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兩周金文施受同辭考索--兼論傳統訓詁學上的反訓
1
作者 寇占民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3年第1期50-66,共17页
兩周金文作爲當時社會“雅言”的記録,已經成爲探索上古漢語詳實而可靠的語料。通過對商周甲骨金文的梳理,我們認爲,“施受同辭”這一特殊語言現象萌芽於殷商時期的甲骨文,發展於兩周時期的金文,因此,兩周金文是“施受同辭”發展過程中... 兩周金文作爲當時社會“雅言”的記録,已經成爲探索上古漢語詳實而可靠的語料。通過對商周甲骨金文的梳理,我們認爲,“施受同辭”這一特殊語言現象萌芽於殷商時期的甲骨文,發展於兩周時期的金文,因此,兩周金文是“施受同辭”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施受同辭”並不是傳統訓詁學中的反訓方法,而是詞彙發展中的詞義衍化現象,即是一詞兼有正反兩個義項,可以稱之謂“反義共詞”。對兩周金文中“施受同辭”現象的整理與研究,既有助於對上古漢語中一詞兼有正反二義現象的起源與發展的探索,同時也有助於對傳統訓詁學中“反訓”現象的性質和成因的正確認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兩周金文 施受同 反訓 反義共詞現象 動詞
下载PDF
施受同辞例说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德辉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5-108,共4页
一个词兼具施事、受事两个相对的词义 ,就叫施受同辞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 :一是词义引申 ,市场交易类动词从整体上体现出朝词义的相对方向引申的规律。二是语法功能的变化 ,动词使动义和被动义的固定是造成施受同辞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 施受同辞 反训 词义引申 使动义 被动义 分化
下载PDF
施受同辞辨 被引量:2
3
作者 高迎泽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4-38,共5页
施受同辞一般认为属于"反训"的一种,被分为两类:句法的施受同辞和词义的施受同辞。杨树达《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中首次提出"施受同辞"的概念,并举例进行了说明。但杨树达所说的施受同辞很庞杂,需要进行考证和分析。... 施受同辞一般认为属于"反训"的一种,被分为两类:句法的施受同辞和词义的施受同辞。杨树达《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中首次提出"施受同辞"的概念,并举例进行了说明。但杨树达所说的施受同辞很庞杂,需要进行考证和分析。本文通过对杨树达所举例证的具体分析提出,施受同辞和动词的意义特征以及句法关系非常密切,而且属于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类别动词的句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受同辞 反训 及物动词 古汉语 动词
下载PDF
杨树达“施受同辞”浅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朱俊晓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2-74,68,共4页
杨树达先生的“施受同辞”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同一个词兼有主动和被动两种用法,这属于语法范畴;二是指同一个词兼有施与和接受两个对立的义项,这属于词汇范畴。“施受同辞”应限于词汇范畴,且应在同一历史平面上进行研究。
关键词 杨树达 施受同辞 词汇范畴 语法范畴
下载PDF
西周金文被动句于字式质疑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国光 《贵州文史丛刊》 1997年第6期40-44,共5页
关键词 被动句 西周金文 “于” 直接宾语 双宾语句 尚书·禹贡 双宾语动词 施受同辞 间接宾语 《诗经》
下载PDF
原“说”
6
作者 田有成 《榆林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43-45,共3页
“说”与“悦”、“脱”、“锐”等,皆是古今字关系,而“说”的古字应是“兑”,“悦服、悦纳”正是“说(兑)”的本义。
关键词 施受同辞 施受同 施受引申
下载PDF
《左传》词语的反训现象
7
作者 李华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65-67,共3页
以反义词互相解释,训诂学上称为反训。最早的词典《尔雅》里面就记录有反训的材料。《左传》词语的反训现象,存在美恶同辞、施受同辞以及正反同辞三种情况。其中,正反同辞现象用例较多。且施受同辞例"贷"和正反同辞例"纳... 以反义词互相解释,训诂学上称为反训。最早的词典《尔雅》里面就记录有反训的材料。《左传》词语的反训现象,存在美恶同辞、施受同辞以及正反同辞三种情况。其中,正反同辞现象用例较多。且施受同辞例"贷"和正反同辞例"纳"的反训用法保留在了现代汉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美恶同辞 施受同辞 正反同辞
下载PDF
“反训”浅谈 被引量:1
8
作者 朱俊晓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9-41,共3页
“反训”是指一个词同时兼具两种相反的意义,这样的词可称为“反训词”;“反训”可分为“正反同辞”、“美恶同辞”和“施受同辞”三类;词义引申、动作的特征、修辞等是“反训”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反训 正反同辞 美恶同辞 施受同辞 词义引申
下载PDF
从反训看古汉语词内部形式的特点及其演变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季方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74-76,共3页
1.中国传统训诂学义训条例中有“相反为训”一例,习称“反训”.这种训释方法起源甚早:《尔雅·释诂》:“徂、在,存也.”郭璞注:“以徂为存,犹以乱为治、以曩为曏、以故为今,此皆诂训义有反覆旁通,美恶不嫌同名.”《方言》卷二:“逞... 1.中国传统训诂学义训条例中有“相反为训”一例,习称“反训”.这种训释方法起源甚早:《尔雅·释诂》:“徂、在,存也.”郭璞注:“以徂为存,犹以乱为治、以曩为曏、以故为今,此皆诂训义有反覆旁通,美恶不嫌同名.”《方言》卷二:“逞、苦、了,快也.自山而东或曰逞,楚曰苦.”郭璞注:“苦而为快者,犹以臭为香、乱为治、徂为存,此训义之反覆用之是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形式 古汉语词 反训 演变 特点 说文 语用 旁通 施受同辞 内在联系
下载PDF
《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料的利用与汉语词汇语法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吉仕梅 《乐山师专学报》 1997年第1期34-39,共6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简称“《睡简》”)释文公布至今已二十余年了,学者们利用其语料研究汉语词汇、语法问题,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就.如苏宝荣先生以《睡简》中“牛车”作“车牛”为依据,纠正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礼记·玉藻》“大夫不... 《睡虎地秦墓竹简》(简称“《睡简》”)释文公布至今已二十余年了,学者们利用其语料研究汉语词汇、语法问题,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就.如苏宝荣先生以《睡简》中“牛车”作“车牛”为依据,纠正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礼记·玉藻》“大夫不得造车马”中“车马”的误解,指出“车马”即“马车”,它不是什么偏义复词,而应当是修饰成分在后的定中关系;唐钰明先生在运用传世典籍的同时,利用《睡简》等出土文献,证明先秦已有判断动词“是”;王海棻、邹晓丽先生考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简》 《睡虎地秦墓竹简》 词汇语法 疑问代词 《大词典》 “于” “也” 《古汉语研究》 汉语词汇 施受同辞
下载PDF
读书札记
11
作者 杨观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79-80,共2页
近读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朱本)之《焦仲卿妻并序》,发现其注释甚有未安.鉴于该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和巨大影响,为能更准确地把握理解诗歌原义,笔者谨将一得之见芹献于下;1.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朱本注曰... 近读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朱本)之《焦仲卿妻并序》,发现其注释甚有未安.鉴于该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和巨大影响,为能更准确地把握理解诗歌原义,笔者谨将一得之见芹献于下;1.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朱本注曰:“结发,指成年,古代男女成年时要把头发结上.古制,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都是成年的标志.”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以下简称林本)亦同此注.按,结发有指成年义,无误.但此处注为该义,却未达一间,毕竟成年与结婚是不同的两码事.同枕席,即同床同枕亦即男妇女结合,宋玉《高唐赋》:愿荐枕席.虽然成年是结婚的前提,但并不可把二者相提并论.又,古俗礼,成婚之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高唐赋》 《古书虚字集释》 “相” 焦仲卿妻 读书札记 文学史 《古代汉语》 突出地位 施受同辞
下载PDF
“学”与“教”的字际关系
12
作者 何黎 《品位·经典》 2020年第5期29-31,共3页
古汉语施受同辞,"学"与"教"在甲骨文和金文时期是一个字,仅字形有所不同,多用"学"来表示。由于语言的发展和语言表达的精细化要求,"学"在本义"学习"的基础上引申出"学问"&... 古汉语施受同辞,"学"与"教"在甲骨文和金文时期是一个字,仅字形有所不同,多用"学"来表示。由于语言的发展和语言表达的精细化要求,"学"在本义"学习"的基础上引申出"学问""学说"和"学校"等义,并进行了分化。由于这几个字存在同源和音借关系,在引申与分化完成后,用字实际中仍有混用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与教 施受同辞 训诂学 字际关系
下载PDF
汉语怎麽表達被動意念
13
作者 黄廣生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57年第4期77-91,共15页
一、早期的施受同辭及其發展 根据現有的古代文献——契文、金文、先秦古籍,都足以証明在早期的汉語中是施受同辞的。于省吾先生曾就契文、金文中举出“受与授的初文只作受”,“畏与威的初文只作畏”,“使与事的初文只作事”,进而証明... 一、早期的施受同辭及其發展 根据現有的古代文献——契文、金文、先秦古籍,都足以証明在早期的汉語中是施受同辞的。于省吾先生曾就契文、金文中举出“受与授的初文只作受”,“畏与威的初文只作畏”,“使与事的初文只作事”,进而証明“獎与勉”的初文原作“蔑”。証据确鑿,当为不刊之論。楊树达先生在“古书疑义举例續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念 句式 施受同辞 “所” 先秦古籍 战国策 被动式 吕氏春秋 孟子 被动句
下载PDF
“糴”“糶”分形前史——战国至西晋出土文字所见“䊮”的使用
14
作者 石洋 《中国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84,共17页
“糴”“糶”二字形普及之前,“䊮”字长期兼表买谷、卖谷,同时还具有谷物一义。系统梳理出土文字,可以展现其复杂的使用情况及演变。从字形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由“翟”“䊮”字形混杂且义项宽泛,过渡到专以“䊮”字表示买谷、卖谷和谷... “糴”“糶”二字形普及之前,“䊮”字长期兼表买谷、卖谷,同时还具有谷物一义。系统梳理出土文字,可以展现其复杂的使用情况及演变。从字形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由“翟”“䊮”字形混杂且义项宽泛,过渡到专以“䊮”字表示买谷、卖谷和谷物,再到“糴”“糶”二形出现并分夺“䊮”字买谷、卖谷义,“䊮”因仅剩的谷物义生僻而随之淡出。从用法看,秦汉时期“䊮”字虽可兼表买、卖谷,但官文书却不同时使用,原则上仅偏取其一种授受方向,应是为避免混淆而刻意约定的。上述认识,可以为校勘古书、观察经传中“请䊮”讹作“请糴”的过程,以及更完整呈现官文书对施受同辞分化的作用提供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受同辞 分化
原文传递
英语反训词辨析
15
作者 周序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3期5-7,共3页
反训是指在同一个历史平面上的同一个词具有两个相反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反训在中国训诂学中的发展概况,然后指出反训是世界许多语言存在的共同现象,并从英语词汇中例举了七例加以证明。
关键词 反训 英语反训词 正反同辞 施受同辞 美恶同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