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真教授膏方治疗心系疾病辨证思路及方药规律研究
1
作者 付达 马晔清 刘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刘真教授膏方治疗心系疾病的辨证思路及方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2017年—2020年刘真教授门诊膏方病案,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信息采集并建立数据库。通过统计报表和数据分析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刘真教授应用膏方的辨治... 目的探讨刘真教授膏方治疗心系疾病的辨证思路及方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2017年—2020年刘真教授门诊膏方病案,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信息采集并建立数据库。通过统计报表和数据分析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刘真教授应用膏方的辨治思路和方药规律。结果收集膏方252首;病种包括胸痹、心悸、心衰病等;使用频次最高的前5位中药是党参、五指毛桃、茯苓、百合、黄芪。将支持度设置为60,置信度设为0.95,提取出药物组合;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其中的关联度,置信度为1的药物组合共有20对,包括党参和茯苓、党参和五指毛桃等。结论刘真教授膏方治疗心系疾病以五脏同调、健运中焦、调畅气机为原则,用药有三因制宜、动静结合、润燥相合、畅达气机等特点。体现其“治心不唯心,五脏同调,以脾胃为中心,重视肝脾两脏同治,兼顾肺肾,畅达气机”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系疾病 膏方 数据挖掘 辨证思路 方药规律 刘真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治疗心衰病的方药规律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朝辉 胡正军 +4 位作者 钟逸航 史天云 杨佳慧 柳智瑞 刘永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58-262,共5页
目的整理《伤寒杂病论》与心衰病相关的经方,探析经方治疗心衰病的方药规律。方法筛选归纳整理《伤寒杂病论》条文中符合心衰病主证“悸”“喘”“肿”的经方,以及文献检索关于《伤寒杂病论》经方治疗心衰病的文献,建立“治疗心衰病的... 目的整理《伤寒杂病论》与心衰病相关的经方,探析经方治疗心衰病的方药规律。方法筛选归纳整理《伤寒杂病论》条文中符合心衰病主证“悸”“喘”“肿”的经方,以及文献检索关于《伤寒杂病论》经方治疗心衰病的文献,建立“治疗心衰病的经方数据库”,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心衰病主证共筛选出25首经方,文献检索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34篇,涉及24首经方。合并建立数据库,共纳入31首经方,通过平台分析发现涉及中药43味,药物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包括桂枝、甘草、茯苓、大枣、生姜。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辛甘为主;归经以肺、脾、心、胃、肾、膀胱、肝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发现使用频次前4位的药对为甘草-桂枝、桂枝-茯苓、生姜-大枣、生姜-桂枝,基于熵聚类分析得到新处方5首,包括附子-桂枝-生地黄-干姜、干姜-白术-麻黄-人参、茯苓-白术-大枣-附子、黄芪-白芍-防己-牡蛎、茯苓-白术-麻黄-石膏。结论《伤寒杂病论》治疗心衰病的方药规律符合心衰病的病机特点,体现了“法无定法,贵在得法”“标本兼顾”及“整体观”,可作为中医药治疗心衰病的重要指导思想;提炼具有代表性的5首新处方,可为心衰病防治的临床实践及新药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经方 心衰病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方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肺结节方药规律
3
作者 李晨雨 刘志宇 +5 位作者 范斐婷 肖晶旻 李月炜 吴蕾 林琳 陈远彬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目的:挖掘肺结节的中医证候与用药特点,为肺结节的中医治疗提供诊疗思路。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等数据库自建库到2022年12月肺结节相关的中医证候... 目的:挖掘肺结节的中医证候与用药特点,为肺结节的中医治疗提供诊疗思路。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等数据库自建库到2022年12月肺结节相关的中医证候和中医处方,筛选并用Excel软件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证候和方剂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挖掘中医证型规律、药物频次,提取内在核心组合和新方组合。结果:纳入文献145篇,筛选出中医证型93种,中医验方211首,中药268味,其中频次≥80的证型有14种。肺结节常见证候以痰瘀互结证为主,病性证素以气虚、痰、气滞、血瘀、阴虚为主;病位证素以肺、脾、肝为主。使用的药物类别以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常用的高频次中药有16味,前3味是甘草、茯苓、浙贝母。挖掘出药物内在核心组合16个,如党参-金荞麦-玄参、紫菀-款冬花-麻黄等;得到新方组合8组,如党参-金荞麦-玄参-牡蛎-浙贝母、紫菀-款冬花-麻黄-枇杷叶-土茯苓。结论:肺结节以脏腑辨证为主,证型多为虚实夹杂,治疗上多运用补益扶正、化痰散结、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散结、活血化瘀的药物,这对肺结节的诊治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仍需进一步的临床及基础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证候 方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孙伟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药规律研究
4
作者 邢静茹 孙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614-618,共5页
目的:基于临床病例采用数据挖掘分析孙伟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思路和方药配伍规律。方法:收集2016年01月—2022年05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孙伟教授门诊就诊的DKD患者,纳入有2次及以上复诊记录且疗效显著、病例资料完整者,将数据录... 目的:基于临床病例采用数据挖掘分析孙伟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思路和方药配伍规律。方法:收集2016年01月—2022年05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孙伟教授门诊就诊的DKD患者,纳入有2次及以上复诊记录且疗效显著、病例资料完整者,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运用SPSS 26.0和SPSS Modeler18.0进行频数分析、药物类别分析、性味归经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探讨方药配伍规律。结果:共筛选出中药处方300首,用药152种,药物类别18种,累计用药频次为7653次,用药频次≥120的中药有26种,其中使用频次前7位的中药分别是黄芪(300次)、杜仲(300次)、炒白术(300次)、虎杖(299次)、石韦(299次)、苏梗(299次)、郁金(298次);药物类别出现频次前5位的分别是清热药(29次)、补虚药(18次)、利水渗湿药(15次)、祛风湿药(13次)、活血化瘀药(12次);药性频次前5位的分别是平(39次)、温(32次)、寒(31次)、微寒(22次)、凉(13次);药味频次前5位分别是苦(73次)、甘(68次)、辛(59次)、涩(11次)、淡(10次);药物归经前5位分别是肝经(84次)、肺经(57次)、脾经(55次)、肾经(47次)、胃经(46次)。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截距为20时,可以将高频次药物分为7类;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二项关联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炒白术-黄芪、杜仲-黄芪、炒白术-杜仲,三项关联排名靠前的核心药对分别为炒白术-黄芪-杜仲、石韦-苏梗-虎杖。结论:孙伟教授临床治疗DKD的药物多选用甘温、苦寒类药物,治则为益肾健脾、清利活血、和络泄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数据挖掘 方药规律
下载PDF
孙增涛辨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方药规律研究
5
作者 刘伟 沈云博 刘枫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39-142,I0005,共5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系统,整理总结孙增涛教授辨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方药规律及特点,以期为临床中医辨治IPF提供更多思路。方法收集孙增涛教授治疗IPF的门诊首诊处方130首,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软件(V3.0),分析其核心用药和组方规...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系统,整理总结孙增涛教授辨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方药规律及特点,以期为临床中医辨治IPF提供更多思路。方法收集孙增涛教授治疗IPF的门诊首诊处方130首,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软件(V3.0),分析其核心用药和组方规律。结果130首处方涉及中药124味,总使用频次2181次;四气以温性药最多,寒性药次之;五味以苦味药最多,辛味药次之;归经以入肺、脾经为主;药物以止咳化痰平喘药为主,其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高频药物组合96对;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及回归模型,同时结合孙师临床经验,提取到核心组合4组。结论孙增涛教授辨治IPF以肺气亏虚为首要病因,以气虚血瘀痰结为基本病机,确立益气活血、化痰散结的治疗原则,兼以清肺化痰、理气宣肺等法,标本同治,虚实兼顾,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孙增涛 名医经验 方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下载PDF
张仲景治疗下利方药规律探析
6
作者 赵桂丽 阚俊明 +3 位作者 郭迪 高艺嘉 邢崇溢 柳万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3期338-342,共5页
通过归纳、分析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疗下利条文,总结仲景治疗下利方药及证治规律。结果显示《伤寒论》治疗下利有30个方,《金匮要略》有11个方,除《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重复的7个方,《伤寒论》《金匮要略》治疗下利... 通过归纳、分析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疗下利条文,总结仲景治疗下利方药及证治规律。结果显示《伤寒论》治疗下利有30个方,《金匮要略》有11个方,除《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重复的7个方,《伤寒论》《金匮要略》治疗下利共34方。根据治则治法对34方进行归纳、分类,并对方中所用的56味药进行频数统计和功效分类,总结出张仲景治疗下利首重顾护脾胃正气,灵活运用清泄里热,寒热平调,通因通用,疏肝健脾,温肾暖脾,燥湿运脾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金匮要略》 下利 方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沈宝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向兴刚 刘晶晶 +4 位作者 房江山 省格丽 胡晓灵 林琳 沈宝藩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092-1097,共6页
目的以国医大师沈宝藩临床处方数据为出发点,挖掘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方药规律,为HICH的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沈宝藩教授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HICH的门诊、病房处方,采用SPSS 2... 目的以国医大师沈宝藩临床处方数据为出发点,挖掘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方药规律,为HICH的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沈宝藩教授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HICH的门诊、病房处方,采用SPSS 25.0、SPSS Modeler 18.0系统集成的频次统计、中药属性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组方用药频次、药性、药对、核心处方等。结果共纳入沈宝藩教授治疗HICH处方180首,共涉及中药93味,高频用药为牛膝、郁金、丹参、天麻、浙贝母、钩藤、陈皮、胆南星、远志、赤芍。药性以平、寒、微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酸、辛为主。最常运用的药对为牛膝与郁金。运用熵系统相关算法挖掘出10个核心药物组合,拟出6个候选新方。其最常用治法包括活血通经、行气解郁、祛瘀止痛、息风止痉、理气化痰。结论沈宝藩教授治疗HICH重用疏通气机、流畅气血、消其瘀滞、化痰通络之法,以痰瘀为核心病机,重用“痰瘀同治法”,“虚实兼顾”标本同治。为临床治疗HICH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数据挖掘 方药规律 痰瘀同治 牛膝 郁金 丹参 沈宝藩
下载PDF
《肘后备急方》治疗虫蛇所伤外用方药规律分析
8
作者 仇潇堃 宋业强 《中医外治杂志》 2023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肘后备急方》中治疗虫蛇所伤外用方药的特点与规律。方法:分析《肘后备急方》中治疗虫蛇所伤外用方药,从用药频次、药物功效及药物种类频数表入手,分析方剂药物组成,总结用药特点和规律。结果:①用药特点:a.出现频次高的药... 目的:探讨《肘后备急方》中治疗虫蛇所伤外用方药的特点与规律。方法:分析《肘后备急方》中治疗虫蛇所伤外用方药,从用药频次、药物功效及药物种类频数表入手,分析方剂药物组成,总结用药特点和规律。结果:①用药特点:a.出现频次高的药物多或有清热、攻毒杀虫止痒、活血化瘀之功效,充分体现治疗虫蛇所伤以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活血化瘀为原则。b.外用药物以植物类药物为主。c.植物药中大量应用了鲜药。d.以人或动物排泄物类中药入药疗疾。e.多用苦酒调和入药。②方药规律:a.多单方成药。b.药材成本低廉,普遍易得。c.出现了治疗虫蛇所伤的成药。结论:《肘后备急方》治疗虫蛇所伤方药简便易行,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后备急方》 虫蛇所伤 方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艾儒棣治疗湿疹方药规律研究
9
作者 何鑫 张钟艺 +2 位作者 宋玮 罗慧 肖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4-19,共6页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挖掘艾儒棣教授治疗湿疹的处方用药规律数据,为临床治疗湿疮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艾儒棣教授符合纳排标准的湿疹处方,通过频数分析、熵聚类、关联规则分析等功能分析艾老治疗湿疹的方药规律。结果:...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挖掘艾儒棣教授治疗湿疹的处方用药规律数据,为临床治疗湿疮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艾儒棣教授符合纳排标准的湿疹处方,通过频数分析、熵聚类、关联规则分析等功能分析艾老治疗湿疹的方药规律。结果:收集内服处方共136首,涉及药物157味。其中使用频次超20次的药物共26味;共有22组药物组合使用频次≥90次;得出12个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药物组合。结论:本文所得结果切合了艾儒棣对本病的认识与主张,体现了艾教授重视脾胃、善用皮药、苦甘并进的学术思想,有利于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与学术思想的传承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儒棣 数据挖掘 湿疹 方药规律 名医经验 重视脾胃 以皮治皮 苦甘并进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内服及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30
10
作者 朱蕾蕾 李莉 +4 位作者 顾志坚 耿琦 崔晨 周丹 蒋健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7期10-14,共5页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及文献研究,汇总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中医药内服及灌肠治疗的方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录的近10年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UC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文献研究数据库,对涉及...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及文献研究,汇总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中医药内服及灌肠治疗的方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录的近10年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UC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文献研究数据库,对涉及的方剂、中药的功效类别、频次频率等进行统计,再对核心用药进行关联规则和网络图的数据挖掘分析。结果①最终纳入相关文献339篇,涉及内服方剂50个,以乌梅丸使用最多,关联规则亦显示“乌梅-附子-黄连”强关联;常用药物167味,其中补虚药占31.11%、清热药占20.15%,使用频率在10%以上者有甘草、黄连、白术、白芍、党参、当归、木香、茯苓、黄芩、黄芪、白头翁、陈皮、乌梅等26味;关联规则显示健脾益气类中药强关联。②灌肠方剂16个,以白头翁汤使用最多,关联规则亦显示“白头翁-秦皮-黄柏-黄连”强关联;常用药物123味,其中清热药占39.17%、止血药占17.72%,使用频率在10%以上的中药有黄连、白及、黄柏、地榆、白头翁、黄芩、苦参、败酱草等17味;网络图显示“白头翁-黄连-黄柏-白及-地榆”强关联;中成药5种,锡类散使用最多。③黄连在内服和外用中药关联规则和网络图中均表现出与其他药物的强关联。结论UC的中医药内服治疗重在健脾益气扶正、清热燥湿祛邪,以乌梅丸最为常用;局部灌肠治疗以清热解毒燥湿、收敛止血、化腐生肌为主,以白头翁汤及锡类散最为常用;综合内服和灌肠中药,最常用的药物是黄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内服 中药灌肠 方药规律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的证治方药规律探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吴萍 徐洋洋 +3 位作者 徐智强 黄伟 周仲瑜 丁德光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证候及方药规律。方法检索近10年来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对收集的证候、方剂、单味中药规范化处理后录入Excel,运用频度分析法统计数据。结果纳入研究37篇,病例数2440例,... 目的初步探讨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证候及方药规律。方法检索近10年来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对收集的证候、方剂、单味中药规范化处理后录入Excel,运用频度分析法统计数据。结果纳入研究37篇,病例数2440例,共涉及7种证候,33首方剂,132味中药。证候以风邪侵袭、阴虚阳亢、瘀血阻络为主;方剂以自拟方为多;中药位居前3位依次为白芷、川芎、防风,药性以苦辛甘为主,药性以寒温多见,病变主要涉及脾、肝两脏。结论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当从风火瘀痰论治,以通络止痛为原则,多选用风药、活血化瘀药,重视虫类药,性味以苦寒为主,多入脾、肝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中药 辨证 方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的慢性支气管炎常见证候方药规律 被引量:32
12
作者 白云苹 李建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666-3671,共6页
目的探索分析名老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常见证候的方药规律。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慢性支气管炎文献研究数据库》并挖掘总结。结果共纳入66篇期刊文献及306种著... 目的探索分析名老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常见证候的方药规律。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慢性支气管炎文献研究数据库》并挖掘总结。结果共纳入66篇期刊文献及306种著作,总计2727条数据。确定肺气虚、风寒袭肺等8个证候为其常见证候。其常用方剂及中药分别为:肺气虚证:生脉散、玉屏风散、六君子汤,黄芪、白术、茯苓、半夏、党参、陈皮、五味子、杏仁;风寒袭肺证:三拗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杏仁、半夏、陈皮、茯苓、苏子;肺脾气虚证:六君子汤,白术、党参、茯苓、半夏、陈皮、黄芪、杏仁。肺阴虚证:生脉散、沙参麦冬汤,麦冬、五味子、杏仁、沙参、茯苓、半夏;寒痰阻肺证:苓桂术甘汤、射干麻黄汤,射干、半夏、麻黄、紫菀、杏仁、茯苓、款冬、苏子、桂枝;痰热蕴肺证:麻杏石甘汤、苇茎汤,黄芩、桑白皮、杏仁、瓜蒌、麻黄、半夏、桔梗。痰浊阻肺证:二陈汤、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半夏、茯苓、陈皮、苏子、杏仁。外寒内热证: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生石膏、半夏、黄芩。结论现代名老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方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止咳化痰药为主,随证加减补气、养阴、健脾、理气、清热、温肺、化饮等药物。中药配伍时讲究宣降、寒热、补泄之制衡,该结果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现代名老中医 常见证候 方药规律
下载PDF
清代四部温病著作防治温疫方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苏颖 鞠玉洁 李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11-1112,共2页
文章对清代四部温病学著作雷丰的《时病论》、陈耕道的《疫痧草》、熊立品的《治疫全书》、王士雄的《霍乱论》防治温疫的药物进行了整理统计及分析,总结了其防治温疫的用药规律及治疗特色。研究认为四部著作中选方数量、用药味数、用... 文章对清代四部温病学著作雷丰的《时病论》、陈耕道的《疫痧草》、熊立品的《治疫全书》、王士雄的《霍乱论》防治温疫的药物进行了整理统计及分析,总结了其防治温疫的用药规律及治疗特色。研究认为四部著作中选方数量、用药味数、用药频率等方面虽略有差异,但其防治温疫的医学思想具有共同的特点,即立足祛邪、重视扶正、气运变化与温疫发生相关。研究结果能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温疫类传染病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温病著作 防治温疫 方药规律
下载PDF
洪广祥国医大师诊治慢性咳嗽的方药规律数据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洪燕 余建玮 +4 位作者 兰智慧 张元兵 王丽华 黎业鹏 刘良倚 《武警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13-115,119,共4页
目的分析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诊治慢性咳嗽的方药规律。方法收集洪广祥教授诊治慢性咳嗽的医案。运用中医丹歌智慧诊疗云平台,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诊治慢性咳嗽的方药规律。结果共选取105例慢性咳嗽病案,使用方剂36个,中药138味。最常... 目的分析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诊治慢性咳嗽的方药规律。方法收集洪广祥教授诊治慢性咳嗽的医案。运用中医丹歌智慧诊疗云平台,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诊治慢性咳嗽的方药规律。结果共选取105例慢性咳嗽病案,使用方剂36个,中药138味。最常用的前5位的方剂分别是温肺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清咽利窍汤、窍痒煎、益气护卫汤。常用的前13位的中药分别为甘草、法半夏、生姜、麻黄、枳实、苏叶、天浆壳、矮地茶、薄荷、桔梗、细辛、木蝴蝶、杏仁。结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洪教授诊治慢性咳嗽,非局限于某方某药,而是重在辨证论治,同病异治,灵活应用经方、验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洪广祥 诊治 方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名医群体辨治血精(精囊炎)方药规律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慧英 闵杰 +7 位作者 贺慧娥 贺勇凯 王帅 朱治亚 张仲楠 林群芳 高瑞松 周青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470-1475,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国家级名医群体辨治血精的方药规律,探讨血精病机关键,提供选方用药和治疗思路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建库至2017年9月主治病证为“血精”或“精囊炎”文献,遴选主治医家为第一至第五批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目的通过分析国家级名医群体辨治血精的方药规律,探讨血精病机关键,提供选方用药和治疗思路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建库至2017年9月主治病证为“血精”或“精囊炎”文献,遴选主治医家为第一至第五批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文献,统计处方与用药。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通过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常用的方药、组合规则、核心组合。结果检索得到19位名医血精文献共计31篇,涉及33首古代方剂,159味中药。单味中药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生地黄、牡丹皮、甘草、黄柏、熟地黄。方剂类别涉及15类,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补阴、清热祛湿、活血祛瘀、清脏腑热。药物归经由多到少依次为:肝、肾、心、肺、脾胃、膀胱等。药物在“五味”中所占比重由多到少依次为:甘、苦、辛、涩、酸、咸。药物在“四气”中所占比重由高到低依次为:寒、温、平、凉、热。总结显性常用药物47个,分析处方规则19个,药物间核心组合模式多见女贞子、牡丹皮等药物与生地黄、黄柏等关联。结论数据挖掘法对于明确国家级名医群体辨治血精(精囊炎)的方药规律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血精用药的规律多以理血、澄源、固本为治疗大法,论治多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精 精囊炎 方药规律 扶正祛邪 生地黄 补阴 清热祛湿
下载PDF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的李杲《脾胃论》方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谷宁 王鹏辉 张超 《中医研究》 2022年第3期63-67,共5页
调理脾胃是中医治疗体系中的独特大法,李杲是中医学“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在临床诊疗中强调重视脾胃的作用,《脾胃论》是其著作之一,该书全面阐述了他诊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目前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已成为中医药传... 调理脾胃是中医治疗体系中的独特大法,李杲是中医学“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在临床诊疗中强调重视脾胃的作用,《脾胃论》是其著作之一,该书全面阐述了他诊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目前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已成为中医药传承研究的重要部分,数据挖掘是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隐含在其中的事先不为人知的潜在的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技术。借助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对书中记载之方剂进行数据统计,通过分析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通过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及药物关联分析等分析探讨李东垣《脾胃论》的用药规律并总结其治疗思想。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收集到《脾胃论》中方剂共62首,涉及中药104味,统计分析可知其中甘草使用次数最多,其次为人参、陈皮、当归等;用药以温类药物、辛味及归脾经的药物为主。聚类分析可将上述中药分为3组,具体分组情况为第1组:白术、茯苓。第2组:当归、柴胡、甘草、升麻。第3组:苍术、陈皮、人参、黄芪。复杂网络分析得到的核心方药为:升麻、柴胡、人参、黄芪、陈皮、甘草。药物关联分析强支持度为柴胡、陈皮与甘草。根据统计结果可知这些组合都来源于补中益气汤,总结李杲治疗脾胃病思想以升举阳气兼以补虚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垣 脾胃论 方药规律 古今医案云平台
下载PDF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证候分布和方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司富春 陈向娟 《中医研究》 2020年第6期59-62,共4页
目的:观察荨麻疹的中医证候分布和遣方用药辨证论治规律。方法:检索1958-2019年国内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收录的中医诊治荨麻疹的临床病例和个人经验类文献资料,规范纳入文献中的证... 目的:观察荨麻疹的中医证候分布和遣方用药辨证论治规律。方法:检索1958-2019年国内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收录的中医诊治荨麻疹的临床病例和个人经验类文献资料,规范纳入文献中的证型及所用方剂和药物,并对其进行频数和聚类分析,分析荨麻疹中医证候分布和治疗方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208篇,涉及荨麻疹中医证型17种,其中湿热内蕴证、风寒证、风热犯表证、气血两虚证、风邪袭表证、卫气不固证、血虚风燥证、肺脾气虚证为主要证型;涉及风邪、热邪、气虚、湿邪、血虚、寒邪、燥邪、血热、阴虚、阳虚、瘀血、痰邪12个病机要素和脾、肺、肝、肾、胃5个脏腑病位;共得方剂333首,其中成方101首,以补益剂、解表剂、治风剂为主;共涉及中药243味20大类,以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使用频次较高的54味中药可分为5个聚类方,分别适用于治疗湿热内蕴、风寒证、风热犯表、气血两虚、风邪袭表证型的荨麻疹。结论:中医学对荨麻疹证候要素、辨证分型、遣方用药规律的分析可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用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证候分布 方药规律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严继林教授治疗痹证的方药规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聂坚 杨绍丽 +2 位作者 吴云霞 严园 严继林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1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整理总结严继林教授临床治疗痹证的方药规律及特点。方法:通过临床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严继林教授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痹证的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的多种统计方法,得出其治疗痹证的方药规律...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整理总结严继林教授临床治疗痹证的方药规律及特点。方法:通过临床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严继林教授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痹证的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的多种统计方法,得出其治疗痹证的方药规律。结果:将符合要求的痹证治疗处方86张进行数据录入并分析,整理出经验方药的使用规律数据,可得到新处方7首以及核心组合14个。结论:严继林教授在痹证的治疗中,在戴丽三痹证经验方——桂枝独寄汤基础上加以拓展发挥,形成颇具特色的治疗方药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继林 痹证 数据统计 方药规律
下载PDF
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症的证候分布及方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司富春 赵欣杰 《中医研究》 2021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瘙痒症的中医证候分布及遣方用药论治规律。方法:检索1988年4月30日—2019年6月15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万方医学网、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中中医药诊治皮肤瘙痒症的文献资料,分析皮肤瘙痒症的... 目的:探讨皮肤瘙痒症的中医证候分布及遣方用药论治规律。方法:检索1988年4月30日—2019年6月15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万方医学网、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中中医药诊治皮肤瘙痒症的文献资料,分析皮肤瘙痒症的中医证候分布及治疗方药规律,并对其进行频数和聚类分析。结果:共获得中医证型13个,其中肝风内动、风邪外袭、阴虚火旺、湿热蕴脾、血瘀证、血热证、瘀热互结为主要证型;共用方剂252首,其中成方114首,以补益剂、清热剂、治风剂、解表剂、祛湿剂、理血剂为主;共涉及中药204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为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利水渗湿药;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44味药可组成6个聚类方,分别适用于瘀热互结、血虚生风、阴虚风动、风邪外袭、脾虚湿困、肝胆湿热证的皮肤瘙痒。结论:皮肤瘙痒患者以肝风内动证为主,其次为风邪外袭、阴虚火旺证,在遣方用药上既要注意滋阴补血、平抑肝阳,又要注意疏散风邪、表里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瘙痒症 中医疗法 证候分布 方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古今文献的痄腮病方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艳 李柳骥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6-57,共2页
对古今中医药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总结痄腮病的方药规律和特点,以体现文献研究指导和服务于临床之目的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古今用药特点与异同,筛选高频药物,以把握痄腮病方药应用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 痄腮病 古今文献 方药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