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宁武方言地名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军香
-
机构
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沧桑》
2013年第4期189-191,共3页
-
文摘
文章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宁武的方言地名进行了梳理、分析,揭示了宁武方言地名所蕴涵的历史文化。
-
关键词
宁武方言
方言地名
文化意蕴
-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曲周县白寨乡方言地名语音研究
- 2
-
-
作者
张晓佳
李瑞环
-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21-124,共4页
-
文摘
曲周县白寨乡地名的方言读音有一些特殊语音变化,与当地方言的通常读音存在差异,多数差异是语流音变的结果,主要对白寨乡的地名语音及其音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
-
关键词
曲周
方言地名
音变
-
Keywords
Quzhou
dialect place names
phonetics change
-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婺源方言地名探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程平姬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6年第7期114-116,共3页
-
文摘
地名是人们依据某些理据或标准赋予某一特定区域内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它能够反映该地域一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等相关信息,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本文即以江西婺源的方言地名为研究对象,试探析当地方言地名与地理、人文间相互映射的关系,挖掘其中蕴藏的丰富内涵。
-
关键词
婺源
方言地名
文化内涵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安徽太湖方言地名探析
- 4
-
-
作者
陈琪琪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
-
出处
《今古文创》
2022年第3期105-107,共3页
-
文摘
语言承载着文化,人类世界多姿多彩的文化很大部分依靠语言呈现和传承,方言地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蕴含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太湖县为安徽省安庆市辖县,属于皖西南地区,地处安徽、湖北、江西三省的结合部。因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呈现不同方言特点,其方言地名种类众多,当中蕴含着太湖地区特色地域文化以及人文文化。本文采用实地考察及资料查询方法,对太湖方言地名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太湖方言地名的命名因素多样,包括地理环境、历史渊源以及人文风俗等,同时探讨方言地名,可从中挖掘当地丰富的特色文化内涵。
-
关键词
太湖方言
方言地名
文化内涵
-
分类号
H07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岭南方言地名研究
- 5
-
-
作者
曾新
曾昭璇
-
机构
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华南师范大学
-
出处
《广东史志》
1998年第3期18-22,共5页
-
文摘
岭南古地名难懂,研究不易。由于古地名较多,争论亦大,笔者知之不多,但仍有兴趣参加讨论,故选一些地名试作如下探讨,就正专家。
-
关键词
方言地名
十万大山
火山岩
环礁
“那”
地名分布
南海诸岛
客家地区
韩江三角洲
围龙屋
-
分类号
K928.7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德州方言地名读音
被引量:5
- 6
-
-
作者
曹延杰
-
机构
山东省德州师专
-
出处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8-64,共7页
-
文摘
德州方言地名读音曹延杰壹德州方言的声韵调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与河北省的清河、故城、景县、吴桥、东光、南皮、盐山等县毗连,1955年4月撤地建市,现辖11个区市县。德州方言属北方官话区,分属石济和沦惠两个方言片,就山东境内方言而言,属于西区西齐片。...
-
关键词
德州方言
方言地名
轻声音
地名读音
三音节
德州市
曹延杰
变调规律
双音节
德城区
-
分类号
H172.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广东地名语言文化空间结构及景观特征分析
被引量:52
- 7
-
-
作者
王彬
黄秀莲
司徒尚纪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
出处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4,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1055)
福建省科技厅青年人才项目(2008F3034)
福建师范大学"旗山学者"资助项目
-
文摘
作为语言符号,地名是人类群体活动、经济开发和区域文化进程中的集中体现。广东地名层从语种上明显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古越语地名层、地方方言地名层和全国通用语地名层。从时间上看,唐代以前,广东地名基本上属古越语时期,宋至明和清前期为南方方言地名时期,清末以来为北方书面语地名时期;从空间上看,广东地方方言地名层大抵在宋代已基本形成,清代最终形成粤方言、客家方言和福佬语地名文化景观三分广东的空间分布格局,粤方言地名层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及邻近地名,客家方言地名层位于北江和东江间的广大山区、丘陵地带,粤东韩江地区则多是福佬地名文化层;从形成原因分析,广东地名层主要归究于历史时期移民、区域人内口繁衍和土地大规模开发,加之人地矛盾日渐突出又为族群地名文化扩散提供了条件,而社会制度的发展和健全。
-
关键词
地名层
方言地名
景观特征
广东省
-
Keywords
place name layer
dialect place names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Guangdong province
-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G07
[文化科学]
-
-
题名从山东地名看地名读音规范问题
被引量:2
- 8
-
-
作者
张树铮
-
机构
山东大学中文系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9,共3页
-
文摘
从山东地名看地名读音规范问题张树铮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第十条说明说:“人名、地名的异读审订,除原表已涉及的少量词条外,留待以后再审。”这表现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对人名、地名用字异读音的审慎态度。不过问题总是要解决的,时间已过十多年,人...
-
关键词
普通话
地名读音
山东方言
方言地名
异读音
《广韵》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地理实体
特殊读音
《汉语大字典》
-
分类号
H1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鄂南地名志中的地名俗字评议
被引量:3
- 9
-
-
作者
万献初
-
出处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34-38,共5页
-
文摘
鄂南地名志中的地名俗字评议万献初鄂南,指今湖北省(鄂)南部的咸宁地区,共辖咸宁、蒲圻、阳新、通山、崇阳、通城、嘉鱼等七县(市)。该区土籍人远古属三苗,秦汉属楚,至今保留了许多古音古词:通城、崇阳今念ch为d,"猪"念"都","肿"念"等",正是"古无...
-
关键词
形声兼会意
方言俗字
方言地名
鄂南
《新华字典》
《玉篇》
通城县
崇阳县
咸宁市
阳新县
-
分类号
H172.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镇安县地名文化信息解读
- 10
-
-
作者
赵雪
-
机构
延安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8期23-24,共2页
-
文摘
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与当地地理特征、经济、文化、历史、习俗、人物等社会现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主要分析镇安县方言地名,解读其蕴藏的文化信息。
-
关键词
镇安
方言地名
文化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陕北地名札记
被引量:4
- 11
-
-
作者
刘育林
-
机构
延安大学语言研究室
-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90-94,共5页
-
文摘
地名学是关涉地理、历史、语言、民族等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本文就陕北地名与陕北方言、陕北地名与陕北历史上北方兄弟民族谈了三个问题:一、地名,世代口耳相传,不跟一般字音一起发生历史音变,具有着较大的稳定性,陕北有些地名便保留着古音,不失为研究汉语及陕北方言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二、地名,是各民族文化起源、行政管理的真实记录,因此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借字残留在征服者的语言里的,大部分是地名。陕北在历史上许多北方兄弟民族与华夏族杂处错居,至今尚残留着一些以他们的语言或姓氏命名的地名。三、陕北已出版或待出版的一些地名志,在用字、读音、含义上不乏讹误之处,本文举例性地作了说明。
-
关键词
陕北
地名与方言
地名与历史上北方兄弟民族
-
分类号
K928.704.1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孙犁散文的冀中地域文化特色
- 12
-
-
作者
孙亚男
-
机构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6-50,共5页
-
文摘
地域文化元素包括特定地域的语言、历史、民俗风情、生活方式及当地人民的文化性格等多方面内涵。孙犁的散文即包含了大量的冀中地域文化元素,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建筑了孙犁散文超越时代的恒久的艺术魅力。对孙犁散文的冀中地域文化特色进行深入分析,不仅能进一步深化对孙犁创作的理解,而且对河北地域文化甚至燕赵文化的弘扬和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
关键词
孙犁散文
冀中地域文化
方言地名
民俗民风
文化性格
-
Keywords
Sun Li’s prose
regional culture of central Hebei
geographic name in dialect
folk customs
cultural character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岭南文化结构层次在地名中的反映
- 13
-
-
作者
吴唐生
-
出处
《岭南文史》
1996年第3期11-13,共3页
-
文摘
岭南文化结构层次在地名中的反映吴唐生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广泛的范畴,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历史的投影,是时间积淀的结果,并有其结构层次。而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须在文化的每个层次上占有相应位置。通过文化结构层次的剖析,可...
-
关键词
岭南文化
结构层次
壮语地名
《天下郡国利病书》
南越文化
闽南方言
客家方言
岭南历史地理
中原汉文化
方言地名
-
分类号
K92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