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铭战国文学史写作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1
作者 吴兆路 郭琦 《天中学刊》 2011年第4期5-12,共8页
方铭先生是国内著名的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研究者,他的《战国文学史》、《战国文学史论》在学术界有广泛影响。他致力于建立符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特点的古代文学研究体系,并在经学、诸子、史传、楚辞、汉赋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方铭 古代文学 战国文学史 战国文学史论
下载PDF
战国诸子研究的新起点——读方铭先生《战国诸子概论》
2
作者 谢君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689-691,共3页
方铭先生新著《战国诸子概论》,文献扎实,学风严谨,注重利用新出土材料与传统文献互证;论述时从容不迫,史论结合,知人论世,深入体察,多有独到见解;评价诸子时站在人民立场,具有世界眼光与全人类视角,坚持学术研究为现实服务的宗旨。《... 方铭先生新著《战国诸子概论》,文献扎实,学风严谨,注重利用新出土材料与传统文献互证;论述时从容不迫,史论结合,知人论世,深入体察,多有独到见解;评价诸子时站在人民立场,具有世界眼光与全人类视角,坚持学术研究为现实服务的宗旨。《战国诸子概论》是一部集文献学、史学、哲学、思想史以及文学等多学科研究于一身的学术力作,代表着战国诸子研究的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铭 《战国诸子概论》 出土文献 学术力作
下载PDF
高屋建瓴 识见卓异——评方铭《战国文学史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秉高 《职大学报》 2009年第3期57-58,共2页
在界定先秦散文时,方铭《战国文学史论》一书从理论上彻底推翻用现代文学观念去解释历史文学现象的那种形而上学做法,认为先秦散文饱含的感情色彩,使其具有诗的品质,就是文学作品。此著还有其他许多颇为新颖或相当尖锐的观点。
关键词 方铭 《战国文学史论》 先秦散文 文学观念 新颖
下载PDF
考镜源流 守正开新——读方铭先生《孔子暨儒学文化研究文集》
4
作者 冯茂民 《阴山学刊》 2021年第6期47-51,67,共6页
方铭先生所著《孔子暨儒学文化研究文集》分为三个部分:上编是道与道统问题研究,中编是经学与文学问题研究,下编是思想史与文化问题研究。方铭先生的研究重视历史的复原和出土文献的利用,正本清源,推阐幽微,以期接续传统,开出新的学术风... 方铭先生所著《孔子暨儒学文化研究文集》分为三个部分:上编是道与道统问题研究,中编是经学与文学问题研究,下编是思想史与文化问题研究。方铭先生的研究重视历史的复原和出土文献的利用,正本清源,推阐幽微,以期接续传统,开出新的学术风气,这既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学术研究者的远见卓识,又体现了他作为一名人文学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铭 《孔子暨儒学文化研究文集》 学术研究 人文学者
下载PDF
难忘的长辈——方铭同志
5
作者 金冲及 《世纪》 2024年第1期24-25,共2页
方铭同志比我年长15岁,入党在1936年,比我早12年。在我心目中,她一直是一位慈祥的长辈。尤其是,当我1980年刚到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时,她是我在工作中接触最多、给我帮助也最多的人。回想起来,这实在是一种幸运。说我到中央文献研究室来... 方铭同志比我年长15岁,入党在1936年,比我早12年。在我心目中,她一直是一位慈祥的长辈。尤其是,当我1980年刚到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时,她是我在工作中接触最多、给我帮助也最多的人。回想起来,这实在是一种幸运。说我到中央文献研究室来是开始从事一项过去没有从事过的新工作,完全是实话。这需要先扯开略说几句。我历来从事的工作,都是由组织决定的,前后变化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文献研究室 方铭 难忘 同志
原文传递
融入生命的教育——记新中国成立后通县女师首任校长方铭
6
作者 滕棣华 《党史博览》 2023年第12期65-69,共5页
我成为通县女师的一名学生1949年9月,我考进了河北通县女师。那一年我17岁,和百名同龄人一起迎着朝阳迈进了女师的朱红大门。学习三年,我们遇上了一位老革命、老党员方铭校长,与她朝夕相处,跟着她学读书、学做人、学教书育人。她是一位... 我成为通县女师的一名学生1949年9月,我考进了河北通县女师。那一年我17岁,和百名同龄人一起迎着朝阳迈进了女师的朱红大门。学习三年,我们遇上了一位老革命、老党员方铭校长,与她朝夕相处,跟着她学读书、学做人、学教书育人。她是一位无私的耕耘者、奉献者,引领着我们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书育人 耕耘者 方铭 学做人 校长 女师 新中国成立后 生命的教育
原文传递
接续传统的文化寻根之作--读方铭《天下为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考源》
7
作者 谢君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3年第1期163-166,174,共5页
方铭《天下为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考源》以中国固有学术话语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孔子及儒家思想为价值旨归,体现出强烈的中国文化本位立场与儒家情怀,同时又能从世界文明的总体坐标中去考察社会主义... 方铭《天下为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考源》以中国固有学术话语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孔子及儒家思想为价值旨归,体现出强烈的中国文化本位立场与儒家情怀,同时又能从世界文明的总体坐标中去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开阔的学术视野。作者意欲接续传统,贯通中西,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寻找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又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类文明方向相一致。该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关键词做了正本清源的考辨与论述,材料扎实,观点深刻,发人深省,是作者对传统文化长期深入思考的结果。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的考源,作者为我们揭示了这些价值观念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对我们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 考源
原文传递
方铭教授
8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4年第2期416-424,共9页
一、基本情况介绍方铭,1964年12月生于甘肃省环县,甘肃省庆阳县人,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就读于兰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就读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师从吴林伯教授,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8月至1991年8月在中国... 一、基本情况介绍方铭,1964年12月生于甘肃省环县,甘肃省庆阳县人,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就读于兰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就读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师从吴林伯教授,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8月至1991年8月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1991年9月至1994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褚斌杰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1994年起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副教授,1999年晋升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铭 基本情况介绍 文学博士学位 庆阳县 文学学士学位 褚斌杰 中国政法大学 文学硕士学位 中国文化
原文传递
记方铭同志——周恩来研究事业的开创者(下)
9
作者 李海文 《党史博览》 2022年第10期58-64,共7页
1981年3月的一天,方铭将我叫到她的办公室,让我看了一份关于遵义会议的文件,即《(乙)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文件的最后部分:(D)扩大会最后作了下列的决定:(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二)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 1981年3月的一天,方铭将我叫到她的办公室,让我看了一份关于遵义会议的文件,即《(乙)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文件的最后部分:(D)扩大会最后作了下列的决定:(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二)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三)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铭 三人团 遵义会议 周恩来 《(乙)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 开创者 委托 支部
原文传递
致方铭、成也兢
10
作者 邓颖超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方铭 成也兢 邓颖超 党史研究 中国
全文增补中
文学史与“中国意识”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毓庆 郭万金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1-84,共4页
长春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由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等共同主编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被认为是一部"立足于中国文学本位立场"的中国文学史。方铭教授在序言中说:"中国古代文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并且在没有接触西洋文学观念之... 长春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由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等共同主编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被认为是一部"立足于中国文学本位立场"的中国文学史。方铭教授在序言中说:"中国古代文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并且在没有接触西洋文学观念之前,它不但存在,而且有着作者和读者共同认可的社会价值,承担着作者和读者所认可的社会责任,并良好地发展着。中国古代文学家按照中国文学自身的运行方式为中国的读者提供着文学消费。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相对独立存在和演变,决定了西洋文学观念和中国文学实际的隔膜,当然,这种隔膜绝不意味着互相对立。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承袭西洋文学观念,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渐渐被忽视,中国古代文学史变成了西洋文学观念指导下的中国的文学演变史。这显然是不妥当的。"方铭教授认为,文学本来是中国固有的学科概念,20世纪文学史研究者的错误就在于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学"不是"文学",即与西方特别是苏联的"文学"概念不同,所以,文学研究者和文学史写作者都努力用西方的文学概念来寻找中国古代文学的所谓"文学性",在文学起源问题上,重构了所谓中国文学起源于"神话"的神话;把日本人提出的以西方近代所谓"纯文学"标准建构的"魏晋文学自觉说"作为中国文学成熟和独立的标志;以想象性、虚构性、形象性为单一标准,评价作家作品的优劣;以西方文学的三分法或者四分法来给中国古代文学分类,没有给中国独有的文体以充分的重视;以似是而非的所谓"封建思想"否定中国文学所具有的载道传统的价值。凡此种种,都严重扭曲了中国文学的本来面貌。因此,方铭教授主张应该在编写中国文学史的时候,体现中国立场、中国视角、中国价值、中国方法。同时,方铭教授认为,近些年,随着学科调整和大学教育普及化,中国文学史教育有去学术化的倾向,这不应该是发展方向,所以,强调教材应该体现学术性。另外,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文学史应该涵盖中华各民族文明的成果,应该体现多元性。我们认为这些观念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此,我们选发了方铭教授撰写的《中国文学史》前言,以及其他几位学者的评论,表达对方铭教授提出的《中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和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的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 方铭 长春出版社 魏晋文学 教材编写 “纯文学” 文学研究者 载道 学科调整
下载PDF
振叶寻根 观澜索源
12
作者 廖名春 陈瑶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4-86,共3页
长春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由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等共同主编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被认为是一部"立足于中国文学本位立场"的中国文学史。方铭教授在序言中说:"中国古代文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并且在没有接触西洋文学观念之... 长春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由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等共同主编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被认为是一部"立足于中国文学本位立场"的中国文学史。方铭教授在序言中说:"中国古代文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并且在没有接触西洋文学观念之前,它不但存在,而且有着作者和读者共同认可的社会价值,承担着作者和读者所认可的社会责任,并良好地发展着。中国古代文学家按照中国文学自身的运行方式为中国的读者提供着文学消费。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相对独立存在和演变,决定了西洋文学观念和中国文学实际的隔膜,当然,这种隔膜绝不意味着互相对立。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承袭西洋文学观念,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渐渐被忽视,中国古代文学史变成了西洋文学观念指导下的中国的文学演变史。这显然是不妥当的。"方铭教授认为,文学本来是中国固有的学科概念,20世纪文学史研究者的错误就在于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学"不是"文学",即与西方特别是苏联的"文学"概念不同,所以,文学研究者和文学史写作者都努力用西方的文学概念来寻找中国古代文学的所谓"文学性",在文学起源问题上,重构了所谓中国文学起源于"神话"的神话;把日本人提出的以西方近代所谓"纯文学"标准建构的"魏晋文学自觉说"作为中国文学成熟和独立的标志;以想象性、虚构性、形象性为单一标准,评价作家作品的优劣;以西方文学的三分法或者四分法来给中国古代文学分类,没有给中国独有的文体以充分的重视;以似是而非的所谓"封建思想"否定中国文学所具有的载道传统的价值。凡此种种,都严重扭曲了中国文学的本来面貌。因此,方铭教授主张应该在编写中国文学史的时候,体现中国立场、中国视角、中国价值、中国方法。同时,方铭教授认为,近些年,随着学科调整和大学教育普及化,中国文学史教育有去学术化的倾向,这不应该是发展方向,所以,强调教材应该体现学术性。另外,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文学史应该涵盖中华各民族文明的成果,应该体现多元性。我们认为这些观念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此,我们选发了方铭教授撰写的《中国文学史》前言,以及其他几位学者的评论,表达对方铭教授提出的《中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和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的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 方铭 长春出版社 魏晋文学 “纯文学” 文学研究者 载道 学科调整 文学自身
下载PDF
文学的回归 历史的溯源
13
作者 李金善 赵静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90-95,共6页
长春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由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等共同主编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被认为是一部"立足于中国文学本位立场"的中国文学史。方铭教授在序言中说:"中国古代文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并且在没有接触西洋文学观念之... 长春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由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等共同主编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被认为是一部"立足于中国文学本位立场"的中国文学史。方铭教授在序言中说:"中国古代文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并且在没有接触西洋文学观念之前,它不但存在,而且有着作者和读者共同认可的社会价值,承担着作者和读者所认可的社会责任,并良好地发展着。中国古代文学家按照中国文学自身的运行方式为中国的读者提供着文学消费。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相对独立存在和演变,决定了西洋文学观念和中国文学实际的隔膜,当然,这种隔膜绝不意味着互相对立。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承袭西洋文学观念,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渐渐被忽视,中国古代文学史变成了西洋文学观念指导下的中国的文学演变史。这显然是不妥当的。"方铭教授认为,文学本来是中国固有的学科概念,20世纪文学史研究者的错误就在于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学"不是"文学",即与西方特别是苏联的"文学"概念不同,所以,文学研究者和文学史写作者都努力用西方的文学概念来寻找中国古代文学的所谓"文学性",在文学起源问题上,重构了所谓中国文学起源于"神话"的神话;把日本人提出的以西方近代所谓"纯文学"标准建构的"魏晋文学自觉说"作为中国文学成熟和独立的标志;以想象性、虚构性、形象性为单一标准,评价作家作品的优劣;以西方文学的三分法或者四分法来给中国古代文学分类,没有给中国独有的文体以充分的重视;以似是而非的所谓"封建思想"否定中国文学所具有的载道传统的价值。凡此种种,都严重扭曲了中国文学的本来面貌。因此,方铭教授主张应该在编写中国文学史的时候,体现中国立场、中国视角、中国价值、中国方法。同时,方铭教授认为,近些年,随着学科调整和大学教育普及化,中国文学史教育有去学术化的倾向,这不应该是发展方向,所以,强调教材应该体现学术性。另外,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文学史应该涵盖中华各民族文明的成果,应该体现多元性。我们认为这些观念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此,我们选发了方铭教授撰写的《中国文学史》前言,以及其他几位学者的评论,表达对方铭教授提出的《中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和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的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 方铭 魏晋文学 长春出版社 赋体文学 “纯文学” 文学研究者 载道 学科调整
下载PDF
中国文学史需要中国立场--中国文学史需要中国立场
14
作者 方铭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76-81,共6页
长春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由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等共同主编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被认为是一部“立足于中国文学本位立场”的中国文学史。方铭教授在序言中说:“中国古代文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并且在没有接触西洋文学观念之前,它不... 长春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由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等共同主编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被认为是一部“立足于中国文学本位立场”的中国文学史。方铭教授在序言中说:“中国古代文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并且在没有接触西洋文学观念之前,它不但存在,而且有着作者和读者共同认可的社会价值,承担着作者和读者所认可的社会责任,并良好地发展着。中国古代文学家按照中国文学自身的运行方式为中国的读者提供着文学消费。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相对独立存在和演变,决定了西洋文学观念和中国文学实际的隔膜,当然,这种隔膜绝不意味着互相对立。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承袭西洋文学观念,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渐渐被忽视,中国古代文学史变成了西洋文学观念指导下的中国的文学演变史。这显然是不妥当的。”方铭教授认为,文学本来是中国固有的学科概念,20世纪文学史研究者的错误就在于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学”不是“文学”,即与西方特别是苏联的“文学”概念不同,所以,文学研究者和文学史写作者都努力用西方的文学概念来寻找中国古代文学的所谓“文学性”,在文学起源问题上,重构了所谓中国文学起源于“神话”的神话;把日本人提出的以西方近代所谓“纯文学”标准建构的“魏晋文学自觉说”作为中国文学成熟和独立的标志;以想象性、虚构性、形象性为单一标准,评价作家作品的优劣;以西方文学的三分法或者四分法来给中国古代文学分类,没有给中国独有的文体以充分的重视;以似是而非的所谓“封建思想”否定中国文学所具有的载道传统的价值。凡此种种,都严重扭曲了中国文学的本来面貌。因此,方铭教授主张应该在编写中国文学史的时候,体现中国立场、中国视角、中国价值、中国方法。同时,方铭教授认为,近些年,随着学科调整和大学教育普及化,中国文学史教育有去学术化的倾向,这不应该是发展方向,所以,强调教材应该体现学术性。另外,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文学史应该涵盖中华各民族文明的成果,应该体现多元性。我们认为这些观念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此,我们选发了方铭教授撰写的《中国文学史》前言,以及其他几位学者的评论,表达对方铭教授提出的《中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和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的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 方铭 长春出版社 魏晋文学 教材编写 “纯文学” 文学研究者 载道 学科调整
下载PDF
中西方文学研究应建立共同语言——《西化与化西——中国文学史研究是否应该回归中国文学本位立场》评析
15
作者 孙畅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6年第3期65-66,共2页
在以《西化与化西——中国文学史研究是否应该回归中国文学本位立场》为题的对话中,方铭教授认为当今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中所引进的西方文学体系对于中国文学研究是不利的,会破坏中国文学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但笔者认为不然。正如王锺陵教... 在以《西化与化西——中国文学史研究是否应该回归中国文学本位立场》为题的对话中,方铭教授认为当今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中所引进的西方文学体系对于中国文学研究是不利的,会破坏中国文学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但笔者认为不然。正如王锺陵教授所言,国别文学史的产生是与民族意识的觉醒密切相关的。随着现代化在各国的启动,各个民族国家的互相比较与借鉴,民族观念与世界观念同时在发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中国文学 国别文学 中西方文学 方铭 魏晋文学 世界文学 民族观念 魏晋南北朝时代 辞人之赋
下载PDF
本刊“汉唐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16
《唐都学刊》 2017年第5期61-61,共1页
本刊"汉唐研究"栏目创立于1991年。自创设以来,发表了大批有质量、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学界知名专家黄留珠、霍松林、程千帆、贾文昭、朱士光、陈铁民、陈辽、谭优学、张清华、苏者聪、王子今、黄民兴、王双怀、尚永亮、马歌东、李浩... 本刊"汉唐研究"栏目创立于1991年。自创设以来,发表了大批有质量、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学界知名专家黄留珠、霍松林、程千帆、贾文昭、朱士光、陈铁民、陈辽、谭优学、张清华、苏者聪、王子今、黄民兴、王双怀、尚永亮、马歌东、李浩、方铭、张新科、傅绍良、康震、周相录等均在本栏目发表过重要文论,海外汉学家也屡屡涉足,如日本学者池田英雄、山口傅,韩国学者金庆浩等。创栏至今已刊发文章五百余篇。自2015年起本刊特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博士刘瑞为栏目主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优学 黄留珠 陈铁民 苏者聪 韩国学者 程千帆 张清华 学术论文 方铭 周相
下载PDF
本刊“汉唐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17
《唐都学刊》 2016年第4期78-78,共1页
本刊"汉唐研究"栏目创立于1991年。自创设以来,发表了大批有质量、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学界知名专家黄留珠、霍松林、程千帆、贾文昭、朱士光、陈铁民、陈辽、谭优学、张清华、苏者聪、王子今、黄民兴、王双怀、尚永亮、马歌东、李浩... 本刊"汉唐研究"栏目创立于1991年。自创设以来,发表了大批有质量、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学界知名专家黄留珠、霍松林、程千帆、贾文昭、朱士光、陈铁民、陈辽、谭优学、张清华、苏者聪、王子今、黄民兴、王双怀、尚永亮、马歌东、李浩、方铭、张新科、傅绍良、康震、周相录等均在本栏目发表过重要文论,海外汉学家也屡屡涉足,如日本学者池田英雄、山口傅,韩国学者金庆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优学 黄留珠 陈铁民 苏者聪 程千帆 张清华 学术论文 方铭 周相 士光
下载PDF
本刊“汉唐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18
《唐都学刊》 2016年第3期31-31,共1页
本刊"汉唐研究"栏目创立于1991年。自创设以来,发表了大批有质量、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学界知名专家黄留珠、霍松林、程千帆、贾文昭、朱士光、陈铁民、陈辽、谭优学、张清华、苏者聪、王子今、黄民兴、王双怀、尚永亮、马歌东、李浩... 本刊"汉唐研究"栏目创立于1991年。自创设以来,发表了大批有质量、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学界知名专家黄留珠、霍松林、程千帆、贾文昭、朱士光、陈铁民、陈辽、谭优学、张清华、苏者聪、王子今、黄民兴、王双怀、尚永亮、马歌东、李浩、方铭、张新科、傅绍良、康震、周相录等均在本栏目发表过重要文论,海外汉学家也屡屡涉足,如日本学者池田英雄、山口傅,韩国学者金庆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优学 黄留珠 陈铁民 苏者聪 张清华 学术论文 方铭 周相 士光 程千帆
下载PDF
《唐都学刊》“汉唐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1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唐都学刊》 2016年第2期96-96,共1页
本刊"汉唐研究"栏目创立于1991年。自创设以来,发表了大批有质量、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学界知名专家黄留珠、霍松林、程千帆、贾文昭、朱士光、陈铁民、陈辽、谭优学、张清华、苏者聪、王子今、黄民兴、王双怀、尚永亮、马歌东、李浩... 本刊"汉唐研究"栏目创立于1991年。自创设以来,发表了大批有质量、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学界知名专家黄留珠、霍松林、程千帆、贾文昭、朱士光、陈铁民、陈辽、谭优学、张清华、苏者聪、王子今、黄民兴、王双怀、尚永亮、马歌东、李浩、方铭、张新科、傅绍良、康震、周相录等均在本栏目发表过重要文论,海外汉学家也屡屡涉足,如日本学者池田英雄、山口傅,韩国学者金庆浩等。创栏至今已刊发文章460余篇。自2015年起本刊特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考古队副研究员刘瑞博士为栏目主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优学 黄留珠 陈铁民 苏者聪 程千帆 张清华 学术论文 方铭 周相 士光
下载PDF
介绍《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教学必读》
20
作者 李正西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7年第4期265-266,共2页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教学必读》(上、下两册),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安徽大学中文系方铭选编。这是一部有关作家作品评论、研究资料汇萃的书。
关键词 现代文学作品 方铭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 安徽大学 现代散文 论巴金 创作个性 议论性散文 创作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