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吴宓与方玮德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刘淑玲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2007年第12期140-147,共8页
-
文摘
忘年为契友,同病许知音。令伯身先弱,相如渴久侵。逾闲丛世谤,守礼耐孤衾。诗序迟刊就。铨衡识内心。
-
关键词
吴宓
方玮德
诗人
友谊
诗歌观
-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方玮德与《玮德诗文集》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郑豫广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
出处
《图书馆工作》
2002年第2期F003-F003,共1页
-
-
关键词
现代文学研究
新月派
方玮德
《玮德诗文集》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新月诗派后起之秀方玮德诗作的艺术风格
- 3
-
-
作者
袁媛
张媛媛
-
机构
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系
-
出处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7-21,共5页
-
基金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198)
2013年蚌埠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SK14)
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项目(BBXYHHWH2011C05)
-
文摘
方玮德的诗歌具有潇洒灵真的艺术特征,表现在锦瑟年华的青春主题、古朴雅致的抒情意象、轻扬飘逸的意境和轻巧灵活的现代格律。除诗歌创作外,方玮德也表达出对现代诗歌的个人见解,以健康质朴的诗歌理论为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
关键词
方玮德
现代诗歌
艺术特征
新月诗派
诗论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新月才子方玮德交游及其诗歌艺术
- 4
-
-
作者
牛传琦
王永兵
-
机构
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滁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48-52,共5页
-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项目(SK2014ZD040)
-
文摘
为了能整体客观地评价新月派后期代表方玮德的诗歌贡献,在考察其生平交游和对其诗作了进行文本细读分析之后,可发现其创作生涯虽短暂但其影响却不容小视,他始终追随"爱的理想",理性节制地抒情,并借助现代又古典的意象形成了自己轻逸灵动洒脱的诗歌风格和境界,对于新月派所倡导的讲究诗性,"三美"主张,诗歌形式的试验等也有自己身体力行的实践,进一步关注和研究方玮德对于考察中国新诗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
关键词
方玮德
交游
后期新月社
诗歌艺术
-
Keywords
Fang Weide
Intercourse
Late-period Crescent School
Poem Characteristic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新月派后起之秀——方玮德传略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张以英
刘士元
-
出处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61-171,共11页
-
文摘
诗人方玮德是三十年代诗坛上的一颗新星,但他只倏忽一闪,划出一道耀眼的亮光就消失了。二十年代后期至三十年代初期,以徐志摩、闻一多为首的新月派曾取得了很大的诗歌创作成绩,并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这一流派的后起之秀,也最为富有新月派特征的诗人,有两位是应记入中国新诗史册而不该湮没的,这就是陈梦家和方玮德。陈、方二人是同学,又是诗友。
-
关键词
方玮德
陈梦家
中国新诗
徐志摩
诗歌创作
《诗刊》
我爱
卞之琳
庶氓
诗创作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方玮德佚文《略谈一九二五年后苏联作家的统一》校读
- 6
-
-
作者
付祥喜
-
机构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文学思想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0-254,共1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月派散佚作品发掘整理与综合研究"(15BZW12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方玮德佚文《略谈一九二五年后苏联作家的统一》大量摘抄鲁迅等人译作,可据之探寻其原因与文学史意义,并根据文本生成者身份的不同,考察方玮德在该佚文编纂过程中拥有的"作者"和"摘抄者"双重身份。方玮德通过各种形式的摘抄、转述和评议,将来源驳杂、功能迥异的多种文献"重写"为介绍1925年后苏联文艺状况的文本。在此过程中,难免在文本嫁接处、补缀处或截取处稍存疏漏,不同程度地留下一些"失控的文本"。这些"失控的文本"展现了文本生成者面对"作者"和"摘抄者"等多重身份时的困境,成为我们进入文本深层结构、了解文本编纂意图和方式的有效途径,也为我们对这一类型的文本展开深层校读提供了有益的视角。
-
关键词
方玮德
《略谈一九二五年后苏联作家的统一》
佚文
-
分类号
G256.3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I512.0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主持人语
- 7
-
-
作者
杨四平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1,共1页
-
文摘
尽管目前学界对新诗“诞辰元年”存在不同的说法,但是新诗诞生于1917年是其中“共识度”最大的一种说法,其权威性足以支撑我们今年来回顾和前瞻百年新诗。众所周知,从胡适、汪静之、朱湘、方令孺、方玮德、蒋光慈、田间、番草(钟鼎文)、公刘、严阵、张默、梁小斌到海子,安徽新诗在中国新诗百年历史进程中的特殊地位和突出贡献,无疑是彪炳史册的。因此,我们开设新诗诗学研究专栏,全面总结百年新诗渊源与发生、发展与演变、
-
关键词
中国新诗
方玮德
诗学研究
番草
朱湘
汪静之
方令孺
新诗研究
蒋光慈
戴望舒
-
分类号
G222.2
[文化科学]
-
-
题名林徽因:澄明的生命之灯
被引量:4
- 8
-
-
作者
刘思谦
-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37-162,共26页
-
文摘
我们已无从知道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林徽因文学创作的时间起于何时。据她的亲友回忆,她写诗只是偶而为之,写好就放起来或念给亲友们听,不大想到去发表。《“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是她发表出来的第一首诗,刊发于1931年4月的《诗刊》第2期上,稍后,1931年9月的《新月诗选》有她的四首诗(《笑》、《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仍然》),同时《北斗》创刊号和《诗刊》
-
关键词
林徽因
《诗刊》
徐志摩
九十九度中
文学创作
方玮德
建筑学家
悼亡诗
爱情诗
京派作家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关于“新月派”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4
- 9
-
-
作者
王强
-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3年第3期310-325,共16页
-
文摘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曾先后涌现出为数很多的文学社团和流派。“新月派”就是其中之一。从一九二三年新月社成立到一九三三年《新月》月刊终刊,“新月派”整整活动了十年之久,因此,应该说它是一个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文学社团和流派。
-
关键词
徐志摩
文学社团
胡适之
《诗刊》
剧刊
陈梦家
文学团体
林徽音
方玮德
叶公超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陈梦家论
被引量:4
- 10
-
-
作者
陈山
-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8年第3期87-100,共14页
-
文摘
在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所构成的张力场中,二十世纪上半叶,新文化阵营内部的文学社团逐渐凝聚成影响着后来整个现代文学发展进程的三大文人集群,即文学研究会——语丝系作家群、创造系作家群及新月系作家群。其中,新月系作家群体的核心,是一部分接受英美文化影响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现代中国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就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接受西方文化,往往经过日本的中介。而近代日本经济的现代化与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不同步的。
-
关键词
陈梦家
作家群
新月诗派
现代中国
文学社团
诗歌创作
徐志摩
象征派
方玮德
梦家存诗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挣扎,希冀“复活”——徐志摩晚年思想的变化
- 11
-
-
作者
陆耀东
-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6年第4期74-86,共13页
-
文摘
徐志摩先生的生命之舟,一度在迷惘中陷入了绝境,出现了危机。但他并不甘于沉没,他仍在挣扎,犹如垂危的病人欲求“复活”。从一九二九年七月起,徐志摩迈入了他最后一段人生路程。
-
关键词
徐志摩
《诗刊》
晚年思想
诗镌
陈梦家
梁宗岱
方玮德
陆小曼
徽音
爱的灵感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吴宓追念学林前贤的诗联
- 12
-
-
作者
王泉根
-
出处
《文史杂志》
1992年第4期22-24,共3页
-
文摘
吴宓教授(1894—1978年)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红学家。他的一生亲历过文化界的不少重大事件,与近现代许多名宿鸿儒有着广泛交往。作为诗人的吴宓,一生爱好写诗填词(30年代即有《吴宓诗集》出版),为后人留下了数千首旧体诗作。这里面,有一部分是他为追怀悼念师友而写的挽联。这些作品既寄寓了诗人的怀旧之情,奠(?)之痛,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诗人的心路历程。
-
关键词
吴宓
诗联
学衡
吴芳吉
方玮德
落花诗
刘伯明
复社
徐志摩
诗美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方令孺:幽微入骨的“新月”
- 13
-
-
作者
翟广顺
-
出处
《青岛文学》
2013年第4期59-62,共4页
-
文摘
许久,方令孺被青岛文化教育界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界视为一个落寂的"失踪者",丧失了太多的注目与回望。人们记忆的海洋里如能泛起当年中央大学徐仲年教授的评价,方令孺属于"一个入骨的女诗人",她是那种美貌与才情并艳的女人,她的诗句将她的气质烛照得如此高华典丽。可惜,不幸婚姻和不甚卓然的文学创作,给方令孺的名字蒙上了沉郁婆娑的色调,不仅尘世未能给她足够的幸福,就连学界也未对她进行过充分系统的研究。事实上,方令孺曾经惊诧过周围的一片世界,她的作品对于构建现代文学宝藏,对于透视青岛20世纪30年代教育界的作家群落,具有特别的意味。
-
关键词
方令孺
陈梦家
方玮德
青年诗人
铁马集
梁实秋
国文系
徐志摩
梦家诗集
《诗刊》
-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寿长所历识弥多
- 14
-
-
作者
沈鹏
-
出处
《黑龙江画报》
2012年第2期70-74,共5页
-
文摘
<正>游寿先生(1906~1994)女,字介眉。福建霞浦人。1932年至1936年,先后毕业于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师从胡小石教授。1941年后,先后在四川女子师范学院、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国立中央图书馆、中央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解放后,曾任教于南京大学、山东师范学院。1957年支边黑龙江。在考古、文学、史学、书法诸多领域成就卓著。被誉为二十世纪杰出的书法家之一,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
关键词
胡小石
李瑞清
中国书法史
书法艺术
碑学书派
方玮德
古文字学家
历史学家
王冶秋
周俊杰
李俊琪
王立民
-
分类号
K825.81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