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贾平凹文学作品中方言英译与接受探赜
1
作者 韩薇薇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广泛关注。贾平凹作品中丰富的方言词汇给翻译带来挑战,如何在保持原作韵味的基础上,让国内外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方言,成为翻译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贾平凹文...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广泛关注。贾平凹作品中丰富的方言词汇给翻译带来挑战,如何在保持原作韵味的基础上,让国内外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方言,成为翻译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贾平凹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特点鲜明,生活化、形象化、地域化、个性化、民族化等突出,且语法多变。在翻译策略方面,应综合应用不同的翻译理论与方法,达到受者接受效果好,沟通文化理解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文学作品 方言英译 综合性翻
下载PDF
认知翻译学视角下的莫言小说方言英译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筱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54-156,共3页
认知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主体所参与的、以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认知活动。《红高粱家族》中高密方言的使用遍布文章的各个章节,如何通过多重互动翻译这些方言词汇,保留其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是译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试图将《红高... 认知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主体所参与的、以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认知活动。《红高粱家族》中高密方言的使用遍布文章的各个章节,如何通过多重互动翻译这些方言词汇,保留其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是译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试图将《红高粱家族》中方言分为四类并从认知翻译学的视角探讨其翻译策略,以期对方言英译研究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翻 高密方言 红高粱家族 方言英译 莫言
下载PDF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论方言英译的功能对等——以《儒林外史》杨译本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亦凡 于琼 《新余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67-68,79,共3页
以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结合吴地方言所包含的人物称谓、风土人情、名物制度的文化功能,分析《儒林外史》杨译本中的方言翻译如何通过归化、异化和折中翻译法来实现文化功能对等。
关键词 儒林外史 跨文化交际 方言英译 功能对等
下载PDF
“译者惯习”论视角下莫言小说方言英译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婷婷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50-53,共4页
本文以1993年出版的《红高粱家族》英译本和2012年出版的《檀香刑》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考察两部译作中文学方言翻译策略的嬗变规律,并引入布迪厄社会学体系中的"场域""资本"等重要概念,对译者惯习的外显形态进行历... 本文以1993年出版的《红高粱家族》英译本和2012年出版的《檀香刑》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考察两部译作中文学方言翻译策略的嬗变规律,并引入布迪厄社会学体系中的"场域""资本"等重要概念,对译者惯习的外显形态进行历时描写。研究发现译者葛浩文在后期"强化"了原作的文学性和异质性,最大限度保留或重现文学方言传递的"民间气息"及"中国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者惯习 莫言小说 方言英译 葛浩文
下载PDF
《红楼梦》江淮方言英译与底本因素研究--以杨、霍译本为例
5
作者 陈琳 宋飞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90-95,共6页
《红楼梦》原著版本庞杂,江淮方言文本形态具有不稳定性,主要体现为部分方言缺失,以及方言与标准语并存两种情况。依据自建“《红楼梦》江淮方言汉英平行语料库”,以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霍克思、闵福德译本为例,探究原著底本因素对于... 《红楼梦》原著版本庞杂,江淮方言文本形态具有不稳定性,主要体现为部分方言缺失,以及方言与标准语并存两种情况。依据自建“《红楼梦》江淮方言汉英平行语料库”,以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霍克思、闵福德译本为例,探究原著底本因素对于方言英译的影响。研究认为,原著不同底本中江淮方言的不稳定性直接导致杨、霍译文在语义和文体上的差异;关注底本因素可以帮助解决一些疑似误译现象,避免不恰当译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底本 江淮方言英译 疑似误
下载PDF
异质性与变异性视域下的陕西方言英译——以《废都》中的陕西方言英译为例
6
作者 袁毅 邬沙沙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2期211-212,共2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提出,文学方言的翻译问题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陕西方言因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地域特色在翻译上独具挑战,成为译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重点分析富有浓郁陕西特色的《废都》中的方言英文翻译,...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提出,文学方言的翻译问题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陕西方言因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地域特色在翻译上独具挑战,成为译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重点分析富有浓郁陕西特色的《废都》中的方言英文翻译,研究发现,"异质性"与"变异性"视域下的文学方言英译才是陕西文学方言"走出去"的有效理念,陕西文学方言在英译时既要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异质性",也要以"文论变异"作为跨越翻译障碍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 变异性 方言英译
下载PDF
改写理论视角下的方言英译研究--以《蛙》葛浩文译本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云梦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2年第22期32-34,共3页
本文以Lefevere的改写理论为指导,以《蛙》为研究对象,探讨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三因素在方言英译过程中对译者的操纵作用。研究发现,译者受这三种因素的操纵,对原文本中的方言进行适当改写,从而实现“创造性”地忠实于原文。
关键词 方言英译 改写理论 意识形态 诗学 赞助人
下载PDF
浅谈功能对等视角下的方言英译策略——以《老炮儿》英译字幕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戴欣雨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2期115-116,131,共3页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立足于语言学,依据翻译的本质所提出的翻译理论。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变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纵观近些年,方言的英译愈受翻译界的重视。该文笔者将从电影《老炮儿》的英译字幕出发,...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立足于语言学,依据翻译的本质所提出的翻译理论。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变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纵观近些年,方言的英译愈受翻译界的重视。该文笔者将从电影《老炮儿》的英译字幕出发,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结合方言的语言特点,提出归化法、意译法、省略法以及创译法的翻译策略,从而达到完善方言翻译策略、促进文化的理解和交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对等 方言英译 策略
下载PDF
关联理论翻译观视域下《生死疲劳》中的山东方言英译研究
9
作者 邓园园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62-67,共6页
基于关联理论翻译观,分别从语音层面、语义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用层面四个维度探析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英译本中的山东方言英译。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中,灵活采用直译、意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尽力保证方言翻译的准确性,使译文读者更... 基于关联理论翻译观,分别从语音层面、语义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用层面四个维度探析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英译本中的山东方言英译。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中,灵活采用直译、意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尽力保证方言翻译的准确性,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地域特色方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传递。但英译本中也存在方言误译的情况,这对译者扮演好纽带角色、传递源语文化内涵,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疲劳》 方言英译 关联理论 最佳关联 语境效果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黔味小说”方言的英译研究
10
作者 王雷宏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5-70,共6页
“黔味小说”是具有地域性和民族特质的贵州小说。方言是“黔味小说”乡土风格的重要载体,然而“黔味小说”的方言英译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实现方言的“文本移植”是“黔味小说”英译的难点。在生态翻译学视阈下,从语言-交际-文化... “黔味小说”是具有地域性和民族特质的贵州小说。方言是“黔味小说”乡土风格的重要载体,然而“黔味小说”的方言英译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实现方言的“文本移植”是“黔味小说”英译的难点。在生态翻译学视阈下,从语言-交际-文化的三维转换探究“黔味小说”的方言英译案例,关注译者如何根据源语文本的翻译生态环境作出适应和选择,有益于重构被缺省的文化内涵,有益于“黔味小说”的译介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 三维转换 黔味小说 方言英译
下载PDF
霍恩比“综合法”视角的方言英译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丽 王筱依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109,共4页
以葛浩文1英译本《红高粱家族》高密方言为例,运用霍恩比的"综合法"理论从语言和文化两个维度综合分析方言英译的特点,指出翻译过程中存在的语言文化缺失和翻译不充分现象,并给出翻译对策。
关键词 红高粱家族 方言英译 霍恩比综合法
原文传递
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学方言翻译研究——以陕南方言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淑英 《商洛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7-60,68,共5页
对方言进行贴切的英语翻译历来都是一大挑战。从黄元英教授的《商洛民俗文化述论》中遴选了一些典型的陕南方言,根据文中语意的描述,分别进行了"方言对译法"和"口语体译法"的翻译尝试。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口... 对方言进行贴切的英语翻译历来都是一大挑战。从黄元英教授的《商洛民俗文化述论》中遴选了一些典型的陕南方言,根据文中语意的描述,分别进行了"方言对译法"和"口语体译法"的翻译尝试。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口语体译法"是一种比较符合现实的方言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方言英译 陕南方言 方言 口语体
下载PDF
陕西当代文学方言翻译策略与方法探究
13
作者 邓洁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156-159,162,共5页
从文化图式理论出发,借助陕西当代文学双语平行语料库,对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翻译进行系统的定量和定性研究,以期找到科学、可行的路径,对陕西当代文学方言翻译进行理论建构与实践指导,摆脱阻碍陕西文学“走出去”过程中的方言翻译困境,更... 从文化图式理论出发,借助陕西当代文学双语平行语料库,对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翻译进行系统的定量和定性研究,以期找到科学、可行的路径,对陕西当代文学方言翻译进行理论建构与实践指导,摆脱阻碍陕西文学“走出去”过程中的方言翻译困境,更好地增强陕西文学甚至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文学 方言英译 者双文化图式构建 策略
下载PDF
认知翻译学视角下《呼兰河传》中负载文化的方言词汇英译研究
14
作者 张家欢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27期19-22,共4页
认知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主体参与的、以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复杂认知活动。如何通过多重互动翻译负载文化的方言词汇,保留其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是翻译工作者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以东北方言丰富的小说《呼兰河传》作为研究对象,... 认知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主体参与的、以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复杂认知活动。如何通过多重互动翻译负载文化的方言词汇,保留其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是翻译工作者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以东北方言丰富的小说《呼兰河传》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负载文化的方言词汇分为五类,并从认知翻译学的视角探讨其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翻 东北方言 《呼兰河传》 文化负载词 方言英译
下载PDF
浅析《城南旧事》方言的英译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艳群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77-79,共3页
方言翻译历来是文学翻译中的难点,关于方言翻译的实践和理论都较为匮乏。本文主要以《城南旧事》英译本为例,探讨方言英译的技巧并对文中的个别方言英译提出商榷。
关键词 《城南旧事》 方言英译
原文传递
On Beijing Dialect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Shi Xiaojing' s English Version of Luotuo Xiangzi
16
作者 LIU Hao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In Lao She's works, the use of the Beijing dialect has a strong local characteristic, and readers can fully appreciate the essence of old Beijing' s flavor. His famous work Luotuo Xiangzi has embodied the characteri... In Lao She's works, the use of the Beijing dialect has a strong local characteristic, and readers can fully appreciate the essence of old Beijing' s flavor. His famous work Luotuo Xiangzi has embo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 that is why it is popular among both the public and mmslators. Threrfore, it is significant to study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uotuo Xiangzi. Shi Xiaojing has the background of living abroad, and she has also been influenced by Chinese culture. So, her translation ofLuotuo Xiangzi is worth analyzing.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some examples of Beijing dialect in Shi Xiaojing's English Version of Luotuo Xiangzi by using the theory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to make a summary and to identify deficien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otuo Xiangzi Beijing dialect Shi Xiaojing' s version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下载PDF
Study of relations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in China at present
17
作者 LIU Shu-jie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8年第9期45-48,62,共5页
Since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via language as a medium,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关键词 TRANSLATIO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下载PDF
The study of English perfective aspect
18
作者 YU Qiao-fen WANG Jian-ying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0年第6期28-31,共4页
Through this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English-Chinese and Chinese-English parallel corpora,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tries to be drawn: In English, the perfect may not be used together with the specific time of the ... Through this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English-Chinese and Chinese-English parallel corpora,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tries to be drawn: In English, the perfect may not be used together with the specific time of the past situation. In contrast to English, Chinese does not have perfect constructions. English perfective aspect is an actual aspect indication: duration and completion of an action or situ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ference time, the actual aspect can be divided into past actuality, present actuality and future actuality. This paper will undoubtedly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tense-aspect in Chinese. The study of English perfective aspect is conducive to the comparative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aspect in English and Chine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fective aspect different reference times past actuality present actuality future actuality translation of aspect
下载PDF
Reference in cohe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xt analysis
19
作者 ZHANG Bo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0年第4期46-49,共4页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how cohesion is realized by meanings of reference in text analysis. Through analyzing some aspects of reference, especially personal reference and demonstrative reference, we know that r...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how cohesion is realized by meanings of reference in text analysis. Through analyzing some aspects of reference, especially personal reference and demonstrative reference, we know that reference is a text characteristic beyond sentences. It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text and makes the text more cohesive, communicative and accurate. Of course, reference in cohesion is not used separately, it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other aspects of text analysis, and they cooperate and restrain each other and perform functions together. So translators are required to have the competence of understanding and applying reference, ellipsis and other cohesive device from the viewpoint of texts level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other aspects in text analysis, then texts can be more cohesive, coherent and accep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xt analysis COHESION REFERENCE
下载PDF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from the custom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20
作者 Minyan Li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年第1期17-19,共3页
Culture is the sum of the products from human creation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It contains the values, behaviors, literary arts, customs, lifestyles, econom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and so on that human groups poss... Culture is the sum of the products from human creation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It contains the values, behaviors, literary arts, customs, lifestyles, econom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and so on that human groups possess.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and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ulture, it is also a mirror which is reflecting the culture. Any kind of national language is always inextricably linked with the nation's culture, and any language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 culture. Mastering a language must understand the culture of the language belongs, especially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ustoms. Culture refers to cultural practices throughout society and everyday commtmication activities by the national customs form. Due to the big contrast of culture and customs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if the English learners want to grasp English, they must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hey can not speak in English with Chines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patterns.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stoms exist everywhere, to understand these cultural practices will help understanding and use English correc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TOMS Cultural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