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川滇结合部生态汉语方言称谓的类型及文化特色——以会理方言为例
1
作者 张富翠 陈燕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12-118,共7页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川滇结合部的方言在川滇交融及广纳博采中互相渗透,兼具蜀韵滇风,非常具有特色。对川滇结合部会理生态方言的人物、亲属、人品,这些与人们密切相关的称谓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其独具蜀韵滇风的生态方言文化特色,让...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川滇结合部的方言在川滇交融及广纳博采中互相渗透,兼具蜀韵滇风,非常具有特色。对川滇结合部会理生态方言的人物、亲属、人品,这些与人们密切相关的称谓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其独具蜀韵滇风的生态方言文化特色,让我们能够领略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感悟方言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更好地促进方言区的人们掌握方言与普通话的知识和规律,促进语言文化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 会理 生态语言 汉语方言称谓
下载PDF
“粤语”“闽南语”和“沪语”:汉语方言称“语”的三种形成模式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佳 《语言战略研究》 2018年第3期82-91,共10页
本文在回顾前人对方言与语言边界意识形态属性研究的基础上,将方言称"语"现象的成因概括为3种模式:"粤语"模式是古来一级方言称"语"的传袭,"闽南语"模式是自治状态下的次级方言提升为"语&... 本文在回顾前人对方言与语言边界意识形态属性研究的基础上,将方言称"语"现象的成因概括为3种模式:"粤语"模式是古来一级方言称"语"的传袭,"闽南语"模式是自治状态下的次级方言提升为"语",而"沪语"模式则是他治状态下的次级方言提升为"语"。本文对3种模式的性质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初步的政策建议,如加强党政机关和新闻媒体的语言国情教育;在相关法律法规尚存真空的情况下,为方言的具体称谓及称谓的使用制订既尊重历史习惯,又严守政治"红线"的部门规范;对社会的一般使用,一级方言建议可采用"方言"称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语 闽南语 沪语 方言称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