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民国有声电影资料中方言口语的语料价值及整理 被引量:1
1
作者 欧阳国亮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90-93,共4页
民国时期流传至今有大量的有声电影资料,主要是纪录片、故事片。从语言学视角看,这些有声影像资料中有很多都记录了那个年代某些地方的方言口语,具有自然口语语料的基本属性,它们为研究当时的方言情况提供了"活化石",同时也... 民国时期流传至今有大量的有声电影资料,主要是纪录片、故事片。从语言学视角看,这些有声影像资料中有很多都记录了那个年代某些地方的方言口语,具有自然口语语料的基本属性,它们为研究当时的方言情况提供了"活化石",同时也为窥视近代以来地方方言的演变提供了真实而丰富的语料,因此它们是一笔珍贵的语言遗产。在国家推进语言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大背景下,要重视对这类语料的数字化整理、转写和研究,主张利用现代技术建立民国时期汉语方言口语语料库,使其焕发出历史的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电影 有声语料 方言口语 语料价值 语料整理
下载PDF
人物群像、叙述结构与方言口语——重读黄济人获奖报告文学力作《命运的迁徙》 被引量:1
2
作者 凌孟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41-48,共8页
获得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的《命运的迁徙》是黄济人的又一力作。十余年后重读几乎已淡出评论家视野的《命运的迁徙》,仍然会发现其在鲜活的人物群像勾勒、独特的叙述结构展开和成功的方言口语书... 获得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的《命运的迁徙》是黄济人的又一力作。十余年后重读几乎已淡出评论家视野的《命运的迁徙》,仍然会发现其在鲜活的人物群像勾勒、独特的叙述结构展开和成功的方言口语书写等方面表现出来的鲜明的创作特色与炫目的艺术光芒,不失为重庆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而其存在的个别问题也还有待黄济人在今后的创作中进一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济人 《命运的迁徙》 人物群像 叙述结构 方言口语
下载PDF
报刊使用方言口语的规范化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伍欣 邓渝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39-41,共3页
着眼于语言本身,对四川省内主要报纸作了抽样调查,分析研究了方言口语词在报刊新闻中频繁运用的这一现象,并就其规范问题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 新闻语言 方言口语 报刊语言 规范化
下载PDF
谈方言口语对训诂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吕正华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历代诸家释“训诂”,有涉及方言的,也有不涉及的。郭璞在《尔雅·释诂》的注中明确地说:“此所以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这就涉及训诂和方言的关系。而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睢》的疏中,只说:“诂者,古也。古今异... 历代诸家释“训诂”,有涉及方言的,也有不涉及的。郭璞在《尔雅·释诂》的注中明确地说:“此所以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这就涉及训诂和方言的关系。而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睢》的疏中,只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入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但是此说虽然在字面没有提到方言二字,而在“古今异言”这四个字里,不能说不可以包容方言,只不过是提法笼统,没有强调方言罢了。所谓“古今异言”,可以这样理解:古与古有“异言”,今与今有“异言”,古与今有“异言”。在同代的“异言”里,主要是指方言同通语的差别。这种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睢 方言口语 二字 通语 释诂 《尔雅》 右相 毛传 小雅 黄季刚
下载PDF
客方言口语中的古词语考辨——为客家研究学术交流会而作
5
作者 李惠昌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37-50,共14页
1.0 考辨的范围 1.1 口语或称口头语,客家人把它叫做“口水话”。“口水话”的词语部是很土的,在文盲或半文盲那里最常听见。如“(扌方)(扌方)扯扯”、“(扌方)萝卜”的“(扌方)”
关键词 方言口语 《广韵》 《玉篇》 《集韵》 变音 学术交流 郭璞注 《经典释文》 说文系传 类词
下载PDF
楚雄方言口语本字考释——兼谈考本字在训诂中的作用
6
作者 韦绍翔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39-45,共7页
古汉语词汇的丰富,除古语的承用之外,方言的利用也是原因之一。《公羊》多齐言,《淮南》多楚语,传统训诂学也把杨雄的《方言》包括在内。因为我国古书所采用的书面语词汇,大多以京都的语汇为基础,吸取各地方言;研究训诂学,也应该采集汉... 古汉语词汇的丰富,除古语的承用之外,方言的利用也是原因之一。《公羊》多齐言,《淮南》多楚语,传统训诂学也把杨雄的《方言》包括在内。因为我国古书所采用的书面语词汇,大多以京都的语汇为基础,吸取各地方言;研究训诂学,也应该采集汉语各地方言中有用的材料为佐助,考释出本字来。 “本字”,是训诂学中的常用术语。所谓“本字”,指与它所记录的词的意义直接、完全吻合的文字形体,而义与形是不是吻合,就得考释该字是否用本字。如果不是,就得深入一步探求本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口语 《广韵》 方言 五方元音 楚语 方言笺疏 《集韵》 以形索义 方言语音 亲属称谓
下载PDF
昆明方言口语词本字考
7
作者 刘玉琴 《红河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175-185,共11页
方言含有大量独具风格和感情色彩的生动形象的词语。使用同一种方言的人们,日常离不开这些词语,自不必说。不少文学创作者也爱用来为自己的作品增添地方色彩。实际上,它们不仅使人们的语言诙谐、风趣,言简而意赅,还展示出了汉语的发展... 方言含有大量独具风格和感情色彩的生动形象的词语。使用同一种方言的人们,日常离不开这些词语,自不必说。不少文学创作者也爱用来为自己的作品增添地方色彩。实际上,它们不仅使人们的语言诙谐、风趣,言简而意赅,还展示出了汉语的发展状况。比如,不少方言词语在今天使用中,只用音、义,而难于书写了。写则多用同音词代替。然而,如果花点时间,许多都可以在古代经典中查出本字。从查出的本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口语 字考 《广韵》 《集韵》 方言词语 北方方言 林序达 文学创作者 方言词汇 集韵
下载PDF
商州方言口语中的数量连音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成材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9-159,共1页
商州方言量词“个”字城区读[ka^55],东乡张家塬读[kuo^55],方言口语中都读[kai],轻声,可以写作“嘅”。数目字“一”到“十”以及疑问代词“几”后面带上“嘅”字后,会产生连音变化,其变化规律跟我在《商县方言动词完成体的内部... 商州方言量词“个”字城区读[ka^55],东乡张家塬读[kuo^55],方言口语中都读[kai],轻声,可以写作“嘅”。数目字“一”到“十”以及疑问代词“几”后面带上“嘅”字后,会产生连音变化,其变化规律跟我在《商县方言动词完成体的内部屈折》(《中国语文》1958年第6期)所列韵母变化规律基本吻合。数量词连音变化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口语 商州方言 音变 《中国语文》 变化规律 量词“个” 疑问代词 内部屈折
原文传递
从《英汉汕头方言口语词典》看潮汕方言“三个去声”现象 被引量:5
9
作者 岳婕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92,共8页
本文对1883年传教士编撰的《英汉汕头方言口语词典》进行全面考察,从三万多个词条中梳理出3544个韵字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这本词典所反映的潮汕方言"一个上声,三个去声"的调类处理现象,并通过与现代潮汕方言,以及中古音的比... 本文对1883年传教士编撰的《英汉汕头方言口语词典》进行全面考察,从三万多个词条中梳理出3544个韵字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这本词典所反映的潮汕方言"一个上声,三个去声"的调类处理现象,并通过与现代潮汕方言,以及中古音的比较,结合文白异读的分析,阐述其"下去"调名处理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汕头方言口语词典》 闽语 潮汕方言 声调 下去
原文传递
贵阳方言语气词初探 被引量:12
10
作者 涂光禄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78-83,92,共7页
贵阳方言的语气词系统特点突出,一是语气词数量多,在汉语各方言中比较罕见;二是语气词的功能复杂,往往一词多义(语气);三是可按一定层次叠用,在一定语境下可达六个语气词叠用。本文分词条逐个详细描述各词的语义和功能、并以极富方言口... 贵阳方言的语气词系统特点突出,一是语气词数量多,在汉语各方言中比较罕见;二是语气词的功能复杂,往往一词多义(语气);三是可按一定层次叠用,在一定语境下可达六个语气词叠用。本文分词条逐个详细描述各词的语义和功能、并以极富方言口语特色的例句予以解释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用 方言口语 一词多义 名词性成分 反问句 形容词性短语 假设复句 动态助词 否定形式 既定事实
下载PDF
方言、权利与记忆:1980年代以来李锐、韩少功、阎连科的语言自主性探索
11
作者 刘进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122,共12页
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作家日渐摆脱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对文学的规训与干预,回归到语言自身的审美,让文学语言从集体性的狂欢返回到个人体验式的独吟,把语言提升到文学的本体论层面。李锐重新发现了口语的地位,让农民的口语与知识精英... 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作家日渐摆脱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对文学的规训与干预,回归到语言自身的审美,让文学语言从集体性的狂欢返回到个人体验式的独吟,把语言提升到文学的本体论层面。李锐重新发现了口语的地位,让农民的口语与知识精英的书面语获得同等的书写地位,以杜绝语言的自我殖民化现象。韩少功对语言的文化意味有近乎迷狂的追求,在方言语汇的考古中发掘出被宏大叙事遮蔽的悠远的历史文化记忆。阎连科则不断对语言进行自我突破与创新,小说中原汁原味的方言土语彰显着原初的生命状态,复活了民间的记忆。他们的小说创作在各自不同的乡土空间叙述中,通过地域方言与日常口语的权利提升,开拓出各具特色的语言自主性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权利 方言口语 历史记忆 中国当代小说
下载PDF
吉林方言“子”缀名词的结构类型及主要特点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立和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21-22,共2页
吉林方言口语中的'子'缀词极多,使用频率也很高。吉林方言口语中的'子'缀词虽然不全都是名词,如'这个人哪样都好,就是好串门子'姑娘出门子了''净干一些下眼子活'中的'串门子''出门子&#... 吉林方言口语中的'子'缀词极多,使用频率也很高。吉林方言口语中的'子'缀词虽然不全都是名词,如'这个人哪样都好,就是好串门子'姑娘出门子了''净干一些下眼子活'中的'串门子''出门子''下眼子'都不是名词,但是,如果从'子'缀词的总体上看,就会发现吉林方育的'子'缀词中名词占绝大多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口语 方言词汇 表义 构词能力 方言 词型 构词成分 语言实践 词级 子洲
下载PDF
潮汕方言训读字研究——兼谈方言字典对训读字的注音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伦伦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115-122,共8页
一、关于“训读”在方言中,有一种“用方言口语常用词的字音去读另一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的现象。“汉语语言学称这种张冠李戴的现象为训读。”如潮汕话读“夜”为“暝”,读“昔”为“早”,读“亦”为“也”,读“打”为“拍”等等。... 一、关于“训读”在方言中,有一种“用方言口语常用词的字音去读另一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的现象。“汉语语言学称这种张冠李戴的现象为训读。”如潮汕话读“夜”为“暝”,读“昔”为“早”,读“亦”为“也”,读“打”为“拍”等等。本文把被读错的字,如“夜”、“昔”、“亦”和“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汕话 《广韵》 方言口语 汉语语言学 常用词 本音 重唇音 阴上 语音形式 文白异读
下载PDF
《聊斋俚曲》与淄博方言的比较句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福腾 《蒲松龄研究》 1993年第Z1期241-245,共5页
本文讨论下列问题:淄博方言比较句的现状;《聊斋俚曲》比较句的说法;自清代以来淄博方言比较句的发展演变。文巾所指的淄博方言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区县:张店、博山、周村、淄川、临淄、桓台、广饶、沂源、邹平、高青等。一、今淄博方言比... 本文讨论下列问题:淄博方言比较句的现状;《聊斋俚曲》比较句的说法;自清代以来淄博方言比较句的发展演变。文巾所指的淄博方言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区县:张店、博山、周村、淄川、临淄、桓台、广饶、沂源、邹平、高青等。一、今淄博方言比较句的说法1.0 普通话比较句的常用结构形式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句 高青 广饶 桓台 方言口语 常用结构 邹平 增补幸云曲 语法现象 分写
下载PDF
西宁方言中的《老乞大》词语释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都兴宙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32-135,共4页
《老乞大》成书于元代末期,作为当时由朝鲜族人编写并供他们学习汉语的会话教科书,应当说该书反映了当时汉语共同语口语的语言特点,是没有什么疑问的。笔者得阅此书,发现其中词汇系统及语法结构等方面有许多特点,与现代普通话有较明显... 《老乞大》成书于元代末期,作为当时由朝鲜族人编写并供他们学习汉语的会话教科书,应当说该书反映了当时汉语共同语口语的语言特点,是没有什么疑问的。笔者得阅此书,发现其中词汇系统及语法结构等方面有许多特点,与现代普通话有较明显的区别,但和现代西宁方言口语比较却有相通之处。特别是《老乞大》中有大量的口语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乞大 口语 方言口语 朝鲜族人 释例 词汇系统 词书 指示代词 去来 疑问代词
下载PDF
威海方言的轻声弱化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明轩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42-47,33,共7页
壹 引言 1.1 山东省威海话是“胶东味”较浓的方言之一,威海人口语词中的轻声音变就是这种乡土味的一个成份。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是一般口语复合词中的轻声音变,有时提到“儿化”和词缀“巴”等也只谈其弱化音节,不涉及其他。
关键词 弱化音节 口语 变音 单韵 音节结构 语音形式 鼻辅音 方言口语 代替号 疑问代词
下载PDF
客方言的词汇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惠昌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59-66,共8页
客方言源于古代的北方话。在不同地域经历了千百年的不同变化之后,今天的客方言同北方话以及同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都已很不相同。单就词汇而言,同普通话比较起来,差别也很明显。
关键词 词汇特征 基础方言 方言口语 方言词汇 语音变异 同义异词 并列式 现代方言 双音词 郭璞注
下载PDF
无锡方言中的惯用语 被引量:3
18
作者 侯家欣 《江南论坛》 1993年第Z1期61-63,共3页
惯用语是汉语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它精炼、生动、通俗、有趣,就其结构来说是词组,在句子中却相当于一个词。在运用上也较灵活,不仅活跃于人们的口头,而且被广泛地吸收到书面语里。惯用语从形式上看,一般为动宾词组,又以三字格为... 惯用语是汉语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它精炼、生动、通俗、有趣,就其结构来说是词组,在句子中却相当于一个词。在运用上也较灵活,不仅活跃于人们的口头,而且被广泛地吸收到书面语里。惯用语从形式上看,一般为动宾词组,又以三字格为主。例如:敲竹杠、穿小鞋、走过场、爬格子、钻空子、开后门、吹牛皮、拉后腿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格 汉语口语 动宾词组 方言口语 比喻意义 定型词组 动词重叠 四川话 头高 出势
下载PDF
内蒙西部地区汉语方言拾零 被引量:3
19
作者 史震已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83-86,共4页
关于内蒙西部地区的汉语方言,已有不少较为系统的调查资料,本文所涉及的只是一些零星现象。内蒙西部地区的汉语方言,包括许多不同的方言点,这些不同的方言点,声调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本文所谈的问题,均与声调无涉,故采用国际音标为... 关于内蒙西部地区的汉语方言,已有不少较为系统的调查资料,本文所涉及的只是一些零星现象。内蒙西部地区的汉语方言,包括许多不同的方言点,这些不同的方言点,声调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本文所谈的问题,均与声调无涉,故采用国际音标为某些方言词标音时,一概不标调号。此外,为行文简洁起见,“内蒙西部地区汉语方言”下面一律简称为“西部方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西部 方言 方言口语 双音节词 长辈亲属 调查资料 第一人称代词 缓读 标音 类词
下载PDF
吉林方言词汇中加词嵌“得”的三音节形容词和动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立和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54-60,共7页
在普通话词汇中,加词嵌(也称为“中缀”)的三音节词极为少见,加词嵌“得”的三音节词几乎见不到。任学良同志在《汉语造词法》一书中说:“什么叫词嵌?一个词的中加成分,就是词嵌(又叫中缀)……。加词嵌构成的词都是四个音节的‘四字格’... 在普通话词汇中,加词嵌(也称为“中缀”)的三音节词极为少见,加词嵌“得”的三音节词几乎见不到。任学良同志在《汉语造词法》一书中说:“什么叫词嵌?一个词的中加成分,就是词嵌(又叫中缀)……。加词嵌构成的词都是四个音节的‘四字格’,这算是结构上的特点……”。因此,任学良同志在“加词嵌”一节中,提出能作词嵌的只有“不”“里”“七八”“三四”等四例,所举的词例也都是四个音节的。如“黑不溜秋”“叽里咕噜”“乱七八糟”“低三下四”等,这种加词嵌的四个音节“四个格”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音节 方言词汇 加词 任学良 造词法 方言口语 表义 词例 结构助词 程度副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