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施害者还是受害者——《朗读者》女主角形象分析 |
张义红
|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10 |
1
|
|
2
|
从施害者到受害的施害者——读君特·格拉斯《蟹行》感受德国反思文化 |
顾雪梅
|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0 |
|
3
|
奥斯维辛的根本恶或平庸之恶——普里莫·莱维作品中的施害者分析 |
黄文凯
谢雨君
|
《外国语文研究》
|
2021 |
0 |
|
4
|
错误示范法在智障学生预防性侵害教学中的运用——预防智障学生成为施害者 |
区绍祥
陈海苑
万莉莉
|
《绥化学院学报》
|
2016 |
0 |
|
5
|
动态的叠加,荒谬的通达——论《时间箭》中的大屠杀施害者 |
张雯
|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CSSCI
|
2018 |
3
|
|
6
|
见证的文学,文学的见证--纳粹大屠杀幸存者文学在施害者研究中的意义 |
房春光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7
|
尼尔·巴拉姆《好人》中普通施害者的罪与责 |
高天琪
|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
2023 |
0 |
|
8
|
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少年儿童伤害问题思考 |
郑长忠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9
|
宽恕:对待伤害的积极心理品质 |
蔡金彤
郑林科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14 |
7
|
|
10
|
不伤害及其结果的伦理审视——伤害伦理学的出场 |
龚学峰
|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
2005 |
2
|
|
11
|
噪声也是“伤害”考 |
刘恩启
|
《前线》
|
1999 |
0 |
|
12
|
工作场所暴力问题的产生及预防 |
谢巍
张大伟
谢晋宇
|
《华东经济管理》
|
2005 |
11
|
|
13
|
美国校园暴力透视 |
李燕
曹蜂旗
|
《当代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14
|
多克托罗《安德鲁的大脑》的创伤叙事解读 |
赵娜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16 |
3
|
|
15
|
宿命的讽刺——试论《型世言》 |
宋若云
|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
1996 |
1
|
|
16
|
论《向苍天呼吁》中的种族主义记忆 |
张小平
|
《山东外语教学》
|
2020 |
1
|
|
17
|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颂莲悲剧形象刻画手法论析 |
王奎军
陈霞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8
|
“名牌”背后的污染 |
苏枫
李伟
|
《小康》
|
2012 |
0 |
|
19
|
阿特伍德《猫眼》中女性之间破坏性的权力关系 |
孙金琳
|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20
|
中美网络安全争议的应对之策 |
安丽
徐培喜
|
《网络传播》
|
201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