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西方“意识形态趋同论”的方法论误区及反思
1
作者 杨晓波 《社会科学前沿》 2018年第4期480-485,共6页
“意识形态趋同论”思潮是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隐蔽改良主义政治文化思潮。意识形态趋同论者从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角度立论,在内容上将两种社会制度及其经济形式、生产形式、分配形式视为“趋同”。其本质是打着各... “意识形态趋同论”思潮是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隐蔽改良主义政治文化思潮。意识形态趋同论者从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角度立论,在内容上将两种社会制度及其经济形式、生产形式、分配形式视为“趋同”。其本质是打着各种意识形态“趋同”的幌子,否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统化。其不可避免的存在迷惑性和欺骗性,在方法论上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新形势下,要高度警惕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我国的渗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实所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趋同 方法论误区 反思
下载PDF
“中国模式”的辩证解读——兼评“中国模式”解释多元化的方法论根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曙光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31-37,共7页
"中国模式"是一个完整的认识对象,蕴涵着深刻的辩证智慧,科学解读"中国模式"不能不讲辩证法。在国际话语场,西方学者对"中国模式"的多元化解读充满了误读与偏见,"中国模式"成了一个"任人... "中国模式"是一个完整的认识对象,蕴涵着深刻的辩证智慧,科学解读"中国模式"不能不讲辩证法。在国际话语场,西方学者对"中国模式"的多元化解读充满了误读与偏见,"中国模式"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陷入了"没有标准,怎么说都行"的解释怪圈之中。西方一些学者对"中国模式"的多元化解读,除了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和形形色色的政治意图之外,不讲辩证法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方法决定看法,方法不一样,看法也不一样,只有把方法搞对头,看问题才会不失偏颇,看法才能搞对头。科学解读"中国模式",必选坚持"一"与"多"的统一,"变"与"稳"的平衡,"质"与"量"的互补,"中"与"西"的互鉴,"主流"与"支流"的兼顾,"逻辑"与"历史"的一致,"局部"与"整体"的呼应,"历史"与"现实"的贯通。这是关于"中国模式"的辩证法,也是理解"中国模式"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模式 中国道路 西方话语 方法论误区
下载PDF
太平天国研究阶级分析论范式批判
3
作者 王明前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0-76,共7页
太平天国研究中居于主流地位的阶级分析论范式普遍存在三种方法论误区:首先,这一范式习惯用《天朝田亩制度》作为衡量起义者实际施政的尺度;其次,阶级分析论者一般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作为农民起义的太平天国起义者所建立的政权,必然是一... 太平天国研究中居于主流地位的阶级分析论范式普遍存在三种方法论误区:首先,这一范式习惯用《天朝田亩制度》作为衡量起义者实际施政的尺度;其次,阶级分析论者一般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作为农民起义的太平天国起义者所建立的政权,必然是一个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革命政权;最后,阶级分析论者们对太平天国人物的评价习惯于根据该人物对太平天国政权的政治忠诚来定夺。因此,突破阶级分析论贫困的研究框架,便成为扭转太平天国研究整体式微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研究 阶级分析论 范式批判 方法论误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