊旨趣和价值意蕴。30多年来,以学术著作、硕博论文、期刊论文为载体,学科研究方法的现实功效获得实现、研究方法自身也得以丰富和发展,但仍然存在方法论意识不强、研究方法悬置于研究内容之上、方法论理论基础宽泛、方法论层次结构模糊、方法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故此,应以守护比较研究的初心为前提基点,精准定向理论资源、廓清层次体系、坚持方法与阶段性任务相适切的原则建构以比较为核心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体系,以期为学术研究及学科发展提供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比较方法 方法论体系建构
原文传递
远程阅读时代诗学对话的方法论建构
5
作者 刘耘华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0年第7期58-59,共2页
问题的由来“远程阅读”(distant reading)的说法,由意大利裔美国学者弗兰克•莫莱蒂在《漫谈世界文学》一文中首次提出。它所针对的是美国学界的主导性批评与诠释模式--“封闭阅读”(close reading,又译“细读”)。莫氏认为,后者可谓“... 问题的由来“远程阅读”(distant reading)的说法,由意大利裔美国学者弗兰克•莫莱蒂在《漫谈世界文学》一文中首次提出。它所针对的是美国学界的主导性批评与诠释模式--“封闭阅读”(close reading,又译“细读”)。莫氏认为,后者可谓“世俗化的神学”,过于严肃端庄,以为经典才代表了文学的本质,将视线集中于经典之“内”,结果造成对美学品位的解读过于精细、对文献语义的考释过于琐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时代 方法论建构 美国学界 文学的本质 远程
原文传递
旅游研究中建构主义方法论的合法性基础及其方法应用——兼议旅游世界的本质 被引量:26
6
作者 马凌 朱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107,共8页
范式是研究者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世界观,决定着知识生产的过程。方法论是某一种研究范式的体现,也是方法的理论。文章对建构主义范式在社会科学中的演进逻辑进行简要分析,并通过分析旅游世界的本质指出其方法论的合法性基础。从康德和李... 范式是研究者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世界观,决定着知识生产的过程。方法论是某一种研究范式的体现,也是方法的理论。文章对建构主义范式在社会科学中的演进逻辑进行简要分析,并通过分析旅游世界的本质指出其方法论的合法性基础。从康德和李凯尔特哲学出发,文章指出,旅游世界是一个具有价值建构和带有主观体验的现象和意识的双重世界。旅游世界的本质决定了旅游研究的范式和方法论不能在本体论上化约人的主观意识;同时指出科学主义立场和价值中立应用于旅游研究的挑战和问题。最后概括阐释了建构主义运用的两大类方法:理解释义法以及表征研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方法论 方法 合法性 旅游世界本质
下载PDF
欧美汉学与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论建构
7
作者 刘耘华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8年第6期55-56,共2页
一"平行研究"(parallel study)的理念是由美国学者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来的,并引发了美法学者关于比较文学到底“是什么”、应该“做什么”和究竟“怎么做”的长期论争。二(一)两极对比式的方法论以两极对比为路径的方法论... 一"平行研究"(parallel study)的理念是由美国学者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来的,并引发了美法学者关于比较文学到底“是什么”、应该“做什么”和究竟“怎么做”的长期论争。二(一)两极对比式的方法论以两极对比为路径的方法论,其前提是认为中西文化对宇宙起源、天人关系、价值依归、思维方式、万有变化与发展之原因等重要问题的看法存在着鲜明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研究 宇宙起源 比较文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天人关系 方法论建构 价值依归 变化与发展
原文传递
高等教育专业综合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路径选择——基于建构主义评估方法论的视角 被引量:13
8
作者 袁东敏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50,共6页
建构主义评估方法论,强调教育活动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评价,支持多重价值观并存,主张通过利益相关者们反复论辩、协商来建构一种共同认识。从建构主义方法论的角度看,我国现阶段专业综合评价存在结构性缺失,评价理念上缺乏多元角度,价... 建构主义评估方法论,强调教育活动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评价,支持多重价值观并存,主张通过利益相关者们反复论辩、协商来建构一种共同认识。从建构主义方法论的角度看,我国现阶段专业综合评价存在结构性缺失,评价理念上缺乏多元角度,价值取向缺乏"人化"的价值理性,技术方法缺乏质性分析。基于此,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综合评价在价值取向应该做到多元价值与一元价值相统一,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相统一,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注重主体多元化,鼓励评价方式多样化,重视评价的发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专业综合评价 建构主义方法论 价值多元 质性评价 主体多元
下载PDF
艺术史学方法论及方法应用探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夏燕靖 《艺术学研究》 2021年第5期58-71,共14页
中国传统学术特别是其历史学研究,大多习惯于考据、考证,主张对史料梳理的钩玄索隐,以获得对史料及"历史"的认知,这容易丢失对历史逻辑的研判。近代以来西学传入形成的史学研究方法尤其是史学思想体系的建构,可以通过对以往... 中国传统学术特别是其历史学研究,大多习惯于考据、考证,主张对史料梳理的钩玄索隐,以获得对史料及"历史"的认知,这容易丢失对历史逻辑的研判。近代以来西学传入形成的史学研究方法尤其是史学思想体系的建构,可以通过对以往历史认识的颠覆性阐释而获得新知、新论。史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构极为重要,是确认艺术史及艺术史学研究范式的有力依据,也是转换史学认知视角的关键。因此,探究艺术史学理论、方法论及其应用,是艺术史学研究不断开拓新思路的重要举措,也是探讨艺术史学方法论问题的核心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史学 方法论建构 方法应用探究
下载PDF
许茨的现象学批判:作为一种方法论的生活世界理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彤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2-237,共6页
胡塞尔虽然提出"生活世界"概念,但在许茨看来,胡塞尔并没有真正地理解生活世界。许茨批判胡塞尔仅仅从先验哲学的视域来看待生活世界,却忽视了生活世界本身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许茨通过现有的知识储备、类型化、关联这些方... 胡塞尔虽然提出"生活世界"概念,但在许茨看来,胡塞尔并没有真正地理解生活世界。许茨批判胡塞尔仅仅从先验哲学的视域来看待生活世界,却忽视了生活世界本身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许茨通过现有的知识储备、类型化、关联这些方法论概念,把生活世界描绘成一个经过思维组织化和系统化了的世界,它包含着人们看待世界和解释社会行动的各种方式。由于生活世界的意义是与他人共同建构的,藉由主体间性所表现出来的是与他人沟通的一整套方法论程序,社会科学家的任务就不再是追求与自然科学相同的客观性方法,也不再是历史科学所主张的个性化方法,而是发展出建构社会理论模型的理想型方法。许茨的现象学批判,对当代中国构建文化模式,重塑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具有重大而坚实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茨 生活世界 建构方法论
下载PDF
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的科学品格──评庄钟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与实践》
11
作者 周可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10-314,共5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研究方法论 科学品格 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建构 科学世界观 当代文学 学科方法 方法论体系 学术品格
下载PDF
论毛泽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统一 被引量:1
12
作者 褚静宇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2年第4期63-70,共8页
本文从毛泽东工作方法的历史观涵义到认识论涵义的深化,探讨了毛泽东方法论建构的历史行程,研究了毛泽东认识论四个公式间的关系,分析了它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建构的关系。作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方法和... 本文从毛泽东工作方法的历史观涵义到认识论涵义的深化,探讨了毛泽东方法论建构的历史行程,研究了毛泽东认识论四个公式间的关系,分析了它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建构的关系。作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形成了实事求是方法论,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哲学思想 工作方法 思想方法 认识论 中国革命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建构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的整合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士平 张光辉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6-139,共4页
意识形态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或信仰体系是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统治作用的思想学说,其整合功能的强弱对统治阶级实践意义重大。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意识形态整合功能加强的主要途径,促进意识形态整合是其本质、功能、内容的两... 意识形态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或信仰体系是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统治作用的思想学说,其整合功能的强弱对统治阶级实践意义重大。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意识形态整合功能加强的主要途径,促进意识形态整合是其本质、功能、内容的两重性和变动的教育环境的必然要求。进而在坚持与发展的统一中、在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欠缺继承借鉴"中、在注重意识形态先进性与层次性的统一中促进意识形态的整合是思想政治教育之于加强意识形态整合的方法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整合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论建构
下载PDF
论外语研究之法 求外文学术之道——《外语研究方法论》述评
14
作者 吴自选 《外国语言文学》 2022年第2期126-131,共6页
黄忠廉. 2020.《外语研究方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380 pp. ISBN:978-7-100-18229-41引言中国外语学人的方法论研究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对国外方法论的译介、引进,世纪之交前后逐渐开启学科方法的自主性研发,然而截止目前,国内整体... 黄忠廉. 2020.《外语研究方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380 pp. ISBN:978-7-100-18229-41引言中国外语学人的方法论研究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对国外方法论的译介、引进,世纪之交前后逐渐开启学科方法的自主性研发,然而截止目前,国内整体性、实践性的方法论建构仍呈阙如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研究 黄忠廉 学科方法 研究方法论 商务印书馆 方法论建构 方法论研究 自主性
原文传递
Thesaurus-based approach for building domain ontology with a case study of military aircraft prototype ontology construction 被引量:3
15
作者 真溱 唐爱民 +1 位作者 沈钧毅 卢胜军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6年第3期353-356,共4页
To alleviate the amount of work involved in constructing a domain ontology, starting with the base of an existing terminological-rich thesaurus is better than starting from scratch. With a case study of reengineering ... To alleviate the amount of work involved in constructing a domain ontology, starting with the base of an existing terminological-rich thesaurus is better than starting from scratch. With a case study of reengineering the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saurus into a prototype military aircraft ontology, a four-phase thesaurus-based methodology is introduced and investigated, which consists of identifying the application purpose, overall design, designing in detail and evaluation. Designing in detail is the core step, converting the terms and seman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thesaurus into an ontology and supplementing richer semantic relationships. The resulting prototype ontology includes 87 concepts and 34 relationships, and can be extended and scaled up to a full-fledged domain ontology in the future. Eight universal genres of relationships of this ontology are preliminarily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including equivalent relationships, approximate relationships, generic/abstract relationships, part/whole relationships, cause/effect relationships, entity/location relationships etc., and the normalization of semantic relationships is critical to the merging and reusing of follow-up multiple ont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SAURUS domain ontology CONSTRUCTION METHODOLOGY semantic relationship
下载PDF
触摸教育的本质——读《反思与建构——20世纪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一书有感
16
作者 蒋军晶 《小学青年教师》 2003年第5期47-48,共2页
说句老实话,现在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对科学已经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了,用"精确的(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被奉为金科玉律.如果谁要研究教育教学,必然要用归纳研究的方法和统计学的知识,往往摒弃用哲学的或其他的思维方法.
关键词 教育本质 《反思与建构-20世纪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 教育研究 教育学 书评
原文传递
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进路
17
作者 高奇 杜曼利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6-133,共8页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基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中高举社会主义鲜明旗帜以实现方向自主;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获取原创性知识以实现内容自主;在发...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基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中高举社会主义鲜明旗帜以实现方向自主;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获取原创性知识以实现内容自主;在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中破除他者依赖的“学徒状态”以实现主体自主;在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中昭示中国立场的研究导向以实现价值自主。由此,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才能达致“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的辩证统一,彰显创新性、科学性、引领性,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在世界学坛出场,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提供精神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 唯物史观 建构方法论
原文传递
Historical Timber-Framed Buildings: Typology and Knowledge
18
作者 Maria Eunice da Costa Salavessa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2年第2期150-165,共16页
This paperprovides a historical overview intending to clarify the methods of interpretation of timber-framed buildings by different authors of construction treatises, and structural intentions of the carpentry designe... This paperprovides a historical overview intending to clarify the methods of interpretation of timber-framed buildings by different authors of construction treatises, and structural intentions of the carpentry designers and master builders, throughout the centuries, until the period when it became scientific structural theory. It describes the "box-frame" construction that appeared in Lisbon, after the earthquake of 1755, characterized by its good seismic resistance. This knowledge is important to determine a strategy of an efficient restoration practice in historical constructions which require an intervention subordinated to its raised patrimonial and artistic value, minimum, which respects the authenticity of its structural and construction conception and which is reversible and compatible, in physical, chemical, mechanic and aesthetic terms. Empir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perties of wood to structure purposes, the defects of structural timbers, the framing and the preliminary survey followed by the structural survey were some of the difficulties which can be overcame in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timbers survey of traditional timber-frame buildings knowledge.
下载PDF
Simulation Games As Educational Learning Method in Engineering Careers
19
作者 Leonardo Adan Douglas Costucica 《Journal of Mechanics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2015年第4期251-256,共6页
The challenges of today's world require college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skills and know how to apply the knowledge acquired to solve new situations.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teaching with lectures, still present in ma... The challenges of today's world require college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skills and know how to apply the knowledge acquired to solve new situations.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teaching with lectures, still present in many subjects of the engineering, seems to fav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cessary skills, as active use of knowledge required [ 1 ]. However, they are using simulation games as an educational method in many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for the advantages they present for lear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skills, to simulate specific situations of professional activity [2].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background and requirements that games must meet educational purposes and propose their use in subjects related to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engineering programs where you can teach and learn from building products with simple items like cardboard paper on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onism to build a product where people are building theories and knowledge in the mind [3]. The use of games is not widespread in universities in Argentina, however you can generate more motivating learning situations as it leaves the board becoming less abstract and more concrete learning. Classroom climate changes as students take a more participatory role and the teacher intervenes as a guide or facilitator of learning. This work could motivate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to promote their use in teaching and in future research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its use as a learning to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ATION GAME TEACHING LEARNING educational method.
下载PDF
毛泽东哲学研究的独特路径
20
作者 王喜平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41,共4页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他一生酷爱哲学,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理论建树,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从志向选择、理论追求和方法论建构三个方面,对毛泽东为何对哲学情有独钟、怎样研究哲学以及对哲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进...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他一生酷爱哲学,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理论建树,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从志向选择、理论追求和方法论建构三个方面,对毛泽东为何对哲学情有独钟、怎样研究哲学以及对哲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进行探讨,一方面为学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另一方面也希望对当下学界的学风建设有所启迪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向选择 理论追求 方法论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