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疼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1
作者
梁钧梅
韦燕
+1 位作者
施安丽
冉青珍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5期173-176,共4页
目的: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疼痛(C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气滞血瘀型CP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采用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焦虑自评量...
目的: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疼痛(C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气滞血瘀型CP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采用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前的SAS评分为(43.75±7.92)分,低于治疗后的(32.75±6.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21,P<0.01)。治疗后患者WHOQOL-BREF各项条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晕针、滞针等不适症状。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能有效缓解气滞血瘀型CPP患者的疼痛,减轻焦虑,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疼痛(CPP)
气滞血瘀型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
疼痛
焦虑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后慢性盆腔疼痛38例
被引量:
5
2
作者
冉青珍
施安丽
《中医外治杂志》
2008年第6期33-34,共2页
目的:研究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女性腹部手术后继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施氏砭术综合疗法以传统砭术为基础,以砭毯、砭板等砭石工具与针灸、火罐等相结合,分虚实辨证,着重任督二脉的治疗,结合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补虚泻实,...
目的:研究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女性腹部手术后继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施氏砭术综合疗法以传统砭术为基础,以砭毯、砭板等砭石工具与针灸、火罐等相结合,分虚实辨证,着重任督二脉的治疗,结合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补虚泻实,以达到治疗目的。结果: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后慢性盆腔疼痛,总痊愈率39.47%,总有效率97.37%。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对于腹部手术后继发的慢性盆腔疼痛有可靠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疼痛
腹部手
术
后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40例
3
作者
丁悦森
毛湄
+1 位作者
潘慧敏
施安丽
《中医外治杂志》
2012年第5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砭术治疗组(40例)、电针对照组(37例)和西药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电针对照组采用颈夹脊穴电针治疗,西药...
目的: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砭术治疗组(40例)、电针对照组(37例)和西药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电针对照组采用颈夹脊穴电针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三组治疗均每日1次,7次为1疗程。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法在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评分,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砭术组为95.00%,电针组为78.38%,西药组为70.59%,砭术治疗组与电针组比较,χ2=4.699(P<0.05),与西药组比较,χ2=8.061(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组和药物组。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对临床治疗颈源性眩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眩晕
砭
术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辨证护理
4
作者
张俊玲
丁悦森
+1 位作者
钟芳华
施安丽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22期2637-2639,共3页
目的探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辨证护理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从化市中医医院76例颈源性眩晕患者实施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并予以辨证护理。结果76例颈源性眩晕患者治愈36例占47%,显效28例占37%,有效9例占1...
目的探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辨证护理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从化市中医医院76例颈源性眩晕患者实施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并予以辨证护理。结果76例颈源性眩晕患者治愈36例占47%,显效28例占37%,有效9例占12%,无效3例占4%,总有效率96%。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应用于颈源性眩晕具有良好的作用,辨证施护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眩晕
辨证护理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
原文传递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经验
被引量:
2
5
作者
丁悦森
毛湄
施安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0,共3页
介绍施安丽研究员运用其开创的"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经验,要点主要有三:①重视选择穴位和手法;②灵活运用砭术综合疗法;③对病情顽固者进行芒针透刺治疗。详细介绍了具体操作过程。
关键词
肩周炎
砭
术
芒针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
名医经验
原文传递
题名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疼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1
作者
梁钧梅
韦燕
施安丽
冉青珍
机构
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5期173-176,共4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B030801039)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2010tjk282)
广东省中医院施安丽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项目
文摘
目的: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疼痛(C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气滞血瘀型CP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采用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前的SAS评分为(43.75±7.92)分,低于治疗后的(32.75±6.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21,P<0.01)。治疗后患者WHOQOL-BREF各项条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晕针、滞针等不适症状。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能有效缓解气滞血瘀型CPP患者的疼痛,减轻焦虑,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慢性盆腔疼痛(CPP)
气滞血瘀型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
疼痛
焦虑
生存质量
Keywords
Chronic pelvic pain
Qi-stagnation and blood-stasis type
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Shi's stone needle
Pain
Anxiety
Quality of life
分类号
R711.3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后慢性盆腔疼痛38例
被引量:
5
2
作者
冉青珍
施安丽
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妇科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门诊部
出处
《中医外治杂志》
2008年第6期33-34,共2页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强势规划(粤财社[2006]185号)
广东省中医院名医工作室项目(编号:2007+E237/001)
文摘
目的:研究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女性腹部手术后继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施氏砭术综合疗法以传统砭术为基础,以砭毯、砭板等砭石工具与针灸、火罐等相结合,分虚实辨证,着重任督二脉的治疗,结合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补虚泻实,以达到治疗目的。结果: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后慢性盆腔疼痛,总痊愈率39.47%,总有效率97.37%。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对于腹部手术后继发的慢性盆腔疼痛有可靠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慢性盆腔疼痛
腹部手
术
后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
分类号
R44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40例
3
作者
丁悦森
毛湄
潘慧敏
施安丽
机构
广东省从化市中医医院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门诊部
出处
《中医外治杂志》
2012年第5期36-38,共3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年农村医疗机构中医民族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9037)
2010年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立项(项目编号:2010A53)
文摘
目的: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砭术治疗组(40例)、电针对照组(37例)和西药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电针对照组采用颈夹脊穴电针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三组治疗均每日1次,7次为1疗程。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法在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评分,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砭术组为95.00%,电针组为78.38%,西药组为70.59%,砭术治疗组与电针组比较,χ2=4.699(P<0.05),与西药组比较,χ2=8.061(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组和药物组。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对临床治疗颈源性眩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颈源性眩晕
砭
术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
分类号
R681.55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辨证护理
4
作者
张俊玲
丁悦森
钟芳华
施安丽
机构
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
广东省从化市中医医院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门诊部
出处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22期2637-2639,共3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年农村医疗机构中医民族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19037)
2010年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立项(2010A53)
文摘
目的探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辨证护理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从化市中医医院76例颈源性眩晕患者实施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并予以辨证护理。结果76例颈源性眩晕患者治愈36例占47%,显效28例占37%,有效9例占12%,无效3例占4%,总有效率96%。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应用于颈源性眩晕具有良好的作用,辨证施护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颈源性眩晕
辨证护理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
Keywords
Cervical vertigo
Dialectical nursing
SHI's Bianstone comprehensive therapy
分类号
R248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原文传递
题名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经验
被引量:
2
5
作者
丁悦森
毛湄
施安丽
机构
从化市中医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名医工作室
出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0,共3页
基金
广州市卫生局资助广州市中医名科建设项目:2009-2012
文摘
介绍施安丽研究员运用其开创的"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经验,要点主要有三:①重视选择穴位和手法;②灵活运用砭术综合疗法;③对病情顽固者进行芒针透刺治疗。详细介绍了具体操作过程。
关键词
肩周炎
砭
术
芒针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
名医经验
Keywords
Frozen Shoulder
Flint Acupuncture
Elongated Needle
SHI's Bian Stone Comprehensive Therapy
Famous Doctor's Experience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疼痛临床观察
梁钧梅
韦燕
施安丽
冉青珍
《新中医》
CAS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后慢性盆腔疼痛38例
冉青珍
施安丽
《中医外治杂志》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40例
丁悦森
毛湄
潘慧敏
施安丽
《中医外治杂志》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辨证护理
张俊玲
丁悦森
钟芳华
施安丽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0
原文传递
5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经验
丁悦森
毛湄
施安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